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doc
《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处理量105万吨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对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以汽油为首的轻质油特别是对质量更好更清洁的燃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石油化工的发展,又需要更有效多产轻质油。如何将重质油更多的转化成轻质油品,且转化成清洁能源是以后催化裂化的重要议题。催化裂化是原油二次加工中最重要的加工过程,是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和柴油的主要生产手段,在炼油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庆常压渣油残碳量、重金属和硫、氮含量较低,可以直接作为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本设计加工弹性大,汽油产率较高,并充分考虑能量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关键词:重油;催化裂化;计算Abstract目 录第
2、一章 前言 - 1 -1.1 重油催化裂化的发展 - 1 -1.2 大庆常压重油直接催化裂化的可行性 - 1 -1.3 装置形式的选择 - 2 -1.4 重油流化催化裂化工艺 - 2 -1.5 催化裂化发展趋势 - 3 -1.6 重油催化裂化面临的问题 - 4 -第二章 催化裂化生产装置设备参数 - 5 -2.1 生产方案的确定 - 5 -2.2 装置形式的确定 - 6 -2.3 流程简述 - 7 -2.4 操作条件 - 8 -2.4.1 反应压力 - 8 -2.4.2 反应温度 - 9 -2.4.3 再生温度 - 9 -2.4.4 再生压力 - 10 -2.4.5 CO2/CO - 10 -
3、2.4.6 原料预热温度 - 11 -2.4.7 反应时间个剂油比 - 11 -2.4.8 提升管各点的蒸汽喷入量 - 12 -2.4.9 H/C - 12 -2.5 设计特点 - 13 -2.5.1 采用倒L型快速分离器 - 13 -2.5.2 预提生段 - 14 -2.5.3 进料喷嘴 - 14 -2.5.4 采用耐磨弯头 - 14 -2.5.5 旋风分离器 - 14 -2.5.6 气提段挡板 - 15 -2.5.7 空气分布管 - 15 -2.5.8 辅助燃烧室 - 15 -2.5.9 折叠式提升管 - 15 -2.5.10 用外集气管 - 15 -2.5.11 塞阀 - 16 -2.5
4、.12 催化剂和助剂的选取 - 16 -2.5.13 取热器 - 17 -2.5.14 两段再生 - 18 -第三章 能量回收与环境保护 - 19 -3.1 能量回收 - 19 -3.2 环境保护 - 19 -3.2.1 废水的来源及处理 - 20 -3.2.2 废渣的来源及治理 - 20 -3.2.3 废气的来源及治理 - 21 -3.2.4 清洁生产 - 22 -3.2.5 噪音 - 22 -第四章 催化裂化反-再系统工艺计算 - 24 -4.1 燃烧计算 - 24 -4.1.1 再生器物料平衡 - 24 -4.1.2 再生器热平衡 - 26 -4.2 反应器热平衡 - 28 -4.2.1
5、 反应系统供热方 - 28 -4.2.2 反应系统耗热方 - 29 -4.2.3 剂油比 - 31 -4.2.4 待生剂含碳量 - 31 -4.3 外取热器 - 31 -4.3.1 计算Q取 - 31 -4.3.2 取热分配 - 32 -4.3.3 管根数的确定 - 32 -4.3.4 过热蒸汽管计算 - 33 -4.3.5 外取热器管径 - 33 -4.3.6 外取热器高H - 34 -4.4 再生器结构计算 - 34 -4.4.1 密相段直径D - 34 -4.4.2 密相段高度H - 35 -4.4.3 稀相段直径D - 35 -4.4.4 稀相段高度H - 35 -4.4.5 稀相,密
6、相段过渡段高度h - 35 -4.4.6 再生器总高度H。 - 35 -4.5 催化剂输送 - 36 -4.5.1 待生立管的直径和长度 - 36 -4.5.2 淹流管的直径和长度 - 36 -4.6 旋风分离器 - 36 -4.6.1 选型 - 36 -4.6.2 计算旋风分离器组数 - 36 -4.6.3 核算料腿负荷 - 37 -4.6.4 旋风分离器压力平衡 - 38 -4.6.5 工艺计算结果 - 39 -4.7 再生器空气分布管 - 40 -4.7.1 分布管内气体流量 - 40 -4.7.2 分布压降计算 - 41 -4.7.3 开孔面积计算 - 41 -4.8 辅助燃烧室 -
