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泵送设备故障案例分析及解决办法.doc
《中联泵送设备故障案例分析及解决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联泵送设备故障案例分析及解决办法.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联泵送设备故障分析目录目录2液压系统4一、 泵送过程中换向压力不稳定或者突然为零4二、主油缸不换向5三、泵车换向速度慢6四、液控泵车更换过主油缸后S管乱摆7五、液控换向泵车S管出现乱摆8六、泵车油温过高9七、某一节臂或者臂架动作慢9八、泵送设备主油缸动作缓慢10九、泵车两大臂油缸出现不同步10十、泵车自动泵送憋缸不换向11十一、砼泵泵送压力突然为零11十二、液控砼泵分配压力越来越低12十三、砼泵点动主油缸两缸只能动一点12十四、砼泵发动机自动熄火13十五、臂架液压系统手控不卸荷14十六、臂架自动下降15十七、大臂油缸不同步16十八、泵车分配油缸无动作17十九、泵车液压油乳化问题17二十、泵车
2、多路阀手柄漏油18二一、泵送压力建立缓慢20二二、液控泵送设备不能换向21二三、在泵送过程中一个油缸慢22二四、S管无动作23二五、液压油污染23二六、工作过程中泵送压力突然为零24二七、设备带载情况下无法启动发动机24二八、泵送中有一个油缸无法建立压力25底盘故障29一、底盘一转到作业状态就烧底盘保险,行驶状态正常。29二、VOLVO底盘发动机不能点火:29三、作业状态速度正常;行驶状态高速时,速度时起时落,作业灯时亮时灭30四、作业时不能加速,并报警30五、泵车油门失效泵送无力30电气系统故障31一、面控时自动泵送正常,无油门加减速;遥控时臂架能动,无正反泵和油门31二、行驶状态下电控柜仍
3、然得电31三、自动泵送启动后,设备停机(电机泵)31结构故障33一、支腿能够正常摆出,收回困难33二、搅拌轴弯曲33柴油机故障34一、发动机从排气管突然喷出雾状淡黑色气体34二、发动机无法启动34液压系统一、 泵送过程中换向压力不稳定或者突然为零适用设备类型: 拖泵、泵车和车载泵。故障现象:1、 换向压力会突然掉至零;2、 换向压力逐级下降最终掉至零;3、 压力不稳定,忽高忽低。4、 换向后压力不上升到设定压力,而停在某一压力,当第二次换向后,压力持续下降,有时压力为零;或持续上升,有时压力可以达到19MPa。系统分析: 分配系统由1个恒压泵(动力元件)、2个摆动油缸(执行元件)、中间控制阀组
4、(控制元件)、其余附件组成。工作原理是:恒压泵给系统提供压力油,推动摆动油缸动作,中间控制阀组控制分配油缸的动作顺序。由于分配S阀要求换向迅速,在S阀换向瞬间恒压泵的流量不够,系统中加入了一个蓄能器来补充S阀换向瞬间的流量。换向瞬间,恒压泵满排量,蓄能器释放能量,系统压力降低;当换向动作完成后,恒压泵给蓄能器冲压,当达到设定压力值,恒压泵的变量机构调节恒压泵斜盘归零。故障排除:如果遇到以上现象时,首先查看系统有无溢流,查看系统是否溢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定:1、 查看系统油温是否升高,一般情况下溢流部件甚至整个系统油温升高;2、 查看是否有溢流声, 一般情况下溢流会发出声音;3、 查看压力表压力
