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知识【强烈推荐】.ppt
《营养学基础知识【强烈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学基础知识【强烈推荐】.ppt(3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营养学基础知识,第一篇 营养学基础知识,第一章 绪论,一、营养学的几个基本概念营养:营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合在一起就是”谋求养生”.现代完整定义: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营养素定义: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获得的所需要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氨基酸(必需9种)宏量营养素 2.脂类:必需脂肪酸2种 3.碳水化合物:单糖、双糖、多糖、膳食纤维,4.无机盐(矿物质)微量营养素 常量元素7种,微量元素8种 5.维生素(14种)A、D、E、K B族Vit(种),Vit
2、C 6.水必需营养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需从食物中获得,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1 营养素的功能 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提供“材料”,促进生长和组织修复: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调节生理功能: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能量平衡、营养素平衡、水盐平衡,内环境的稳定:神经系统的调节、酶调节、激素调节,2 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维持人体组织的构成维持生理功能维持心理健康预防疾病产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逐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1 营养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降低儿童的生存机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健康;人体对疾病的整体抵抗力下降;影响
3、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降低生命质量 营养缺乏病如:缺铁性贫血;碘缺乏病;缺钙致骨质疏松;蛋白质缺乏;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1缺乏等。2 营养过剩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完善良好的营养促进健康。食物中毒慢性损害,以及致突变、致畸形、致癌,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充足的睡眠心理平衡,三、营养发展简史,中国古代:周代 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认为食养居于术养、药养等养生之首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模式。中国现代营养学(1)萌芽期 1913年1924年(2)发展期1924年1937年:1939年提出我国营养素供给量建议(3)动荡
4、时期1938年1949年(4)发展时期:1982年、1992年、2002年第二、三、四次营养调查 1981年、1988年、2000年修订供给量标准,2000年DRIs 1992年、1997年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宝塔 1981年、1991年、2002年修订食物成分表 食物发展纲要、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营养与疾病的研究、新资源开发,国外 古代:公元前400年 Hippocrate创立营养学 现代:(1)启蒙期:KW Scheel,J Priestly 氮、氢、二氧化碳;Romonsov 物质守恒;Mendeleer 元素周期律;Lavoisier 呼吸是氧化燃烧(2)鼎盛时期:Liebig 碳、氢、氮
5、的定量;将不同食物对动物的功能进行了分类;Voit,Atwater人和动物体内的气体交换和代谢氮平衡;Rubner 三大营养素生热系数;Lusk 基础代谢和食物热效应(3)发展期 二战后:酶的作用、微量元素;营养与疾病的关系;RDA;膳食调查方法;公共营养;食品强化近年:膳食纤维、营养素生理功能、非必需营养素的再认识;营养与慢性疾病的关系;营养与遗传;营养与基因调节,营养素的认识 3种到20、30种 1810年 第一个氨基酸亮AA 1844年 血糖 1856年 肝糖原 1888年 蛋白质命名 1913-1915年 维生素AB族维生素 1917年 维生素C 1922年 维生素D 1929年 亚油
6、酸是人体必需 1935年 最后一种氨基酸苏AA 1983年 成人有8种必需AA 1947年 最后一种维生素维生素B12,近年来 膳食纤维的认识 生理作用及其预防某些疾病的重要性 对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n-3系列的亚麻酸及基在体内形成的二十二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亚麻酸已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营养素生理功能 的再认识 维生素E、C、-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硒、锌、铜在体内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 营养与疾病 叶酸、维生素B12、B6与出生缺陷及心血管疾病病因关联的研究已深入到了分子水平,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叶酸与神经管畸形 营养与遗传 食物中多种
7、非营养物质作用的认识,此外,人们发现食物中还有许多非营养素养活性成分在疾病的预防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如茶多酚、大豆异黄酮等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许多营养概念得到了更新 因为某些营养素功能的发挥已超过了沿用了多年的RDA的量,故美国学者首先提出了每日参考摄入量(DRI)的概念,提出了人体营养需要的四个水平,并提出了适宜摄入量、摄入量高限的概念。对基因的调控的研究已成为营养学研究的热点,基因表达的营养素调节,国家参与 营养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各国政府对营养深为重视;1992年世界营养宣言。159个国家政府领导人参加的世界营养大会发布了世界营养宣言;有的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强调营养工作,有的以政府
8、政令的形式提出了营养工作的方针,如1997年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为了使营养知识更易为人们所接受,世界各国 都制订了膳食指南,提出了对饮食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量化,有的国家提出了膳食平衡金字塔或宝塔。,营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展 从分子水平利用营养素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成为21世纪营养学的又一研究热点。营养流行病学 Nutritional Epidemiology,四 目前存在的营养问题1、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共存,2、人们需要的是具体的营养指导,且极具有个体化。3、只有部分患有与营养密切相关的疾病的患者真正体会到了营养的重要性外,大部分对营养的认识尚不全面,吃饱、吃精仍是他们的目标。是否吃的越多,营
