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主要特点毕业论文.doc
《1336.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主要特点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36.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主要特点毕业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主要特点学 院:法学院专 业:法 学班 级: 法学花041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8年 6 月 23 日 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页目 录摘要:IIAbstract:III 前 言1一、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法律文化色彩1(一) 法律文化的概念1(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文化的形成过程2(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文化的主要标志3二、体现了长期的、系统的发展过程3(一)体现了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4(二)体现了系统化的、法典化的发展过程4三、西方法与本土法的有机融合5四、与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紧密相连6(一)
2、与政治的近代化紧密相连7(二)经济的近代化紧密相连7(三)与文化的近代化紧密相连8五、确立了司法独立制度8六、注重新思想的作用9结 语11参考文献:13致 谢14 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主要特点摘要: 发端于晚清的中国法律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必然结果,对中国法制的进步与文明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演变进程,始终贯穿着批判与吸收的矛盾冲突。本文主要从法律文化形态、法律制度改革、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发展过程论述中国法律近代化的特点,其西方先进法的引进、法律人才的培养、立法技术的改良、司法制度的变革,对我国今天的法律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特点的研究探讨,不止是在于弘扬传
3、统,而且在于它能对我国当前法制现代化事业诸多启示。关键词:中国 法律近代化 特点 xxx 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II 页On Chinas laws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modern timesAbstractStart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of Chinas legal modern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changes i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s
4、progress and civilization have a profound impact. Chinas Moderniz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legal process, and always imbued with the criticism and absorb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This paper from a legal form of culture, legal system reform,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the devel
5、opment of the Chinese law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imes,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Western law, legal personnel training, improved technology legislation, judicial system reform.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law is of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laws on the characteri
6、stics of the study, not only to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 but it is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ause many inspirations.Keywords:China ,Modernization of the law , Features xxx 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 页前 言中国的法律近代化是指中国法律走出中华法系的固有格局而与西方工业社会法律接轨的过程。自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与殖民扩张,使得中国法律
7、与西方资本主义法律不断碰撞、融合。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法律近代化实际也就是中国封建传统法律向资本主义法律形态转型的过程。中国法律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中华法系从而宣告瓦解,中国法制也就正式迈入了近代历史。一、清末法制改革:清末修律是清末法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传统法律进行了重大而深刻的改革,引进了近代的法律思想、原则,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发展,在中国法律近代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二、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从法律上确认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以“去专制之淫威,谋人民之幸福”,“人权神圣”为中心,颁行了一系列反映革命主要精神的单行法律、法令。三、南京国民政府:按照西
8、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原则,对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完成了司法制度的近代转变。而最终作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基本法典的六法全书的出现,其六法体系最终建立,标志着近百年的中国法律的近代化的最终完成。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产生,具有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因,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必然产物。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被侵略、被奴役的地位,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变更相关法律制度。可以说:“中国法律近代化是近代社会的必然产物,它是在引进西方法文化的同时,在批判与吸收传统法文化的矛盾冲突中逐步推进的。”张晋藩.中国法律的近代化J.中国政治大学学报,2004.第3页.因而在中国法律近代化的
9、发展历程中,它就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法律文化色彩(一) 法律文化的概念 xxx 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2 页法律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一般指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以及包括法的制定、法的实施在内的法律实践,人们从事各种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同时也指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态度、心理、知识、习惯、理论。”百度百科.法律文化的概念J.中国法律近代化始于鸦片战争,历经近百年。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因此其法律的转型、演变就不可避免的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文化的色彩。(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文化的形成过程在鸦片战争
10、发生前夕,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家们便针对清朝日益腐朽的政治、庞杂的律令和黑暗的司法,提出了省律例、清司法的改制更法主张。之后两次鸦片战争,在西方军事压力和法律文化的冲击下,中国被纳入到新的国际关系中。其后的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更是将中国的传统法律逼到了死角。由于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和清廷的腐朽无能,战胜的西方列强纷纷在华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等众多司法主权。如1902年中英签订的马凯条约第12条规定:“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国律例改同一律,英国允愿尽力协助以成此事。一俟查悉中国律例情形及其审断办法及一切相关事宜皆臻完善,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光绪朝东华录.光绪十八年八月.中国面临着历
