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成本管理研究及行业启示.doc
《一汽大众成本管理研究及行业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汽大众成本管理研究及行业启示.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汽大众成本管理研究及行业启示第二章一汽-大众的成本管理解决方案第一节一汽-大众简介一汽-大众全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公司共同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一汽集团公司占60%的股份,德国大众康采恩集团占40%的股份。其中,德国大众公司占20%的股份,奥迪公司占10%的股份,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10%的股份。一汽-大众公司成立于1991年,当年12月5日,第一辆捷达轿车在一汽轿车厂下线。1996年一汽-大众公司全面建成投产;1997年通过国家15万辆工程的验收;1998年4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11月1日,公司通过ISO14001
2、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12月7日,一汽-大众公司轿车二厂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一汽-大众公司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综合竞争实力得到加强,产品构成将满足个性化需求,表明了一个既有德国汽车工业同步质量标准,又符合中国国情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及国内最大的销售服务网络体系,紧跟世界先进汽车制造技术,拥有高效管理理念的现代企业已成规模。一汽-大众公司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34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78.12亿元人民币。目前,一汽-大众公司由轿车一厂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和轿车二厂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发动机传动器厂及生产控制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控制中心、培训中心、计算机中心
3、、发展规划中心、销售公司等有关部门组成。其产品由大众和奥迪两大品牌构成,有捷达、宝来、高尔夫、开迪、速腾和奥迪A6、新奥迪A4、全新奥迪A6L系列产品,形成了年产66万辆整车、36万台发动23机、18万台传动器的生产规模及能力。一汽-大众取得了非凡的业绩。在第一汽车集团内一汽-大众销量、利润贡献度最大;在大众集团,一汽-大众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人均利润率名列前茅。德国大众集团前任董事长皮埃希博士评价说,一汽-大众“已经发展成为实力强大、效益卓著的企业”。第二节一汽-大众的成本管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现在主要是由财务部成本科负责。根据轿车生产的多步骤、多品种特点,采用单台核算,平行
4、结转标准成本法核算成本。成本核算对象包括产成品(整车)、自制半成品(冲压件)、自制备件(备品)、来料加工(出口零部件)和商品车。具体核算流程见图5。一汽-大众的成本核算可以做到单车核算,成本分析可以跟踪到单车德每一个零件,从而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企业内部成本信息的不对称,这对于国内大多数还在按照车型大类核算成本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简直就是梦幻般的结果,即使是在大众全球子公司中,这套成本核算体系内也是非常优秀的,这个结果的取得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1成本核算在SAP这个强大的ERP平台上进行。2通过财务人员和其业务支持人员(主要是IT开发人员)共同合作,不断地研究、创新,在SAP的标准平台上开发了很多非
5、标准的但是适合一汽-大众自身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流程。优秀的成本管理是和扎实的基础工作分不开的,成本可以核算到单车,是因为有完善的18位码单车标识系统(见图6)和PR组号,以及统一规则的零件号编码。有了18位码,就有了最小单位的BOM,这样即使是一个最小的零件变化,也会生成一个不同的18位车码,产生一个新的BOM清单。18位码代表一辆整车的装配状态,由一组PR号决定,每一个零件又对应若干个PR号码,凡18位码中包含的PR对应的零件从TS表(零件技术清单,这个表由产品部、生产部、规划部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权限维护,然后由有相关信息需求的部门按权限共享)中选出,就组成这个18位码的BOM清单。PR组号是
