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现状与对策.doc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现状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现状与对策.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现状3第二章 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成分及危害32.1 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32.1.1 一氧化碳(CO)32.1.2 碳氢化合物(HC)42.1.3 氮氧合化物(NOx)42.1.4 二氧化硫(SO2)42.1.5 二氧化碳(CO2)42.2 汽车排放污染的危害5第三章 我国汽车尾气危害的主要原因63.1 汽车排放性能差,汽车保养及淘汰制度不严格63.2 汽车保有量增加过快,而且集中在城市63.3 我国汽车燃油能耗标准落后63.4公民对汽车尾气排放危害的意识淡薄7第四章 影响汽车尾气排放因素分析74.1 燃油对排放的影响74.1.1 辛烷值的影响74.1.2 硫含
2、量的影响74.2 空燃比对尾气的影响84.3 点火正时对尾气的影响84.4 发动机转速对尾气的影响94.5 发动机负荷对尾气的影响9第五章 我国与国外汽车排放标准对比分析105.1 我国与国外汽车的排放标准对比105.2我国近几年的尾气排放标准115.3 美国汽车排放标准115.4 欧洲汽车排放标准12第六章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检测126.1 汽油机尾气检测136.1.1 汽油机尾气检测设备136.1.2 汽油机的尾气检测规定标准156.2 柴油机尾气检测166.2.1 柴油机尾气检测设备166.2.2 柴油机的尾气检测规定标准17第七章 我国汽车尾气治理的对策187.1 改进燃料品质187.
3、1.1 改进炼油工艺187.1.2 合理选用燃油添加剂187.1.3 推行待用燃料187.2 严格执行废气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便准与法规187.3 汽车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进197.3.1 涡轮增压技术197.3.2 三元催化转化装置197.3.3 废气再循环系统197.3.4 电子燃油喷射技术197.4推行I/M制度,提高驾驶员环保意识207.5 优化我国的公共交通管理20总结21致 谢22参考文献23第一章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现今的社会汽车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汽车数量增加的同时,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
4、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我国的大中城市,汽车尾气排放逐渐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控制汽车尾气排放也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因此,加强汽车排放控制和治理将刻不容缓。在我国汽车石油消耗量约占全国石油消费的1/3以上,而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其消费量仍会加大。我国某城市曾对该市的机动车辆尾气污染程度作了如下初步调查:该市目前拥有机动车辆13万辆,并以年增率15%的速度增加。机动车年排放一氧化碳34万吨,相当于该市工业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10倍。市区主要交通道路中心点一氧化碳超标2倍以上的达25%,在车流量高峰之际,有的监测点一氧化碳浓度高达每立方米10mg,超标2倍。在车流量比较集中的火车站,
5、氮氧化合物测点平均值为每立方米0.059mg,超标准0.18倍。因此,汽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现代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有资料表明,我国各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物造成空气污染占到50%左右,且对在用车检测结果来看,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占被检测车的10-30%。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2011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十一五”期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情况。结果显示,我国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尾气排放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由1.18亿辆增加到1.9亿辆,平均每年增长10%。其中,汽车保有量由3088万辆增加到7721.7万辆,
6、增加了150%。按汽车排放标准分类,达到国III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汽车占汽车总保有量的41.1%,国II汽车占25.5%,国I汽车占20.6%,其余12.8%的汽车还达不到国I排放标准。按环保标志进行分类,“绿标车”占79.8% ,其余20.2%的车辆为“黄标车”。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使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监测表明,我国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一些地区灰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车辆尾气排放密切相关。同时,由于机动车大多行驶在人口密集区域,尾气排放直接影响群众健康。那么汽车尾气排放物中这些有害物质是如何形
7、成,又有何危害呢?第二章 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成分及危害2.1 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尤其是含铅汽油,对人体的危害更大。铅在废气中呈微粒状态,随风扩散。汽油主要由碳和氢组成,汽油正常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过量的氧等物质。但由于燃料中含有其他杂质和添加剂,且燃料常常不能完全燃烧,常排出一些有害物质。汽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有100种以上,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2.1.1 一氧化碳(CO)CO主要是燃料燃烧不完全的产物,C