5、,在立即停机的情况下,观察换向压力下降是否过快。 若不存在以上现象,则判断为恒压泵出现问题。恒压泵为变量泵,S阀换向时输出最大流量,油泵的斜盘倾斜到最大角度,到设定压力后油泵输出流量近似为零,也就是油泵斜盘回到零位,每换向一次恒压泵就重复上述动作,动作频率是闭式液压系统主油泵的两倍,因此恒压泵的伺服机构、配油盘及压力切断阀等部件容易出现磨损问题。换向时恒压泵斜盘不能被推到最大位置或过早压力切断,造成压力不稳定。更换后一切正常。 A10VO28是静压驱动轴向柱塞斜盘式变量泵,流量与驱动转速及泵排量成正比,通过调节斜盘的位置可无级改变流量。该泵带有恒压控制,在泵的控制范围内,该恒压控制将液压系统中
6、的压力保持恒定,泵仅供给执行元件所需的液压油量,压力可以在控制阀上无级设定。当恒压泵的压力达到调压阀压力时,恒压调定值不变而使伺服缸通过联杆推动油泵斜盘,减小油泵排量,达到节能之目的。当油路压力降低时,伺服缸通过联杆,使油泵斜盘改变角度,增大排量。二、主油缸不换向适用设备类型: 开式液压系统的拖泵、车载泵、泵车等。故障现象:1. 工作过程中突然出现主油缸不换向;2. 发动机低速状态点动主油缸无动作,S阀点动正常;3. 发动机高速状态点动一侧油缸动作缓慢,另一侧动作稍快,但仍低于正常速度,直接顶电磁换向阀阀芯,现象没有变化。在主油缸点动时,泵送压力近乎为零,球形阀未关闭憋压,泵送压力约18 MP
7、a,关闭球形阀压力能够到31MPa,压力上升速度都比较缓慢。4. 多次出现泵送油缸活塞到端部后憋压,怎么点动还是憋压且油缸不换向,按下泵送停止按钮减速到一定的速度才停止憋压。系统分析: 主油泵为泵送系统提供压力油,压力油经过主液动阀(2)到泵送油缸,主液动阀(2)阀芯的位置决定泵送油缸的动作顺序。主液动阀(2)由小液动阀(3)和电磁换向阀(4)组合一起控制,压力油2来源于分配的压力油。主液动阀(2)的压力油来源于分配的信号油,电磁换向阀(4)的换向由电磁铁控制。故障排除:在解决不换向的问题之前,首先将重点速度慢的问题,原因有两个:1. 主泵输出流量不足,可先检查油泵控制油路是否正常,经检查其控
8、制压力可调且压力范围正常,调节控制压力时油缸运行速度随之变化,由此可基本排除油泵及控制压力的故障。2. 其二有系统内泄分流。如果插装阀卡滞或动作不正常,造成油路串通泄油,但检查插装阀无异常,节流塞无堵塞。发生故障设备的型号:HBT80.14.174RS,三、S管换向速度慢适用设备类型: 分配系统使用恒压泵的拖泵、车载泵、泵车。故障现象:1. 分配系统压力正常,但分配油缸工作时,压力迅速跌至0MPa;2. 换向速度慢,换向结束后分配压力迅速升至16MPa。系统分析:分配系统由1个恒压泵(动力元件)、2个摆动油缸(执行元件)、中间控制阀组(控制元件)、其余附件组成。工作原理是:恒压泵给系统提供压力
9、油,推动摆动油缸动作,中间控制阀组控制分配油缸的动作顺序。由于分配S阀要求换向迅速,在S阀换向瞬间恒压泵的流量不够,系统中加入了一个蓄能器来补充S阀换向瞬间的流量。S管换向由摆动油缸驱动,故障表现为S管换向速度慢,在排除机械故障后,可理解故障为摆动油缸运动速度慢。系统中油缸的速度由流量决定,油缸速度慢则是驱动油缸的油流量过小,油缸换向瞬间的流量来源于恒压泵+蓄能器,可以得出结论是S管换向速度慢的原因是:分配油缸的供油不足,或者分配系统有油泄露造成了供油不足。那么对于这种故障,我们只需要检查三个方面:恒压泵、蓄能器、系统泄露。故障排除步骤:1. 观察分配压力表,如果换向压力每次都能升至16MPa
