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机电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及试运行技术指引.doc
《泵站机电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及试运行技术指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站机电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及试运行技术指引.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泵站机电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及试运行技术指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泵站机电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及工程试运行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进场、安装与调试、工程试运行、遗留问题处理、生产性运行以及相应阶段的参数测试与试验技术要求,并规定了相关工作程序和技术条件。本文件适用于装机功率500kW或设计流量5m3/s的新建、改造的引水、供水、排涝、排水泵站和与之相关的输水工程,规模较小的工程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14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高压
2、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75-2010 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
3、范GB 50601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L 317 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SL 381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 400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L/T 5018 水电水利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泵站 (Pumping station)由机电设备、进出水流道、配套建筑物、管理系统等组成的扬水设施,包括引水、供水、排涝、排水泵站。3.2机电设备(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泵站机电设备主要包括水泵及其辅助设备、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高低压配电设备、钢闸门
4、、拦污清污设备、启闭及起重机械设备、压力管道、阀类设备、流量计量设备、直流电源系统、自备发电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等。3.3进场(Get into site)机电设备进入泵站施工现场或其它的指定地点落地并完成开箱验收、交接、遗留问题处理、交付临时保管的过程。3.4安装与调试(Installation and adjustment)按照机电设备施工图纸及有关安装技术标准要求,将已进场的机电设备安装在规定的基础或设施上,完成找平稳固、机械装配与设备联接、电气配线与试验、定值调整与测试、单体和联机模拟动作试验、现地和集中控制模拟动作试验的过程,使机电设备达到试运行的条件。 3.5试运行(Trial o
5、peration)对已经完成安装与调试的机电设备、泵站及相关的取水输水建筑工程进行的试验性运行,用于验证和测试安装与调试的精确程度、设备和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各设备的协同配合情况及相关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完成设备和泵站主要参数的测试、相关参数的调整和修正、故障和遗留问题的处理,以达到生产性运行的条件。4 总则4.1 为了保证机电设备进场、安装与调试以及试运行各阶段工程的质量和运行安全,促进技术进步,制定本文件。4.2 机电设备进场、安装与调试以及试运行应根据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要求、工程施工合同文件,按本文件规定执行。4.3 设计单位应在工程试运行前编制泵站设备及相关工程试运行技术要求,其
6、中至少包括:工程运用方式和运行条件、基本调度原则与要求、工程主要设计指标及参数、机组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主要参数、整定值等,其内容和深度能够满足本工程试运行要求,并通过建设单位组织的专家评审。4.4 机电设备安装承包单位应在设备安装与调试前编制设备安装组织设计,其中至少包括:水泵机组及附属设备、主阀及管路系统、电气设备及供配电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视频监视及网络通讯系统的调试方法、依据的标准、参数测试等,其内容和深度能够满足本工程安装与调试要求,并报送施工监理机构,施工监理机构在征求制造厂家和设备制造监理机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审批。技术复杂或特大型机电设备安装组织设计应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7、4.5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过程中使用的量测器具必须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满足设备检测项目的精度要求并经过认证和标定。4.6 机电设备调试及试运行过程中,必须对表征设备和工程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4.7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工程试运行过程中,若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技术标准或设备厂家安装技术要求时,应按较高标准或要求执行。4.8 机电设备进场、安装与调试以及工程试运行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当地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4.9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试运行各阶段完成后,安装承包单位应分别及时出具相应的书面报告,报告应内容详实、过程清晰、依据可靠、记录数据