8、O的生成主要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在过量空气系数l的浓混合气工况时,由于缺氧使燃料中的碳不能完全氧化成CO2,CO作为其中间产物产生。在空气系数l的稀混合气工况时,理论上不应有CO产生,但实际燃烧过程中,由于混合不均匀造成局部区域产生CO;或者已成为产物的CO2和H2O在高温时吸热,产生热离解反应生成CO。CO是一种无色、无味但有剧烈毒性的气体。它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成为大气中比较稳定的组成部分,能停留23年之久。当人们吸入过多的CO后,CO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较强的亲和力,会妨碍血红蛋白的输送氧气的能力。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数量时,人就会出现头痛、呕吐等中毒症状,浓度再大时,甚
9、至可导致人死亡。CO是汽车发动机排出有害成分中浓度最大的气体;它引起的公害称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一大公害。空气中CO的体积含量及其危害见表2-1。CO体积含量(10-6)血液中CO-Hb(%)对人体的危害程度0500.8无症状5100.81.6无症状10201.63.2尚可20303.24.8注意30404.86.4危险40506.48.0较危险50608.09.6很危险609.6极危险表2-1大气中CO和含量及其危害2.1.2 碳氢化合物(HC)HC与CO一样,也是一种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与过量空气系数有密切关系。但即使在空气系数 l的条件下,也会产生很高的HC排放,这是因为HC化合物还有淬熄和
10、吸附等生成原因。HC是一种混合物,成分非常复杂。当HC浓度较高时,会使人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特别是HC化合物中的烯在大气上空,和NO2混合在一起,经强烈的日光照射后,起光化学反应产生的高浓度臭氧、醛等烟雾状物质,对人的眼睛、呼吸器官(喉、眼、鼻等黏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甚至可能致癌。而且,它还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使农业减产,因此HC它成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二公害。2.1.3 氮氧合化物(NOx)NOX是NO和N02的总称,它是发动机在大负荷工作时,高温高压燃气中少量氮被氧化成NO、NO2等氮氧化物。NO占绝大部分,约占NOX总排放量的95。在经排气管排入大气后,
11、缓慢地与O2反应,最终生成N02。NO的产生途径包括高温NO、激发NO和燃料NO。燃料NO的生成量极小,激发NO的生成量也较少,高温NO是主要来源。根据高温NO反应机理,产生NO的三要素是温度、氧浓度和反应时间,即在足够的氧浓度的条件下,温度越高和反应时间越长,则NO的生成量越大。在氮氧化合物中N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CO还强,容易使人们中毒而死亡。NO2是一种褐色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引起喘息、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同时NOX也是光化学烟雾的组成成分,成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三公害。2.1.4 二氧化硫(SO2)SO2是无色气体,有强烈的气味,对咽喉、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强
12、烈的刺激作用,对人的健康有害。特别是硫的氧化物及其它酸性气体溶于雨中,会形成酸雨,使湖泊水酸化、土壤酸化,大片森林和植物枯死。燃料中含硫的氧化物,在燃烧后几乎全部转化为SO2,其中一部分氧化成SO3,并与水反应形成硫酸,再转化为硫酸盐。2.1.5 二氧化碳(CO2)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呈弱酸性。低含量的CO2对人体无害,但随着其含量的增加,对人的肌体有影响。当CO2含量很高且有O2时,以麻痹作用为主;在缺O2状态下,作为刺激性气体对皮肤和粘膜起作用。CO2是烃类燃烧的必然产物。CO2对人体的影响见表2-2。表2-2 CO2对人体的影响CO2体积含量对人体的影响2.5维持1h(小时)无影响3
13、呼气深度增加4头部重压感、头痛、血压升高、脉搏迟缓、呕吐等6呼吸剧烈增加810迅速出现意识不清、发汗时出现呼吸停止,导致死亡20数秒钟内中枢神经机能丧失30立即死亡 2.1.6 固体悬浮颗粒固体悬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和病源微生物等。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形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的时候,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堵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严重的可造成角膜损伤,因此也成为汽车尾气排放中不可忽视的公害。除上述汽车尾气排放
14、污染物外,汽车尾气污染还有游离碳(黑烟)、四乙基铅、臭味等物质,它们对人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都非常有害。2.2 汽车排放污染的危害综上所述:汽车尾气排出的污染,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汽车尾气污染可总结为以下三点:(1)城市温度急剧增高 二氧化碳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一旦进入空气中,一方面可产生温室效应,促进气温升高;另一方面破坏地球的保护层-臭氧层,让阳光直接照射地球表面,加速气温升高。 (2)危害人体健康 氮氧化物、铅化物进入肺部和血液,极大地损害了呼吸系统,造成各种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3)地球气候不正常 出现酸雨、黑雨等现象,影响各地区的气候。第三章 我
15、国汽车尾气危害的主要原因3.1 汽车排放性能差,汽车保养及淘汰制度不严格据了解,我国新车单车排放污染物为先进国家的5倍,再加上没有完善和严格的汽车维修制度和旧车淘汰制度,失修和老、旧车运营十分普遍,这就使得汽车尾气的污染尤为严重。我国的汽车维修技能参差不齐,大部分汽车出现故障时往往不会选择正规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而是选择一些花费比较少的维修店进行维修,虽然在修理后汽车能够达到正常行驶的目的,但汽车的性能明显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显著增加,这就使得对环境造成危害越来越严重。3.2 汽车保有量增加过快,而且集中在城市“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由1.18亿辆增加到1.9亿辆,平均每年增长10%。