10、 ,故说明恒压泵压力正常,由此可以初步判断恒压泵正常,并且基本排除泄露;2. 观察分配压力表,如果分配压力在换向瞬间压降过大,说明S管换向瞬间流量不足;3. 发动机停止,观察分配压力表,如果分配压力迅速掉到0MPa,说明蓄能器有故障,检查蓄能器。这种故障一般是蓄能器皮囊损坏。四、液控泵车更换过主油缸后S管乱摆适用设备类型: 液控换向泵车。故障现象:该车更换过两次主油缸,第一次由于主油缸活塞杆拉伤,第二次由于混凝土活塞脱落损坏了主油缸活塞杆。更换后约一个月,出现以下现象:1. 主泵大排量工作时,新更换的主油缸退回到位,老油缸过信号口时,S管会乱摆几次;2. 主泵排量减小到一定时能正常换向。系统分
11、析:分配系统由恒压泵(1)、摆动油缸(8)、控制部分(7)、其余附件组成。恒压泵给系统提供压力油,推动摆动油缸动作,中间的控制阀组控制摆动油缸的动作顺序。“S管乱摆”可理解为摆动油缸的摆动正常,只是动作逻辑混乱,可以初步判断故障出在中间的控制部分(7)。中间控制部分由电磁换向阀(7.1)、小液动换向阀(7.2)、大液动换向阀(7.3)组成,三个阀的动作都能引起摆缸换向,其中大液动阀的工作油路接摆缸,电磁阀和小液动阀的工作油路控制大液动阀换向,电磁阀由左右两个电磁铁和复位弹簧控制,小液动阀动作由主油缸逻辑阀(9)过来的液控信号控制。故障是“S管乱摆”,本质是大液动阀换向引起的,大液动阀本身不可能
12、换向,所以应该从小液动阀和电磁阀的控制信号上找故障。故障排除:1. 因为故障现象是“主油泵排量减小到一定时能正常换向”。因为分配系统的动作与主泵排量没有丝毫关系,那么说明整个分配系统工作油路的液压、电气、机械系统是完整且无故障的;2. “主泵大排量工作时,新更换的主油缸退回到位,老油缸过信号口时,S管会乱摆几次”,摆缸换向肯定是大液动阀换向引起的,说明分配换向系统收到了换向信号;3. 分配的换向与泵送油路只在小液动阀的换向信号上有联系,前面已排除了电磁阀故障,所以只能在小液动阀的换向信号上找问题;4. 小液动阀的换向压力油来自逻辑阀,泄油合流后接油箱,清洗回油阻尼和逻辑阀后,故障依然存在;5.
13、 可以肯定的是逻辑阀发出了误信号,考虑逻辑阀的工作原理,改装了一个逻辑阀,用一比一的逻辑阀弹簧装入二比一的逻辑阀中,使逻辑阀的开启压力提高了一倍,故障现象消失。分析故障原因:此故障与换向信号有关,假设后换上去的主油缸在系统流量大,油液向外流动时,信号口与有杆腔油口产生了压差,开启了逻辑阀。由于减小油泵排量到3档,主油缸可以正常换向。据此判断为主油缸存在内部加工误差,有杆腔油口通径过小,回油阻力过大,逻辑阀输出误信号。虽然更换改制后的逻辑阀能正常工作,但有可能会继续出现此故障。五、液控换向泵车S管出现乱摆适用设备类型: 液控换向的泵送设备。故障现象:自从公司液控换向的泵车投入市场后,对S管出现乱
14、摆的现象做以下几点的归类:1.当油温在65-72度之间时S出现乱摆;2.泵车在正常工作时S管偶尔出现乱摆,即有时正常有时乱摆;3.S管出现乱摆,来回摆动两到三次并停在中间部位不动。若中途停泵再次开启泵送,S管出现乱摆两到三次,然后停在中间部位。系统分析:分配系统由恒压泵(1)、摆动油缸(8)、控制部分(7)、其余附件组成。恒压泵给系统提供压力油,推动摆动油缸动作,中间的控制阀组控制摆动油缸的动作顺序。“S管乱摆”可理解为摆动油缸的摆动正常,只是动作逻辑混乱,初步判断故障出在中间的控制部分(7)。中间控制部分由电磁换向阀(7.1)、小液动换向阀(7.2)、大液动换向阀(7.3)组成,三个阀的动作
