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组态软件的双储液罐水位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组态软件的双储液罐水位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组态软件的双储液罐水位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设计.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组建优质高效的监控系统,并且通过采用远程监控及诊断、双机热备等先进技术,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在这方面,MCGS工控组态软件将为您提供强有力的软件支持。 组态技术是计算机控制技术综合发展的结果,是技术成熟化的标志。由于组态技术的介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速度大大加快了。采用组态控制技术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从硬件设计到软件开发都具有组态性,因此系统的可靠性和开发速度提高了,开发难度却下降了。随着国内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动化监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界面
2、简单明了、宜于操作、数据采集实时性好以及高可靠监控性,同时还要求开发周期短,系统便于更改、扩充、升级。工控组态软件正是符合这些要求而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组态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对其发展概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利用组态软件对双储液罐水位控制系统进行监控系统设计。 关键词: 组态软件;双储液罐水位控制;监控系统目 录摘 要前 言第一章 双储液罐水位控制系统控制方案1.1 采用组态软件控制方案1.2 组态软件简介1.3 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及其简介1.3.1. 结构以使用软件的工作阶段划分1.3.2. 结构按照成员构成划分1.4 组态软件的功能现在的状况及将来的发展趋势1.4.1. 总的发
3、展趋势1.4.2. 组态软件功能的变迁1.4.3. 推动组态软件发展的动力1.4.4. 用户对组态软件的需求变化1.4.5. 影响组态软件发展的因素1.4.6. 未来技术走势1.4.7. 国际化及入世的影响第二章 基于MCGS组态软件开发水位控制系统简介2.1 MCGS 5.1概述 2.1.1 特点及组成 2.1.2 运用MCGS 5.1建立运行程序的一般过程2.2水箱水位控制系统的设备组成 2.2.1 属性设置 2.2.2 设备命令 2.2.3 设备命令的实现方法 2.2.4 设备调试2.3采用MCGS开发双储液罐水位控制系统结语第三章 双储液罐水位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及设备的选择3.1水箱对象
4、 3.1.1水箱 3.1.2. 水泵 3.1.3调节阀 3.1.4出水阀3.2水位、温度检测与控制设备 3.2.1 水位传感器 3.2.2温度变送器 3.2.3.配电器 3.2.4稳压电源 3.2.5接触器 3.2.6电加热器3.3 I/O 接口设备3.4 接线端子板 3.4.1 PCLD9138端子板简介 3.4.2 PCLD-880研华螺丝端子板简介3.5计算机第四章 双储液罐水位控制系统主电路及设备连接4.1系统组成 4.1.1系统组成 4.1.2罐上检测及控制元件名称及作用4.2系统信号流向4.3控制电路 4.3.1控制要求及控制电路 4.3.2自动控制策略4.4硬件连接第五章 基于M
5、CGS组态软件开发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5.1建立工程5.2定义变量 5.2.1变量分配 5.2.2变量定义步骤 5.5.3设备与变量连接5.3 画面的设计和编辑 5.3.1建立画面 5.3.2 编辑画面 5.3.3动画连接5.4水位对象的控制 5.4.1水罐对象特征 5.4.2控制程序编写5.5 报警显示 5.51组对象的定义 5.5.2报警属性的定义 5.5.3实时报警 5.5.4 历史报警 5.5.5报警极限值的修改 5.5.6 报警提示5.6曲线显示 5.6.1实时曲线 5.6.2历史曲线5.7 控制程序的编写第六章 程序调试运行及安全机制6.1 模拟调试6.2 在线调试6.3安全机制 6
6、.3.1建立安全机制的必要性 6.3.2 如何建立安全机制总结参考文献致谢 前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种类繁多的控制设备和过程监控装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在开发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时,当工业被控对象一旦有变动,就必须修改其控制系统的源程序,导致其开发周期长;已开发成功的工控软件又由于每个控制项目的不同而使其重复使用率很低,导致它的价格非常昂贵;在修改工控软件的源程序时,倘若原来的编程人员因工作变动而离去时,则必须同其他人员或新手进行源程序的修改,因而更是相当困难。通用工业自动化组态软