8、齐全准确、结论明确并作为技术资料,及时归档。5 机电设备进场5.1 进场的机电设备、零部件必须符合工程设计和产品标准规定。5.2 主要设备开箱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机构、工程设计单位、设备供货单位、设备安装单位等相关单位参加并见证全部进场过程。5.3 设备开箱验收需要核查以下事项:a) 包装标识、包装箱体或包装材料的完整性;b) 装箱单、质量证书等随箱资料和与设备相关的检测、试验、产品说明等设备技术文件的完整性;c) 生产厂家名称、铭牌标识、规格、数量、技术参数等与设备合同文件及相关技术文件的符合性;d) 设备、部件及其专用工具的完整性、外观质量情况,必要时进行影像记录;e) 设备的主要零
9、部件的材质应有相应的证明文件;f) 整体进场设备的可旋转部件应进行可转动性检查;g) 有生产或使用许可限制的设备应检查其生产或使用许可证明文件;h) 设备配套的外购件,应核查其质量证书及相关技术文件;i) 若设备或部件品种及规格与设备合同文件及相关技术文件不符,应责令设备制造或供货单位将其运离现场;j) 核查情况及过程中发现设备或部件的缺陷和其它问题,均应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并按照附录A的格式书面记录。5.4 原产地为中国境外的机电设备,必须核查其原产地证明文件、海关报关文件、商检文件等相关资料。5.5 设备开箱验收后,应由设备安装承包单位连同其随箱资料等分类登记,按照各类设备的保管要求妥善保管。
10、5.6 现场具备安装条件时,通过开箱验收的设备可直接进入安装地点。需要临时保管的,应按照露天存放、敞棚存放、仓库存放3种情况分别存放,所选用的棚、库结构应牢固,可承受保管期间的风、雨等侵袭。泵站所需的各类设备及部件应根据用途、构造、重量、体积、包装、使用情况、保管期间的气候条件,按附录B的要求分别存放,设备保管维护要求应按有关标准执行。6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6.1 安装工程应具备的条件6.1.1 机电设备安装所需要的施工图设计文件齐全且通过了审查机构的审查,设备厂家安装技术资料齐全。6.1.2 厂房内的起重设备安装完毕并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专项验收。6.1.3 安装在厂房内或其他室内的机电设备,
11、应在厂房或设备室封顶,顶部照明、装饰工程完工、地面清理基本完成、门窗能防止风雨侵入的条件下进行安装。6.1.4 安装在室外露天场地的机电设备,应根据气象条件、周边道路及起吊设备情况确定施工现场是否符合相应设备的安装条件。6.1.5 机电设备基础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图纸及GB 50204的规定,主要设备安装时其基础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6.1.6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必需的供电电源的容量、电压等级、电气保护装置应满足所安装的机电设备的要求。6.2 机电设备安装基本规定6.2.1 厂房内的起重设备安装应按照GB 50278的规定执行。6.2.2 机电设备安装前应复核设备基础的位置、高程、预留孔
12、等相关土建工程的相关尺寸。6.2.3 厂家要求整机安装的主水泵机组,安装前必须进行盘车检查,发现转动异常时,应在厂家代表在场的情况下解体检查,确认故障原因,之后再进行安装。6.2.4 主水泵机组及其基础和埋件安装、进出水管道及阀类设备安装、辅助设备安装应按照SL 317以及GB 50170的规定执行。6.2.5 大型灯泡或竖井贯流式机组、立轴抽芯式机组、可逆式机组的安装应按照设计和制造厂家的安装技术要求执行。6.2.6 机电设备安装安全防护应按照SL 400的规定执行。6.2.7 启闭机、钢闸门、拦污栅及其埋件安装应按照SL 381以及DL/T 5018的规定执行。6.2.8 防雷接地装置的安
13、装应按照GB 50601及GB 50169的规定执行。6.2.9 电力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六氟化硫断路器、真空断路器、避雷器、高压熔断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开关柜等高压电器设备安装应按照GB 50147以及GB 50148的规定执行。6.2.10 电力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备设施的安装应按照GB 50168的规定执行。6.2.11 监控系统盘柜安装宜参照GB 50171的规定执行。6.2.12 配线工程、低压电器设备安装宜参照GB 50575、GB 50254的规定执行。6.2.13 新安装的电气设备交接试验应按照GB 50150的规定执行。6.2.14 主阀(
14、缓闭止回阀、控制阀、主机组检修阀)在安装尺寸、密封性检查的基础上,还应对空载开闭时间进行测试,重锤式和蓄能罐式缓闭止回阀应初步调整其开闭参数。6.2.15 流量计量设备安装应按照制造厂家的安装技术要求执行。6.3 主要机电设备调试6.3.1 水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主要调试以下内容:a) 水泵排气装置工作正常,与泵体联接可靠;a) 水泵进出口压力传感器、机组轴承温度传感器及其显示和输出正常;b) 机组轴承润滑油质符合制造厂家规定,油位或油脂量符合制造厂家规定;c) 机组在线监测系统整定值调整完成,输出正常;d) 辅助设备经试运行,其水量、水压、示流信号、温度信号正常;空气压缩及供气、抽真空系统工作
15、正常;液压油系统、叶片调节机构、转子顶托装置工作正常;各管路及相关设备已按照规定初步涂色,标明流向,挂牌编号正确;e) 水泵、电动机分体安装的机组,在安装后暂不进行试运行时,应至多每隔30天进行一次盘车,轴停止位置应与原位置相差180O;f) 制造厂家规定运行前应顶转子的电动机,应检查润滑油进入推力瓦和镜板的油膜是否满足要求;g) 中性点设有电流互感器的电动机,应检查其回路接线正确可靠。6.3.2 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互感器、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接地装置等设备的试验应按照GB 50150的规定执行。6.3.3 泵站采用快速闸门断流且其下游侧还设有事故闸门时
