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检修工艺.doc
《泵检修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检修工艺.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检修通则 水泵作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辅助设备,促使着热力系统工质循环,保证着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在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必须通晓和做到以下几点:1)在检修前工作人员必须熟知检修设备的构造原理、检修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本部分所述均为离心式水泵,其工作原理是:在泵内充满水的情况下,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叶轮槽道中心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外围流入泵壳。于是叶轮中心压力降低,这个压力低于进水管内压力,水就在这个压力差作用下,由吸入池流入叶轮。这样水泵就可以不断地吸水,不断地供水。2)在拆卸设备零部件时,必须在相应位置作上记号,以防在组装时装错。同时准备好必要的
2、拆卸工具及场地,并辅设好放部件用的胶皮或木块。对拆下来的零部件妥善堆放保存,禁止随意乱放。3)对于管道中的节流孔板,应测量出其孔径并做好记录。敞开的油管口、水管口、汽管口必须封口,以免杂物进入管路。油系统中所用的垫子应采用耐油石棉垫子,严禁使用耐油胶皮垫子。4)拆卸下来的螺栓,特别是专用螺栓,应注意妥善保管,不要碰伤丝口,组装时应认真检查、清扫,并涂上黑铅粉,用手应能将螺母自由拧到底。5)拆卸下来的各部件应认真检查。铸件应无残留的铸砂、重皮、气孔、裂纹等缺陷;各部件结合面应无毛刺、伤痕和锈污,精加工面应光洁,配合应正确。6)支持滑动轴承的质量检查及测量方法可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1 轴承检查
3、1.1.1轴承合金脱胎的检查方法,一般都需将轴承合金与瓦胎的接合处浸在煤油中,停留片刻后取出擦干,将干净纸放在接合处或用白粉涂在接合处,然后用手挤压轴承合金面,若纸或白粉有油迹,则证明轴承合金脱胎;1.1.2轴瓦经过检查后,若发现有下列缺陷之一时必须更换:轴瓦间隙大,轴承合金现存厚度已不能再继续修刮;轴承合金表面有大面积的砂眼、气孔、杂质、脱胎、裂纹等。对一般所遇到的轴承合金存在的少量气孔,可采用补焊处理;1.1.3轴承各水平结合面应接触良好,用0.05mm塞尺应塞不进,轴瓦与轴承座的接触面积为整个面积的75以上且均布;1.1.4轴承的轴瓦乌金与轴颈接触角度一般为45左右,沿下瓦全长的接触面应
4、达70以上并均布。接触面宜呈斑点状。检查接触面时,转子应压在轴瓦上,不合格时进行修刮。禁止用砂布打磨乌金面。1.2 测量方法1.2.1轴瓦顶隙和侧隙测量方法:将铅丝施放在轴径最上部,注意选好铅丝型号,四角选用合适的垫片支撑,所选铅丝的直径约为测量间隙的1.5倍。然后把上瓦、轴承盖扣上,对称地紧固螺栓,铅丝压扁后用千分尺测量其厚度。对圆筒瓦应取中间最厚处作为测量的顶隙值(本部分仅限圆筒瓦),轴瓦前后两端值应相同,并符合厂家要求。如无厂家要求时,顶隙一般为轴颈的(1.52)1000。轴瓦侧部间隙可用塞尺检查阻油边,插入深度以1520mm为准,一般为顶部间隙的一半;1.2.2轴瓦紧力的测量方法:在上
5、轴瓦背部放有铅丝,轴承盖中分面放有等厚垫片。然后放上轴承盖,用螺母对称紧固。吊起轴承盖,进行紧力测量。所测轴瓦紧力大小,等于轴承结合面垫片厚度减去软铅丝压扁后的厚度。当差值为正值时,表示有紧力。当差值为负值时,表示无紧力,而是存在间隙。在紧力不符合要求时,可在轴承盖中分面加垫片或在瓦背部加垫片来达到。如无厂家要求时,轴承盖对轴瓦背部的紧力一般为00.03mm;1.2.3 转子抬量测量:将转子放在最低位置(取出下瓦),百分表触头放在轴颈中央,表的读数调至零位;同时将两端转子抬高,直到叶轮口环碰到密封环为止,记录百分表的读数,测出全抬量。装复下瓦,用百分表测量转子上叶轮口环与密封环相碰的抬量值,即
