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ppt
《认知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心理学.ppt(1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认 知 心 理 学,黄冈师范学院教科院,如何学习本门课程,思想准备:难动力准备:久行为准备:啃,E-mail:Tel:15971400920 QQ:759887333,心理科学,1879年,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人的心智和行为的科学(实用性、本源性)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是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的29个成员之一,世界的起源(物质的本原)生命的起源(人类何处去)意识的起源(人的心理的本质),人类的知识体系,Science编委会为了纪念创刊125周年,遴选出125个重大科学问题,涉及心理学问题的有17个;在25个最为醒目、有望近期解决的问题中,有3个心理学问题:问题2:“生物的意
2、识是怎么产生的?”问题15:“记忆是如何储存和提取的?”问题16:“合作行为是怎么演化而来的?”,心理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心理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No.2 生物的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心理学是意识研究的前沿,No.16 合作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心理学是人类行为研究的前沿,信息时代超强的追踪、监控、行为分析技术为行为观察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新技术为心理学发展提供了新手段,基因与遗传科学的发展为研究和预测人的复杂行为提供了技术,已形成了从基因到环境来理解人类复杂行为的新模式,新技术为心理学发展提供了新手段,Konrad Lorenz 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 197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习性
3、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动物本能行为的固定行为模式和动物学习的“印记”等概念。该理论不仅很好的解释了动物的行为,他还认为人类的好战行为也有其先天性基础,并将这种理论用于理解城市居民中的暴力行为,并可用以预防战争。,心理学家与诺贝尔奖 之一,Herbert A.Simon中科院外籍院士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人的记忆、思维存在局限性,这种知识储备空间的有限性约束了人的认识与决策,并导致了认知的巨大偏差。该理论扭转了传统经济学对于人都是理性的假说,很好的解释了很多与传统经济学不相符合的悖论。,心理学家与诺贝尔奖 之二,心理学家与诺贝尔奖 之三,Roger W Sperry 美国神经
4、心理学家 198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通过对割裂脑手术的人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发现了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asymmetry),右半球也有言语功能,从而更新了优势半球的概念。深入地揭示了人的言语、思维和意识与两个半球的关系。,记忆增强剂研究的先行者。他通过对海蛞蝓(sea alug Aplysia)的研究,找到记忆的奥秘,而获得诺贝尔奖。他发现学习通过若干方式发生在突触(两个神经元之间的接点)上。当一种称为CREB的蛋白被激活时,该突触便被强化,并且CREB蛋白也在果蝇和小鼠的记忆形成中发挥作用。,心理学家与诺贝尔奖 之四,Eric R.Kandel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 2000年诺贝尔
5、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他发现经典的期望效用理论无法解释人们在认知选择中出现的系统性偏差,个体的认知策略会极大地影响人的认知结果。该理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机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并改变了未来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心理学家与诺贝尔奖 之五,Daniel Kahneman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特邀报告76人,创历史之最。诺贝尔奖得主一人,各国科学院院士21人涵盖25个心理学的主要领域中国心理学家7人,其中大陆4人,香港2人,台湾1人,1.认知心理学概述,导读:教材P001,思考一个核心的问题:认知心理学有哪些基