6、对每个零件的说明,它是连接单车BOM和TS表的桥梁(每一台车都有一个PR文件,这个文件包含他所有应该装的件,在TS表内每个零件都有PR号,这样,就可以通过PR号在BOM和TS表之间建立一个映射关系)正是基于上面的基础,一汽-大众的成本变化可以按以下动因追踪到零件,如图8:另外,一汽-大众的成本管理在某些理念上借鉴了ABC(作业成本管理)的思想,比如BM单的管理,在一汽-大众,每一项经济活动(作业)都要事前填制一份BM单,然后,就此单对此活动发生的费用进行跟踪管理,当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业成本管理。总的而言,一汽-大众的成本核算特点:1完全适应一汽-大众多品种、个性化生产对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7、的快速、准确和灵活的需求。一汽-大众未来流程的核心就是完全按用户个性化需求订单生产,即可生产的车型成千上万,要求成本核算必须能计算每个用户订单车型的成本,成本核算方法完全与国际汽车巨头的发展方向接轨,是国内汽车企业中最先进的。2成本核算可以细化到一汽-大众所生产的每一台车,并且每一台车的BOM清单都是最新的状态(成本核算的零件清单与现生产完全同步)。3材料标准价格每月随最新实际采购价格更新,使材料价格变化及时体现。4在成本中采购杂费、工资制造费按标准成本核算,避免移动平均法使整车成本随费用实际发生数随机波动,费用分配更均衡合理,并且有利于差异分析。5平行结转标准成本法的成本核算符合整车多步骤、
8、多品种特点,使成本核算更简化、更快速、更准确,而且有相应的支持系统做自制备件等总成件的成本核算。6强大的成本分析功能。成本核算是从每个零件的最新状态得出的,所以成本分析完全可以追踪每个零件引起的成本变化,成本核算项目按材料的获取方式和相关费用的作业内容做到完全细化,使成本变化分析一目了然。28第三章一汽-大众的成本管理方法对行业的启示一汽-大众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最优秀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是与其卓越的企业管理分不开的。一汽-大众的成本管理系统将成本核算到单车,变化跟踪到零件,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企业内部信息的不对称。而这种卓越能力的形成是与其应用了SAP的ERP平台分不开的。由此可见,作为汽车行业这
9、样的大规模制造加工行业,应用适合自己的ERP软件是每个企业进入信息化竞争时代的必然选择。在ERP应用后,采用ABC核算和管理成本,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成本,从而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第一节建立ERP成本管理平台对汽车业的重要意义一、引进ERP成本管理平台,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当今时代,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无论是流水式还是离散式的制造业,无论是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少品种重复生产还是标准产品大量生产的制造,制造业内部管理都可能遇到以下一些问题:企业可能拥有卓越的销售人员推销产品,但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却没有办法如期交货;车间管理人员则抱怨说采购部门没有及时供应他们所需要的原料,实际
10、上,采购部门的效率过高,仓库里囤积的某些材料10年都用不完,仓库库位饱和,资金周转很慢;许多公司要用6-13个星期的时间,才能计算出所需要的物料量,所以订货周期只能为6-13个星期;订货单和采购单上的日期和缺料单上的日期都不相同,没有一个是肯定的;财务部门不信赖仓库部门的数据,不以它来计算制造成本。不能否认,以上这些情况正是我们大多数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然而,针对这一29现象,我们又能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它呢?事实是,在中国的企业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国外的ERP的软件厂商早已悄然地走进了中国市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ERP开始逐渐被中国的企业界、理论界所认识。
11、到了现在,只要我们随手翻翻有关管理、信息技术方面的报纸杂志,就会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ERP广告和相关报道跃然纸上。就在人们还在为到底什么是ERP而感到困惑的时候,新一代的像“电子商务时代的ERP”、“iERP”等概念又不断地迎面扑来。事实上,ERP所能带来的巨大效益确实对很多企业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据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APICS)统计,使用一个ERP系统,平均可以为企业带来如下经济效益:1库存下降30-50。这是人们说得最多的效益。因为它可使一般用户的库存投资减少1.4-1.5倍,库存周转率提高50%。2延期交货减少80。当库存减少并稳定的时侯,用户服务的水平提高了,使使用ERP企业的准
12、时交货率平均提高55%,误期率平均降低35%,这就使销售部门的信誉大大提高。3采购提前期缩短50。采购人员有了及时准确的生产计划信息,就能集中精力进行价值分析,货源选择,研究谈判策略,了解生产问题,缩短了采购时间和节省了采购费用。4停工待料减少60。由于零件需求的透明度提高,计划也作了改进,能够做到及时与准确,零件也能以更合理的速度准时到达,因此,生产线上的停工待料现象将会大大减少。5制造成本降低12。由于库存费用下降,劳力的节约,采购费用节省等一系列人、财、物的效应,必然会引起生产成本的降低。6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30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中国的ERP行业自1
