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杀虫剂.ppt
《第三章 杀虫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杀虫剂.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杀虫剂,杀虫剂发展简史,矿物质杀虫剂:硫磺、石灰、砒霜 公元前1850年前 植物性杀虫剂:除虫菊、烟碱、鱼藤酮 18世纪无机杀虫剂:氟、砷、硫、铜、汞、锌 1850年有机合成杀虫剂:DDT 1939年 Ops 1945年 CarbS 1953年 Pyrs 1949年 ON 1964年 IGR 1972年 Avermectins 1981年 杂环类 90s,第一节有机氯杀虫剂,.概述.有机氯杀虫剂的类别和特点.有机氯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概述,有机氯类杀虫剂(organochlorines)即由碳元素、氯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它的名称还有氯化烃类(chlornated hydrocar
2、bons)等,它开始于对滴滴涕的认识。,滴滴涕即化合物1,1-双(4-氯酚)-2,2,2-三氯乙烷,其合成始于1874年,由氯醛和氯苯缩合,然后加入两者三倍重量的硫酸搅拌混合使其融化。1939年发现滴滴涕的杀虫特性。这个发现对杀虫剂的历史具有深刻的意义,标志着有机合成杀虫剂新纪元的开始。,另一个著名的有机氯类杀虫剂是六六六,即六氯环己烷。六六六于1825年被首次合成,但如同滴滴涕一样,直到1940年才由法国和英国的昆虫学家发现这个化合物原来是一个广谱的杀虫剂。六六六有很多异构体,人们将含丙体99以上的“纯品”称为林丹(Lindan),可以用于在草原上防治蝗虫。,后来,人们对有机氯化合物给予了高
3、度重视,并先后开发了许多此类杀虫剂。目前,除硫丹、林丹和三氯杀螨醇(一种杀螨剂)等少数有机氯化合物仍在应用外,大多数品种已逐渐被其它类杀虫剂所取代。,.有机氯杀虫剂的类别和特点,.以苯为原料的有机氯杀虫剂该类杀虫剂最重要的品种为滴滴涕和六六六。由于这两个品种合成方法简便,在世界各地发展很快且使用范围广范。特点:化学性质稳定,在水中溶解度低,脂溶性强,易被植物和动物等有机体吸附,不易分解,在环境中残留时间长,而且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与食物链在动物体内积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目前已停止使用。,.不以苯为原料的有机氯杀虫剂主要品种:毒杀芬、狄氏剂、艾氏剂、七氯、灭蚁灵和硫丹等。特点:这些杀虫剂也
4、具有有机氯杀虫剂的特性,即化学性质稳定,在水中溶解度低,脂溶性强,易被植物和动物等有机物吸附,不易分解,在环境中残留时间长。制备:对不以苯为原料的有机氯杀虫剂,主要采用林业产品的副产品松节油制备毒杀芬。现在主要生产品种为硫丹。,.有机氯杀虫剂的类别和特点,硫丹(endosulfan,硕丹,赛丹)特点:硫丹与上述有机氯类杀虫剂不同,能在有机体内迅速降解,其代谢的主要产物为环状硫酸酯和环状二醇,没有积累的危险,但对鱼高毒;作用方式为胃毒和触杀;毒性中等。,.有机氯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有机氯类杀虫剂属于神经毒剂。滴滴涕与其它品种不同,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的轴突部位,影响钠离子通道而使昆虫的正常神经传
5、导受到干扰或破坏而中毒;六六六及环戊二烯类刺激前突触膜大量释放乙酰胆碱,造成乙酰胆碱在前后两个神经元的间隙中大量积累,阻碍了神经元之间的神经传导,引起神经系统不正常的兴奋,导致中毒昆虫痉挛、麻痹等征象而引起死亡。,第二节 有机磷类杀虫剂,.概述2.有机磷杀虫剂的化学结构类型 3.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 4.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机制 5.有机磷杀虫剂的毒性,.概述,1941年Schrader合成出第一个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八甲基焦磷酸酰胺(OMPA)和四乙基焦磷酸酯(TEPP),后者于1944年在德国商品化。,TEPP,OMPA,1944年Schrader合成了代号为E605的化合物,即对硫磷。E605