6、本内容?,1.1.认知心理学的本质,认知心理学是关于思考着的心智的科学。,认知心理学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人是怎样注意到并获取世界中的信息?信息在头脑中是怎样储存和加工的?人是怎样解决问题、进行思考、产生语言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见教材P006,认知神经科学感觉与知觉模式识别注意意识记忆知识的表征,表象语言认知发展思维与概念形成人类智力人工智能,1.2.概念科学与认知心理学,几个特定的专业术语:,概念科学:认知模型:信息加工模型:计算机隐喻:认知科学:平行分布式加工:进化认知心理学:,概念科学是人类设想出的帮助理解“现实”的有用隐喻。其目的是反映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认知模型是建立在观察的基
7、础上,用来描述认知的结构和过程。,1.2.概念科学与认知心理学,几个特定的专业术语:,概念科学:认知模型:信息加工模型:计算机隐喻:认知科学:平行分布式加工:进化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模型是建立在一组假设的基础上的被普遍采用的认知模型。它假定信息加工分成一系列阶段,每一加工阶段都只执行一项单独的功能。,信息加工模型回答两个问题:信息加工通过了哪些阶段?知识以怎样的形式表征?,1.2.概念科学与认知心理学,几个特定的专业术语:,概念科学:认知模型:信息加工模型:计算机隐喻:认知科学:平行分布式加工:进化认知心理学:,计算机隐喻是科学家模拟认知规则和程序编写出计算机程序的过程。,1.2.概念科学与
8、认知心理学,几个特定的专业术语:,概念科学:认知模型:信息加工模型:计算机隐喻:认知科学:平行分布式加工:进化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是由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共同汇聚而创建的一门科学。,1.2.概念科学与认知心理学,几个特定的专业术语:,概念科学:认知模型:信息加工模型:计算机隐喻:认知科学:平行分布式加工:进化认知心理学:,平行分布式加工是信息加工发生在一个广泛分布的交互作用的平行系统中,信息是以类似于神经网络的方式得到加工的。该系统通过单元之间的激活和抑制同时执行各种活动。,1.2.概念科学与认知心理学,几个特定的专业术语:,概念科学:认知模型:信息加工模型:计算机隐喻:认知科学
9、:平行分布式加工:进化认知心理学:,进化认知心理学从进化和适应的观点来认识认知的学科。它是将进化心理学和生物心理学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知识系统,也是研究认知的一个途径。,1.3.认知革命,主旋律:心理学的主题是内部过程。,S,R,O,(Edward C.Tolman),影响因素:,行为主义的失败;通讯理论的出现;现代语言学;记忆研究;计算机科学与其他技术进步;认知发展。,基本思想:,知识依赖于感觉输入,人脑对输入的信息根据可定义的规则进行简缩和改变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形成内部表征。个体依据内部表征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其形成过程和转译需要时间和努力。,反 馈 信 息,请根据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并结合个人
10、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认知心理学的理解。,2.认知神经科学,导读:教材P030,思考一个核心的问题:认知神经科学是如何研究认知心理学?,2.1.心身关系,心身关系问题是心灵(意识)和身体之间关系的哲学问题。,基本信条:所有的行为都基于认知活动,所有的认知活动都是神经活动的结果。,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融合,认知神经科学的任务诉求:,需要为心灵的理论构想探寻物质的证据;将现有研究与脑和认知的更全面的理论模型相联系;临床上试图探寻脑的病理机制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寻找与神经科学层面的结构和功能相一致的心理学模型;开发计算机模拟人类的认知和智能;利用非侵入手段探究人脑的未知结构和过程。,2.2.神经系统,中枢
11、神经系统:由脑与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分布四周和内脏的神经。,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突触的结构与功能,脑的机能定位说,脑的整合场理论,运动和感觉不能简单定位特定的脑区,其余部位也存在着类似功能,高级的身体和心理功能都与大脑的所有部位有关。,脑的结构与功能,脑的结构与功能,2.3.神经生理学探测技术,传统的研究技术,组织切除;电极探针;脑电记录;死后检验;动物研究。,新的研究技术,C T;PET;MRI;MEG;TMS。,裂脑研究与认知研究,实验证明:左右脑的信息加工不同。,对接受联合部切开术的研究:语言信息中心在左脑,图像信息中心位于右脑。,从人类进化原理看:右利手、工具使用、语言发展都是左脑
12、功能的发展。,反 馈 信 息,心理学与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有哪些理由?,3.知觉与注意,导读:教材P063,思考一个核心的问题:认知心理学是如何解释信息的输入?,3.1.计算式大脑,刺激,记忆与转换,感觉系统,转换,感觉登记,工作记忆,外显行为,内部过程,外部现象,信息加工模型图,3.2.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物理世界进行初始探测的心理过程。其研究表明感觉及其意义与感觉机制的构造和加工有关,还受制于观察者的过去经验。,心理物理学的研究,P65,不同感觉的适宜性,视觉存储,其本质是视野内大量事物的快照。,特点,持续时间1秒(250MS);登记准确;物理编码;容量大、具有加工潜力。,视觉存储实验研究,声