7、件的出现为解决上述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工业控制软件存在的种种问题,使用户能根据自己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的任意组态,完成最终的自动化控制工程。组态控制技术作为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先进性和实用性已经被工业现场的广大技术人员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组态软件适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因为其功能强大而倍受青睐。一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双储液罐水位控制系统介绍被控对象由上、下两个储液罐组成,上、下水位和温度分辨经2个压力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检测后。通过安装在出水管网上的远传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化为4-20mA的标准信号送入PLC,经PID运算与给定压力参数进行比较,得出调节参
8、数,送给变频器,由变频器控制水泵转速,调节系统供水量,使系统的供水管网压力保持在给定压力上;当用水量超过一台泵的供水量时,通过PLC控制器加泵。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大小来控制工作泵数量的增减及变频器对水泵的调速,实现恒压供水。当供水负载变化时,输入电机的电压和频率也随之变化,这样就构成了以压力设定值为基准的闭环控制系统。二组态软件的介绍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组态软件应该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并且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
9、络功能。组态(configuration)意思就是模块的任意组合,采用组态技术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硬件设计上,除采用工业PC机外,系统大量采用各种成熟通用的I/O接口设备和现场设备,基本不再需要单独进行具体电路设计。这不仅节约了硬件开发时间,更提高了工控系统的可靠性。在软件设计上由于采用成熟的工控开发的工具软件,它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通用工具模块,用户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编程语言技术(甚至不需要编程技术),就能很好地完成一个复杂工程所要求的所有功能。 工控组态软件集成了图形技术、人机界面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使控制系统开发人员不必依靠某种具体的计算机语言,只需通过可视化的组态方式,
10、就可完成监控程序设计,降低了监控程序开发的难度。组态软件均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兼容性,软件结构开放,可接受各种形式的数据格式。同时,支持的硬件类型也十分广泛1。工控组态软件的出现,使得大型工业控制系统的组态编程变得十分得简单、容易,工程设计人员不用再设计那些复杂的应用程序(如I/O driver等)。工控组态软件的功能包括数据库生成、历史库生成、图形生成、报表生成、顺序控制功能、连续调节功能。目前有许多工控组态软件。第一章 双储液罐水位控制系统控制方案1.1 采用组态软件控制方案 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过程是非线性的。对于非线性程度不高的过程,可以当作线性过程处理。要控制好极端非线性过程,则相当困
11、难。在过程控制教学中,对三个相互连通的不规则形状水箱水位进行测控处理并分析,就属于极端非线性控制。该系统传统的开发手段是采用单片机等控制设备设计,但如果采用组态软件开发该系统则可以实现多次开发、适时采集监控等功能。该测控系统主要有两种设计途径:一是采用VB、VC等可视化工具从低层开发; 二是利用工控组态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但由于VB、VC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 因此大多工程项目的开发都采用工控组态软件来实现。1.2组态软件简介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种类繁多的控制设备和过程监控装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已无法
