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刑法学小抄完整清晰版.doc
《电大刑法学小抄完整清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刑法学小抄完整清晰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刑法学一、名词解释1、枉法裁判罪是指法院的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做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2、假想防卫是指不法侵害实际上并不存在,行为人却误以为存在,进而错误地实行了自以为是正当防卫的行为而给无辜者造成一定的损害。3、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4、刑法学 是法学的一个重要部门,是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5、危害行为 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6、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或者出于其他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劫持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7、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
2、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8、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9、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10、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 、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填空题1、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所作的解释。2、世界各国立法例关于解决刑事管辖权
3、范围问题的主要原则有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等几种。3、作为紧急避险起因条件的危险来源于4个方面,包括大自然的自发力量、动物的袭击、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和人的生活或疾病的原因。4、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5、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 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6、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亦即解决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7、私放在押人员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在押的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或者 罪犯私自非法 放走的行为 。8、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
4、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罪结果 等几种因素。9、刑事责任具有非难谴责性、刑事法律性、严厉惩治性和人身专属性等基本特征。10、刑法的性质有两层含义:刑法的阶级性质 、 刑法的法律性质 。 11、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 地域 和对 人 的效力,也就是要解决 刑法管辖权 的范围问题。12、共同犯罪是指 二 人以上共同 故意 犯罪。13、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 酌定情节 。14、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同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15、挪用资金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 本单位 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 借款给他人 的行为。三、单项选
5、择1、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 D、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2、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B、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处罚。4、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处罚。5、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教唆的罪,对教唆者可以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我国刑法第236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采取的是 B、叙明罪状 7、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直接故意 的犯罪中。8、“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罪行法定原则 9、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 客体属于A、一般客体10、下列物品中,哪一种不能为侵犯
6、财产罪的犯罪对象 C、无主物1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处罚。12、伪证罪发生在 B、刑事 诉讼过程中。13、我国刑法的斗争对象是 C、一切犯罪行为 14、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D、从旧兼从轻原则15、某甲在乙房间正举刀杀人,忽听得有人敲门,甲急忙跳窗逃走。某甲的行为属于 C、犯罪未遂16、刑罚适用的目的是C、预防犯罪17、叛逃罪的主体必须是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8、招摇撞骗罪的假冒对象是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四、多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A、主犯B、从犯 C、胁从犯D、教唆犯2、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必须具备的特征A、时空性B
7、、自动性C、彻底性3、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的时间、地点,犯罪的方法 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条件。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B、抢劫罪C、放火罪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5、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A、控告人 B、批评人 C、申诉人 D、举报人6、下列人员中,国家公务员、司法人员、武装警察部队官兵、现役军人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7、下列人员不够成叛逃罪的主体有A、中国公民B、外国公民C、中国在国外的留学生10、刑讯逼供罪的犯罪对象是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11、根据解释的效
8、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分为B、学理解释C、司法解释D、立法解释1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做到A、重罪重罚B、轻罪轻罚C、罪刑相称D、罚当其罪13、根据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可以由单位构成的犯罪有 B、走私罪 C、洗钱罪14、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必须具备的特征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15、伪造货币罪的犯罪对象是指人民币、港币、台币、外币五、简答题1、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2、简述主犯的种类。答:主犯分三种:一是在犯罪集团
9、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组织犯,是首要分子的一种。组织犯的犯罪活动包括建立、领导犯罪集团,制定犯罪活动计划等。二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也是首要分子的一种。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是聚众犯罪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指挥者。三是其他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这样的犯罪分子,既可以是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何区别?答:两者的区别是:1、认识因素上有所不同。在间接故意中,行为人并不认为这种可能性不能转化为现实。而过于自信的过失不同,行为人认为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2、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
10、任之的放任态度;而在过于自信的过失中,行为人是凭借一定的他自认为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因素,希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4、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文明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3)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5、简述玩忽职守罪的特征。答: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本
11、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过失。6、何谓结果加重犯?答: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7、简述刑事责任与刑罚的联系。答:两者的联系表现在:第一,刑事责任的存在决定刑罚适用的现实可能性。没有刑事责任就没有刑罚。刑事责任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刑事责任的后果。第二,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判处刑罚轻重的标准。刑事责任重则刑罚重,刑事责任轻则刑罚轻。第三,刑罚是刑事责任的主要体现形式。刑事责任主要是通过刑罚来实现的。刑事责任是刑罚的内在质素,刑罚是刑事责任的外在表现形式。8、简述放火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答:放火罪是指故意放
12、火烧毁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特征是:1、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2、犯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上出自故意。9、简述伪证罪的概念特征。答:伪证罪是指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其特征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了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和翻译;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其他人员不能单独成为