6、半抬量。半抬量应为全抬量的一半;1.2.4泵轴径向晃度值的测量方法:把轴的两端架在型铁上。型铁要放稳固。再把百分表支上,表杆指向轴心,然后缓慢盘动泵轴。在轴有弯曲的情况下,每转一周分表有一个最大读数和一个最小读数,两个读数之差就是轴晃度。晃度的一半就是轴弯曲;1.2.5叶轮:1.2.5.1叶轮应完整无裂纹、砂眼等缺陷,流道应光滑;1.2.5.2叶轮如局部有裂纹、汽蚀孔等缺陷,除铸造叶轮外,可进行补焊处理,并进行叶轮静平衡试验,严重时应予以更换;1.2.5.3叶轮口环与密封环的配合间隙应符合厂家要求,无厂家要求一般约为叶轮口环直径的(23)1000。叶轮口环磨损严重,一般可在叶轮口环处进行刷渡,
7、刷渡层0.30mm。另外也可用在叶轮口环外围配环的工艺方法,所配环与叶轮口环配合间隙一般为0.000.03mm。1.2.6轴套:轴套外圆应光洁无毛刺,不许有砂眼、气孔、裂纹等铸造缺陷。1.2.7推力轴承的检修工艺方法及质量要求:1.2.7.1推力瓦块应逐个编号,测量其厚度差应不大于0.02mm;1.2.7.2每个推力瓦块的接触面积应占瓦块除去油楔所余总面积75以上,否则应进行修刮。对于新扇形块或修理金属擦伤面时,应把扇形块与推力盘装在一起进行研磨修整;1.2.7.3推力轴承盘工作面应无损伤,推力盘瓢偏测量方法如下:将两只百分表放在平衡盘直径相对180的方向上,注意必须放在平衡盘的同一侧,并使表
8、杆指向工作面。然后把平衡盘分成八等份,百分表读数定在50处。盘动转子,记录转子在各位置时两只百分表的读数,取各对称位置表差的代数差最大者除以2,注意测量时转子每转一周回到原位时两只表的读数应相同,否则说明百分表稳固不良。1.2.8机械密封安装说明及技术要求:1.2.8.1说明:1.2.8.1.1密封盖的配合面必须加工到粗糙度小于0.2,其倒角和配合面须研磨使其光滑;1.2.8.1.2“0”形圈在最终装入以前,必须使其清洁,并用硅(有机)绝缘油或肥皂水使其润滑。“0”形圈不能干燥地装入;1.2.8.1.3全部密封零件必须仔细地清扫干净;1.2.8.1.4研磨过的动、静环的滑动面在洗涤以后,涂上清
9、洁的稀润滑油;1.2.8.2机械密封安装时的注意事项:1.2.8.2.1机械密封的预紧量一般为1/22/3的弹簧压缩量;1.2.8.2.2调整弹簧预紧力。机械密封中弹簧应无裂纹,锈蚀等缺陷,弹簧两端面与中心线的不垂直度小于5/1000,同一机械密封中各弹簧之间的自由高度差不大于0.5mm,弹簧装入弹簧座内应无歪斜、卡涩等现象。1.2.9滚动轴承的检查、拆卸方法如下:1.2.9.1检查方法:1.2.9.1.1滚动体及滚道表面不能有斑、孔、凹痕、剥落、脱皮等现象;1.2.9.1.2转动灵活,用手转动后应平稳并逐渐减速停止。不有突然停下,不能有振动;1.2.9.1.3隔离架与内外圈应有一定间隔,可用
10、手在径向推动隔离架试验;1.2.9.1.4游隙合适。对常用的单列向心球轴承,径向游隙0.010.04mm,轴向游隙为径向游隙的712倍。滚柱轴承的游隙要比球轴承的游隙大。1.2.9.1.5拆装要求。若采用常温下安装方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施力部位要正确。原则是:与轴配合打内圈,与外壳配合打外圈。避免滚动体与滚道受力变形或压伤;2)要对称施力,不可只打一方引起轴承歪斜、啃伤轴径;3)拆卸前,轴和轴承要清洗干净,不能有锈垢和毛刺等;4)采用电加热的方法安装的,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接好电源,并对轴承加热,使轴承加热温度不超过120。加热后对准套装部位迅速推入,再用铜棒敲打轴承内圈,使其装配到正确位置
11、;5)拆卸方法可采用常规拆卸法和手锤拆卸法。必要时也可采用破坏拆卸法(即氧乙炔焰切割轴承法)。但必须注意不要损伤轴径。1.2.9叶轮静平衡校验方法:1.2.9.1静平衡台安装后,需对轨道进行校正,轨道水平方向的斜度不大于0.10.3mmm,两轨道间不平行度允许偏差为2mm/m。将叶轮装在假轴上,放在已调好水平的静平衡试验台上。如果叶轮质量不平衡,每次假轴在试验台导轨上滚动,停止转动时较重的一侧会总是处于下方。在偏重的对方加配重(用面团或铁块)直至在任何位置都能停住。称出配重块的重量,就是叶轮的显著静不平衡重量。去重的部位在配重的对方;1.2.9.2在去除显著静不平衡重量后,还需测出剩余静不平衔
