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达ABS故障诊断及检修.doc
《捷达ABS故障诊断及检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捷达ABS故障诊断及检修.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题目:捷达ABS故障诊断及检修系 部 现 代 制 造 工 程 系 专 业 名 称 汽 车 运 用 技 术 专 业 班 级 汽 车 1092 班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2011 年 09 月 22 日捷达ABS故障诊断及检修摘 要随着世界汽车整车产业的发展,以及ABS的重要性,ABS系统的原理是充分利用轮胎和地面附着系数,提高汽车制动能力。主要采用控制制动液压压力的方法给各车轮施加最合适的是制动力,以实现这一目的。ABS系统缩短了制动距离;增加了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改善了轮胎的磨损状况;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尽管各公司ABS系统的类型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本文主要介绍了ABS的发展状况及现状,对其发展大体的介绍,以及常见故障诊断及检修。关键词:制动防抱死装置(ABS),结构,故障诊断 The jetta ABS fault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Abstract Author:zheng jian Tutor:hao meng-jun With the auto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ABS, ABS system principle is to make full use of tires and the ground, improve adhesi
3、on coefficient automobile braking ability. The main brake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 of the wheel on approach to do right i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ower of this goal. ABS system shorten the braking distance; Increased automobile braking stability; Improve the tire wear condition; Easy to use, rel
4、iable work. Although the company the type of ABS system different, but they all have the same basic composition and basic working principle.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ABS Internet access to its development in general introduction, and fault diagnosis and ma
5、intenance. Key words: brake antilock brake devices (ABS), the structure, the fault diagnosis目 录1 ABS概论01.2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01.3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过程和现状11.3.1国外ABS的发展过程和现状11.3.2国内ABS的发展过程和现状22 ABS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42.1ABS基本组成42.1.1车速传感器42.1.2电子控制单元(ECU)52.1.3液压调节器52.2.1制动压力上升控制52.2.2制动压力保持控制52.2.3制动压力下降控制62.3ABS的控制原理6
6、3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83 .1.1 ABS报警灯无规律亮灭83.1.2 ABS液压泵出现故障83.1.3 EPC灯常亮故障93.3液压控制单元的故障诊断104 防抱死制动系统组件的检修11.1防抱死制动系统检修注意事项11.2 ABS系统主要部件的检修12结 论15致 谢16参考文献171 ABS概论1.1概论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之前,汽车所用的都是开环制动系统。其特点是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与驾驶员的操纵力、制动力的分配调节以及制动器的尺寸和形式有关。由于没有车轮运动状态的反馈信号,无法测知制动过程中的车轮的速度和抱死情况,汽车就不可能据此调节轮缸或气室制动压力的大小。防抱死
7、制动系统ABS全称是Anti-lock Brake System,即ABS,可安装在任何带液压刹车的汽车上。它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油的压力使得气囊重复作用,如此在一秒钟内可作用60120次,相当于不停的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因此,ABS防抱死系统,能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不让轮胎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从而加大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减少刹车消耗,延长刹车轮毂、碟片和轮胎两倍的使
8、用寿命。1.2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随着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制动系统作为主要安全件更是备受关注。当前汽车制动前轮抱死时,汽车会失去转向能力,后轮抱死时会造成汽车急转甩尾。制动防抱死系统就是在制动过程中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提高制动减速度、缩短制动距离,能有效地提高汽车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制动防抱死系统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主要变现在减少制动距离、保持转向操纵能力、提高行驶方向稳定性以及减少轮胎的磨损方面。遇到紧急状况,驾驶员只要尽可能地用力踩下刹车踏板即可,其他的事情交给ABS来处理,因此驾驶者可以专心地处理紧急状况。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
9、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能够实现判定车轮的滑移率,自动调节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力矩,防止车轮抱死取得最佳制动效能的电子控制的制动控制系统,如图11所示。图11ABS工作示意图1.3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过程和现状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装置。在汽车紧急制动时自动调节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充分利用道路附着力,提高汽车紧急制动的稳定性和方向可控性,缩短制动距离。基于制动防抱死理论的制动系统首先是应用于火车和飞机上的。1936年,德国博世公司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置专利,促进了ABS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上开始使用ABS始于1950年代中期福特汽车公司,1954年福特
