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大众捷达ABS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doc
《毕业论文大众捷达ABS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大众捷达ABS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 大众捷达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专 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 班 级: 汽修班 姓 名: 侯军峰学 号: 指导教师: 帅涛完成时间年12月20日目 录1. 系统组成和功能 32. 汽车ABS故障灯非正常亮的主要原因 43.ABS泵控制器维修过程 54.案例分析6 总结8 结束语 8大众捷达ABS故障诊断与排除侯军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机系,班级:汽修0901班 摘要 “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中文译为“防抱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是常
2、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它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本文首先对汽车ABS系统的功能组成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介绍,并且以大众捷达ABS系统为例,对ABS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分析与排除。通过对ABS系统故障的实际案例的举例分析,真正的认识生活中汽车ABS系统的常见故障,并了解它的诊断方法以及排除故障的方法。关键词:ABS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1.汽车ABS的概念1.1汽车ABS的概念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即ABS(如图1),该装置是当
3、遇到情况汽车制动时,根据车轮转速,自动调整制动管内的压力大小,使车轮总是处于边抱死边滚动的滑移状态,尤其紧急制动,它将断续制动,即制动松开制动,以避免危险。防抱死制动装置,以每秒610次的频率进行制动松开制动的脉式制动,用电子智能控制方式代替人工方式,防止车轮抱死,使车轮始终获得最大制动力,并保持转向灵活。车轮要抱死时,降低制动力,而车轮不会抱死时,又增加制动力,如此反复动作,使制动效果最佳。使用该装置可以减小制动距离,保证制动过程中转向操纵依然有效。尤其紧急制动,能充分利用轮胎的峰值附着性能,提高汽车抗侧滑能力,缩短制动距离,充分发挥制动效能。 电子控 制单元转速传感器液压调节器电磁阀图1
4、ABS系统1.2 汽车ABS的发展史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Anti-Lock Brake System)是现代汽车制动系的关键部件之一,在汽车制动过程中,该部件能防止车轮完全抱死,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缩短制动距离。 充分发挥轮胎与路面间的潜在附着力、最大限度地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以满足行车安全的需要,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虽然ABS的理论基础确立较早,但鉴于相关工业,如电子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可靠性、价格效益比成为ABS发展道路上的两大障碍。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ABS的可靠性显著改善,功能也得以完善。加之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致使
5、制动时车轮抱死拖滑成为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促使ABS使用日益广泛。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ABS控制器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式的计算机,这种数字计算机不易受干扰,运算速度快。不仅提高了控制器的稳定性,而且为改善ABS功能创造了条件。 到了20世纪80年代,车用ABS控制器的硬件在采用数字式电路的基础上,采用了微处理器,输入输出也朝着与汽车其他电子元件集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精密液压元器件的制造技术走向成熟;在软件上ABS的控制逻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诸如最优控制、变结构控制及模糊控制得到了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使ABS向纵深扩展,如制动防滑装置(简称ASR:Anti-Slip-Reg
