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达轿车底盘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本科毕业论文.doc
《捷达轿车底盘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捷达轿车底盘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本科毕业论文.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摘要本文以捷达轿车底盘系统为主体,从汽车传动系、转向系、行驶系、制动系等四个部分详细阐述了捷达轿车底盘系统的构造分类与功用,并在第二部分单独对轿车底盘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与检修做出详细介绍,最后列出捷达底盘常见故障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所涉及内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满足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对该车底盘结构特点、维修装配要点、故障检测诊断等实际需求。关键字:捷达,底盘,故障分析 AbstractJetta chassis systems,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steering system, driving system, braking syst
2、em, four part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structure of the Jetta sedan chassis system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 and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eparate common car chassisfailure analysis and maintenance mak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common fault cases listed at the end of the Jetta chassis in-depth
3、analysis. Involved in the focus on theory and practice is closely integrated, targeted and practicality to meet the automotive service technician on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car chassis, repair and assembly points,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actual demand.Keywords: Jetta, chassis, failur
4、e analysis目录摘要IABSRTACTII1绪论11.1课题来源11.2国内外现状分析12汽车底盘概述22.1传动系简介32.1.1传动系的组成32.1.2 传动系的功用32.1.3传动系的分类42.2转向系简介42.2.1转向系的功用42.2.2转向系的组成42.2.3转向系的分类52.3行驶系简介62.3.1行驶系统的功用62.3.2行驶系统的组成62.3.3行驶系统的类型72.4 制动系简介72.4.1制动系的功用72.4.2制动系的组成82.4.3制动系统的类型83汽车底盘常见故障及其检修93.1汽车常见故障93.2汽车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93.2.1制动系统常见故障检修93.2
5、.2转向系统常见故障检修133.2.3传动系统常见故障检修163.2.4行驶系统常见故障检修204捷达底盘故障案例分析234.1捷达轿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234.2捷达轿车助力转向失灵案例分析245总结26致谢27参考文献281绪论1.1课题来源本课题捷达轿车底盘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来源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教研室,目的是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能够对捷达轿车底盘常见故障进行处理。掌握基本的维修技术。1.2国内外现状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汽车保有量逐步增加,汽车种类日新月异,甚至不少汽车也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不可缺少的代步
6、工具。但随之而来经常出现的汽车故障,成为不少车主和汽车驾驶员头疼的问题。 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电子控制设备也被应用于汽车上。其中许多新的底盘控制技术设备在汽车的安全性、动力性、操作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汽车底盘控制技术正向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所以维修人员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底盘作为汽车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性能的好坏关系到汽车的使用性能、燃料的消耗、甚至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有些技术故障特别是转向、制动系出现问题,极有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因此,要对底盘进行及时的维护,修理和润滑,从而确保汽车使用性能,减轻驾驶员疲劳强度,延长汽车使用寿命。汽车底盘的故障多种多样,
7、千奇百怪,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掌握基本的规律和技巧,了解汽车底盘故障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这个目前对于国内外维修人员的这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做出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2汽车底盘概述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四大系统组成如图2.1所示,其功用是接收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图2.2图示了底盘的详细结构图2.1 轿车的底盘结构图图2.2 轿车的底盘结构图2.1传动系简介2.1.1传动系的组成传动系的组成(如图2.3)主要有离合器、变速器、(包括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和万向传动装置组成。传动系组成。图2.3传动系的组成2.1.2 传动系的功用传动系
