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抗压抗拔静载试验报告.doc
《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抗压抗拔静载试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抗压抗拔静载试验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元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报告报告编号:YBJC/JC13-0108项目名称:温州市区吴桥路C地块安置办公楼建设工程 检测方法: 单桩竖向抗压/抗拔静载试验(堆载法) 检测单位: 浙江元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报告发送日期:2013年5月26日项目名称:温州市区吴桥路C地块安置办公楼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温州市鹿城区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委员会设计单位:浙江同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温州市鹿城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温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信博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主要检测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 报告批准人: 提交单位:浙江元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单位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潘桥镇民新路8
2、号邮 编:325000 电 话:0577-89997997 传 真:0577-88705180电子信箱:zjybjc目 录前 言1一、工程概况1二、地质条件2三、检测依据2四、检测方法及设备2五、检测成果5六、检测结论6附录A: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汇总表、Q-s及s-lgt曲线(共5张)附录B: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汇总表、U-及-lgt曲线(共4张)附录C:桩位平面布置图(共1张)前 言受温州市鹿城区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委员会委托,我公司于2013年4月30日至2013年5月24日对温州市区吴桥路C地块安置办公楼建设工程的5根冲击成孔灌注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且对4根冲击成孔灌注桩进行了单
3、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抗压试验利用配重堆载反力架装置,抗拔试验利用处理后的地基提供反力。单桩竖向抗压(抗拔)静载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目的为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一、工程概况温州市区吴桥路C地块安置办公楼建设工程位于温州鹿城区牛山北路与划龙桥西路交叉路口西南角,由浙江同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浙江信博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施工,温州市鹿城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本工程基础采用冲击成孔灌注桩,9根试桩直径分别为700mm及900mm,桩长为53.70m76.87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2300kN及3700kN,设计单桩竖向抗拔
4、承载力特征值为900kN及600kN。为了评价其实际承载力,设计要求对该场地5根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4根桩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最大试验荷载为设计提供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该批试桩施工及检测概况见表1.1及表1.2: 抗压试桩施工及检测概况表 表1.1基桩编号桩径(mm)成桩日期桩长(m)静载试验日期设计承载力特征值(kN)要求最大试验荷载(kN)A97002012.11.1067.952013.5.72013.5.823004600A17002013.1.2967.802013.5.232013.5.2423004600B259002012.8.2176.592013.5.11
5、2013.5.1237007400B449002012.7.3176.872013.5.142013.5.1537007400B829002012.12.1776.502013.5.212013.5.2237007400抗拔试桩施工及检测概况表 表1.2基桩编号桩径(mm)成桩日期桩长(m)静载试验日期设计承载力特征值(kN)要求最大试验 荷载(kN)D107002012.10.1368.052013.4.302013.5.19001800D227002013.1.567.852013.5.62013.5.79001800E227002013.1.2953.92013.5.32013.5.46
6、001200E347002013.3.1353.72013.5.82013.5.96001200二、地质条件根据温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2011年8月提供的“温州市区吴桥路C地块安置办公楼建设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工程编号为11-168),场地地层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见表2.1: 地层分布及物理力学参数表 表2.1土 层序 号土 层 名 称层顶高层(m)层厚(m)fak(kPa)qsa(kPa)qpa(kPa)0杂填土/0.503.00/粘土2.423.921.002.806510/1淤泥0.582.0011.7015,40455/2淤泥-10.73-14.1017.4021.40506/1
7、粉质粘土-29.98-35.092806.30120223302粘土-28.13-38.481.1010.20100163002粉质粘土-34.14-42.481.5013.8013023350含粘性土碎石-44.49-50.750.605.70280321000a块石/1全风化凝灰岩-35.64-60.934.2048.6017026600三、检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2)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331001-2003;(3)本工程检测合同和设计、施工及勘察等相关资料。四、检测方法及设备4.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利用配重堆
8、载反力架装置(见图4.1):图4.1 静载试验配重堆载反力装置示意图抗拔静载试验利用处理后的地基提供反力(见图4.2),并用千斤顶反力加载位移传感器测读桩顶沉降(上拔)量。图4.2 抗拔静载试验反力装置示意图4.2试验设备的安装按规范进行,并按规定布置了独立的基准梁系统。试验按预先制定的检测方案进行。4.3检测所用仪器设备见表4.1: 静载试验检测设备一览表 表4.1仪器设备型号规格器具编号证书编号有效日期桩基静载荷测试仪RS-JYB200704-1096CZS20130103272014.01.31压力变送器:ST3000LBCERYHE18720电子位移计0-50mm7332ZS20130
9、103232014.01.30电子位移计0-50mm10137ZS20130103232014.01.30电子位移计0-50mm10138ZS20130103232014.01.30电子位移计0-50mm10139ZS20130103232014.01.30千斤顶5000kN110107ZS20121104422013-5-22千斤顶5000kN110804ZS20121104372013-5-22千斤顶5000kN201108045ZS20130507102013-11-19千斤顶5000kN20130509ZS20130507122013-11-194.4加载方法采用千斤顶反力加载,加载分
10、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1/10,其中第一级取分级荷载的2倍。4.5测读时间: 加载:每级加载后,测读时间为5、15、30、45、60min,以后每半小时观测一次,直至稳定再进行下一级加载。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上拔)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每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由三次或三次以上每30min的位移观测值计算)。 卸载:卸载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上拔)量;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残余沉降(上拔)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
11、,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4.6终止加载条件: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荷: 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增量的5倍。注: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试桩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增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 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12、,即可终止加荷: 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时; 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抗拉强度的0.9倍; 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4.7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尾部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出现终止加载条件第2款情况,取前一级荷载值。 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
13、0mm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桩,可取s=0.05D(D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注:当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单桩竖向极限抗拔承载力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根据上拔量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陡变型U-曲线,取陡升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根据上拔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lgt曲线斜率明显变陡或曲线尾部明显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当在某级荷载下抗拔钢筋断裂时,取其前一级荷载值。五、检测成果对温州市区吴桥路C地块安置办公楼建设工程的9根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抗拔)静载试验,将
14、原始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行计算、分析整理,得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汇总表、Q-s及s-lgt曲线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汇总表、U-及-lgt曲线,见附录A和附录B,试验的最终结果见表5.1及表5.2:抗压静载试验结果汇总表 表5.1基桩编号最大试验荷 载最大试验荷载对应的沉降量残余沉降量回弹率极限承载力检测值(kN)(mm)(mm)(%)(kN)A946007.885.0436.04600A146009.896.1837.54600B2574006.273.9636.87400B4474009.967.0029.77400B8274009.996.7032.97400本次抗压静载试验的5根试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测 技术有限公司 抗压 抗拔静载 试验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