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ppt
《心脏康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康复.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脏康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曹广智,心脏康复是通过综合的康复医疗消除因心脏疾病引起体力和心理的限制,减轻症状,提高功能水平,达到较佳的功能状态,使病人在身体、精神、职业和社会活动等方面恢复正常和接近正常。,心脏康复定义,心脏康复的内容包括有监测的运动训练医学评估,心理和营养咨询,教育及危险因素的控制等方面的综合医疗,其中监测的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为奠基石。现代心脏康复包括:医学康复 教育康复 职业康复 社会心理康复,心脏康复的内容,心脏康复的功绩在于开展对心血管疾病,尤其对冠心病的初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心脏康复是一个多学科、多门类、多形式的
2、综合性医学保健模式。,多学科:心血管内科 外科 理疗科多门类:营养医学 运动医学 药物学 心理学 伦理学多形式:保健组织多样性 医疗单位组织康复程序 社区性组织康复程序 家庭形式康复程序,心脏康复医疗的队伍组成心脏康复医疗可以在社区、城镇医院、市级综合医院和心血管专科医院实施。功能较齐全的心脏康复队伍应包括心脏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营养和心理咨询及社会工作者。由于各级医疗机构的条件和医疗水平的不同,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组建心脏康复队伍,心脏康复医师和物理治疗师是队伍的主干。,心脏康复医师应具备的医学背景 心脏病患者常合并多系统功能障碍如合并肺功能障碍,脑血管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心
3、脏康复医师不仅具有较全面的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还应有治疗其它系统疾病的能力。1.熟悉心电图,包括运动心电图和遥测心电图 2.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和实施的经验 3.了解营养,心理、职业评定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内容 4.掌握心脏病人药物的应用如强心扩冠药、受体阻滞、Ca2+拮抗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抗凝药物在急性期和维持期的使用。,心脏康复的常用设备,1、活动平板运动心电图:用于诊断、评估、制定运动处方,指导运动。2、气体代谢分析仪,用于测定氧耗量、代谢当量、二氧化碳排出量、通气量、呼气末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呼吸交换率、肺容量、无氧阈以及心率、心律、ST、血压等。3、心脏彩超 4、远程心电监护:
4、用于远程接收患者发送的心电数据和监测统计数 5、能量呼吸治疗仪:可提高了细胞自身对氧气的利用率,适应症:冠心病,高脂血压,功能性心率失常,睡眠障碍,心率变异失调,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6、动脉血管弹性(动脉硬化)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测定:通过无创伤性检测血管弹性,早期预测心血管疾病,评价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价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心脏康复的历史回顾,心脏康复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新概念,1000年前,中国晋代名医许逊提出运动治疗心脏病。现代心脏康复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西方国家,至今已近七十余年历史。80年代确立了心脏康复的功绩。,AMI卧床休息2个月 _1912年Herrick医生提出,体力活动
5、 室壁瘤、心力衰竭(担心)心脏破裂、心源性猝死病理学(Mallory,30年代后期)心肌缺血坏死 稳定的疤痕时间(6周)心肌重构(MI)梗塞和非梗塞组织的扩展 不适当的体力活动室壁瘤回顾性调查(Jugdutt等)MI(广泛前壁)运动(过早、反复、高水平)室壁瘤,卧床休息的不利影响,卧床休息(3W)体力工作能力20%-25%卧床休息(7-10天)直立性低血压 循环血容量700-800ml反射性心动过速 血粘度血栓卧床休息(1w)肌肉体积和肌肉收缩力10%-15%肺容量、肺活量、肺通气功能氮和蛋白质负平衡心肌坏死愈合 长期卧床焦虑和压抑,心肌梗塞后早期活动,“坐椅子”(40年代,Levine和Lo
6、wn)新的临床实践的开始 理论:下肢下垂回心血量 每搏量心脏作功 实际:坐位氧耗量平卧位(早期活动益处抵消)早期活动(50年代)AMI 4周 步行3-5min Bid(Newman)14天内(Brummer)早期分级活动方案(61年,Cain)有效性、安全性,心肌梗塞后早期活动(续),AMI常规3W住院期(70年代,研究高潮)第一期心脏康复或住院期心脏康复方案(Wenger)出院前运动试验(80年代,安全性、可行性)危险性分层预后判断(再发心绞痛、再梗塞、猝死)家庭康复为主要模式(90年代,分级锻炼法)运动锻炼为核心内容(至今,各种心脏病),国 内,体育锻炼治疗心脏病 1000+年前,晋代名医
7、许逊提出现代康复医学概念(80年代引入我国)心脏康复(近几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1991年成立),心脏康复与临床,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结构:近端冠状动脉、横切面积侧支循环:血流量血管狭窄后:冠状动脉侧枝血管扩张能力:改善内皮功能 血流、血管储备能力,运动的益处 _ 生命在于运动,锻 炼 心 肺 功 能 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防 治 骨 质 疏 松 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 提 高 生 活 质 量,运动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即缺乏运动调节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降低血压(10-17mmHg/8-14mmHg)体重改
8、善高血糖及糖耐量异常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血液纤溶蛋白活性、血小板粘滞)缓解精神紧张:减轻压抑和焦虑,心脏康复的内容,个体化的运动:核心部分 宣传教育:生活方式的指导 心理康复: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心脏康复目的,运动能力 心脏病的再发率与病死率 生存质量,重返社会,心脏康复概念的扩展,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康复(三级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康复干预(一级预防)确诊冠心病的康复干预(二级预防)减慢或逆转病变进 预防或减少心脏事件,最终目的-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心脏康复的适应证,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 PTCA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心脏病术后(心瓣膜置
9、换、心脏移植)左心功能不全(各种心脏病,临床稳定),心脏康复的安全性,危险性分层理论(临床、分级运动试验)低危患者:无需ECG监测 中危患者:间断性ECG监测 高危患者:连续性ECG监测重要危险因素(与运动有关)年龄、心脏病病情、运动强度,代 谢 当 量,概念:1MET=每公斤体重、每分钟3.5ml的摄氧量 安静坐位代谢水平的倍数用途:确定运动强度 评定康复心脏功能水平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特点:不受受体阻滞的影响 运动试验与日常生活中能量供需关系定量联系,低 危 患 者,单纯冠状动脉再通后 7.5METs(缺血发作3周后)无心肌缺血 无左心功能不全 无严重心律失常,中 危 患 者,7.5
10、METs(缺血发作3周后)心绞痛或运动时ST段压低1-2mm 运动时再灌注或室壁运动障碍 充血性心衰病史 轻度但非严重左心功能不全 心室晚电位阳性 非持续室性心律失常 不能自我监测或遵守运动处方,严重左心功能不全 15mmHg)缺血ST段压低2mm 低量级运动诱发心肌缺血 运动后持续缺血 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自发、诱发),高 危 患 者,运 动 处 方,运 动 方 式 运 动 量(强度、时间、频率)注 意 事 项,运动强度确定方式 注意达一定的阈值,运动试验:最高强度指标安全系数 最大心率、最大摄氧量、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方式 代谢当量(METs 梅脱)年龄预计方式 靶心率法 主观劳累计分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康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