6、ulation)及速度限制器等。可以说ABS装置是在汽车上得到最成功应用的电子技术之一。1.2.1 带ABS的制动系统与传统制动装置的区别 刹车时车轮因何会抱死?制动力大于路面的附着力时车轮抱死。刹车时车轮抱死会怎样?车轮打滑。只要有打滑就会发生,那么就可以算出一个数据,那就是滑移率滑移率是在车轮运动中滑动成分所占的比例,用h表示。 h=(vwr)/v100% 式中 v车子在地面上行驶的速度(m/s) r车轮滚动半径(m) w车轮角速度(rad/s) 。 也可表示为: h (V t -V a )/V t 100 式中:h-滑移率; V t- 汽车的理论速度; V a -汽车的实际速度。 据试验
7、证实,当车轮滑移率h 15 一 20 时附着系数达到最大值,因此,为了取得最佳的制动效果,一定要控制其滑移率在 15 一 20 范围内。传统的制动装置因为没有装设ABS系统,故在制动时就会出现车轮抱死的情况,那样的话车轮就会打滑发生滑移,车轮与路面间的侧向附着力将完全消失,刹车距离会很长;如果只是前轮(转向轮)抱死滑移而后轮还在滚动,汽车将失去转向能力;如果只是后轮抱死滑移而前轮还在滚动,即使受到不大的侧向干扰力,汽车也将产生侧滑(甩尾)现象。这些都极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此外,车轮抱死会导致轮胎严重磨损。因此汽车在制动时不希望车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是希望车轮制动到边滚边滑的状态。为了充分发挥
8、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的作用,现代汽车上装备了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下图就是演示装有ABS的汽车与没有装设的汽车在制动时躲避障碍物的能力。(如图2)图2 有无ABS系统的对比 2.汽车ABS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1 汽车ABS系统的组成 汽车ABS系统基本由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如图3)。图3 汽车ABS的组成2.1.1 电子控制器(ECU) ABS电子控制器(ECU)是ABS的控制中枢。其主要功能是接收轮速传感器及其他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计算、比较、按照特定的控制逻辑,分析判断后输出控制指令,控制制动压力调节器执行压力调节任务。ABS ECU主要包括输入级电路、计
9、算电路、输出级电路及安全保护电路。安全保护电路由电源监控、故障记忆、继电器驱动和ABS警告等驱动等电路组成,当发现影响ABS系统正常工作的故障时,能根据微处理器的指令切断有关继电器的电源电路,ABS停止工作,恢复常规制动功能,起到失效保护作用,并将故障信息以代码形式存储在ECU存储器内,同时仪表板上的ABS警告灯点亮,提醒驾驶员。 2.1.2 轮速传感器 轮速传感器(如图4)的作用是检测车轮运动状态,获得车轮的转速信号。一般安装在车轮处,但有些驱动车轮的轮速传感器则设置在主减速器或变速器中。轮速传感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电磁感应式和霍尔效应式,目前用的最多的是电磁感应式。轮毂上有齿圈,随车轮旋转齿
10、圈切割磁场产生交变电压,其频率随车轮转速变化该电压作为车轮转速信号输送到控制单元(ECU)图4 轮速传感器2.1.3 制动压力调节器 制动压力调节器一般设在制动主缸与车轮制动缸之间,其主要任务是根据ABS ECU的控制指令,自动调节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2.2汽车ABS系统的功能 当车轮抱死滑移时,车轮与路面间的侧向附着力将完全消失,刹车距离会很长;如果只是前轮(转向轮)抱死滑移而后轮还在滚动,汽车将失去转向能力;如果只是后轮抱死滑移而前轮还在滚动,即使受到不大的侧向干扰力,汽车也将产生侧滑(甩尾)现象。这些都极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此外,车轮抱死会导致轮胎严重磨损。汽车ABS防抱死系统就很好的
11、解决了这些的问题,大大的提升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减少了汽车在制动时轮胎的磨损。2.3 汽车ABS的工作原理 在一般的制动情况下,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较小,车轮不会被抱死,ABS不工作,这是就如常规的制动系统,制动力完全由驾驶员踩在制动踏板上的力来控制。当在紧急制动或松滑路面制动时,ABS将工作,如图5所示,制动开始时,制动压力急剧升高,车轮速度迅速下降,车轮的滑移率在极短时间到达稳定区,当轮速传感器检测到车轮的滑移率刚刚超过Sp出现抱死趋势时,ABS控制器输出信号到制动压力调节器降低制动力,减少车轮制动力矩,使车轮滑移率恢复到靠近稳定界限Sp的稳定区域内,压力保持,车轮速度上升
12、。当车轮的加速度超过某一值时,再次将制动力提高到使车轮滑移率稍微超过稳定界限,压力保持,车轮速度又下降。ABS系统按上述“压力降低压力保持压力升高压力保持压力降低”循环反复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Sp附近的狭小范围内,一伙的最佳的制动效能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需要指出的是,为避免ABS在较低的车速下制动时因制动压力的循环调节而延长制动距离,ABS有最低工作车速的限制,一般来说当汽车行驶速度超过8Km/h时,ABS才能起作用。图5 ABS的制动调节过程3.汽车ABS故障灯非正常亮的主要原因驾驶者发现ABS灯非正常亮表示ABS工作不正常。首先这样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继续驾驶只是在任何情况下A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大众 捷达 ABS 系统故障 诊断 排除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