6、的问世是有机磷化合物作为杀虫剂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农药研究史上的重大成就。此后,在E605结构上稍加修饰,合成出了许多E605类似物,都表现出了优良的杀虫活性,有些品种降低了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如氯硫磷、倍硫磷和杀螟硫磷等。,E605,1950年美国氰胺公司合成出对哺乳动物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马拉硫磷;1952年,W Perkow 发现了合成乙烯基磷酸酯的反应(Perkow反应),合成了具有优异杀虫活性的敌敌畏和速灭磷等,使有机磷杀虫剂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马拉硫磷,敌敌畏,20世纪50年代是有机磷杀虫剂蓬勃发展的时期。除发现杀虫作用外,还发现了有机磷化合物的杀菌、除草、杀线虫、昆虫不育、植
7、物生长调节和具有农药增效等活性,对农药的构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2002年,199号农业部公告: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17)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澳氯丙烷,杀虫脒,二澳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氯乙酸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不得用于茶树上。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
8、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发展趋势:高毒向低毒化发展 毒性低发展不对称结构 手性特征,拆分定向合成 与对应老品种无交互抗性发展杂环类化合物,不对称有机磷杀虫剂phosphocarb(BAS01),杂环有机磷flupyrazofos,低毒有机磷tebupirifos,R1O 烷氧基 CH3O-C2H5O-或R2O 胺基 NH2-苯(氧)基 苯氧硫甲基 异丙硫基C3H7S-n C3H7SR3:强酸性基-CH=CCl2 直接连P原子,2.有机磷杀虫剂的化学结构类型,磷酸酯类(RO)2P-O-R:如久效磷、磷胺、敌敌畏 一硫代磷酸酯(RO)2P-O-R(硫逐):如对硫磷、甲基对硫磷、(RO)2P-
9、S-R(硫赶):氧化乐果、内吸磷二硫代磷酸酯(RO)2P-S-R:乐果、马拉硫磷、甲拌磷(3911)膦酸酯类(RO)2PR:如敌百虫硫代膦酸酯(RO)2PR:苯硫磷(硫代)磷酰胺类:甲胺磷、乙酰甲胺磷,=S,S=,=O,O=,O=,=S,(S),不对称结构:如丙溴磷、甲丙硫磷杂环类硫代磷酸酯:如三唑磷(1,2,4-三唑)毒死蜱(吡啶类)甲基硫环磷(二硫戊烯),111,CH3CH2CH3CH2CH2,3.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3.1理化性质 有机磷原药:外观,油状液体、固体;密度一般比水小,折光率较高;沸点一般很高;蒸气压力很低;溶解性,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例外,敌百虫、乐果、甲胺
10、磷、磷胺等);易水解为无毒的化合物(尤其是在碱性介质中);易被氧化(,如对硫磷氧化成对氧磷、甲拌磷氧化成保棉丰等);不能耐受较高温度,否则易分解;存在立体异构现象(顺反异构、光学、互变异构。异构体性质差别显著,毒效相差也甚远。,3.1.1光学异构 连接在原子上几个基团互不相同,两者在立体结构上为互成倒(镜)影(如左右手),称手性化合物,如甲胺磷,3.1.2硫逐硫赶异构现象如1059,硫赶1059(异内吸磷),硫逐1059(内吸磷),3.1.3辛硫磷的感光异构体,感光,3.2 药效高、作用方式多种多样 防效高(虫、螨);具多种杀虫作用方式,广谱性;具有强的选择性,尤其是内吸作用杀虫。,3.有机磷