9、养就越好?是否生活越富裕,营养就越好?,五 营养学解决的问题,三个问题:(一)吃什么?1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 营养素: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其他膳食成分:水、其他生物活性物质。2 能量,(二)吃多少?不能少:不能少于中国营养学会的每日推荐量RNI 也不要过量:不能超过可耐受的最高剂量,ULEAR、RNI、AI、UL之间的数值关系:UL AI RNI EAR例:VC(mg/d)1000 无 10075 钙(mg/d)2000 800 无无,(三)怎么吃?,选择不同的食
10、物,合理搭配,使营养均衡,既不缺乏也不过量 解决 1 吃那些种类食品;2 每种食品吃多少;3 如何选择食品(营养和安全),六 观念的改变,我想吃什么?我该吃什么?感性吃饭(片面追求口味,精致和享受)理性吃饭(保证营养均衡,兼顾口味和享受),最终达到,根据情况合理调整饮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营养补充剂和保健食品个性化原则: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中庸原则-把握”度”,既不缺乏,也不过量 建立非常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维持良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DRIs),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DRIs包括四个
11、营养水平指标估计平均需要量(EAR):50%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EAR+2SD,97.5%适宜摄入量(AI):替代RN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最高量,DRIs的沿革及发展,2090年代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RDAs)目的:表述建议的营养素摄入水平;作为膳食的质量标准;设计和评价群体膳食的依据;制订食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时的参考。,中国 DRIs,1938年,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制订“中国人民最低营养需要量”;1952、1955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系出版的食物成分表中附录“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1981年,在中国
12、生理科学会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对RDA进行了补充和修订;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对RDA进行了最近一次修订。,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摄入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我国现行的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DRIs包括四个营养水平指标 平均需求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适宜摄入量(adequa
13、te intake,AI)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DRIs定义、概念和应用,(一)估计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根据个体需要量研究资料制订。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指机体为维持“适宜营养状况”“良好健康状态”平均 每日必需摄入(或吸收)该营养素的最低量,也称“生理需要量”。需要量受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劳动状况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平均需要量(EAR)应用,制定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基础,保证摄入量低于EAR 的个体少于23,覆盖9798
14、的人群,EAR 2SD;计划和评估群体的膳食(摄入不足);某一年龄、性别群体某营养素摄入量低于EAR的来评估群体中摄入不足的发生率;针对个体,检查其摄入不足的可能性;,(二)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 Reference Nutrient Intake=RDA,相当传统使用的DRA。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97 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满足身体需要和适当储备。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 已知SD RNI EAR2SD 不知SD RNI 1.2EAR(变异系数为10)能量的RNI=EAR,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应用,是个体摄入适宜营养素的参考值;是健康个体营
15、养素摄入量的目标;不能简单用于评价个体或群体膳食质量,个体摄入量低于RNI,并不一定表明该个体未达到适宜营养状态;个体摄入量经常低于RNI时,提示有必要用生化或临床检查来评价。个体摄入量达到或超过RNI,认为没有摄入不足的危险;,(三)适宜摄入量 Adequate Intake,AI,人群调查或实验研究(观察或试验)获得的某特定健康人群某营养素摄入量。AI不仅考虑预防缺乏,还考虑了预防某些慢性病;“适宜”含义 摄入量达到AI时出现营养缺乏的危险性很小;,适宜摄入量(AI)应用,在个体资料不足而不能获得EAR以推算RNI时,AI可代替RNI,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AI值一般超过EAR。06
16、月婴儿营养素完全依靠母乳,根据母乳营养素平均含量、分泌量推算出AI,代替RNI作为婴儿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全国营养调查获得各人群各营养素摄入量,如钾的AI,代替RNI;,(四)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对某特定人群几乎所有个体不产生健康危害的每日摄入量的最高水平。是根据人体或动物毒理学研究制定的;未订ULs的营养素,并非过多摄入无潜在危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应用,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指导居民对营养强化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安全消费;UL包括膳食、强化食品、添加剂等各种来源的总和;,营养