8、的功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与发动机配合工作满足使用上对汽车性能的要求。1 减速增矩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2 变速变矩 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和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3 实现倒车 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4 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
9、起动发动机、换档过程中、行驶途中短时间停车(如等候交通信号灯)、汽车低速滑行等情况下,都需要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利用变速器的空档可以中断动力传递。5 差速功能 在汽车转向等情况下,需要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实现差速功能。2.1.3传动系的分类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主要分为机械式传动系、液力传动系、静液式传动系、电力式传动系等几种。2.2转向系简介2.2.1转向系的功用汽车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的总称。汽车转向系统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愿进行直线或转向行驶。2.2.2转向系的组成机械转向系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 转向系统构三大部分
10、组成。电动式EPS或EPS在机械转向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信号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转向助力机构。2.2.3转向系的分类1机械转向系统机械转向系统以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所有传递力的构件都是机械的,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如图2.4。图2.4机械转向系统的组成2动力转向系统动力转向系统是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或电动机)的动力作为转向能源的转向系统。动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根据助力能源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液压助力、气压助力和电动机助力三种类型。其中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应用较为普遍,以下重点介绍其类型及典型零部件.电动助力转向(简
11、称EPS)系统利用直流电动机提供转向动力,辅助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根据其助力机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动液压式(简称EPHS)和电动机直接助力式两种。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组成如图2.5)的液压泵(齿轮泵)通过电动机驱动,与发动机在机械上毫无关系,助力效果只与转向盘角速度和行驶速度有关,是典型的可变助力转向系统。其特点是由ECU提供供油特性,汽车低速行驶时助力作用大,驾驶员操纵轻便灵活;在高速行驶时转向系统的助力作用减弱,驾驶员的操纵力增大,具有明显的“路感”,既保证转向操纵的舒适性和灵活性,又提高了高速行驶中转向的稳定性和安全感。图2.5图示液压助力转向系组成 直接助力式电动转向系
12、统是一种直接依靠电动机提供辅助转矩的动力转向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控制电动机提供不同的辅助动力。2.3行驶系简介2.3.1行驶系统的功用1接受传动系统传来的发动机转矩并产生驱动力;2承受汽车的总重量,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个方向的反力及转矩;3缓冲减振,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4与转向系统协调配合工作,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2.3.2行驶系统的组成行驶系统的组成:车架、车桥、悬架、车轮(或履带)。如下图2.6图2.6图示轮式行驶系统组成及行驶原理2.3.3行驶系统的类型行驶系统的类型:轮式、半履带式、全履带式、车轮履带式。1轮式汽车行驶系统轮式汽车行驶系统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组成
13、,绝大部分汽车都采用轮式行驶系统。2半履带式汽车行驶系统半履带是指汽车的后桥采用履带式,前桥用车轮。履带可以减少汽车对地面的比压,控制汽车下陷,履刺还能加强履带与土壤间的相互作用,增加汽车的附着力,提高通过性,主要用于在雪地或沼泽地带行驶的汽车。3全履带式汽车前后桥都用履带称为全履带式。4车轮履带式前后桥即可装车轮,也可装履带,称为车轮履带式2.4 制动系简介2.4.1制动系的功用制动系的作用是保证汽车行驶中能按驾驶员要求减速停车,保证车辆可靠停放。2.4.2制动系的组成1 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其中产生制动能量的部分称为制动能源。人的肌体也可作为制
14、动能源。2 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如制动踏板、制动阀等。3 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如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等。4 制动器产生制动摩擦力矩的部件。较为完善的制动系统还具有制动力调节装置、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附加装置。2.4.3制动系统的类型1按制动系统的功用分类(1)行车制动系统使行驶中的汽车减低速度甚至停车的一套专门装置。(2)驻车制动系统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一套装置。(3)第二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一套装置。(4)辅助制动系统在汽车下长坡时用以稳定车速的一套装置。2按制动系统的制动能源分类(1
