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为视角.doc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为视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为视角.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为视角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为视角陈广计(芜湖市人民检察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目前我国检察系统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存在着案件线索来源渠道不宽,线索及侦查管理属地化,抗干扰能力弱,初查手段有限,侦查资源分散,队伍管理和基建设施落后,保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有必要建立健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内线情报网络”机制,外部调查取证配合机制,工作保密机制和污点证人制度,完善初查程序的立法和侦查强制措施,并集中线索管辖权和侦查权,整合侦查资源.要加强省级检察院对基层检察院的指导和领导工作,切实解
2、决目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关键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对策中图分类号:D6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70(2010)01-0078-06自修正刑事诉讼法以来,我国在立法层面和实践层面先后建立了一系列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但是,笔者通过对基层检察院的调研发现.目前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引起立法,司法和学术界的重视.现以芜湖市两级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情况为视角,着重从加大办案力度的角度,实证分析当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寻求完善对策,以期推进反腐败斗
3、争的深入开展.一,当前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来源渠道狭窄,信息不畅抓好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是搞好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主要来源于群众举报,有关部门移送,犯罪人自首等渠道.由于职务犯罪案件很少有具体的被害人,”当某种犯罪在人们看来不可能对自己造成损害时,它的影响就不足以激发起对作案者的公共义愤.”川因此,长期以来,基层检察院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十分缺乏.根据收稿日期:20100330嘲作者简介:陈广计(1964一),男,安徽泗县人,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囤家阿级高级检察官.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民检察院2009年度研
4、究课题(AHJC2009D05)近三年来芜湖市两级检察院立案查办的245件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情况来看,有不到10%的案件是从举报,信访中查获的;有约40%的案件是检察机关主动出击搜集线索或以案找案,深挖串案窝而获取的;有约45%的案件来源于上级检察院交办的案件线索,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由于”知情者不举报,举报者不知情”,靠举报线索破获职务犯罪案件成功率很低.据调查,芜湖市两级检察院近三年来共受理涉及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包括信访)有1500余件,但真正有成案价值的不到l%,且有不少的举报线索属于多头举报,导致检察机关初查或侦查无从下手.因此,有价值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不多,来源渠道
5、过窄,信息不畅,成为制约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深入开展的一大瓶颈.2.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及侦查管辖属地化目前,除县处级以上干部职务犯罪要案外,包括科级在内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及案件侦查大都由基层检察院负责.这种属地化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及侦查管辖,使基层检察院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很难抵制来自权力,人情,亲情等各种因素的干扰.由于基层检察院所处行政区域不大,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工作人员及其主管领导与有关发案部门人员平时大都”低头不见抬头见”,必然会给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及侦查人员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及侦查管辖属地化,严重影响了办案人员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的抗干扰能力.3.初查
6、手段难以适应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需要初查工作”既是处理案件线索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途径,也是立案程序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环节”l2I.初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初查制度缺乏法律依据.初查作为侦查程序的前奏,理应被纳入侦查的法律规范中.但在刑事诉讼法中却并没有明文规范,只有最高人民检察院以部门规则的形式规定初查制度,明显法律意义上的依据不足,以至于检察机关到有关部门,特别是带有垄断性质的部门初查时,有点理不直,气不壮.二是初查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影响初查工作的开展.根据刑事诉讼规则规定,现行的初查手段不得对被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查对象的财产,从而严重束缚了侦查人员的手脚
7、.如初查中,通知行贿人谈话,对方拒绝前来作证时,不能采取传唤措施;知情人在初查阶段不作证或作假证,不能按照”伪证罪”追究责任;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查询遭到拒绝时,不能采取侦查措施.在目前信息发达,犯罪嫌疑人关系网密集的条件下,由于初查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往往会使涉案的款物被迅速转移而导致案件流产.4.法定侦查措施没有体现职务犯罪工作的特殊性一是拘传12小时时限过短.根据现行刑诉法的规定,职务犯罪侦查有关手段和强制措施,特别是拘传12小时时限的规定,主要适用公安机关对普通刑事案件的侦查措施,没有充分考虑到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因为普通刑事案件大都是案件已经发生,绝对证据的数量,特别是实物证据较多;而职务