11、史上“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险。最早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思想家们,认识到只有制度的变化,中国才能摆脱列强的欺凌。为此,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法律改革。在此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变更法律制度,被迫对法律作出大量的修改,并在此基础上先后进行了清末修律和司法改革。沈家本奉命修订法律时,竭力秉“会通中西”原则,务求“中处通行”,但当1909年12月修正刑律草案刚刚进呈时,京师大学堂总督刘廷琛上奏说:“新刑律其不合吾国礼俗者不胜枚举,而最悖谬者莫如子孙违反教令及无夫奸不加罪数条”清末筹备立案档案史料Z.下册.中华书局,1979.第512页.。可以看出,清末所修订的法律,虽然吸
12、收了大量的西方先进法理念,但它所体现出来的确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体现了一种双重性。虽然在法 xxx 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3 页律制度上体现的是“宪政”与“民主”,但里面的实质却是专制统治,以后的北洋军阀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无不是身披宪政、民主外衣,却行专制独裁之实。这是由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因此就明显具有买办化和封建化相结合的特点,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法律特征。(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文化的主要标志中国传统法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法律的转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初步形成,在这时期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设立了总理衙门,外国公使驻京等等,其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文化色彩愈加明
13、显。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文化的主要标志。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在天津条约中对领事裁判权有着明确的规定:“英国属民相涉案件,不论人、产,皆归英官查办。”百度百科.领事裁判权J. 随着列强侵华程度的不断加深,领事裁判权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大,相继取得了观审权、会审权、司法审判权。由于外国侵略势力的不断深入,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诉讼纠纷也就不可避免,而在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双方使用各自国家的法律,两种法律制度产生了交流与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传统
14、法律制度逐渐解体,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文化的色彩。因而,从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我们不难看出,其所走的每一步都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法律文化特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二、体现了长期的、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国法律近代化历经百年,体现出其发展过程的长期性,中国与世界法制的接轨在这时期中初步形成。也正是在这段时期中,代表着先进法律文明的法典正式生成,无不昭示着中华法制文明的重生。(一)体现了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的法律近代化,起始于19世纪60年代初,终结于20世纪中叶,绵延近百年。这期间,经历了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型,又经历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型,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
15、程。1902年,清政府为了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宣布推行“新政”,进行法制改革。同年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开始修律。1904年,成立了修订法律馆,作为法律的起草机关。在1908年,清政府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这是清末修律取得的重大成果。1911年,由于辛亥革命爆发,在全国性的革命浪潮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公布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这标志了中国宪政史的开始,具有重大的意义。1912年3月11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公布实施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南京临时政府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的最大贡献,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必然结果。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组织集中地制订法律,
16、形成了以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六法体系。其六法体系的最终建立,标志着近百年的中国法律的近代化的最终完成。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是在这种不断的转型中,完成了其演变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阶段、各个阶层的思想家们,通过一系列历史事变,不断加深对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认识,由朦胧到清晰,由破碎到系统,由介绍到称赞,由宣传到实践,由崇拜到思辨、继承与批判,这种发展变化不仅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影响,也受到新旧势力彼此斗争、妥协的影响,所以其进程显现出长期、曲折、复杂的特点。(二)体现了系统化的、法典化的发展过程在中国法律近代化起始之前,政府所修订的法律,往往都
17、是零散的,各类法律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不具备整体性的特点。而在近代化进程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稳固其统治,政府被迫全面修订法律,这种情况得到改变,从而使得近代法律立法工作全面展开。其涉及的领域不光局限于以前的“形式法”如教育、外事等,还扩及到刑法、民法等部门法领域。以经济立法为例,清末颁布了公司律等系列法规、章程,其不仅全面规定了公司的登记、注册、组织形式、动作方式、破产程序等近代企业制度,而且还规定了商人或企业所拥有的权利、行业管理制度等,这些都具有全国性的法律效力。同时把民事法律从大清律例和户部则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类别。在1906年沈家本主持编成刑事民事诉讼法,这是中国第
18、一次区分实体法和诉讼法。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这使得众多法律更加系统化,不再像以前那样零散、无序,中国法律也就从此走上了法典化的道路。中国的传统法律奉行诸法合一,以刑为主的原则,而法律的近代化,打破了这数千年的禁忌。在法律系统化的纲常中,一种新的法律体系即“编纂法律成典”出现了,中国法律逐步走上法典化的轨道。清末的法律改革在刑法典、民法典、商法典方面以及诉讼法典方面,都有诸多建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法律法典化的进程。以及后来南京国民政府主持编纂的六法全书,可谓是集大成者,也是中国法律法典化的高峰。三、西方法与本土法的有机融合中国法律近代化对传统法律和法律文化进行了部分否定和抛弃,而对西方法
19、律加以模仿和移入,从而实现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发端于晚清的中国法律近代化,以取法西法作为模式和标准,这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因为在当时西法工业社会法律无疑要优于中国传统法律。当时由于产生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法文化和西方社会的法文化是迥然不同的。因此在西法法律的输入过程中,中国法与西方法,传统法与现代法,法治派与礼教派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着矛盾和对抗。先进的思想家们以“会通中西”为原则,用西方的法律制度改造中国传统的法律制度。因而在清末法律改革的成果中,出现了近代刑法、民法、商法等部门法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概念、术语和体系等,这在以往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是见不到的,其体现出了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中
20、的中西法律文化,在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中相遇时,先进的思想家们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否定和抛弃了不适合国情的传统法律精神,而对西方法律文化进行了模仿和移入,以期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 这种否定和移入,就表现在其立法一方面对西方近代立法原则和基本理论的采用,甚至是整体移入;另一方面也沿袭、继承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二者统一在其立法所取得的成果之中。以清末修律为例,其修改的原则在于以西方法律为修改蓝本,以符合西方列强殖民的需要,同时又在最大程度上维护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因此,其所修订的法律,出现了以往不曾有过的新的部门法及与之相关联的那套概念、术语、原则、制度、体系、分类方法等,都是中国法律文化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36. 中国 法律 近代 主要特点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