12、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在开发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时,当工业被控对象一旦有变动,就必须修改其控制系统的源程序,导致其开发周期长;已开发成功的工控软件又由于每个控制项目的不同而使其重复使用率很低,导致它的价格非常昂贵;在修改工控软件的源程序时,倘若原来的编程人员因工作变动而离去时,则必须同其他人员或新手进行源程序的修改,因而更是相当困难。通用工业自动化组态软件的出现为解决上述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工业控制软件存在的种种问题,使用户能根据自己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的任意组态,完成最终的自动化控制工程。在使用工控软件中,我们经常提到组态一词,组态英文是“Configura
13、tion”,其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简单的讲,组态就是用应用软件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 与硬件生产相对照,组态与组装类似。如要组装一台电脑,事先提供了各种型号的主板、机箱、电源、CPU、显示器、硬盘、光驱等,我们的工作就是用这些部件拼凑成自己需要的电脑。当然软件中的组态要比硬件的组装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为它一般要比硬件中的“部件”更多,而且每个 “部件” 都很灵活,因为软部件都有内部属性,通过改变属性可以改变其规格(如大小、性状、颜色等)。 组态(Configuration)为模块化任意组合。通用组态软件主要特点有(1)延续性和可扩充性。用通用组态软件开发的应用程序,当
14、现场(包括硬件设备或系统结构)或用户需求发生改变时,不需作很多修改而方便地完成软件的更新和升级;(2)封装性(易学易用),通用组态软件所能完成的功能都用一种方便用户使用的方法包装起来,对于用户,不需掌握太多的编程语言技术(甚至不需要编程技术),就能很好地完成一个复杂工程所要求的所有功能;(3)通用性,每个用户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利用通用组态软件提供的底层设备(PLC、智能仪表、智能模块、板卡、变频器等)的I/O Driver、开放式的数据库和画面制作工具,就能完成一个具有动画效果、实时数据处理、历史数据和曲线并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的工程,不受行业限制。 组态软件是有专业性的。一种组态软件
15、只能适合某种领域的应用。组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工业计算机控制中。如DCS(集散控制系统)组态,PLC(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组态。人机界面生成软件就叫工控组态软件。其实在其他行业也有组态的概念,人们只是不这么叫而已。如AutoCAD,PhotoShop,办公软件(PowerPoint)都存在相似的操作,即用软件提供的工具来形成自己的作品,并以数据文件保存作品,而不是执行程序。组态形成的数据只有其制造工具或其他专用工具才能识别。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工业控制中形成的组态结果是用在实时监控的。组态工具的解释引擎,要根据这些组态结果实时运行。从表面上看,组态工具的运行程序就是执行自己特定的任务。 最早开发的
16、通用组态软件是DOS环境下的组态软件,其特点是具有简单的人机界面(MMI)、图库、绘图工具箱等基本功能。随着Windows的广泛应用,Windows环境下的组态软件成为主流。与DOS环境下的组态软件成为主流。与DOS环境下的组态软件相比,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图形功能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外许多优秀通用组态软件是在英文状态下开发的,它具有应用时间长、用户界面不理想、不支持或不免费支持国内普遍使用的硬件设备、组态软件本身费用和组态软件培训费用高昂等因素,这些也正是国内通用组态软件在国内不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随着国内计算机水平和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通用组态软件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近年来,一些技术力量雄厚
17、的高科技公司相继开发出了适合国内使用的通用组态软件。1.3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及其简介在组态软件中,通过组态生成的一个目标应用项目在计算机硬盘中占据唯一的物理空间(逻辑空间),可以用唯一的一个名称来标识,就被称为一个应用程序。在同一计算机中可以存储多个应用程序,组态软件通过应用程序的名称来访问其组态内容,打开其组态内容进行修改或将其应用程序装入计算机内存投入实时运行。组态软件的结构划分有多种标准,这里以使用软件的工作阶段和软件体系的成员构成两种标准讨论其体系结构。1.3.1.结构以使用软件的工作阶段划分:也可以说是按照系统环境划分,从总体上讲,组态软件是由两大部分构成的:系统开发环境:是自动化工
