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13讲.ppt
《学前教育史13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史13讲.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学前教育史第一讲,2,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本课程主要研究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的实施状况和幼儿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思潮等。,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梳理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为学前教育的实践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经验。,3,主要学习参考资料,教材:学前教育史,周玉衡、范喜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学前教育史,唐淑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何晓夏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中外学前教育史,陈文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外国学前教育史,
2、周采、杨汉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主要学习参考资料,网络资源:重庆广播电视大学(http:/)(课程说明、实施方案、教学辅导、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作业及评讲、自检自测、复习指导)中国学前教育网(http:/)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http:/),5,主要内容,6,专题一:中国古代学前教育,7,专题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发展情况;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重点掌握: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8,1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时间: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社会形态
3、:生产资料公有,无阶级,成员之间平等互助儿童教育形式:儿童公育(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教育者:无专职人员,主要是老人教育地点:“庠”(原始社会后期产生),9,1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教育内容:(1)生存教育:劳动技能与生活习俗(2)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3)美育:歌舞、音乐、绘画(与宗教祭祀有关)(4)体格与军事训练:锻炼体魄、使用武器、作战方法,10,1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主要教育特点:(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2)老人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3)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简单而多样(4)教育方法主要是言传身教、观察模仿,11,2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时间:公元前2
4、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态:产生阶级,进入奴隶制社会,实行“家天下”的宗法制和贵族专政儿童教育形式:家族教育或家庭教育教育者:有专职人员(如:三公、三母)教育地点:天子和诸侯的王宫内教育内容:婴幼儿身体养护;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礼仪训练;文化知识启蒙,12,2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2.1 有计划的学前教育“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礼记内则(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记录),13,2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2.2 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教育制度:保傅教
5、育制度始于殷商,完善于西周,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物的制度。,14,关于“三公”“三少”“三母”,师保傅分别指太保、太傅、太师,合称“三公”,太保负责保育身体,太傅负责道德培养,太师负责传授文化知识和统治经验。另设少保、少傅、少师,合称“三少”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子师负责教育道德行为规范,慈母负责供给衣食和其他需要,保母负责料理睡眠。,15,2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2.3 奴隶社会的胎教 胎教是指通过对孕妇实施外界影响,或通过孕妇的自我调节达到作用于体内胎儿,使其能
6、良好地生长、发育的教育过程。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始于西周,并建立有明确的胎教制度。,16,2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2.4 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1)宗法家族承担教育儿童的任务(2)学前教育局限于奴隶主贵族阶层(3)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年龄划分(4)能随儿童年龄增长制定相应教育计划(5)学前教育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建立了保傅、乳保、胎教制度,17,18,课间休息,19,学前教育史第二讲,20,3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时间:春秋战国鸦片战争(1840)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实行君主专制下的宗族家长制,以儒家思想为文化核心儿童教育形式:家庭教育教育者:统治阶级有专职人员,普通
7、家庭为家庭成员(主要是母亲)教育地点:宫廷或家庭,21,3.1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3.1.1 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1)为培养统治人才(统治者角度)(2)齐家治国的基础(理想角度)(3)光耀门楣(家族角度),小资料,“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22,3.1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3.1.2 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1)生活常规:童子礼,卫生习惯(2)思想道德:孝悌、崇俭、诚信、为善、立志(3)文化知识:识字(“三百千”)、诗赋(4)身体保健:抗疾、游戏,2
8、3,3.2 封建社会的胎教,胎教研究的历史线索,24,3.2 封建社会的胎教,(1)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2)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3)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4)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 古代胎教,实指母教,间接影响胎儿,直接影响母亲,母亲接受常规、性情、道德、学识等训导后可对胎儿出生后的继续教育产生积极影响。,25,3.3 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特点,(1)打破“学在官府”,平民家庭开始实施学前教育(2)教育内容丰富,并出现相关教材(3)挖掘幼儿潜能,增加了教育内容的广度和难度(4)教育目的功利化,重教轻养(5)主要受儒家思想指导,26,27,学前教育史第三讲,28,4 封建社会思
9、想家的学前教育思想,4.1 贾谊的早期教育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太傅(长沙王,梁怀王),早期教育思想见于新书的傅职、保傅、劝学、胎教,29,4.1 贾谊,教育思想目的:正君(天下之命,县于太子)教育思想内容:(1)早谕教:君子慎始(2)进左右:慎选左右(三公,三少)(3)重儒术:忠、信、义、礼、孝、仁(4)教养结合:德、智、体 教育思想评价:综述前人思想,缺乏新意,但他是先秦以来第一位全面论述早期教育的教育家,促进了早教理论的发展,30,4.2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颜之推(531-约595年),北齐琅邪临沂人,文学家,经北齐、北周、隋三代,主要家庭教
10、育著作颜氏家训(“家教规范”),31,4.2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目的:立身扬名、光宗耀祖教育思想内容:(1)故须早教(2)威严有慈(3)均爱勿偏(4)应世经务(5)重视风化陶然(6)重视语言学习教育思想评价:颜氏家训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多种主张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学习借鉴,可以成为父母教育子女的指导思想。,32,4.3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朱熹(1130-1200年),南宋徽州婺源人,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主要儿童教育著作:小学、童蒙须知,33,4.3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内容:(1)重视蒙养教育(2)要求慎师择友(3)强调学“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教育史 1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