17、不足与摄入过多的危险,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制定基础是营养生理需要量(nutritional requirement),后者系指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健康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生理需要量受年龄、性别、生理特点、劳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FAO/WHO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三个不同水平的需要量,基本需要量:机体为维持适宜的营养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天必需“获得的”该营养素的最低量。储备需要量:预防临床可察知的功能损害所需要的营养素量预防明显的临床缺乏症的需要量:机体避免出现可察知的功能损害所需要的营养素量,注 意,DRIs是应用于健康人的膳食营养标准不是应用于患者有急性或慢性病人
18、的营养治疗标准也不是为有营养缺乏的病人设计的营养补充标准,DRIs在健康个体与群体中的应用,用于计划膳食:个体 RNI摄入的目标值;AI替代RNI作为目标值;UL作为限制过多摄入的标准;群体 EAR结合摄入量变异值或标准差应用制(RNI),确定一个特定群体的参考摄入量。,用于评价:个体 EAR用以检查摄入不足的可能性;UL用以检查过量摄入的可能性;群体EAR用以评估群体中摄入不足的发生率;,第二章 能量(energy),能量不是营养素,但一切生物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学习重点,单位及换算来源去路应用,第一节 能量单位焦耳(Joule,J),千焦(kJ),兆焦(MJ)卡(cal),千卡(k
19、cal)1 MJ=1000 kJ=106 J 1 kcal=4.184 kJ 1 kJ=0.239 kcal 1 MJ=293 kcal,第二节 人体能量来源,能源物质: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质,一、产能营养素,(一)碳水化合物:主要能源物质多糖-单糖(葡萄糖)肝:糖原,糖异生肌肉:糖原脑:葡萄糖(血糖,O2)(二)脂类:(三)蛋白质:备用能源,二、食物的卡价(能量系数),能量系数:(食物的热价,食物的能量卡价)体内:能量值/g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量系数:碳水化物:17.15kJ98%=16.84 kJ(4kcal)/g脂肪:39.54kJ95%=37.56 kJ(9kcal)
20、/g蛋白质:(23.64kJ-5.44kJ)92%=16.74 kJ(4kcal)/g纯酒精:7kcal/g(空热),如果一个人某天从食物中摄取了碳水化合物300克,脂肪50克,蛋白质70克;那么此人一天摄入的总能量就是:3004509704=1930千卡,三、能量来源分配,占总能量摄如量的比例:-18岁(成年人):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儿童:脂肪、蛋白质脂肪0-6m 45-50%,0.5-1岁 35-40%,2-17岁 25-30%,如果一个人每天需要的能量是2100千卡,那么他分别需要多少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呢?,第三节 能量消耗,一、基础代谢
21、(一)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kJ/(m2h)、kJ/(kgh)、MJ/d,1.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定义:是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消耗。测定方法:测定空腹1214h、睡醒静卧、环境温度1825C时的能量消耗。意义: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基本功能。,基础代谢测量的条件,空腹1214小时周围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2025)清醒和静卧状态 测量前不做费力的活动,(二)基础代谢的测量,1.气体代谢法2.用体表面积计算体表
22、面积(m2)0.00607身高(cm)0.0127体重(kg)0.0698 然后再按年龄、性别查表得基础代谢率BMRBM体表面积基础代谢率24,人体基础代谢率,引自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三版,第21页,(三)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1.体表面积:体型与机体构成 同体重,瘦高者矮胖者2.年龄 3.性别:男女 5%-10%4.激素:内分泌,甲状腺、肾上腺5.气温与劳动强度:炎热、寒冷、劳动强度其他因素:过食、精神紧张 禁食、少食、饥饿 尼古丁、咖啡因:基础代谢,二、体力活动,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1.肌肉发达程度2.体重3.劳动强度、持续时间4.工作的熟练程度活动强度(轻、中、重体力劳动)持续时间
23、,三、食物的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摄食过程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 碳水化合物:5-6%脂肪:4-5%蛋白质:30%混合膳食 10%BM,四、生长发育及影响能量消耗的其他因素,孕妇、乳母、儿童、创伤恢复期病人脑,第四节 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能量平衡:需要量=摄入量一、能量需要量的确定能量需要量=BMRPAL成年人BMR:WHO于1985年推荐使用Schofield公式中国-5%,WHO建议的计算基础代谢公式,注:w为体重(kg)。摘自Technical Report Serie 724
24、,Geneva,WHO,1985。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儿童、青少年该公式适用,18岁以上人群按公式计算结果减5%。,不同活动强度的PAL值,轻 1.0-2.5中 2.6-3.9重 4.0-,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我国成人活动水平分级(2001年),二、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能量代谢和平衡,人体摄入的能量主要用于满足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消耗的能量需要。婴幼儿、儿童、青少年需额外增加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孕妇需增加子宫、胎盘、胎儿、乳房和体脂储备所需能量。乳母需增加合成分泌乳汁所需能量。,研究人体能量代谢的目的在于研究能量平衡。能量摄入不足,机体会动用自身的能量储备甚至消耗自身组织以满足
25、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导致体力下降,体重减轻,发育迟缓,死亡。能量摄入过剩,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导致肥胖。因此,能量的摄入应与需要平衡。,二、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供给量:18-49岁 男 女 轻体力劳动 2400 2100 kcal/d 中 2700 2300 重 3200 2700,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续上表,第六节 能量的食物来源,粮谷类:碳水化物油料作物:脂肪动物性食品:脂肪、蛋白质大豆、坚果类:脂肪、蛋白质,能量的食物来源,食物产热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它的构成,即: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多少。脂肪含量高,其食物含有的能量就高!水分含量高,膳食纤维含量高,其食物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烈推荐 营养学 基础知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