15、都能引起摆缸换向,其中大液动阀的工作油路接摆缸,电磁阀和小液动阀的工作油路控制大液动阀换向,电磁阀由左右两个电磁铁和复位弹簧控制,小液动阀动作由主油缸逻辑阀(9)过来的液控信号控制,小液动阀的泄油在合流后接回油箱。故障排除:针对以上三种状况的出现,可以直接按照以下方法处理:1、当油温在65-72度时出现乱摆,说明换向信号与油温有关,油温表示油液的粘度,温度越高粘度越小,粘度低后液压系统内部的泄露量会增大。在这种状况中,泄露大造成了小液动阀收到误信号,一般是逻辑阀问题,更换逻辑阀故障即可排除。2、S管出现乱摆时好时坏的现象,一般是S管二位液动换向阀阀芯出现磨损,使得阀芯不能定位,将二位液动换向阀
16、更换故障即可排除。3、S管乱摆之后停到中间部位,说明大液动阀回了中位,这样可能是电磁阀回中位了,或者小液动阀没到位。一般是信号阀块内回油单向阀阻尼孔被堵住,使得过多的信号油不能回油箱造成乱摆,对信号阀块清洗故障即可排除。六、泵车油温过高适用设备类型: 泵车。故障现象:开机不久泵车油箱油温温升过快,压力表内的塑料件都受热变形。系统分析液压系统油温上升过快,可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考虑。底盘发动机为整车动作提供能量,底盘发动机动力通过分动箱传递给液压系统,液压系统作为传动部分传递能量给机构动作。那么能量传递的方向如下图:从上图可以看出,系统中所有的能量均来自发动机,发动机的能量通过分东箱、液压系统(液压
17、油泵、执行机构)传递给机械部件,分动箱和液压系统在其中起了能量传递的作用。液压系统除了本身运行需消耗一部分能量外,只是作为能量传递的部分,如果液压系统油温比正常值高,从液压系统的组成分析可知可能存在以下原因:A、 液压系统本身会产生热量,油箱等部件会被动散热,而散热器则主动散热,在正常的情况下系统的热会达到一个平衡。若散热器的风扇效率不高或损害,那么散热的部分不起作用,会导致系统油温高,但这种情况下,油温会比正常值高,在达到一个值后不会继续升高。B、 系统发生故障,持续产生热量。在液压系统中产生热的最主要元件是溢流阀及其余带溢流功能的元件。C、 液压系统用久之后,元件正常磨损后,泄露加大,液压
18、系统温度会比新系统高。在这种情况时,系统温度会维持在一个偏高的值,但不会持续升高。D、 外部有热源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加热。故障排除:造成泵车液压油温升过快,首先考虑分动箱过热,将热量传导至油泵再传导给液压油,造成油温高,对本车分动箱进行温度测试,分动箱温度最高达140度,考虑到本车开机后油温迅速升高,分动箱传导热量,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本车分动箱工作噪声及润滑油基本正常,因此否定了此结论。其次这么快发热应该由某处溢流造成,造成溢流可以从以下几个系统考虑:1. 泵送系统,检查后发现泵车泵送过程正常,压力正常。2. 臂架系统,由于臂架使用频度不高,工作又正常。考虑支腿/臂架分路阀片不复位可能性较大,经
19、过多次臂架动作试验,发现此阀突然不能完全复位,并有溢流声,油温急剧上升,拆解后检查阀芯磨损,更换阀芯后工作正常。七、某节臂或者臂架动作慢适用设备类型: 所有泵车。故障现象:国产臂架,三臂动作比较慢,随着油温的增加速度进一步降低。系统分析臂架动作由臂架液压系统驱动,臂架动作速度由进出臂架油缸(6)的流量决定,在臂架液压系统中,由于臂架油泵(1)是定量泵,能改变臂架油缸(6)流量的元件只有平衡阀(4和5)、臂架多路阀(3)。故障排除:当遇到臂架动作慢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检查:1. 查看工作压力是否正常,工作压力过高或憋压压力低于设定值都会造成臂架动作慢;2. 若工作压力基本正常,则尝试调高溢流阀压力
