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精简篇).doc
《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精简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精简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摘要:XX县应继续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现农村资产向资本转化,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关键词:农村产权改革;调研报告金融是基于信用基础上的资金融通,而信用的根基是抵押物。物权法规定,土地所有权是财产权,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也是财产权。农村产权是与城市产权相对应的概念,专指农民的财产权利,是农民对自己所有的物品所享有的所有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现行的农村产权制度显现出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
2、别不适应城市化的发展,为了 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 的实现提供理论探讨,本调研组于2016年7 8月份对甸阳镇的张家村委会、大竹蓬村委会、文武社区,仁和镇的勒平村委会、复兴村委会、苏家村委会,由旺镇的由旺村委会、永福村委会、太平镇的太平村委会等村社的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专题调研。有关情况和工作建议如下:一、XX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1、集体林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完成,林权改革不断深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调整林业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林兴民富。目前,全县完成权属落实1602个村民小组、69163户,确权宗地195096宗,确权林地面积152.98万亩,占应确权面积
3、的98.3,发放林权证58592本,发证宗地194421宗,面积147.2693904万亩。截止2016年6月20日,全县共完成林地林木流转643宗,面积2.73453万亩,流转金额1522.51477万元。其中2016年1-6月流转18宗、涉及农户户、面积0.03077万亩、流转金额41.02万元。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已发,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刚刚起步。为认真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做好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意见的通知(省政办2006135号)精神,我县于2016年8月正式启动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已确权发证71510户,发证71510户,确权面积
4、430763亩。3、农村房屋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现XX县农村房屋共有71323户,已办理房屋登记的有31150户,占43.67%。绝大多数的农民办理房产证的目的是用其做抵押借小额信贷。4、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完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基本完成。2016年5月,通过市级研究确定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所有权、使用权合拢。2016年9月17日,全县外业调查工作完成。调查共计完成13个乡镇、137个村委会、1638个小组的外业调查工作,完成调查面积1953.3521平方公里,权属界线28038条、调查宗地15666宗,其中确权到村民小组宗
5、地14408宗,外业调查成果于月7日通过市级检查验收,转入内业建库阶段。2016年3月初完成内业建库工作并在各村委会正式对结果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期为一个月,公示结束后转入登记发证阶段。截止2016年年末,全县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宗数为91715宗,其中宅基地使用权宗地数89936宗(已发证宗地81宗,未发证宗地8705宗),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1779宗,未发证1779宗。未发证宗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县于1994年至1995年开展了第一次村庄地籍调查,对全县宅基地进行了登记发证。但是由于村庄地籍调查是手工作业,在精度、细致度、严谨度等各方面都有所欠缺,并且此后没有开展过大的更新
6、调查工作,建立衔接机制,所以目前大部分宗地已经存在成果资料过旧、登记情况与实际用地情况不符等问题,现有成果已无法满足目前的社会发展及工作需要。并且由于距村调已过去近20年,目前有很多宗地权利人因为死亡或者分家、并房等原因已经发生改变,预计因名称、四至变更、并房、继承等原因已发证宗地需要重新开展调查的宗地约为18000宗。二、XX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的问题。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干部和群众缺乏市场意识,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干部担心改制后造成资产流失,甚至怕失去权力,改制后管不好,管不了;部分群众担心改制后形成垄断,得不到应有的利益;承包户担心产权或经营权买到手后
7、,没有效益,收不回成本;也有担心政策不稳定,发生变化。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2、现行政策的问题。我县在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实践中用现行政策难以解决的问题真不少:第一、农村宅基地私自买卖转让问题突出,很多群众私自将自己的宅基地卖给了外乡人,买了地的人住着房子,可是无法办理土地登记。第二、根据现行规定,工作单位的干部职工不允许在农村及城镇周围购买宅基地,但是很多工作单位的人的父母都是农村户口,世代居住在农村,父母死后遗留下来的房产,按照物权法及房产管理的相关规定是可以继承的,但是我国的土地制度规定,宅基地不存在继承权的关系,造成无法过户的情况,这种情况已经相当普遍,由于没有明
8、确的政策依据,问题一直无法解决。第三、农村宅基地违法用地情况严重。我县目前批准的宅基地指标为一户150平方米,但是由于我县农户建房的传统观念及保守意识较强,建房讲究 三厢一照壁 (即3间主房围成一院,每间主房3格,基本标准为米长 8米宽 3间=288平方米),最起码的也是 一厢一藏头 (即两间主房围成一院),只是主体建筑就已经严重超占,再加上农村生产生活必须的厨房、猪圈等生产附属设施用地,所以我县的农村宅基地普遍存在超占现象。3、客观现实的问题。第一、我县农民房屋分布零散,尤其在偏远山区,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流转。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产权确权后农民已慢慢领会到改革的意义,会更看重自己土地、房屋
9、的预期价值,因而不会轻易放弃自已的房屋和土地离开农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房屋的流转。第二、由于我县没有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工作,所以我县的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及权能的确认基本依循的是以历史上确认的主体及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划分土地时确认的主体和界限为主,土地产生的收益则以土地权利主体为唯一受益者为原则。但是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所有权主体争议问题以及因为农户之间私自进行的土地调整、交换、买卖等各方面的原因,很多村与村,小组与小组,又或者是家族之间的土地所有权一直存在争议,又因为土地收益引起的争议,也有墓地所有权的争议,由于过去没有进行所有权登记发证,土地权属模糊不清,导致很多争议无法
10、解决。第三、我县由于只进行过两个所有权村级发证试点调查工作,并且由于当时的政策法规、技术条件及经费、人员专业素质等都有不足,并且只进行了调查并没有发证,所以在显示主体、明确权能、探索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方面尚未取得好的经验。并且由于所有权主体模糊,所以我县也没有集体土地股份化的案例。4、体制的问题。农村产权制度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房屋,使得农村产权难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流转,农民宅基地、承包地实现货币化、市场化较难。同时,担保法第34、36和37条规定,除承包的农村 四荒 使用权可以抵押、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可随建筑物抵押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农村 产权 制度改革 情况 调研 报告 精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9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