13、995至1997年均增长速度约为27%,而1998年增长速度竞高达35%左右。据统计,目前中国注册企业约有一千一百万家,其中10%为大型企业,在南方企业中,约有半数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有采用和购买ERP产品的计划,但中小型企业较少,而北方企业购买ERP产品则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从整个国际上的情况来看,据美国权威市场预测研究机构AMR Research宣布,全球ERP市场在近五年内将以年综合增幅37%的速度发展。由以上的数字可以看出,ERP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掀起了一场关于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的革命。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MPR II还没有被中国的企业界人士所完全认可之前,它却已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
14、内一跃发展成为现今的电子商务时代下的ERP。因此,应用ERP平台,加强采购、生产、销售等企业环节的管理,优化成本核算,提升成本管理基础,无疑将给我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搏击的众多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二、建立ERP信息平台下的标准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系统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经过六七十年的发展,成了理论上较为完善、实际中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系统之一。该系统包括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差异处理三个组成部分。它以标准成本为基础,把成本的实际发生额区分为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两部分,并以成本差异为线索,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掌握差异的成因的责任,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线索”,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标准成本法在我
15、国制造业的应用时间较长,并已经成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国内大多数制造企业都在使用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现在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但是以ERP为信息平台的标31准成本则更加详细,更加科学和完善,它基础数据全面,成本对象可以是产生产品附加值的所有环节,从生产和工艺这个成本的源头入手对投料进行控制,它已不再仅仅是财务的成本管理,也是全厂共同维护和使用的成本管理。三、ERP中标准成本的基础数据1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物料清单是MRP的基础,对
16、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Multilevel BOMs)。对于多层物料清单,ERP系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层次物料的成本。随后逐步计算上一层次的物料(半成品),计算过程中包括了已经计算过的下层物料的成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成本上卷(Cost rollup)。当我们保存最终产成品的成本估算时,该产成品下的每一层半成品的成本估算和成本构成也被保存了。通过成本上卷我们就可以分析每个生产层次的附加价值(ValueAdded)了。公司必须在内部各部门(包括财务部门、生产部
17、门、采购部门、设计部门等)使用一种统一的BOM结构。这种结构通常由产品设计部门创建,被储运部门和生产装配部门使用。ERP系统允许公司的各个不同部门和领域维护各自的BOM,但每个BOM都必须有唯一的编号并明确指明它的用途(BOM Usage)。这样,每个部门只需处理各自相关的数据。2工作中心(Work Center)在ERP中工作中心是一种抽象的组织机构,它可以被灵活地定义为各种实际的工作中心,如一台机器或一组机器,一条生产线,一个装配中心,一个生产班组,或者一个车间(见图9)。工艺路线中的每一道工序(Operation)都必须在工作中心中完成。工作中心在ERP的物流(Logistics)管理中
18、很重要,和它相关的功能很多,比如生产进度安排(Scheduling),产能计划(Capacity Planning)等等。对于产品成本计算来说,工作中心是计算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基础。工作中心中定义了和产品制造成本相关的公式,比如机器生产准备时间(Setup)和批次有关而和批量大小无关,而生产机时或工时则和批量大小成正比,等等。3工艺路线(Routing)工艺路线描述了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每一道工序(Operation)以及执行这些工序的先后次序。图10中蓝色的箭头代表了一种产品的工艺路线,其中每个箭头都是整个工艺路线中的一道工序,如工序10,工序20等等。除此之外,工艺路线中还包含了每一道工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汽大众 成本 管理 研究 行业 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8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