16、,应调整其自动控制的联动配合时间满足机组保护的设计要求,现地操作和远方控制可靠。6.3.4 泵站采用液控缓闭止回阀作为主阀时,应按照整定值调整机组启动时间与阀门开始开启时间、阀门全开完成时间、正常关机与阀门关闭时间的配合、事故停机关闭规律符合设计规定,在失去外部电源情况下能够自动关闭,时间及过程符合设计规定,现地及远方紧急操作装置动作正常,液压系统控制、机械和电气保护满足设计和制造厂家要求,阀位信号与实际位置相符。6.3.5 厂房公用排水系统应按照设计和厂家要求调试、试运行完成,集水井的排水泵应根据设定的水位自动运行,主用泵和备用泵应能自动轮换工作。6.3.6 消防系统水源可靠、压力满足设计要
17、求,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试验合格。使用油浸式的变压器,其油池及排油通道符合要求。6.3.7 泵站上下游水位监测装置、拦污栅压差监测装置的信号、水位信号与实际相符。6.4 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调试6.4.1 计算机监控系统全部或部分设备制造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应包括监控设备或系统的工厂设计文件、安装文件、工厂和现场试验文件、中文操作文件、维护文件等。6.4.2 泵站机组自动控制分为机组现地控制单元(简称机组LCU)、泵站级中控室(简称中控室)两个层级,按照机组正常开机、正常停机、事故停机或紧急停机的流程分别进行调试。6.4.3 过程通道调试应符合以下要求:a) 应对全部直流和交流模拟量输入通道及模
18、拟量输出通道进行逐点测试,试验时必须包含至设备的连接电缆;b) 应对全部状态量过程通道进行逐点测试,试验时必须包含至设备的连接电缆。6.4.4 纳入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电气操作回路应通过模拟试验,逐一验证动作和信号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应验证下列内容:a) 直流系统的电源、馈电装置、逆变装置及其控制回路;b) 机组自动操作与机械保护回路;c) 液压控制的拍门、快速闸门、事故闸门控制回路;d) 液压控制的缓闭止回阀自动操作回路;e) 拦污栅压差控制回路;f) 叶片自动调节控制回路;g) 调速机组的转速调整控制回路;h) 同步电动机励磁回路;i)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回路;j) 厂用电设备操作回路;k) 各主
19、回路断路器、隔离开关的自动操作与安全闭锁回路;l) 其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的操作回路。6.4.5 电气二次回路完成通电检查后,下列继电保护、测量及信号回路必须按照设计整定值逐一进行模拟动作试验,验证动作和信号的准确性:a) 电动机继电保护与故障录波回路;b) 主变压器继电保护与故障录波回路;c) 高低压配电装置保护回路;d) 厂用电继电保护回路;e) 直流系统保护回路;f) 其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的继电保护回路;g) 泵站电气和物理量测量回路;h) 中央音响信号显示和报警回路。6.4.6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通过中控室工程师站完成操作控制、画面显示、打印报表、参数设置及维护管理,操作员站及机
20、组LCU应能按照设定的操作权限进行相应的操作。任何人机接口请求无效时应显示出错信息。被控设备的选择与控制只能在同一操作员站进行。6.4.7 在中控室控制方式下,运行人员只能通过人机接口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不能进行除紧急停机之外的其它控制,紧急停机或关闭事故闸门和事故阀门的操作不受中控室或现地控制方式的影响。6.4.8 中控室人机接口及操作功能调试:a) 检查画面各类菜单显示的正确性与实用性;b) 主接线图、主要控制保护接线图准确;c) 主机及辅助设备运行状态模拟图清晰直观,与现场实际相符;d) 机组及相关设备运行工况、参数的实时显示、记录、报表、历史资料查询正确;e) 各类棒图、曲线图、各类报
21、表应实用、齐全、正确;f) 通过改变从运行过程接口输入的数据及状态检查画面动态显示的正确性;g) 检查控制命令的正确性、唯一性及可靠性;h) 检查参数状态设置或修改的正确性、可靠性;i) 检查报警、提示、语音及音响的正确性,当设备处于事故或故障状态应立即发出报警语音、音响和画面显示信息(包括事件的时间、名称、性质),报警信号应经运行人员确认后方可解除;j) 人机对话提示及操作命令出错提示正确,操作未定义的键系统不得出错或出现死机;k) 任何人机操作均应记入操作历史记录。6.4.9 机组LCU人机接口及操作功能调试:a) 通过现地操作屏的设备或移动式工作站应能对机组及相关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包括
22、机组正常开停机及紧急停机顺序控制、机组转速调节、叶片角度调节等);b) 现地操作屏的现地和远方控制方式切换可靠,在现地控制方式下,远方命令应被闭锁,但数据采集和传输应能正常进行。6.4.10 系统时钟、事件顺序记录及分辨率应符合下列要求:a)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正确接受GPS时钟信息或设定其它标准时钟;b) 检查系统内各节点及人机通信接口设备的时钟应与设定的标准时钟一致;c) 测试所模拟登录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时间间隔是否满足产品合同技术要求规定的指标;d) 各台设备单元所记录的同一事件状态应一致,不同设备单元所记录的事件发生时间差不应大于产品合同技术要求规定的指标。6.4.11 模拟量输入信号
23、突变到画面上数据显示改变时间、数字量输入变化到画面上数据显示改变时间、控制命令执行时间、命令发出到现地控制单元执行时间及其它根据现场实际需求确定的实时性性能指标均应进行测试。6.4.12 外部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a) 测试系统设备与各级调度及其它外部系统和设备的功能是否满足产品合同技术要求规定的指标;b) 对有冗余配置的通道,模拟退出工作通道,其备用通道应能自动投入,在切换过程中不得出现死机或其它不正常状态。6.4.13 视频监控系统分为生产视频监控和安防视频监控系统:a) 检查调整摄像机的监视范围、照度改变和逆光效果,使图像清晰度、灰度达到规定要求;b) 检查调整聚焦、图像切换、存储回放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泵站 机电设备 进场 安装 调试 试运行 技术 指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