7、42 -4.8.1 热负荷 - 42 -4.8.2 结构尺寸 - 43 -4.8.3 一、二次空气分配 - 43 -4.8.4 辅助燃烧室环隙面积 - 43 -4.8.5 空气进口管线的直径 - 44 -4.9 反应系统 - 44 -4.9.1 提升管反应器基础数据 - 44 -4.9.2 提升管进料处的工艺计算 - 45 -4.9.3 沉降器 - 49 -4.9.4 气提段工艺计算 - 49 -4.9.5 旋风分离器 - 50 -4.9.6 两器压力平衡数据 - 52 -结 论 - 56 -附 录 - 59 -第一章 前言重油催化裂化的发展最早的工业催化裂化装置出现于1936年。70年代以来
8、,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原油变重,轻质油品需要量上升,重燃料油需要量下降,重油深度加工的任务日益繁重。不仅北美原油加工深度较深的国家在进一步提高加工深度,而且西欧日本等一向采取浅度加工的国家也在逐步提高加工深度。随着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催化裂化原料的变化,催化裂化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转向为加工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最初发展时采用的是固定床反应器和移动床反应器,现已全部采用流化床反应器,故催化裂化又称为流化催化裂化。FCC 最重要的技术进步是开发了RFCC 工艺, 1998 年我国FCC 加工能力是4200 万吨,为世界第二;1999 年掺渣量占FCC 总进料的33%居世界第一;2000 年底加
9、工能力达到9210 万吨,加工渣油三分之一以上,即3000 多万吨;2003加工年能力达到1亿吨,掺渣34% 以上,FCC成为我国加工渣油最主要的装置(与焦化可比)。国外FCC 原料掺渣量一般为15%到20% (较低,大多经加氢处理) 。目的是尽量提高柴汽比,缓解柴油市场供需矛盾。FCC 技术的进步及其作用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性能的不断改进。当前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发展重点是提高汽油质量,满足环保要求。因此,近年来裂化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降低汽油硫及烯烃含量方面,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外已有一系列的降烯烃催化剂和助剂,并获得工业的应用。如我国GOR系列(烯烃含量降低8 10% )、D
10、avison Co. 开发的RFG 系列(烯烃含量降低25 40% ) 等催化剂已获得推广应用。重油的深度加工,即把原油中的重质部分(一般指常压渣油或减压渣油)转化为汽油一直是炼油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优化操作、降低结焦、采用清洁燃料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降低能耗和开发重油新催化剂等措施,可进一步促进我国催化裂化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庆常压重油直接催化裂化的可行性常压渣油直接进行催化裂化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重渣油中含有较多的沥青质,加上催化剂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生焦量高,焦碳产率高,使再生器烧焦负荷很大,导致投资和操作费用都很高;另一方面,为了控制催化剂上的重金属量,需要
11、卸出和补充较大量的催化剂,而催化剂的消耗量又和催化剂抗金属污染的性能有关系。如果催化剂的抗金属污染性能很差,能否实现重油直接催化裂化则取决于重油的性质和催化剂补充量所引起的经济问题。我国原油一般较重,常压渣油占原油的60%75%,减压渣油占原油的40%50%,因而我国渣油充足,发展重油催化裂化是提高轻质油收率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措施。轻化率控制适当时,轻质油收率可占原油的60%70%,甚至更高。大庆常压渣油具有高H/C(H/C为1.74),金属含量低,残碳值低(4.3%),密度小(密度为0.896),平均分子量大(分子量563)的特点,是比较理想的重油催化裂化原料,可直接进行催化裂化。装置形式的
12、选择从技术成熟角度看,新HOC工艺装置优于其他各种装置。从投资、经济效益等技术经济指标看,新HOC 同轴式装置和同规模并列式HOC装置对比有:a.投资少(少21.6%);b.钢材省(省47.8%);c.占地面积小(省44%)。同时采用两段再生工艺,较一段再生可提高烧焦强度30%左右。采用助燃剂完全再生,轻油收率为83.7%,转化率为77.4%。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新HOC同轴式两段再生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形式很多,各种形式装置差别主要在反再系统,主要有:老HOC装置、新HOC装置、RCC装置、Stone&Webster装置、Art装置。我国目前炼制渣油设备有新HOC装置和改进St