20、;3. 若现象无明显改观。则拆解平衡阀,查看平衡阀有无卡滞;4. 由于该臂架在各种姿态下工作均没有溜杆现象,因此否定油缸存在内泄;5. 考虑臂架泵,由于工作压力基本正常,故可不考虑泵故障;6. 检查多路阀,发现三臂阀片发热较大,用水冷却后,现象明显改观,更换三臂阀片故障排除。八、泵送设备主油缸动作缓慢适用设备类型: 所有开式系统。故障现象:主油缸换向不正常,且运行缓慢。系统分析: 主油泵(1)为系统提供压力油,压力油经过大液动阀(6)供给主油缸(7),主油缸的动作所需的压力油全部来自主油泵,而主油泵的压力油也只供给主油缸,所以主油缸动作慢的原因:油泵输出流量不足;进入主油缸的流量不足;有充足的
21、流量进入主油缸,但从油缸泄露掉。故障排除:1. 憋压主油缸,若压力能达到压力切断值,初步判断主泵完好,主油缸密封完好,基本排除了泄露;2. 主油泵是变量泵,检查主油泵的排量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主油泵排量的控制有减压阀(2)和油泵本身的控制单元(5),需排除这两块的故障,一般是油不干净引起的发卡。九、泵车两大臂油缸出现不同步适用设备类型: 大臂油缸为两个的泵车。故障现象:起大臂时两大臂油缸出现不同步,臂架完全展开起大臂,整个臂架有朝一边甩的现象。系统分析:大臂的动作由两个并联油缸驱动。如下图,从臂架油泵出来的压力油,经过臂架多路阀、油缸上的平衡阀,驱动大臂油缸动作,当臂架多路阀调试好以后,经过臂
22、架多路阀到臂架油缸的压力油不受负载压力的影响,流量是稳定的,也就是说两个臂架油缸流量的总和只与臂架多路阀的开度有关。而平衡阀的设置则影响油缸本身的动作。臂架多路阀工作油口接两个大臂油缸的工作油口,中间由三通接头连接,由于两个大臂油缸的流量分配只由一个三通接头完成,所以两个油缸流量的分配受负载影响,正常情况下,两个油缸的负载差别不大,这时P1和P2几乎相等。当P1P2时,臂架油缸的动作顺序是臂架油缸2先动作,P2压力上升,当P2=P1后,臂架油缸1才开始动作,如此反复。这种现象反映到臂架则是臂架抖动大,不连续。故障排除:大臂油缸出现不同步的原因有:1. 两根油缸的开启压力不一致,开启压力小的一根
23、先动,导致两油缸不同步。2. 平衡阀故障,某一边的平衡阀出现内泄,使得另外一根油缸单边受力,导致两油缸伸出的长度相差较大(大概在12-16MM),在起大臂时,较短的油缸先动,使得臂架甩动。3. 油缸本身出现内泄,出现单边油缸受力,油缸伸出长度不同,最终导致出现臂架甩动现象。判断以上原因可按以下步骤:1. 观察两油缸的动作情况,在停止对大臂操作时,是否有溜缸的现象,不出现溜缸则只需将开启较慢的平衡阀开启溢流阀退半圈到一圈即可。2. 出现有溜缸的现象,则先将溜缸的平衡阀更换同型号的,试车,如再有出现溜缸,则说明大臂油缸密封件损坏,需要更换油缸密封件。3. 更换平衡阀后,不出现溜缸,则说明是平衡阀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联泵送 设备 故障 案例 分析 解决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