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技术.ppt.ppt
《第4章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技术.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技术.ppt.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目录,4.1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新进展 4.1.1、汽车振动噪声概述 4.1.2、汽车振动噪声技术的分析方法 4.1.3、汽车振动噪声的测试技术4.2 汽车振动噪声的主动控制技术 4.2.1、汽车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4.2.2、汽车噪声主动控制技术4.3 汽车车内外噪声控制 4.3.1、车内噪声控制 4.3.2、车外噪声,汽车的振动噪声特性是表征汽车品质的重要指标当今世界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在每个市场层次上都充斥着各生产商推出的功能上大同小异的类似车型。消费者挑选汽车时往往首先感受的是驾驶或乘坐汽车时的振动和噪声状态,或者讲是在有意无意地比较其振动和噪声控制水平。
2、同时,汽车产品也必须满足日益严格的噪声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因此汽车的振动噪声控制作为汽车设计、制造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受到广泛重视。,4.1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新进展,4.1.1 汽车振动噪声概述1、汽车振动噪声产生机理,成因,2.国外汽车振动噪声技术发展概况,国外投入大,各大公司有近1/5的开发费用耗费在解决车辆振动噪声问题上;在低噪声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严格控制:1)设计阶段充分考虑,2)生产工艺中严把质量关,3)声源识别及测试分析方法先进。主要研究的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1)声品质的改善,2)有源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技术,3)智能材料用于噪声控制。,
3、3.国内汽车振动噪声技术发展概况,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同类车型相比,在噪声性能方面的差距较大,大部分汽车车内噪声偏高,乘座舒适性较差,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差距很大。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如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时紧时松,使得许多汽车厂不愿意在噪声控制方面投入人力、物力、精力等,同时这与我国对于汽车噪声的研究不够,噪声控制水平低,技术滞后是分不开的。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研究单位和高校作过一些零星的汽车噪声控制方面研究工作,对一些方法进行过一些探讨,许多方法的应用还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难以有效地指导产品开发。,4.1.2 汽车振动噪声技术的分析方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统计能量分析法模态分析法传递路径分析
4、法,1.有限元法,在汽车噪声问题中,结构有限元可以分析结构振动问题,声学有限元法主要用于分析汽车结构引起的车内噪声问题。有限元法非常适合低频结构振动模拟和分析,也可模拟和分析振动和声的耦合问题,但对声空间的模拟和分析基本沿用对结构振动的处理方法,常常限于封闭空间。商用软件:HYPERWORKS、NASTRAN、LS.DANA等,2.边界元法,边界元法需要结构表面的复声压或复振动速度两个物理量作为输入,然后根据边界条件计算出结构表面另一物理量。边界元法对处理结构声辐射、声散射和结构声腔问题有独特的优越性,因而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如分析轮胎结构振动后的声辐射问题和车身壁板振动和声辐射造成的车内噪声问
5、题。商业软件:SYSNOIS、COMET/ACOUSTICS等,3.统计能量分析法,统计能量分析的基本方程是功率流平衡,即对于每一个子系统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加上这个系统的功率损耗。统计能量分析法在预测和分析车内空气噪声的应用较普遍,其更重要作用在于列出主要噪声贡献,以及预测不同设计对车内噪声的相对影响,是分析汽车车内高频噪声的有效方法。商业软件:AutoSEA、SEAMS等。,4.模态分析法,模态分析法主要有理论模态分析、实验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以及模态综合。理论模态分析将给出系统物理参数、模态参数和频响函数的关系。模态测试是同时测量结构的输入与输出信号而得到结构的频响函数,将其作为桥梁可进一
6、步识别模态参数和系统参数。模态综合方法则可减少大型结构或整车结构分析时工作量巨大的难度。模态综合方法将一个复杂结构分为若干个子结构,先对每个子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然后根据子结构之间的连接条件,将已经获得的子结构的模态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整体结构的模态特性。,5.传递路径分析法,复杂系统受多种振动噪声源的激励,每种激励都可通过不同的路径,经过衰减,传递到多个相应点。为有效降低振动噪声,就需要对各种传递路径进行预测和分析,通常采用矢量叠加法,所以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PA-Transfer Path Analysis)也被称为矢量叠加法。传递路径分析可以基于实验测量,也可以完全基于有限元分析,但
7、更多点是基于实验有限元混合方法。商用软件:LMS公司开发的TPA软件。,4.1.3 汽车振动噪声的测试技术,1.振动测试技术,2.噪声测试技术,GB 1495-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GB/T 1496-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汽车行业标准QC/T 57-93汽车匀速行驶车内噪声测量方法QC/T 58-93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GB/T 14365-93机动车辆定置噪声测量方法GB 16170-1996汽车定置噪声限值。GB 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我国颁布的汽车噪声法规和试验方法标准,汽车噪声测试常用的仪器,4.2 汽车振动噪声的主动控制技术,现在主动噪声与
8、振动控制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随着电子控制系统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主动控制不仅在豪华车上应用,而且开始在普通汽车上应用。主动控制的好处在于:它能在一定宽的频率范围内控制振动与噪声。被动控制一旦设计好了,其作用效果的频率范围也就确定了,但有多个频率需要控制时,就需要多个被动控制系统。可是,一套主动控制系统可以随着频率变化而调节。这样主动控制可以减轻设备重量和体积,还可以进行声品质的调节和设计。,振动主动控制多数采用闭环控制,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适当的系统状态或输出反馈,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来主动改变被控制结构的闭环零、极点配置或参数,从而使系统满足预定的动态特性要求。,4.2.
