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G 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doc
《TSG 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SG 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doc(1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 河南省特种设备协会2013 年5月 第一部分 编制说明第一章 修订过程第二章 修订原则第三章 主要变化第二部分 条文释义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材料第三章 设计第四章 制造第五章 安装、改造、修理第六章 安全附件和仪表第七章 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 第八章 使用管理第九章 检验第十章 热水锅炉及系统 第十一章 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第十二章 铸铁锅炉第十三章 D级锅炉第十四章 附则 第一部分 规程编制说明 第一章 修订过程一、规程历史演变一) 规程诞生的时代背景1、1955年4月30日20时10分 天津毛纺厂一台20 t/h锅炉爆炸,死8人,重伤17人,轻伤52人。2、
2、锅炉爆炸原因:苛性脆化引起。3、苏联专家建议,民政部设锅炉检查局。4、参考苏联规程,着手制定我国锅炉规程。二)六0规程的诞生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规程2、文函:劳动部(60)中劳护字第102号3、颁布:1960年10月22日4、实施:自颁布之日起生效5、160 条 附则12条6、评价:苏联规程翻版三)六五规程的修订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部(65)中劳锅字第98号3、颁布:1965年10月12日4、实施:自颁布之日起生效5、胀接 减2章 给水泵 事故处理7、十年文化大革命8、七九年南阳柴油机厂事故四)八0规程的修订 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2、文函:国家劳动总局(80
3、)劳总锅字第23号3、颁布:1980年7月11日4、实施:1981年1月1日起执行5、内容:共10章152 条6、修订:水质管理与使用管理合并,附则改为附录 共5条7、改革开放开始8、引进国际标准五)八三年部分条文修改1、参考ISO/R831和ASME标准2、共修改13条 重点修改材料 附录修改1条3、1983年5月24日颁布4、国务院4号的颁布5、国务院在天津召开会议宣贯六)热水锅炉规程的诞生1、名称: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人事部劳人锅(1983)字第4号3、颁布:1983年6月3日4、实施:1984年7月1日生效5、 附录 共5条6、评价:蒸汽规程的翻版七)八七规程的修订 1、
4、名称: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人事部(1987)劳人锅字第4号3、颁布:1987年2月17日4、实施:1987年10月1日起执行5、 新增19条 占9% 未变72 条 占34% 删除7条附录:作文字调整八)九一热水锅炉规程的修订 1、名称: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部劳锅字(1991)第8号3、颁布:1991年5月22日4、实施:1992年1月1日起执行5、内容:共12章155条 无附录6、修订:1)新增铸铁锅炉的特殊要求2)强调卧式锅壳式外燃锅炉必须解决管板裂纹泄漏和壳式肚皮鼓包问题。九)有机热载体锅炉规程的制定 1、名称: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文函:劳
5、动部劳部发(1993)第356号3、颁布:1993年11月28日4、实施:1994年5月1日起执行5、内容:共6章37条 无附录6、制定:1)适应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需要。2)发挥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优越性。3)杜绝因为泄漏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十)96蒸汽锅炉规程的修订1、名称: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文函:劳动部劳部发(1996)第276号3、颁布:1996年8月19日4、实施:1997年1月1日起执行5、 新增19条 占9% 未变72 条 占34% 删除7条 附录 文字调整共6条 附录 共修改1条十一)97年对热水锅炉规程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修订。十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第11号局
6、长令颁布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十三)新的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修定 二、 修订过程过程缓慢 困难曲折五年磨一剑 好事多磨难一、立项计划阶段2007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制(修)订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锅规)的立项计划。二、制定起草工作时间表阶段2007年9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制(修)订工作组,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组全体会议,讨论形成了锅规制(修)订的原则、重点内容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三、起草稿初稿阶段13 200
7、7年10月至2008年3月期间,召开各分小组讨论会议,形成各部分起草稿初稿。四、征求意见稿阶段2008年4月,工作组在杭州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将各分小组的起草内容汇总整理并经过讨论,形成了锅规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五、收集意见阶段2008年8月至12月,特设局以质检特函【2008】67号文向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级公民征求意见,共收集意见1294条。六、二次征求意见稿阶段2009年9月至12月,在第一次征求意见汇总的基础上,工作组召开各专题小组讨论会,并分别召集各部分负责人提交小组讨论结果,对第一次征求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形成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七、二次收集意见阶段2010年1月,起草组提交第二次征