12、重量。其方法是:把叶轮圆周六等分编上号,仍按前述方法进行。在静平衡试验台上,将叶轮上的编号依次位于水平位置,在编号处(只准在一个编号上)加重块,直至叶轮开始转动,记下重块的重量。用同样方法测出其余各点的试加重量;1.2.9.3把试加重量中最大减去最小,差的一半为剩余静不平衡重量。P(P大P小)/2(克);1.2.9.4如果去重位置与测量时加重位置不相同,可进行换算:P1Pr r1式中:P1铣削重量; r加重块的半径; P加重块的重量; r1铣削处半径;1.2.9.5经过静平衡的叶轮允差值可近似看成:叶轮外径D0.025g/mm。1.2.10泵盖结合面垫子的配制方法:1.2.10.1泵盖装复前必
13、须检测中分面密封垫的厚度,同时也可得到泵盖对密封环,卸压套的紧力或间隙。在泵体对称位置各选三、四只螺栓(能使泵盖均匀压紧即可),在螺栓两边放上1.00mm平整的铜皮,将1.00mm直径的铅丝放在密封环和卸压套上面。泵盖吊入泵体,将两边放垫片的螺栓拧上螺帽,将泵盖压紧,然后松去螺帽,吊出泵盖。测量压扁后铅丝的厚度即可得出密封垫的厚度。密封环和卸压套外径紧力为00.03mm。垫片的厚度减去压扁后铅丝的厚度为密封垫的厚度;1.2.10.2按泵盖中分面形状做好密封垫,在密封室边缘,垫子可放出12mm,泵盖合上后用刀切去,以保证加好盘根后密封水不会从垫子缺口漏出;1.2.10.3装配好的水泵未加密封填料
14、时,转子转动应灵活,不得有偏重、卡涩、摩擦等现象。1.2.11 校正转子中心应按下列方法和公式计算:1.2.11.1找中心方法(可用百分表或塞尺配合卡具进行)1.2.11.1.1将两对轮记号对好;1.2.11.1.2对轮孔内穿上两根找中心的专用销子;1.2.11.1.3装好找中心的专用量具,对好零位;1.2.11.1.4按转子转动方向盘动转子分别在0、90、180、270、360记录测量结果;1.2.11.1.5圆周和张口一般要求在0.05mm以内。1.2.12盘根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2.12.1盘根应质地柔软并具有润滑性,材质应根据工作介质和运行参数正确选择;1.2.12.2紧好格兰后水
15、封环应对准水封进口孔或使水封环稍偏离向外侧,水封道应畅通;1.2.12.3盘根接口应严密,两端搭接角应一致一般为45,安装时相邻两层盘根接口应错开120180;1.2.12.4加完盘根后手动盘车,使盘根表面磨光,并应无偏重感觉;1.2.12.5格兰紧度适当,格兰压盖与轴四周的径向间隙应保持均匀,不得歪斜或与轴摩擦;1.2.12.6在检修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验收制度,所有测量记录必须正确详细可靠,不能随意涂改;1.2.12.7检修工作结束后,应检查有无漏装部件,发现问题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2 电动给水泵维修细则2.1主给水泵的技术数据2.1.1 参数:项 目单 位运 行 工 况设计工况(1.1B
16、MCR)额定工况(TRL)(保证效率点)泵型号FK6D32M(DG600-240M)泵型式筒体芯包、卧式进水温度175.9178.8进水压力(前置泵入口)MPa(g)1.091.05进水流量t/h633553出水流量t/h588508扬 程m2180.132073.86效 率%80.8482.01必需汽蚀余量m39.9932.15转 速r/min54345123出水压力MPa(g)2120轴 功 率kw4469.733642.86抽头压力MPa(g)11.1410.68抽头流量(暂定)t/h4545最小循环流量m3/h141重 量kg6960进口/出口公称直径mmDN250 / DN200进口