11、杀虫剂的特点,3.3 在生物体内易于降解为无毒物 大多数杀虫效果高的有机磷农药在人、畜体内能够转化成无毒的磷酸化合物,如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灭蚜松、敌百虫、乙酰甲胺磷、双硫磷等。部分品种对哺乳动物急性毒性大,它们对哺乳动物的作用机理与对害虫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一般使用浓度下不致引起对植物的药害,例外,高粱对敌百虫、敌敌畏。,3.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3.4 持效期有长有短 与有机氯杀虫剂相比,有机磷杀虫剂的持效期一般较短。但品种之间差异甚大。有的施药后数小时至2一3d完全分解失效,如辛硫磷、敌敌畏等。有的品种因植物的内吸作用可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有的甚至能达1一2个月以上,如甲拌磷。,3.有机磷杀
12、虫剂的特点,3.5 作用机制 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了一系列急性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昏迷、死亡。,3.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4.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机制,OP杀虫剂对AChE抑制作用4.1 酶活性的抑制:EPX PXE PEPE第一步 形成可逆性复合体(PXE 存地时间短)第二步 酶磷酰化反应,P原子(亲电性)与酶丝氨酸OH反应,亲电性愈强,对酶抑制能力愈强,X基团分离能力愈大。K2磷酰化反应速率常数很快第三步酶去磷酰化,K3速率常数,几乎不发生,K+1,K-1,K2,X,K3,4.2 酶活性的恢复 酶经磷酰
13、化后,虽然水解作用极为缓慢,但仍然能自发地放出磷酸并使酶复活,这一反应称为自发复活作用或脱磷酰化作用。EP+H2O EH+P一OH 自发复活速度与抑制剂的离去基团无关,而取决于磷原子上残留的取代基以及酶的来源。AChE复活剂:羟胺(NH2OH)(弱)、肟、羟肟酸(强)引入阳离子活性更强。攻击磷酰化酶中的P原子而取代它们。,(解磷定),4.3 磷酰化酶的老化 老化:指磷酰化酶在恢复过程中转变为另一种结构,以至于羟胺类的药物不能使酶恢复活性。老化现象是由于二烷基磷酰酶的脱烷基反应造成的。磷酰化酶的老化速率与磷酰基上的烷基有关。二乙基磷酰化酶老化缓慢,但甲基、仲烷基及苄基(苯甲基)酯的老化速度要快得
14、多。老化反应速度取决于非酶的化学力,发生烷基磷酸酯基C一O键的断裂。因此,酶如果受烷基化能力高的磷酸酯的抑制,老化现象易于发生。,5.有机磷杀虫剂的毒性,5.1急性毒性相当一部分有机磷类杀虫剂对人畜高毒,但大多数品种在人、畜体内能转化成无毒的磷酸化合物。同类型的有机磷杀虫剂品种如磷酰胺酸衍生物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结构稍有变化,急性毒性变化很大。,5.1急性毒性,甲胺磷急性经口LD50约30 mg/kg,为高毒品种,但经乙酰化后的乙酰甲胺磷急性经口LD50确仅为823 mg/kg,变化为低毒品种。有机磷杀虫剂对哺乳动物的作用机理与对害虫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这类杀虫剂对包括昆虫和人在内的所有以胆碱酯酶
15、为神经传导介质的生物都具有杀伤作用。,5.2慢性毒性,有机磷杀虫剂化学性质不稳定,在自然界极易分解,残留时间较短,所以,慢性毒性较为少见。但也有个别品种如除线磷在生物体内存留时间较长,一次中毒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被抑制时间在两个月以上,中毒后5475天患者脂肪内或血液内尚能检出完整的有机磷残留。能引起迟发性神经毒性的有机磷品种有氟磷酸酯类、三苯基磷酸酯类和胺基酯类,其中以甲胺磷为最多,依次为乐果、氧乐果、敌敌畏、稻瘟净、杀螟松、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敌百虫等。,5.3残留毒性 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在结构上比较简单,在环境中被分解后可以转化为植物的营养物质氨、磷酸以及硫醇类小分子,与生态可以和谐共