13、one&Webster装置。新HOC装置有新HOC并列式装置和新HOC同轴式装置两种类型,都是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开发的。重油流化催化裂化工艺流化催化裂化的反应器和再生器的操作情况。催化剂在两器间的循环输送及催化剂的损耗率都与气-固流化问题有关。但由于此问题的复杂性,至今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损失催化剂选择性,降低催化剂活性,增加焦碳收率,破坏装置的热平衡操作和污染环境等,都在一般流化催化裂化中为数甚小,甚至没有。为了消除或减少上述不良作用,在重油流化催化裂化工艺中不得不采取下列措施:(1) 发展适宜重油催化裂化的超稳分子筛催化剂以及有超稳作用的纯白土型催化剂,可以使汽油
14、辛烷值高,生焦少,轻油收率高及抗金属污染强等优点。(2) 加强对催化剂抗金属污染的研究。加强钝化技术,或采用在高温氧化状态下通入蒸汽等介质达到金属顿化作用。尽力加强脱盐,减少原料中钠盐的含量,普遍采用二级或三级脱盐。(3) 再生工艺的发展。RCC和RFCC工艺设计了重油催化裂化逆流和并流混合式两段再生。新HOC再生器也由并流改为逆流,改进后,可以减少催化剂高温失活。(4) 内外取热技术成熟。重油催化裂化工艺生成的焦碳所放出的热量超出反再系统需热。为了维持反再系统热平衡,通过在再生器密相段设置取热盘管也可以在再生器外设置外取热器的方式取走过剩热量。近些年来,已经研究开发一些新的设计和装置形式,其
15、中不乏一些优秀的设计和装置,渣油催化裂化内外取热技术,后置烧焦罐的装置改造,同高并列式装置,同轴式采用快速床再生和两段催化裂化等,这都预示着流化催化裂化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催化裂化发展趋势从近几十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催化裂化技术将会围绕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继续发展: (1) 加工重质原料。传统的催化裂化原料主要是减压馏分油。由于对轻质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原油价格的提高,利用催化裂化技术加工重质原料油,例如常压重油、脱沥青渣油等可以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如何解决在加工重质原料油时焦碳产率高、重金属污染催化剂严重等问题是催化裂化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2) 降低能
16、耗。催化裂化装置能耗较大,降低能耗的潜力也较大。降低能耗的主要方向是降低焦碳产率。充分利用再生烟气中的CO的燃烧热以及发展再生烟气热能利用技术等。 (3) 减少环境污染。催化裂化装置的主要污染源是再生烟气中的粉尘、CO、SO2和NOx。随着环境保护立法日趋严格,消除污染的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 (4) 适应多种生产需要的催化剂和工艺。例如,结合我国国情多产柴油,又如多产丙烯、丁烯等。 (5) 过程模拟和计算机应用。为了正确设计、预测以及应用计算机优化控制,需要有正确模拟催化裂化过程的数学模拟。由于催化裂化过程的复杂性,在这方面还有很多要研究和开发的技术。重油催化裂化面临的问题我国原油变重,质量变
17、差,渣油量的逐年提高是重油催化裂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占我国原油产量70%的三大油田中,胜利和辽河油田上述情况较为严重,而两油田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5%40%。由于原油产量的递增不能满足轻质油品的需求,估计在今后10年每年进口2000万吨高硫高沥青质的中东原油将占总量的10%15%。预计加工劣质原油的比例在50%左右。加氢处理劣质渣油的优点是公认的,原料的脱硫率、脱金属率、脱沥青率均在90%左右,能提供优质的重馏分油作为催化裂化原料,从而使催化裂化取得良好的产品分布和性质。但由于它一次投资昂贵,相当于焦化装置的34倍,而且需要氢气来源等原因,因而没有在国内广泛应用。脱碳工艺的脱硫,脱金属率是