17、/出口公称压力MPa(g)PN4 / PN32轴承形式滑动轴承+推力瓦块旋转方向逆时针(从传动端向自由端看)驱动方式电动机2.1.2部件、质量: 部件 部件质量(kg) 泵总体(无水、不包括泵座) 5360(六级) 芯包 2200(六级) 转子 380(六级) 大端盖691 轴承支架(自由端)117 轴承支架盖(自由端) 82 轴承支架(传动端)48 轴承支架盖(传动端)38 进口端盖393 首级内泵壳69 第二级内泵壳91 第三级内泵壳78 第四级内泵壳66 第五级内泵壳59 泵轴 158 首级叶轮14.8 次级叶轮(每个) 14.5 导叶(每个) 27 末级导叶19.1平衡鼓262.1.3
18、接口垫片: 注:标有星号(*)处表示为具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档圈的O形圈。 接口位置材料尺寸(mm)筒体与大端盖间 氟橡胶 内径544.826.99筒体与进口端盖 *氟橡胶 内径506.72 6.99 密封 低碳钢镀铜筒体与保持环间氟橡胶内径443.366.99 压缩石棉板内泵壳 *氟橡胶内径443.366.99筒体与第二级内泵壳氟橡胶内径532.126.99 聚四氟乙烯 Garlock密封抛油环与泵轴 氟橡胶内径94.543.53第三级内泵壳 *氟橡胶内径486.26.99端盖与轴承支架(自由端)氟橡胶内径279.46.99端盖与推力轴承室 氟橡胶内径265.76.992.1.4推荐的螺纹紧固
19、件的力矩值:组装泵时须用下列力矩拧紧螺栓,所有螺栓的螺纹及其头部下侧须加润滑油: 螺纹紧固件推荐力矩(Nm) 轴承支架 130 保持环 27 筒体螺母 4780 密封衬套 16 密封箱体 27 端盖 130 内泵壳 182.1.5推荐润滑油:给水泵的轴承润滑油由偶合器供油的润滑油系统供应,推荐使用L-TSA32抗氧防腐汽轮机油。2.2维修过程给水泵是整个泵组的一部分,因此,下列说明应和前置泵及其它有关设备的说明一起来考虑。2.2.1维修的准备工作:在开始任何一种维修作业之前,必须按下列步骤隔离给水泵:2.2.1.1切断电机电源及润滑油系统电源切断所有仪表的电源;2.2.1.2隔离给水泵组时,应
20、参见系统的操作说明和汽轮机操作说明。2.2.1.3检查泵组的进、出口阀和再循环的进、出口阀是否关闭;2.2.1.4切断冷却水源;2.2.1.5关闭中间抽头阀门;2.2.1.6打开放水阀和排气管,放空筒体内的水;2.2.1.7进行任何维修之前,必须保证泵壳内已无压力。注:若要拆机械密封,则须进行步骤(4)到步骤(6)。2.2.2检查轴承:在不拆出芯包的情况下,因现场检查或更换轴承而拆卸轴承时,采用以下说明的步骤:2.2.2.1传动端径向轴承:2.2.2.1.1断开并移开所有影响拆卸工作的仪表,在电线接头上做好标记并包扎好,以便装复;2.2.2.1.1拆下那些影响拆卸工作的小口径管道;2.2.2.
21、1.2拆下与给水泵联接的联轴器护罩,并断开联轴器;2.2.2.1.3拆下紧固传动端轴承支架盖与进口端盖的螺母、螺栓;2.2.2.1.4拆下轴承支架盖与轴承支架间双头螺栓上的紧固螺母并拆下定位销;2.2.2.1.5在轴承盖上装上吊环。用起顶螺钉顶起轴承支架盖,小心地将盖吊开,起吊时应小心避免碰坏轴承支架两侧的挡油圈;2.2.2.1.6拆下径向轴承压盖与轴承支架间双头螺栓上的紧固螺母,拆下定位销,用起顶螺钉顶起轴承压盖,拆下轴承压盖;2.2.2.1.7拆下上半部径向轴承和挡油圈,顶起轴,将下半部轴承和挡油圈转上来并拆下;注:轴承和挡油圈的上、下两部分都不能互换,因此,为了组装时易于辨别,应将上半部
22、和下半部明显地作上记号。2.2.2.1.8检查轴承和轴颈部位有无损坏和磨损现象,并检查挡油圈是否磨损或损坏,必要时更换新的;注:在最后组装之前,应给轴和轴承表面稍微涂上一点润滑油。2.2.2.1.9绕轴转下下半部分的轴承和挡油圈到位,然后放下轴;2.2.2.1.10装上上半部分的轴承和挡油圈(组装时应认清轴承和挡油圈的上、下半部标记);2.2.2.1.11装上轴承压盖,安装时应保证轴承的防转定位销准确到位,装上轴承压盖上的两定位销和紧固螺母并拧紧;2.2.2.1.12将轴承支架盖吊装到位,确保其两端的挡油圈正确就位,然后装上紧固螺母和定位销并拧紧螺母,拆下起吊工具;2.2.2.1.13装上并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修 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