16、其中,汽车保有量由3088万辆增加到7721.7万辆,增加了150%。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无疑会加重汽车污染物的排放量,给环境污染的治理造成更大的压力。而且城市车辆的集中,也必要导致汽车在行驶时排放量的增加。3.3 我国汽车燃油能耗标准落后目前,在节能减排日益成为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我国的油耗标准制度建设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我国应当进一步了解国际风向标,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2005年底,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出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的意见,对小排量汽车发展有所促进;2007年,国家标准委又发布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控制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的强制性标
17、准。按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对于新开发车型,要求从2005年7月1日实施第一阶段限值,2008年1月1日执行第二阶段限值;对于在产车型,要求从2006年7月1日执行第一阶段限值,2009年1月1日起执行第二阶段限值。第二阶段的限值时间、是在第一阶段限值基础上加严约10%,但依然落后于2002年世界各国轿车的平均油耗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第三阶段油耗标准已经考虑到与国际对接的因素。第三阶段油耗值实施过程将允许车企采取逐年改善的方式,最终达到要求,以此减轻汽车企业的负担。比如从2012年开始为导入期,2012年到2014年企业燃料量将分别给予高于车型油耗目标值9%、6%、3%的灵活性,2
18、015年及以后完全实施。节能减排是全社会的责任,不能因为要发展自主品牌就可以放松。总体上来讲,我国的油耗标准要求较松,这就需要我国的油耗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3.4公民对汽车尾气排放危害的意识淡薄尽管国家规定汽车都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但逃避安装的车辆仍在多数,一方面可能是费用问题,虽然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配件市场越来越完善,但因为我国技术方面的局限性,我国的汽车配件价格仍居高不下,这些配件不乏有关汽车尾气排的相关配件,但车主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选配一些净化汽车尾气的配件时往往不愿购买,这就使得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危害难以控制。另一方面还跟车主环保意识淡薄有关,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有
19、些车主的汽车在排放方面明显不合格,但在汽车年检时往往通过改变汽车怠速的方法来应付检查,另外对于一些报废的车辆,一些人员通过改装进行二次销售,这些车辆不但在技术上明显不合格,而且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影响。第四章 影响汽车尾气排放因素分析4.1 燃油对排放的影响汽油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燃料,在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要求其燃料供给系统在一个极短时间里,将汽油和空气充分混合并配制成合适比例的可燃混合气。保证汽油机能在各种条件下可靠起动、平稳运转、正常燃烧,充分发挥汽油机的使用性能。4.1.1 辛烷值的影响辛烷值是表示点燃式发动机燃料爆抗性的一个约定数值。在规定条件
20、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与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试,采用和被测燃料具有相同抗暴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汽油的辛烷值不仅对汽油机的排放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是否发生爆燃。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的指标。在汽油机燃烧中,随着压缩比及气缸内气体温度的不断升高,可能出现一种不正常的自燃现象,称谓爆燃。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则抗爆燃的能力越强,辛烷值低则易产生爆燃,并增加NOX排放量,特别在较稀混合气的情况下更加显著。事实上,由于爆燃对发动机有破坏作用,所以引起NOX剧增的强爆燃情况是在实际使用中不允许发生的,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较低的辛烷值限制了发动机的压缩比,导致燃油消耗率上升,总污染物
21、排放量也随之上升,对环境危害也有所增加。众所周知,在许多情况下烯烃是汽油提高辛烷值的理想成分,但是由于烯烃的热稳定较差,导致它容易产生胶质,并沉积在进气系统中,影响燃烧效果,增加排放。活泼烯烃是光化学烟雾的前体物,蒸发排放到大气中将会产生光化学反应,从而引起光化学污染。我国许多城市在夏秋季都发生过空气臭氧浓度超标的光化学烟雾型空气污染,与使用高烯烃汽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应引起重视。4.1.2 硫含量的影响硫(S)天然存在于原油中,如果在炼油过程未进行脱硫处理,汽油就会受其污染。硫可降低三元催化器的效率,对氧传感器也有不利影响,进而使汽车使用的汽油机排放增加,不论其发动机技术水平和状态如何,
22、汽油中硫的质量分数从10-4降到10-5数量时,尾气中的HC、CO、NOX等均有显著下降,高硫汽油会引起车载诊断系统的混乱和误报。4.1.3 添加剂的影响车用汽油中的可能加入多种类型的添加剂:防止汽油爆燃的抗爆剂,如四乙基铅、MMT等;抑制烯烃聚合的抗氧剂,如氨基酚、烷基酚等。无铅汽油还添加一些高辛烷值的含氧有机化合物,如MTBE和乙醇等。汽油自身还有的氧有助于氧化汽油的不完全燃烧物CO和HC,并降低它们的排放,当用无反馈控制的供油系统时,从纯烃燃料改用含氧燃料表示着混合气变稀,也会是CO和HC的排放下降。4.2 空燃比对尾气的影响HC是可燃混合气不完全燃烧或裂解的碳氢化合物及少量的氧化反应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汽车 尾气 排放 现状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