13、本罪的主体;4、本罪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并且具有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目的。如何理解刑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刑法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部门,是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因此,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如何理解刑法的性质? 阶级性质: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得意志和利益制定得,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得工具。法律性质:(1)刑法保护得社会关系广泛;(2)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i1 n1 U- ) 7 + i. Y5 T- 2 F怎样理解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时间根据。: V
14、g( _# u4 z! _& r# M1 Y刑法的解释有哪些种类? 一按解释效力得不同可分为:1.立法解释,就是立法机关对刑法得含义所作得解释.2.司法解释,就是由司法机关对刑法得含义所作得解释.3.学理解释,就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得解释.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属于有权解释,有法律约束力.学理解释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属于无权解释.二按解释得方法不同可分为:1.文理解释,就是对法律条文得字义,从文理上所作得解释.2.论理解释,就是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得解释.论理解释可分为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t0 K3 o, , J) R/
15、 F+ P( j$ n) w怎样理解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特征有:1刑法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的原则2、刑法基本原则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精神3刑法基本原则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2 1 a; P2 q/ R3 G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法定化,即犯罪与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产生得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得法律规定。(3)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 s G6 D5 A: q0 I/ E1 N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16、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是什么?新刑法典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就是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基本要求是:就犯罪人而言,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得追究;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得特权;对于一切犯罪行为,不论犯罪人得社会地位、家庭出身等情况如何,都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在定罪量刑时不应有所区别,而要一视同仁,依法惩处。就被害人而言,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当依法追究犯罪、保护被害人得权益;被害人同样得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得保护;不得因为被害人身份、地位民族等情况得不同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不同得刑法适用,但同时,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并不否定因犯罪人或被
17、害人特定得个人情况而在立法上、司法上允许定罪量刑有其符合刑法公正性得区别,如果这些个人情况对犯罪得性质和危害程序有影响得话,在定罪量刑上应有所区别,无影响得则不应有所区别;在司法实务中贯彻适用该原则必须着重注意以下两个问题:a刑事司法公正,即定罪公正、量刑公正和行刑公正;b反对特权,即只要是犯罪,就要平等地适用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予以惩处,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得特权。5 p! u k% z6 1 9 y+ E- n怎样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1、含义:犯多大得罪就应承担多大得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得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
18、虑行为人得犯罪行为本身和其他各种影响刑事责任大小得因素。2、基本要求:(1)立法要求,即立法上要依据罪责刑相适应得原则设置体现区别对待得刑法制度和轻重有别得具体犯罪得法定刑幅度,我国现行刑法确立了科学严密得刑罚体系,规定了区别对待得处罚原则与刑法制度,刑法分则设立了轻重不同得具体犯罪得法定刑幅度;(2)司法要求:a纠正重定罪轻量刑得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得地位;b纠正重刑主义得思想,强化量刑公正得执法观念;c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得现象,实现执法中得平衡和协调统一。/ w6 C# D8 w0 UQ b5 Y9 bj E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取
19、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并在一定范围内肩采取普遍管辖原则得结合型刑事管辖体制。1、属地原则(也称为领土原则)。2、属人原则(也称国籍原则)。3、保护原则(也称安全原则)。4、普遍管辖原则。5、独立行使刑事管辖得主权原则,兼顾“一罪不二罚”得原则。+ F6 F. P( U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 刑罚得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得行为是否适用得问题。我国刑法采用得是从旧兼从轻得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得,则依新法处理。根据这一原则得规定,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97年10月1日修订刑法生效前
20、实施得行为,应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O4 a+ U+ 6 l- p4 (1)当时得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现行刑法认为是犯罪得,只能适用修订前得刑法,现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2)当时得刑法认为是犯罪,但现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则应适用现行刑法,现行刑法具有溯及力。(3)当时得刑法和现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照现行刑法第四章第八节得规定应当追诉得,原则上按当时得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即“从旧”。但如果当时得刑法处刑比现行刑法要重,则适用现行刑法。此即从轻原则。(4)如果根据当时得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得判决得,该判决继续有效。$ o; 8 J, z 8 4 h* t怎
21、样认识犯罪的基本特征? 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可以看了,犯罪这种行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 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不是一般的违法行为,而是违反刑法即触犯刑律的行为. 三.犯罪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来说,要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 这三个基本特征都是必要的,是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的.( 2 6 1 z9 O4 M6 c5 f8 K& e6 怎样理解犯罪概念的意义?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科学概括,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
22、准。一方面,这一定义科学地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属性和法律特征,指出犯罪是严重破坏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它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同时该定义又明确指出犯罪必须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果一个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法律没有规定其为犯罪,或者没有规定对这种行为的刑罚处罚,那么也不能认定为犯罪。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这一规定是现代法治国家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反映。另一方面,这一定义在对犯罪进行定性描述的同时又设置了定量要求。0 g5 h8 S, u: Y3 I; 8 D7 ?什么是犯罪构
23、成?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怎样?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三个特征: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有机统一的整体;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是由刑法加以规定的.关系一)二者的联系: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的概念的具体化.首选,作为犯罪概念基本属性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也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属性.离开了犯罪概念所提示的共同本质的认识和对其的体现,犯罪构成就失去了立法和理论上的根据.其次,犯罪构成也通过一系列犯罪成立的主观和客观要件,反映出犯罪
24、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及应受刑罚处罚性. (二)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功能不同,犯罪概念的功能是从行为的社会,政治本质.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从而使我们以从原则上把犯罪行为与其他行为加以区别.而犯罪成的功能,是在犯罪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犯罪是怎样成立的 构成犯罪需要具备哪些法定的具体条件 它所要解决的是构成犯罪的规格和标准问题. e- 5 a: r4 l8 QO( k怎样把握犯罪构成的特征?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整体,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它们的有机统一是内在联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刑法学 完整 清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