8、求意见稿,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0】10号文第二次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共收集意见 14 511条。八、研讨和修改阶段2010年5月至9月,工作组针对第二次征求意见汇总,开始了各专题小组研讨和修改工作,特别就比较突出的电站锅炉材料问题召开多次专题小组会议,协调锅炉厂和电力部门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九、规范标准格式化阶段2010年10月至12月,根据上级指示,将征求意见稿中按“第X条”的形式改为“1.1”的标准形式,同时为了满足将来规程的顺利实施,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起草形成了有机热载体液膜温度计算特别是燃煤锅炉推荐计算方法。十、形成报批稿阶段2011年2月至5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
9、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工作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形成了报批稿。十一、通过报批稿阶段2011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局务会原则通过报批稿。15 十二、向WTO通报阶段2012年2月至6月,国家质检总局向WTO通报,并对通报结果讨论汇总。十三、批准颁布阶段2012年10月23日,本规程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本次修订工作由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牵头组织,由于本次修订范围广涉及专业领域多,人力和物力投入都比较大。在本次起草过程中,除参加单位和人员为此做出很大努力外,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武汉锅炉股份有
10、限公司、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锅炉厂、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力聚热水机有限公司等单位还为本次锅规制(修)订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参加本规程制(修)订工作的主要单位和人员如下: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郭元亮 童有武 张秉昌 马殿忠 钱 公 陈新中 窦文宇 李林录 廖晓炜 王兴胜 刘树华16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王晓雷 李 军 冷 浩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 鹿道智 郭 华 王骄凌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冯维君 赵欣刚 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 孔伯汉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山集团股份有限
11、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东莞分院北京电力建设公司北京康威盛热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特检院无锡分院广州市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电网华东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李文健姚本荣杨佩良郭国顺薛以泰宫献平张勋奎郭召松郭爱国贾建民何泾渭邢士运陈南岭宗黎新杨 麟程黎明陈轧芬17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加热炉事业部 俞维根第二章 修订原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3日实施时间:2013年6月1日一、对新规程的评价一)18 四)存在问题非常多1、锅炉的分类模糊(电站锅炉、非电站锅炉、工业锅炉、低压锅炉、生活锅炉
12、)2、过分强调电站锅炉只讲喷水减温器,不讲面式减温器。 忽视D级锅炉的管理要求3、名词术语混合使用焊接接头与焊缝 试板与试件、试样二、新规程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思想理念的转变1、本质安全的理念1)以人为本的理念2)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理念2、改革创新的理念1)吸纳先进的科研成果的理念2)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的理念3、与时俱进的理念1)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理念2)不照搬照抄国外先进的东西的理念二)编写文风的转变1、名词术语统一规范的理念19 1)焊接工艺评定报告2)焊接工艺规程3)焊接作业指导书2、条文编排简明扼要的理念1)只列基本要求2)不讲技术细节3)采用标准的格式对条文进行编排4)按照锅
13、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含调试)、改造、修理、使用、检验各环节制定相应阶段的要求3、嵌词造句精准明确的理念1)应当、应该、必须2)不准、不得、不宜三)监督理念的转变1、分类监督管理理念的转变1)按照设备场所的危险程度2)抓住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2、重点监督管理理念的转变1)重点设备-电站锅炉、土锅炉2)监管重点-使用管理、检验检测3、严格监督管理理念的转变1)落实监管主体责任制20 2)追究监管失职的责任 二、新规程的修订原则 将锅炉相关规程合并为一个规程,原有的三个锅炉规程和局长令【原劳动部颁布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年颁布)、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1年颁布,1997年修订
14、)、有机热载体炉安全监察规定】全部整合,形成新的锅规。适应当前锅炉技术发展的需要,充分吸纳我国电力、机械、钢铁系统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增加大型发电锅炉的有关内容,同时着力调整小型锅炉的安全技术要求。 21 一、连续性原则,即新的锅规保持我国锅炉安全监察工作的连续性,对成熟和行之有效的条款予以保留。二、先进性原则,即新的锅规与时俱进,充分采纳我国近些年发展形成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预留出路。三、与国际接轨原则,即新的锅规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形成一套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一致的、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锅炉安全监察基本制度。四、分类监管原则,从锅炉发展现有情况和