8、犯罪案件则较隐蔽,且绝对证据数量较少.在调研中,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人员普遍认为,现行法定的拘传l2小时时限太短,再加上现在职务犯罪嫌疑人心理素质比过去要好得多,要在l2小时时限内突破案件根本不可能.如芜湖市检察院侦办的三山区原区长王某某受贿案件,其主要行贿人许某某在内蒙古从事房地产开发,他长期居住在内蒙古,试想王某某即便刚被传讯到案就交待了其收受许某某贿赂的问题,需要行贿人许某某的证言,即使许某某在内蒙古家中等着办案人员去抓或者当地公安很配合,不需要任何手续,不假思索地迅速将其擒拿,光来回途中的时间12小时都不够.事实上,各检察院为了规避12小时时限问题,大都采取邀请纪委监察机关介入配合,
9、以延长拘传时间.如果,纪委和监察机关不配合,检察机关可能无从破案而导致侦查搁浅.况且,借用纪委和监察机关配合本身涉嫌违法,不能成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常态,迫切需要立法机关根据职务犯罪案件的特殊性而做出适当的调整.二是强制措施的决定和执行分离不能满足现实工作需要.根据刑诉法规定,检察机关在侦圃陈广计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廉查中行使强制措施权时,实行决定权与执行权相分离,对监视居住,取保候审,逮捕和拘留,都没有执行权.决定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弊端很多,首先是损害了侦查工作的秘密性.其次是把两化j个联系紧密的环节割裂开,把职务犯罪侦查机关本身可以胜任的工作交给公安机关,扭曲了侦查结构,增加
10、了决定机关和执行机关扯皮的可能性,影响了侦查效率.三是职务犯罪侦查不能使用特殊侦查手段,易导致职务犯罪侦查贻误战机.目前,使用侦查普通刑事案件的常规手段已不能适应职务犯罪侦查的特殊性需要.近年来,职务犯罪嫌疑人二;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发达的信息社会,给职务犯罪案件泄密或犯罪嫌疑人潜逃,串供提供了二更多的可能.因此,使用特殊侦查措施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十分必要.但根据高检院和公安部(-);规定,检察机关不能使用特殊侦查手段,只能请求由公安机关协助使用窃听,移动电话卫星定位系统等特殊侦查措施.这样不仅启动程序复杂,而且不利保密,极易导致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一贻误战机.如,镜湖区检察院在合肥市追查一职务犯
11、罪嫌疑人时,通过各种信息得知该职务犯罪嫌疑人就在合肥,但不知具体位置.于是以朋友的名义打其手机,手机通了,但却谎说现在北京.于是镜湖区检察院侦查人员立即请合肥市公安局启用手机定位系统查询该职务犯罪嫌疑;人所在的方位.然而等手续办好启用时,该犯罪嫌疑人已有察觉逃出合肥了.后来经过千辛万职苦将该职务犯罪嫌疑人抓获时,得知办案人员在合肥打他手机时,离他不到20米.务5.外部调查取证的配合机制不健全日巳j一是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外部调查取证配合机制不顺畅.现实中,在侦查员向银行,非电信等部门查询有关信息时,经常遇到推诿,拖延时间,拒绝配合,收取查询费等情况.更有甚研者,公安,移动通信等部门竟出台相关
12、文件,拒不接待区,县一级司法机关.冗二是证人不配合现象较为普遍.由于职务犯罪案件(如贪污,受贿,渎职等案件)的知情人(如行贿人,财务人员等)往往与犯罪嫌疑人有利益关系,担心打击报复,害怕被牵连受处罚而不愿作证.正由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活动外部调查取证配合机制不健全及检察机关强制取证权的缺失,导致侦查取证工作无法进行.:6.职务犯罪侦查资源分散一是职务犯罪侦查机构分散.与省检察院和高检院相对应,市级检察院和基层检察院都设置了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这种职务犯罪侦查机构分开设置,对基层检察院是不适合的.因为从近年来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情况来看,有近80%以上的贪污贿赂案件通常都与渎职案件交织在
13、一起.将职务犯罪侦查机构分开,会导致各自为政,人为分散侦查力量.二是职务犯罪侦查基础设施建设分散.目前,就芜湖市的情况来看,两级检察院都建立了:侦查监控讯问室,警务办案区,且侦查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层次不一,与江苏,山东等发达地区检察机关侦查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差别很大,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需要.同时,各检察院每年办的案件数大都不超过l0件,利用率较低.这种职务犯罪侦查基础设施分散建立的格局是一种资源浪费,不利优化职务犯罪侦查基础设施的建设.7.职务犯罪侦查队伍建设和管理落后于实际需要:一是职务犯罪侦查队伍量少质弱,办案骨干相继流失.目前,芜湖市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共有l5人,每个基层
14、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不超过8人;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共有6人,每个基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不超过4人,有的只有2人.真正能独当一面办案的侦查骨干,占人;员总量不到30%,且流失严重,青黄不接.具备金融,税务,房地产,证券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此外,由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加班熬夜多,风险多,得罪人多,压力大,检察干警中;愿意选择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也呈下降趋势.二是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管理机制不能充分调动侦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在市级以下的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的管理过于集中.主办白侦案件主办检察官责任制和职务犯罪案件侦囵查的绩效考核制多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调动全体侦查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15、8.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保密机制需要选一步规范做好职务犯罪侦查的保密工作,对于赢得侦查战机,保证侦查工作出奇制胜作用极大.加强保密工作机制建设是基层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导致案件泄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现行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尚缺乏较为系统,完善的保密操作机制.二是举报人四处举报,多头举报导致案件泄密.三是由于侦查工作需要多方面进行调查取证而易泄密.四是有关办案人员或知晓案情的人与人谈话不小心导致泄密.最后极少数侦查人员或知晓案情的人出于亲情,友情而泄密,有的甚至通风报信.因此,现行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保密机制不建全,应引起职务犯罪侦查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视.二,完善我国职务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务犯罪 侦查 工作 机制 存在 问题 对策 基层 检察院 视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