13、像存储,特点,持续时间4秒(1000MS);登记准确;物理编码,脉冲式;容量大、具有加工潜力。,其本质是听觉信息在脑中的短暂保留。,感觉存储的功能,进化认知心理学:对来自物理世界的信息提取遵循节省法则。,意义: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感觉存储使人们有时间提取至关重要的特征作进一步加工和做出行动,同时摒弃非重要性特征。,3.3.知觉,P66,知觉是人脑解释感觉信息的认知过程。我们先前的经验为单纯的感觉体验赋予了知觉的意义。,知觉不仅受到感觉信号的影响,还受到过去知识、先前假设以及偏见的影响。,影响因素,客观事物,属性,形状颜色大小,滋味,气味,质地重量温度,感官,眼,舌,鼻,皮肤,脑,视觉,味觉,嗅
14、觉,肤觉,知觉,感觉,错觉表达着的信息,感觉与知觉的差异;物理属性与心理属性的不对称;知识的错误和局限性;知觉的广度大于回忆的容量。,思考:什么是现实?,知道他是谁?有多高?,3.4.注意,注意是心理能量对感觉事件或心理事件的集中。,基本内容,处理容量和选择性注意;唤醒水平(自动加工);注意的控制;意识;认知神经科学。,3.4.1.选择性注意,感觉输入,注意信息,一种解释原因是由于神经机制上的限制导致通道容量的不足,加以认知能力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形成注意的选择性。“鸡尾酒”现象。,选择性注意的理论模型,过滤器模型Broadbent,1958双耳分听实验。基本观点:信息加工受通道容量的限制。一个
15、信号只有被注意到,并且经过过滤器被传递到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中,才能得到进一步加工。,衰减器模型Treisman,1964非对称性搜索实验。基本观点:人的“词典”中有些单词的激活阈限较低。大脑对信号特征进行分析前,衰减器(专门处理未被注意的信息)或知觉过滤器对信息进行了初始的筛查。,3.4.2.视觉注意,“弹出效应”说明人们对信息进行着平行搜索。最初,视觉场景中的一些基本属性在相互分离且平行的通道中被编码,生成特征地图;再次,这些图谱被整合成映像;最后,焦点注意从映像中抽取信息以便详细分析图形中选定区域的相关特征。,所有的感觉经验都受到了注意规则的支配。,3.4.3.自动加工,三个基本特征:一个
16、自动化过程可以在无意识中进行;自动加工在意识的范围之外;自动化过程很少或根本不消耗意识资源。,试验:左手画方右手画圆。,3.4.4.注意的认知神经科学,注意与人脑:注意系统与其他系统产生相互作用又保持自身的独特性,注意与PET:注意系统提供意识内容和组织感觉加工过程。,视觉注意:注意针对对象进行选择。,3.4.5.意识,实验证明:人们观察到了阈限以下刺激的某些效应。,在第五章再具体讲述,反 馈 信 息,从知觉的角度来分析,认知心理学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心理健康?,4.模式识别,思考一个核心的问题:我们是如何知道(识别)事物的?,导读:P094,4.1.知觉理论,思考:建构性知觉与直接知觉的现实意义
17、是什么?,建构性知觉:知觉是依据感觉和记忆构建的。强调理解和无意识推论。,直接知觉:知觉就是直接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强调刺激属性和先天特质。,4.2.视觉模式识别,视觉是视网膜上二(三)维形状。,主观轮廓是侧抑制的结果,主观轮廓是侧抑制的结果,主观轮廓是侧抑制的结果,两种加工模式,自下而上加工指识别过程是由模式的各个部分所引起。又称数据驱动加工模式。,自上而下加工指识别过程是由关于事物整体的假设所引起。又称概念驱动加工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对部分和整体的解释在这两种加工模式上同步发生。,模板匹配与特征分析,模式识别理论(一种关于大脑识别形状和模式的观点)认为:生活经验创造了大量的模板(内部结构
18、),每个模板分别对应于一种意义。知觉过程就是大脑将视觉信息与其模板形成匹配的过程。几何离子理论和启动效应都能证实内隐记忆的存在。,特征分析理论(一种关于大脑识别形状和模式的观点)认为:模式识别是一种较高级的信息加工,在此之前,复杂的输入刺激首先要根据其自身的简单特征得到识别。神经科学研究和行为学研究都支持这样的假设。,4.3.格式塔理论,人们是如何组织视觉刺激?格式塔理论认为所有刺激共同作用从而形成整体的印象。,整体先于部分 而存在,格式塔心理学的第一理念,格式塔第二理念,部分依赖于整体而表现,格式塔的第三理念,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唯整体才突显意义,格式塔第四理念,知觉整体性组织原则,知觉组织的
19、简单性原则,知觉组织的方向性原则,知觉整体性的现实规律,1.平视显示优于俯视和仰视显示;2.空间上邻近的内容会形成知觉竞争;3.内容的连通性和熟识性更能加工;4.层次和接近兼容性原则;5.颜色编码如兼有形状、大小和位置等则自动性会加强;6.图示阅读具有偏好性和现实主义;7.对象刺激符合数据笔墨原则;8.局部兼容性与总体协调之间的折中;9.知觉所引起的自主想象会持续保持。等等,4.4.典型表象与原型匹配,P103,典型表象是指人脑中最佳表征的形象或者最初表象。,普遍性解释是人们日常经验可以发展出对物体最具代表性的以及涵盖其最多信息的形象的永久记忆。,原 型 匹 配,原型是指物体在记忆中的典型特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知 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9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