15、安全监察分类、分级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将锅炉按照不同风险程度进行分级,并按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技术要求和不同的监管内容。五、充分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行政审批程序,既方便了企业又落实了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六、安全与节能并重的原则,在保证安22 全的前提下,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调整和简化了一些过繁的检验要求,减低了企业的制造成本。第三章 主要变化修订后的锅规在表达方式方面,与以往规程相比有很大改变,采用标准的格式对条文进行编号并增加了标题。在结构框架方面,按照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含调试)、改造、修理、使用、检验各环节制度相应阶段的要求,对特殊的热水
16、锅炉及系统、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铸铁锅炉和D级锅炉首先要满足专项条件,其它锅炉和专项条件没有提出特别要求的要满足其它章节要求。在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 从危害性及失效模式出发,突出本质安全思想,对锅炉进行分级。锅炉最危险的失效方式是爆炸,锅炉爆炸有承压部件爆炸和炉膛爆炸。锅炉爆炸释放的能量与锅炉介质参数和容 23 量紧密相关,锅炉介质参数和容量越大,爆炸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越大。锅炉设备共分为A、B、C、D四个级别。二、 规定了特殊情况处理渠道 为促进锅炉科学技术进步,对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情况,制定了安全的解决途径。鼓励创新,但创新是有风险的,新规程明确规定,对此类问题应当由专家组
17、成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进行评审,既可突出专家的作用,又可回避风险。三、 增加了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 近些年由于电站锅炉的迅速发展,原规程所列材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的需求。本次修订结合我国锅炉设计、制造、运行和检验等方面的实际经验积累,经锅炉制造单位、电力单位、检验机构和科研单位等方面充分协商,在参考国外材料标准及应用的基础上,大力增加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并规定了这些材料的适用范围。四、 简化了材料验收程序和随着我国锅炉用材料,特别是常规用材料制造水平的提高,从材料的制造源头提高了锅炉 24 用材料的质量。因此,本规程修订时增加了对B级及以下锅炉的碳素钢材料,满足一定的要求后,
18、不再强制要求进行入厂后的理化和无损检测复验。同时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增加了材料使用单位人员在材料制作单位源地验收后,不强制要求进行入厂后的理化和无损检测复验,这样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以大大地减少制造成本。五、 加强了立式锅炉技术要求 考虑到近些年立式锅炉爆炸事故,本次修订针对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特别是立式锅炉下脚圈与锅壳的连接部位,做出采用氩弧焊打底的规定,以保证此薄弱部位的焊接质量。同时为检修方便,下部必须开设3个及以上的手孔。六、 大量减少产品焊接试板 考虑到目前我国焊接水平特别是常规用材料的焊接质量已大幅提高,并根据多年来实际焊接试验检验发展问题的概率极小的情况,本次修订大量减少碳素
19、钢材料的产品焊接试板。七、 增加了无损检测方法,总体减少了无损检测比例 本次修订增加了超声检 25 测的使用范围,同时新增了超声衍射时差法(TOGD)无损检测方法。对无损检测比例按锅炉设备级别作了较大调整,总体上减小了工业锅炉产品无损检测比例。八、 增加了锅炉重大修理的定义及由于原规程对锅炉重大修理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对其理解的差异,因此本次修订按照锅炉设备的类别对重大修理的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便于实际操作。九、 删除了锅炉房章节 按照部门管理分工的要求,把锅炉房建筑、消防方面的标准直接引入,不再单独设立锅炉房一章对锅炉房提出详细要求。十、 新增电站锅炉设计、安装(含调试、验收)
20、和使用管理要求 考虑到近几年对电站多路监管的实际需要,本次修订在广泛征得电站锅炉制造单位、电力行业意见的基础上,新增了对大型电站锅炉设计、安装(含调试、验收)、辅助设备、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十一、 增加和完善了对油、气体和煤 26 粉锅炉燃烧器安全技术要求 考虑到近些年油、气体和煤粉锅炉的使用增多,出现燃烧器方面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针对此类问题,在参照国考虑到锅炉水处理工作对锅炉安全和节能至关重要,本次修订从锅炉设计、安装、运行到使用,全面系统地增加了水处理相关技术要求。十三、 明确规定了锅炉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的本次修订对锅炉制造、安装、改造和重大修理的监督检验以及定期增加 27 和修改关
21、于有机热载体、型式试验要求及其使用条件的规定;增加了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最高允许液膜温度规定及计算;增加了有机热载体系统设计型式的规定;增加了对有机热载体循环泵结构型式和冷却方式,以及对其供电保障条件的要求;增加了在系统运行条件下向系统本次修订根据铸铁实际使用情况同时参照国外规范,把铸铁锅炉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额定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蒸汽锅炉;锅片的最小壁厚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原来的10mm改为5mm;型式试验由原来只做单个锅片的爆破试验,增加了新设计的铸铁锅炉整体进行验证性水压试验要求。十六、 调整了D级锅炉相关技术要求 修改了D级锅炉用材料要求,D级汽水两用锅炉和热水锅炉可以采用铝、铜合金以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释义 G0001 锅炉 安全技术 监察 规程 释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