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与描述毕业论文.doc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与描述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与描述毕业论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论文摘 要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和跨国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方式,国际直接投资80%以上是通过并购方式完成的。近几年,海外并购的市场上掀起了中国旋风。TCL合资阿尔卡特手机、联想鲸吞IBM的PC业务、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许多年前甚至不敢想象的著名企业,居然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中国公司的一部分。这确实让人欢欣鼓舞。但是,在并购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并购后的企业在生产与经营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吉利集团跨国并购福特公司旗下沃尔沃品牌的案例为切入点,通过运用SWOT分析的标准与评价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
2、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与描述。在进一步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吉利并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对吉利集团并购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求其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成为中国车企在世界领域的一面旗帜。关键词:吉利集团;沃尔沃;跨国并购;SWOT分析;车企Abstract From the world scale, the enterprise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has become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ultinational c
3、ompany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important ways,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is more than 80% by m&a finish. In recent years,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market of China raised the whirlwind. Alcatel mobile phone, lenovo TCL joint venture JingTun IBMs PC business, benq acquis
4、ition Siemens mobile. Many years ago or even cant imagine of famous enterprises, incredibly overnight become part of the Chinese company. Thats quite a jump for jo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merger risk everywhere, after the merger of enterprises in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will meet all
5、kinds of problems,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giovanni cobolli gigli group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Volvo brand ford cas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the standards and evaluation method, from the
6、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our aspects to cobolli gigli Volvo merger case are analyzed and described. In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process found giovanni cobolli gigli m&a problems, and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in combination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under the premise
7、 of after the merger of giovanni cobolli gigli group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 an attempt to its ca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access to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o be the car enterprises in the world a flag of the field. Key Words: Geely Group;Volvo;T
8、ransnational M&A;The Swot Analysis; Car Enterprises 目 录1.引 言12.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12.1跨国并购的基本概念12.2跨国并购背景12.2.1.国际方面12.2.2国内方面12.3跨国并购形成的原因12.3.1目标公司价值低估12.3.2获取财物协同效应12.3.3适应国际环境变迁12.3.4获得市场势力12.3.5取得规模经济性12.3.6传递或获取厂商优势12.3.7获取速度的经济性12.4跨国并购特点12.4.1并购涉及领域广阔12.4.2新兴产业之间的并购最为活跃与成功。12.4.3股权并购是主导形式12.5 文献综述13.吉
9、利集团并购沃尔沃的案例研究13.1两种品牌的简单介绍13.1.1吉利的介绍13.1.2沃尔沃的介绍13.2吉利并购沃尔沃的SWOT分析13.2.1优势(S)13.2.2劣势(W)13.2.3机遇(O)13.2.4挑战(T)13.3福特出售沃尔沃的原因13.3.1福特巨亏13.3.2沃尔沃对福特的价值下降13.3.3福特集中力量发展重点品牌13.4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原因13.4.1可迅速提高中国汽车产业软实力13.4.2可获得国际顶端品牌13.4.3可获得沃尔沃核心技术13.4.4吉利有能力让沃尔沃转亏为盈13.4.5沃尔沃的品牌和质量不会降低14.吉利并购沃尔沃后将会面临的七大难题14.1品牌运
10、营成本14.2债务负担下如何快速盈利14.3人才与技术的流失14.4棘手的劳工关系问题14.5管理风格的冲突与整合14.6文化的冲突与融合14.7沃尔沃现有国产车型如何处置15.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建议15.1稳定为主15.2整合吉利的营销网络15.2.1整合经销商15.2.2与供应商的合作15.3品牌营销坚持沃尔沃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汽车”15.4差别化营销“草根”的吉利,“安全”的沃尔沃1参考文献1致 谢11.引 言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风暴的席卷和更新更快的工业科学技术的影响,世界各国兴起了跨国并购活动的浪潮,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正在通过各种措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随
11、着我国加入WTO,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式更促使我国的企业直面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因此,最近几年,我国企业渐渐加入了跨国并购的大军中,并在跨国并购的浪潮中表现得十分强劲和踊跃。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达到105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2009年12月
12、23日,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本文在对跨国并购理论基础的论述之上,主要对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品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使其能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研究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这个案例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跨国并购是企业突破地域局限,走向世界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正确的并购思路能使企业在冲击世界市场的路途中事半功倍;其二,通过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调查分析,进一步发现其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从而提升吉利集团的竞争力;其三,对吉利并购案例的深入思考会对日后其他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产生积极影响。并购后的企业对自身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进
13、一步调查分析中,由于中美、中瑞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沃尔沃品牌难以在中国完全复制在美国及瑞典的经营模式,从而出现品牌运营成本太高,工会问题复杂等问题。本文采取规范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进行研究。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跨国并购相关理论的概述,简要 介绍了跨国并购的背景、成因及特点;第二部分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吉利并购案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三部分提出了吉利并购案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最后一部分是针对吉利并购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以使吉利集团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并购后的资源整合。2.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 2.1跨国并购的基本概念国际投资