18、较低的,采用加氢处理仍不失为具有吸引力的方法。催化裂化工艺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当前又迎来原油重质化和油品清洁化的挑战,于是又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由于催化裂化的本能是转化重油为轻油,因此催化裂化工艺仍然是炼油的骨干工艺,克服装置结焦问题是开好重油裂化的当务之急,重油裂化多产轻烯烃以及适应油品市场变化发挥其应变能力也是催化裂化的一种本能,但为满足柴油和清洁燃料的需要,尚需其它后加工工艺的配合。 催化裂化生产装置设备参数生产方案的确定本设计采用汽油方案。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发展,以汽油为首的轻质油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由于石油化工的发展,就需要有更多、更有效、多产的轻质油。
19、其次,大庆常压渣油产率高,焦碳产率低。各种数据如下表:表2.1 大庆常压渣油性质实沸点收率密度运动粘度35071.5%0.8902g/m348.8(80)碳氢比凝点残碳1001.80444.328.9表2.2 大庆常压渣油产品产率裂化气m%汽油m%轻柴油m%焦碳m%13.8250.0826.209.9表2.3 大庆常压渣油裂化汽油性质马达法辛烷值馏 程79t1052t5096t90161密度20(g/m3)0.7082表2.4 大庆常压渣油裂化柴油性质十六烷值馏 程34t10216t50255t90319凝点13.0密度20(g/m3)0.8754表2.5 大庆常压渣油重油裂化产品气体组成H2
20、C1C2C2C3iCo4nCo4C=4iCo5H2S21.579.875.266.846.2711.103.2018.200.030.09由以上个表可知,对大庆常压渣油的催化裂化采用汽油方案可行,汽油+柴油收率可达76%以上,而焦碳收率只有9.9%。从产品的性质来看,汽油的质量很好,与馏分油相近,很容易达到产品要求。虽然柴油质量不是很好并且十六烷值偏低,但综和平衡,采用汽油方案效益还是可以的。装置形式的确定催化硫化装置由反应再生、分馏和吸收稳定三部分组成,各种催化裂化装置的分馏、吸收稳定系统基本上相近,不同的催化裂化装置的差别主要在于反再系统。反再系统的装置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两器同高并列式,
21、这种装置是为无定型催化剂而设计的,现在使用分子筛催化剂,在设计时早已不用。第二种是高低并列式。它是为了适应分子筛催化剂而设计的,反应器位于上方,位置较高,再生器位于下方,位置较低。同时两器不在同一条轴线上,这样提高了再生器的压力,满足了提升管长度要求,但这种形式结构庞大,消耗钢材,占地面积也比较大。第三种是同轴式。省掉了反应器的框架,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和钢材耗费有较大节省。下面列表是炼油实验厂同轴式和高低并列式催化裂化的对比,由表对比可知,各方面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设计采用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表2.6 同轴式和高低并列式催化裂化的对比项目并列式同轴式钢材(吨)设备74.9463
22、.83土建8715.7合计161.9484.53投资(万元)设备32.6528.2土建6.2 2.25合计38.8530.45占地面积(平方米)5028由于把反应器和再生器重叠在一起,因此对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来说,必须采用各种措施降低装置总高度,以便于施工和操作维修。此次设计采用以下措施,以便降低总高度:a. 用卧式辅助燃烧室:实验厂高低并列式催化裂化装置采用立式辅助燃烧室,再生器框架标高8米,而同轴式采用卧式辅助燃烧室,再生器框架高4米。同时由于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底部有塞阀等各种部件,辅助燃烧室不宜直接放在框架下面。b. 采用两段再生: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两段再生和一段再生相比
23、,催化剂藏量可以减少60%,使再生器高度可以降低。c. 强化气提过程,缩短气提段,设计中采用圆环式挡板。d. 取消两器集气室,采用外集气管分别汇集再生烟气和反应油气。采用外集气管不仅可以降低高度,而且还便于待生立管进入再生器和提升管,从反应沉降器顶部进入。e. 在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中,再生器框架的高度是由提升管底部的标高和再生斜管的高度决定的。为了降低再生斜管高度,在布置时应尽量使提升管靠近再生器,同时适当增大再生斜管与垂直线的夹角。流程简述催化裂化装置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吸收稳定系统。本装置处理的原料大庆常压渣油,由常压蒸馏装置或渣油灌区送入装置内的原料油罐冲罐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催化裂化 装置 工艺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