16、存。,5.有机磷杀虫剂的毒性,第三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概述2.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化学结构与类型3.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特点4.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很久前,人们曾发现在西非生长的一种蔓生豆科植物毒扁豆(Physostigma benenosum)种子 一种咖啡色的小豆中,存在有一种剧毒物质。1864年分离得到毒扁豆碱。1925年确定了毒扁豆碱的化学结构;1935年完成了毒扁豆碱的人工合成。毒扁豆碱是首次发现的天然存在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概述,1931年杜邦(Du Pond)公司研究了具有杀虫活性的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发现双(四乙基硫代氨基甲酰)二硫物对蚜虫和螨类具有触杀活
17、性,福美双具有拒食活性,代森钠具有杀螨活性。这是研究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杀虫活性的开始。但上述化合物最终未能成为杀虫剂,而由于它们卓越的杀菌活性,很块就作为杀菌剂进入了农药行列。,福美双,代森钠,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第一个真正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地麦威在瑞士的嘉基(Geigy)公司合成成功并于1951年进行商业登记。随后,一些早期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被陆续开发出来。,地麦威,敌蝇威,异索威,1953年,Union Carbide 公司合成了西维因并于1957年正式公布生产,后来成为市场上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之一。,1954年,Metcalf和Fukuto等合成了一系列脂溶性、不带电荷的毒扁豆碱
18、类似物,成为研究此类化合物结构与活性关系的典范。后来,这些化合物中的害扑威、异丙威、二甲威、速灭威被开发成为杀虫剂。自此,确定了N-甲基氨基甲酸芳基酯在杀虫剂中的地位,也为后来大量的新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害扑威(hopcide)速灭威(metolcarp),嗣后,Union Carbide公司的化学家们又将肟基引入,从而导致具有触杀和内吸活性的高效杀虫、杀螨和杀线虫剂的出现,如涕灭威和杀线威等。,涕灭威(aldicarp)杀线威(oxamyl),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以其作用迅速,选择性高,有些品种还具有强内吸性以及没有残留毒性等优点,到20世纪70年代已发展成为杀虫剂中的一个重
19、要方面。但某些品种的高毒性也制约了其使用范围。,2.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化学结构与类型,所有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均可视为氨基甲酸的衍生物。氨基甲酸是极不稳定的,它会自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然而,氨基甲酸盐和酯却相当稳定。根据取代基的变化,可以将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划分为四种类型。,2.1 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 这类化合物都是杂环或碳环的二甲氨基甲酸衍生物,在酯基中都含有烯醇结构单元,氮原子上的两个氢均被甲基取代。这类品种有地麦威、吡唑威、异索威、敌蝇威和抗蚜威等。,抗蚜威(pirimicarp),2.2N-甲基氨基甲酸芳香酯 这类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是市场上品种最多的一类,氮原子上一个氢被甲基取代,芳
20、基可以是对、邻和间位取代的苯基、萘基和杂环苯并基等。主要品种为西维因、仲丁威、灭害威、残杀威、除害威、速灭威、害扑威、叶蝉散和克百威等。,叶蝉散(isoprocarp)克百威(carbofuran),2.3 N-甲基氨基甲酸肟酯 这类化合物是于1966年由Payne及其合作者报道的。由于肟酯基的引入而使此类化合物变得高效高毒。在这类化合物中,烷硫基是酯基中的重要单元。主要品种有涕灭威、灭多威、棉果威、杀线威和抗虫威等。,灭多威,2.4 N-酰基(或羟硫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这是一类新化合物,主要是在第二、三类化合物基础上进行改进并使之低毒化的品种。在结构上,氮原子上余下的一个氢原子被酰基、磷酰