15、)人力制动系统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2)动力制动系统完全依靠发动机动力转化成的气压或液压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3)伺服制动系统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按照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制动系统又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和电磁式等。同时采用两种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统可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如气顶液制动系统。目前所有汽车都采用双回路制动系统,如轿车的左前轮和右后轮共用一条制动回路、右前轮和左后轮共用另一条制动回路,当一个回路失效时,另一个回路仍能工作,这样有效提高了汽车的行车安全性。3汽车底盘常见故障及其检修3.1汽车常见故障1 离合器工作不良。2 手动变速器工作不良:跳
16、(掉)挡:行驶中动力突然中断。 乱挡:变速器无法正常进入挡位。卡挡:变速器无法退回空挡。换挡困难:变速器进出挡不顺利。3 自动变速器工作不良:无挡:挂人D挡后不走车。不 换挡:挂入D挡后不能自动升降挡。换挡冲击:自动变速器换 挡时间车。换挡迟滞:自动变速器换挡时动力中断。选挡困 难:选挡杆进出挡位不顺利。打滑:离合器、制动带打滑,车速上 升慢。4 转向性能不良:发飘、沉重、跑偏、摆头、摆振、转向不稳、转 向不足、转向不回、转向过度。5 制动性能不良:制动不良、失灵、拖滞j跑偏、甩尾、解除迟 缓、制动盘偏摆。6 制动踏板操纵不适:踏板过高:过低、阻力过大、反弹。7 手制动性能不良:坡道停车时溜车
17、下滑。8 防滑功能失效:ABS、ASR、EBD、ESP等功能丧失。9 避振器性能不良:车身颠簸,舒适性差。10 车轮运转不良:车轮摆动,跳动。3.2汽车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3.2.1制动系统常见故障检修1制动效能不良 现象:汽车行驶中制动时,制动减速度小,制动距离长。原因:(1) 总泵有故障;(2) 分泵有故障;(3) 制动器有故障;(4) 制动管路中渗入空气。诊断:液压制动系统产生制动效能不良的原因,一般可根据制动踏板行程(俗称高、低)、踏制动踏板时的软硬感觉、踏下制动踏板后的稳定性以及边疆多脚制动时踏板增高度来判断。 一般制动时踏板高度太低、制动效能不良。如连续两脚或几脚制动,踏板高度随这增
18、高且制动效能好转,说明制动鼓与磨擦片或总泵活塞与推杆的间隙过大。 维持制动时,踏板的高度若缓慢或迅速下降,说明制动管路某处破裂、接头密闭不良或分泵皮碗密封不良,其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或总泵皮碗、皮圈密封不良,回油阀及出油阀不良。可首先踏下制动踏板,观察有无制动液渗漏部位。若外部正常,则应检查分泵或总泵故障。 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仍过低,且在第二脚制动后,感到总泵活塞未回位,踏下制动踏板即有总泵推杆与活塞碰击响声,是总泵皮碗破裂或其连续几脚,回位弹簧太软。 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稍有增高,并有弹性感,说明制动管路中渗入了空气。 连续几脚,踏板均被踏到底,并感到踏板毫无反力,说明总泵储液室内制
19、动液严重亏损。 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低而软,是总进油孔中储液室螺塞通气孔堵塞。 一脚或两脚制动时,踏板高度适当,但太硬制动效能不良。应检查各轮磨擦片与鼓的间隙是否太小中高速不当。若间隙正常,则检查鼓壁与磨擦片表面状况。如正常,再检查制动蹄弹簧是否过硬,总泵或分泵皮碗是否发胀,活塞与缸壁配合是否松旷。如均正常,则应进而检查制动软管是否老化不畅通。2制动突然失灵现象:汽车在行驶中,一脚或连续几脚制动,制动踏板均被踏到底,制动突然失灵。原因:(1) 总泵内无制动液(2) 总泵皮碗破损或踏翻。(3) 分泵皮碗破损或踏翻。(4) 制动管路严重破裂或接头脱节。诊断:发生制动失灵的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
20、首先观察有无泄漏制动液处。如制动总泵推杆防尘套处制动液处。如制动总泵推杆防尘套处制动液漏流严重,多属总泵皮碗踏翻或严惩损坏。如某车轮制动鼓边缘有大量制动液,说明该轮分泵皮碗压翻或严重损坏。管路渗漏制动液一般明显可见。若无渗漏制动液现象,则应检查总泵储液室内制动液是否充足。 3制动发咬 现象:踏下制动踏板时感到既高又硬或没有自由行程,汽车起步困难或行驶费力。 原因:(1) 制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或其回位弹簧脱落、折断或过软。(2) 踏板轴锈滞加位困难。(3) 总泵皮碗、皮圈发胀或活塞变形或被污物卡住。(4) 总泵活塞回位弹簧过软、折断,皮碗发胀堵住回油孔或回油孔被污物堵塞。 (5) 制动蹄磨擦片与
21、制动鼓间隙过小。(6) 制动蹄回位弹簧过软、折断。(7) 制动蹄在支承销上下能自由转动。(8) 分泵皮碗胀大、活塞变形或有污物粘住。(9) 制动管凹瘪、堵塞,使回油不畅。(10) 制动液太脏,粘度太大,使回油困难。诊断:放松制动踏 板后,全部或个别车轮仍有制动作用,即表明制动发咬。行车中出现制动发咬,若各轮制动鼓均过热,表明总泵有故障。若个别制动鼓过热,则属于该轮制动器工作不良。 若故障在总泵时,应先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若无自由行程,一般为总泵推杆与活塞的间隙过小或没有间隙。若自由行程正常,可拆下总泵储液室螺塞,踏抬制动踏板,观察回油情况。如不回油,为回油孔堵塞。如回油缓慢,可检查制动液是否
22、太脏、粘度太大。如制动液清纯,则总泵皮碗、皮圈可能发胀或其回位弹簧过软,应分解总泵检查。 若故障在个别车轮制动器发咬,可架起该车轮,旋松分泵放气螺钉,如制动液随之急速喷出且车轮即刻转动自如,说明该轮制动管路堵塞,分泵未能回油。如转动该轮仍发咬,可检查制动蹄磨擦片与制动鼓间隙是否太小。若上述均正常,则应检查分泵活蹇以碗及制动蹭回位弹簧的情况。4制动跑偏(单边) 现象:汽车制动时,向一边偏斜。原因:(1) 两前轮制动鼓与磨擦片的间隙不一,两前轮磨擦片的接触面积相差太大,两前轮磨片的质量不同,两前轮制动鼓内径相差过多,两前轮制动蹄回位弹簧弹力不等。(2) 前轮某侧分泵活塞与缸筒摩擦过甚,某侧前轮分泵
23、有空气,软管老化或分泵皮碗不良或前轮某侧制动鼓失圆,两前轮胎气压不一致,某侧前轮磨擦片油污、水湿、硬化、铆钉外露。(3) 两前轮制动蹄支承销偏心套磨损程度不一。(4) 两后轮有上述前三条故障的。(5) 车架变形、前轴移位、前束不合要求、转向机构松旷及两前钢板弹簧弹力不等。 诊断:检查时先通过路试制动,根据轮胎拖印查明制动效能不良的车轮予以检修。拖印短或没有拖印的车轮即为制动效能不良。可先检视该轮制动管路是否漏油,轮胎气压是否充足。若正常,可高速磨擦片与制动鼓间隙。如仍无效,可查分泵是否渗入空气。若无空气渗入,即拆下制动鼓,按原因逐一检查制动器各部件。如也正常,说明故障不在制动系。应检查车架或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捷达 轿车 底盘 常见故障 分析 检修 本科毕业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