14、中的企业并购义称为企业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是指一国(母国)企业基于某种目的,通过 取得另一国(东道国)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份),对另一国(东道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一定的 或完全控制的行为。可见,跨国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是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间并购的 总称。“一国企业”是并购发出企业或并购企业,另“一国企业”即东道国企业,是被并购企业。对东道国 企业来说,跨国并购也就可称为外资并购。在我国,外资并购行为是指境外投资者以并购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 的行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掀起了第五次并购浪潮,并在2000年达到高峰,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是因特网的兴起吸引了海外大量资金涌入该领
15、域。2000年1月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就是新经济的网络先锋和传统产业的媒体巨擎结合的代表,而之后电信、银行、零售、制造等行业间跨国公司并购案例数不胜数,更把这一浪潮推向顶点。而今,由于网络公司的兴起而引发的并购浪潮已经渐渐冷却,人们开始了对跨国并购动因、并购后对跨国公司的遗留影响以及跨国公司在并购和自我成长间的选择问题的理性思考。目前,吸引跨国并购也是我国改造大型国有企业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跨国并购,把增强大型国有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作为改造的最终目标. 随着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融人经济全球化浪潮当中,外资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也已悄然开始。从1993年的“中策现象”到2001
16、年纽约爱默生以高达7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华为科技,以及法国制造商阿尔卡特控股上海贝尔,这一系列的并购活动充分表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热情日益高涨。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外商寻求新的投资方式、扩大对华投资的需要,是中外双方供求均衡的结果。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植根于国有企业、政府职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跨国公司对国有企业并购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2.2跨国并购背景2.2.1.国际方面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销售市场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关键因素。对一些跨国公司而言,“对海外直
17、接投资,就是以资本换取市场。”通过实施并购,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地位、销售渠道迅速有效地进入和占领目标市场,在短期内形成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既减少了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也降低了资本扩张成本和风险。2.2.2国内方面随着入世后我国政府逐步衬现有的外商投资禁区进行调整,以及不断完善的外资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工作程序等重要法规文件的出台,以外资为收购主体、以战略收购为特征的外资并购正日益引起各方的关注,这预示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外资并购即将步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2002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6个有关外资并购的新 文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跨国并购将以旺盛的发展势头,可能成为国
18、际直接投资在中国增长的强大动力。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吸收外资的规模和水平,也为国有企业改革走出困境,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2.3跨国并购形成的原因跨国并购的动因是指跨国公司实施并购行为的动机和目的。跨国并购行为面临不同的东道国、行业和目标公司,其具体动因也存在较大的区别。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了以下7个方面:2.3.1目标公司价值低估由于东道国股票市场低迷,汇率下降引起目标公司价值低估,是推动跨国并购的一个重要动因。如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8年,发生在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跨国并购大量增加。2.3.2获取财物协同效应通常是通过对亏损企业的并购,在合并财务报表时,母公司
19、的盈利和被并购企业的亏损相抵扣,从而实现减少税收的目的;在并购盈利企业时,通过互换股权或股权和现金收购相结合,也可以在企业扩张的同时减少开办费、投资收益所得税等实现避税;同时还包括利用东道国和母国税率差异、会计政策差异实现企业并购。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行的海外税收抵扣政策(FTC,即For-eignTaxCredit),促进了其海外并购的发展。2.3.3适应国际环境变迁1994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国际环境变迁促进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的迅速发展,是跨国并购的一个重要动因。这些环境变迁包括竞争加剧要求政府采取有利的并购政策、高效率、低研发成本、欧洲共同体统一大
20、市场的应对、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出台和发达国家新的投资机会的出现等。2.3.4获得市场势力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减少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控制能力和长期获利能力。 2.3.5取得规模经济性企业并购有助于实现企业高企业的效率,才能扩大生产规模,在更大规模的基础上分摊技术开发成本,实现技术的规模经济性。2.3.6传递或获取厂商优势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厂商优势主要体现为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能力、知名品牌、组织能力等。通过跨国并购,具有厂商优势的外国投资者可以将这些优势移植到目标企业中,提高目标公司的产品技术和生产品牌的知名度,利用管理能力优势更加有效地组织企业经营,实现对原有内部资源的更加
21、合理、有效的配置,从而实现经营协同效应,实现2+24的作用。 2.3.7获取速度的经济性按照美国著名企业学家钱德勒的论述,企业可以通过加快库存、销售、生产的速度提高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所谓的速度经济性。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迅速获得目标公司的生产、销售、研究与开发能力,从而加速这些资源在生产循环中的流通,获取速度经济性。从以上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跨国并购的动因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并购对象,不同的跨国公司采取并购行为的动因不尽相同。跨国并购是多动因推动的结果,除目标公司价值低估外,其它几个动因都带有明显的战略倾向,因此,从本质上讲,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为了获得长
22、期的国际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扩张行为,带有明显的战略意图。跨国并购是基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多因素推动、综合平衡的结果。2.4跨国并购特点2.4.1并购涉及领域广阔跨国公司的并购不仅在新兴产业之间及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而且在汽车、钢铁、金融服务、航空运输、石油、航空航天设备等市场集中度本来就很高的技术资本密集领域,也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跨国公司并购,尤其是在电信行业的并购行为最为积极并购数量增多,并购金额庞大。 2.4.2新兴产业之间的并购最为活跃与成功。为了争夺市场的份额,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网络和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及其配套服务行业正在不断地发动并购大战。 2.4.3股权并购是主导形式
23、多数股权并购在跨国并购中的金额上升。多数股权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获得并购后企业50%以上的投票权股份的商业兼并。2.5 文献综述国内外对企业跨国并购问题都比较关注,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跨国并购的可行性及并购后可能会引发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上。邱毅(2006)认为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个地域性的发展瓶颈,而突破这一瓶颈最直接的方法便是进行跨国并购,从而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其他市场的占领和覆盖;廖运凤(2007)系统分析了我国海外并购的现状,并研究了并购案中的利弊,就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出了改善对策;贺峥(2011)具体研究了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中的种种细节,他认为吉利在并购后会遇到品牌运营
24、成本、人才流失等七大难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亚历山大瑞得(2010)则以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为出发点,介绍了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现状,并将其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大规模并购美国本土企业的历史进行对比,从而预测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中的发展趋势。3.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的案例研究 3.1两种品牌的简单介绍 3.1.1吉利的介绍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连续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与描述 毕业论文 吉利 并购 沃尔沃 案例 分析 描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9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