10、汽车公司在林肯车上装用法国航空公司的ABS装置,这种ABS装置控制部分采用机械式,结构复杂,功能相对单一,只有在特定车辆和工况下防抱死才有效,因此制动效果并不理想。机械结构复杂使ABS装置的可靠性差、控制精度低、价格偏高。ABS技术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举步艰难。直到7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为ABS技术在汽车上应用提高了可靠的技术支持。1.3.1国外ABS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欧洲各国统计,应用了制动防抱死技术过后,交通事故,轿车和轻型货车减少8%,公共汽车减少4%,重型货车减少10%。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这一优点一直在激励着各国的汽车工程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英国和德国的学者为此付出
11、了更多的努力和心血。他们也是这项技术的先驱者。最早官方记录的ABS是英国在1932年发布的专利382241,名称是“制动时防止车轮压紧转动车轮的安全装置。1968年底,它在英国成功地安装在半挂拖拉机组的牵引头得后轮上,并投入实际运营。其后十年间制动防抱死装置主要是装在这种铰接车辆上,有效地解决了铰链车辆在制动时常发生的折转问题。在刚性车辆上如客车、高档小轿车上也有少量的应用。仅据英国统计,在这十年间,总计有六千余辆铰接车辆安装了制动防抱死装置。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优点也引起了政府交通管理部门的兴趣。1971年,瑞典国家交通安全组织督促所有的路面机动车辆和拖车的制动系统都应设计或能冲得分利用车轮和路
12、面间的附着力且不应该有车轮抱死现象发生,并且预告这种要求要在1975年变成法律而强制实施。瑞典这一政府的要求使得欧洲汽车工业界大为振奋,他们看到了政府对对制动防爆地这一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的态度,于是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制动防抱死装置的研究,由此引来了制动防抱死技术的第一次大发展。同时上世纪60年代应用电磁阀传感器检测车轮转速和上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也使得ABS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瑞典以外,其它国家政府的交通管理部门也在积极认真地评价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优点。在当时的联邦德国,从1969年到1972年交通部主持了一项项目,对安装有防抱死系统的小轿车、公共汽货车
13、和半挂拖车机组的制动性能进行了全研究面的系统的测试。欧洲主要是西欧各国关于制动防抱死系统的性能标准的讨论始于1972年。参加讨论 的有政府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的代表、大学和研究所的专家、汽车生产厂家、制动器生产厂家和电子产品生产厂家的代表。他们经过多次会议的讨论,最终形成了关于欧洲制动防抱死系统系能的若关规定,并于1979年作为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关于汽车制动性能的第13号法规的补充法规颁布实施。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制动防抱死装置的研究和应用。制动防抱死装置在家用轿车和商用货车上的应用使市场迅速膨胀。这样大大激励了各制动防抱死装置生产厂家投入更多的力量研制性能更好、结构更简单、使用可靠、价格性
14、能比更低的制动防抱死装置。于此同时,制动防抱死系统在汽车上的布置方案也迅速增多。1.3.2国内ABS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国内研究开发ABS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年代80年代中期。但我国对ABS系统的开发十分重视,制定了相应法规力促进ABS的发展。国内现在生产ABS的公司很少,但大多数公司是国外著名ABS公司合作生产,完全自主生产开发的国内公司有广州市科密汽车制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重庆聚能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已开发生产的产品有单通道、三通道、四通道、六通的气压和 液压式,使用于摩托车、轿车、大中型客车、重型载货汽车、挂车的我ABS及相关零部件。这些ABS的制动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品,部
15、分试验数据优于国外桶内产品,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2006年中国的ABS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ABS的装车率进一步提高,国内自主品牌的ABS市场占有 率开始上升,ABS价格战的序幕即将拉开,但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国外著名厂商的ABS系统。ABS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ABS系统主要由液压传动系统、车轮转速传感器、控制器等组成。它是采用液压对角线回路制动系统,制动主缸的前腔与通右前轮、左后轮的制动回路相通。制动主缸的后腔与通左前轮、右后轮的制动回路相通,两个制动回路交叉型对角线布置,这种液压对导线回路制动系统能保证在某个回路出现故障时,仍能达到制动效果的50%。2.1ABS基本组成2.1.1车速传感器车轮
16、速度传感器主要由齿圈和传感器两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主要由永久磁铁和感应线圈构成,产生感应信号,如图21所示。车轮速度传感器主要用来监测车轮运动状态,当一个车轮显示出抱死信号时,车轮的减速和滑移率急剧增加,这时该传感器把所感受到的信息传输给电子控制器,如果电子控制器减的速度和滑移率的数值超过确定的临界值时,电子控制器将给执行机构的电磁阀发出指令,会迅速减少或停止车轮压力的增长,以免抱死,达到防抱死的目的。图21车速传感器工作示意图1.齿轮 2.感应线圈 3.永久磁铁4.信号电压 5.极轴 6.磁力线2.1.2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子控制单元是一个微型计算机,是ABS系统的控制中心。电子控制单元
17、将传感器产生的脉冲信号,经整形放大电路放大后,变成了同频率的方波,再进行加减速的计算,计算结果被传输到逻辑运算的控制器中,与存储的给定极限值进行比较,如果达到极限值,便发出一个控制指令脉冲,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控制液压调节器中的电磁阀动作,其系统装有下限速度控制器,当汽车速度降低到一定脉速时,自动中断ABS工作,转移到常规的制动系统工作状态。2.1.3液压调节器MK20-1型ABS液压调节器主要由低压储液管、电动回液泵、电磁阀及阀体组成。液压调节器的电磁阀共有4对每对2个,即4个进液电磁阀及4个出液电磁阀,在通向每一车轮制动器的液压管路中各设一个进液阀和一个出液阀,进液阀为2位2通常开电磁阀,出
18、液阀为2位2通常闭电磁阀。2.2 ABS系统工作原理在汽车制动过程中,车轮速度传感器将4个车轮的转速信号连续不断地输送到ABS防抱死系统电子制动单元(ABSECU)。ABSECU根据转速信号并按一定逻辑计算参考车速,然后再根据参考车速和车轮角度计算出车轮的参考滑移率。当某个车轮的加/减速度以及参考滑移率超过其控制极限值时,ABSECU便向液压调节器发出指令,控制制动变化,使车轮的参考滑移率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2.2.1制动压力上升控制为了达到最佳制动,当车轮达到预定转速后,需再次增加制动压力,电子控制单元切断送往常开电磁阀的电流,使其开启,常闭阀处于断电状态,仍关闭。液压泵继续工作将制动液从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捷达 ABS 故障诊断 检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