18、程设计工程师为实施其控制方案,在组态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应用程序的系统生成工作所必须依赖的工作环境。通过建立一系列用户数据文件,生成最终的图形目标应用系统,供系统运行环境运行时使用。系统开发环境由若干个组态程序组成,如图形界面组态程序、实时数据库组态程序等。系统运行环境:在系统运行环境下,目标应用程序被装入计算机内存并投入实时运行。系统运行环境由若干个运行程序组成,如图形界面运行程序、实时数据库运行程序等。组态软件支持在线组态技术,即在不退出系统运行环境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组态环境并修改组态,使修改后的组态直接生效。自动化工程设计工程师最先接触的一定是系统开发环境,通过一定工作量的系统组态和调试,
19、最终将目标应用程序在系统运行环境投入实时运行,完成一个工程项目。1.3.2. 结构按照成员构成划分组态软件因为其功能强大,而每个功能相对来说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其组成形式是一个集成软件平台,由若干程序组件构成。其中必备的典型组件包括:应用程序管理器应用程序管理器是提供应用程序的搜索、备份、解压缩、建立新应用等功能的专用管理工具。在自动化工程设计工程师应用组态软件进行工程设计时,经常会遇到下面一些烦恼:经常要进行组态数据的备份;经常需要引用以往成功应用项目中的部分组态成果(如画面);经常需要迅速了解计算机中保存了哪些应用项目。虽然这些要求可以用手工方式实现,但效率低下,极易出错。有了应用程序
20、管理器的支持,这些操作将变得非常简单。图形界面开发程序是自动化工程设计工程师为实施其控制方案,在图形编辑工具的支持下进行图形系统生成工作所依赖的开发环境。通过建立一系列用户数据文件,生成最终的图形目标应用系统,供图形运行环境运行时使用。图形界面运行程序在系统运行环境下,图形目标应用系统被图形界面运行程序装入计算机内存并投入实时运行。实时数据库系统组态程序有的组态软件只在图形开发环境中增加了简单的数据管理功能,因而不具备完整的实时数据库系统。目前比较先进的组态软件(如力控等)都有独立的实时数据库组件,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增强处理能力。实时数据库系统组态程序是建立实时数据库的组态工具,可以定义实时
21、数据库的结构、数据来源、数据连接、数据类型及相关的各种参数。实时数据库系统运行程序在系统运行环境下,目标实时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被实时数据库系统运行程序装入计算机内存并执行预定的各种数据计算、数据处理任务。历史数据的查询、检索、报警的管理都是在实时数据库系统运行程序中完成的。I/O驱动程序是组态软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用于和I/O设备通讯,互相交换数据,DDE和OPC Client是两个通用的标准I/O驱动程序,用来和支持DDE标准和OPC标准的I/O设备通讯。多数组态软件的DDE驱动程序被整合在实时数据库系统或图形系统中,而OPC Client则多数单独存在。扩展可选组件包括:通用数据库接口
22、(ODBC接口)组态程序通用数据库接口组件用来完成组态软件的实时数据库与通用数据库(如Oracle、Sybase、Foxpro、DB2、Infomix、SQL Server等)的互联,实现双向数据交换,通用数据库既可以读取实时数据,也可以读取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库也可以从通用数据库实时地读入数据。通用数据库接口(ODBC接口)组态环境用于指定要交换的通用数据库的数据库结构、字段名称及属性、时间区段、采样周期、字段与实时数据库数据的对应关系等。通用数据库接口(ODBC接口)运行程序已组态的通用数据库连接被装入计算机内存,按照预先指定的采样周期,对规定时间区段按照组态的数据库结构建立起通用数据库和实
23、时数据库间的数据连接。策略(控制方案)编辑组态程序策略编辑/生成组件是以PC为中心实现低成本监控的核心软件,具有很强的逻辑、算术运算能力和丰富的控制算法。策略编辑/生成组件以IEC-1131-3标准为使用者提供标准的编程环境,共有4种编程方式:梯形图、结构化编程语言、指令助记符、模块化功能块。使用者一般都习惯于使用模块化功能块,根据控制方案进行组态,结束后系统将保存组态内容并对组态内容进行语法检查、编译。编译生成的目标策略代码即可以与图形界面同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也可以下装(Download)到目标设备(如PC/104、Windows CE系统等PC-Based设备)上运行。策略运行程序组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组态 软件 双储液罐 水位 控制系统 监控 系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