21、基、羟硫基、羟亚硫酰基等集团取代,造成在昆虫和哺乳动物中不同的代谢降解途径,以提高其选择性。这类化合物合成难度较高,商品化的品种还不多。这类品种有呋线威、棉铃威和磷亚威等。,棉铃威,3.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特点,3.1 杀虫范围不如有机磷广,对螨类和介壳虫类效果差,对叶蝉、飞虱、棉蚜、棉铃虫、玉米螟以及对有机磷抗性害虫有效;有的具内吸作用,如,克百威,螟虫类、稻瘿蚊,3.2 分子结构与毒性有密切关系 选择性强,毒性相差较大,分子结构不同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其毒效和防治对象也有很大差别。(1)苯环上的取代基(X)是烷基的:活性:甲基、乙基、异丙基、特丁基、另丁基 邻位或间位对位 支链的取代基直链取
22、代基(2)苯环上连接氯原子的化合物(如害扑威 氯原子接在苯环上间位和邻位对位,(一)高毒类品种(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 500 mg/kg体重):乙苯威,二甲威,西维因,苯硫威,特丁威,害扑威,蜱虱威,双氧威和磷硫灭多威等。,3.3 混用特点 拮抗作用:竞争AChE 增效作用:选择性抑制脂肪族酯酶 除虫菊酯的增效剂对其增效:抑制解毒代谢酶(P450酶系)4.大部分氨基甲酸酯类比有机磷杀虫剂毒性低,对鱼类比较安全,但对蜜蜂具有较高毒性;对人畜的毒性都比较小。胆碱酯酶复活利(如氯磷定等)解毒无效,但阿托品可作为解毒剂。,与OPs混合,4.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与OP差异:K3比乙酰化酶水解
23、慢,但是比磷酰化酶水解快得多。乙酰化酶的复活半衰期只有0.1ms左右,氨基甲酰化酶为几分钟到数小时,而磷酰化酶为几小时到几十天,甚至永不复活。无老化 治疗,阿托品效好,酶复活剂(2-PAM、4-PAM、双复磷)无效,第四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Pyrethroid insecticides,天然除虫菊素及其特点化学结构类型第一代拟除虫菊酯第二代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作用机理及中毒解救,根据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而仿制成的一类超高效杀虫剂。,发现和传播发现传说:波斯一妇女发现美丽小花能杀死昆虫 产自中国 Lodeman(1903)记载:19世纪初Jumtikoff(亚美尼亚人)发现北高加索一个部落用
24、除虫菊花粉杀虫,1928年起开始大量加工制造这种药粉。(4)Gnadinger(1935)红花除虫菊杀虫(5)1940年在南斯拉夫的达马提亚地区(Dalmatia)发现,白花除虫菊,含A.I.1%,最高达1.5%。,一、天然除虫菊素及其特点,传播 1840年左右在波斯栽培(或产于中国)19世纪中期传至欧洲、日本、美国 20世纪初传至非洲、南美,而主产南斯拉夫 二次大战前主产日本(1.3万吨干花年,占全世界70%)40s中70s主产东非(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最高年产量2-2.2万吨 目前肯尼亚,坦桑尼亚,厄瓜多尔,乌干达,刚果,日本,澳大利亚,我国江苏、云南、台湾等地。肯尼亚是世界上最主
25、要的除虫菊种植国,国际市场上70%一80%的除虫菊产品来自肯尼亚;,云南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与世界除虫菊主产区肯尼亚相似,特别滇中地区,土地肥沃,温度适宜,水利发达,非常适合种植除虫菊,平均亩产干花120公斤,超过了肯尼亚的平均亩产80公斤的水平,干花菊酯含量平均1.4%,超过了国际标准1.2%,含量 花:0.81.5%;茎叶:0.15%;根:无,除虫菊花中的A.I.,除虫菊素为黄色粘稠状液体,在碱、强光、高温(60)下不稳定(需加增效剂),不溶于水。除虫菊(0.7-1.0%)加工剂型 除虫菊乳油(3%)油剂、气雾剂、蚊香 卫生害虫:蚊、蝇、蜚蠊防治对象 家畜害虫:厩蝇、角蝇 贮粮害虫:米象,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杀虫剂 第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8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