9、1 汽车振动的主动控制技术,1、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概述,2、汽车振动主动与半主动控制技术,主动控制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控制振动与噪声,但是其缺点是成本高、需要额外的能源供应系统、增加重量、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和维修困难等。半主动控制的成本低,结构简单,没有额外的能源供应系统,但是其应用受到限制,低频控制效果好,对高频噪声振动很难控制。,3.主动振动隔振,主动隔振器由下面几部分组成:被动隔振器,一般采用液压隔振器作为基础,也有少量橡胶隔振器;激振器,可以是电磁式的,也有的是伺服液压式的;传感器一般用加速度传感器。被动隔振器主要是支撑动力装置系统并具备一定的隔振和防冲性能。安装在车架上的传感器将振动信号
10、传递到控制器上,控制器经过运算,对激振器发出指令。外界能源系统给激振器提供的能量,产生一个与框架振动幅值相等但相位相差180的力作用在框架上,这个力与振动力相互抵消,从而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悬架系统也有采用主动减振控制器,如图4.14所示。减振器液压油缸的上腔室通过一根管道与另一个辅助液压装置连起来。传感器将信号输入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能量供应系统来推动辅助液压装置,使液体流入或者流出液压油缸的上腔室,从而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图4-15所示为装有控制系统和没有装控制系统车体上的振动曲线。装有控制系统时,车体的振动大大降低。,4、半主动控制,半主动振动控制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改变结构的特征,这
11、主要是通过液压油缸来实现第二种是改变物质的性能,比如在隔振器中,通过对材料加电或者加磁来改变结构的阻尼和刚度特征。,图4.16所示为闭环的半主动控制悬架系统。它与图4.14的主动悬架系统的根本不同是没有额外的能量供应系统。图4.16中的半主动激励器中的压油缸有两个腔室,这两个腔之间是用一根管道相连。管道中间有一个控制阀,来调节两个腔室的压力。控制系统将一部分振动能量储存起来,到一定的时候,这部分能量被释放出来并抵消将要来临的振动。由于采用了反馈控制系统,因此这是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电流变液隔振器,它与普通液压隔振器的区别是液体中悬浮着很多细小的电解颗粒,在两个液压腔之间装有电极。当电极通电的
12、时候,液体的黏性迅速增加,而且电流越大,黏性越大。图4-18电流变液压隔振器中液体黏性与电流的关系。图4-19(a、b)所示为电流变液压隔振器的刚度、阻尼曲线。低频时,增加电流,刚度和阻尼都增加,这有理利于抗冲。频率增高时上加电流或者电流值较低,这样刚度低,有利于隔振,但阻尼大,却不利于隔振。总体说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改变隔振系统的刚度与阻尼,其隔振防冲效果比纯液压隔振器好。图4-19(c)所示为使用电流变液隔振器系统的传递率曲线。可以根据这条曲线来调节所需的电压,以达到最佳传递率。,磁流变液压隔振器,与电流变液体类似,还有一种叫“磁流变”的液体,加上磁场之后,这种液体的特性会发生改变。图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技术.ppt 汽车 振动 噪声控制 技术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