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校园暴力犯罪问题探析.doc
《浅论大学校园暴力犯罪问题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大学校园暴力犯罪问题探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论大学校园暴力犯罪问题探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摘要 大学校园暴力犯罪是目前校园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之开展广泛深入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以社会学的角度从大学校园暴力犯罪的影响及研究意义入手,分析了大学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解读其发生的原因,并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论文关键词 大学校园 大学生 暴力犯罪大学校园本该是文明的殿堂,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象牙塔,近年来高校暴力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在全球大环境恐怖主义阴影下对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频频发生的暴力犯罪事件进行探讨。一、大学校园暴力犯罪问题影响及研究意义大学校园作为年青人高度聚集的地方,是倍受社会
2、关注的群体,发生在高校的暴力突发事件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2008年4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韩国学生赵承熙枪杀30多人后自杀。2009年3月,德国斯图加特附近小镇温内登一所中学17岁的蒂姆—克雷茨莫将手枪瞄准校友和老师,制造了震惊世界的16死3伤的校园血案。在我国2004年2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4名同窗室友引发全社会对大学生暴力案件的广泛关注。时隔3年后,2007年12月云南某大学年仅19岁的大二女生张某,伙同其男友将一男同学杀害并尸解。当前,恐怖主义阴影下大学校园暴力犯罪问题已经不是某一高校的问题,而是一种较严重的社会现象,值得深入的研究。我国在应对恐怖主义阴影下大学生暴力犯
3、罪问题的措施方面存在诸多缺陷,缺乏相应理论和应对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落到实处,或流于形式;师生整体的危机意识淡薄。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一样,不及时干预,也会夺人生命,酿出悲剧,甚至暴力犯罪。大学校园里突发的不少案例,如果换一种情景或背景、或及时干预,就有可能不会发生。因此,开展高校反对恐怖主义阴影下暴力犯罪问题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二、大学校园暴力犯罪特点暴力犯罪有五特征说:“疯狂残忍性、预谋策划性、犯罪动机的邪恶性、恶性犯罪的连锁性、区域分布的规律性等特征。”也有九特征说:青少年占多数、手段极其残忍、偶发性常向连续性转化等特征。其一手段极其残忍。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当事人如同
4、恐怖分子一样不计后果和凶残。面对被害人的渴求始终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给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例如:云南大学马加爵将4名同室学友砸死,他们之间今日无仇,往日无怨。其二趋向于团伙作案。二十岁左右的孩子,处在青春蒙胧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但幼稚不稳定、不成熟,对问题敏感,对事物好奇,认识易变,可塑性大。心理上对犯罪的恐惧感促使他们更多的是借助人多势众来共同实施暴力犯罪行为。例如:2008年11月,贵阳某学院体育系几十名学生手持刀棍闯进计算机系四间寝室,对其二十多名学生进行殴打。其三犯罪动机单纯。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同学或朋友间所谓争强好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校园 暴力犯罪 问题 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