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总论.ppt
《泌尿系统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系统总论.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泌尿系统总论,讲授目的和要求,1.掌握泌尿系疾病的评估、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和治疗原则 2.熟悉肾脏生理功能 3.了解肾脏疾病治疗的进展和展望,肾脏的基本结构,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及神经组成。,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左肾上级平第11胸椎,下级与第2腰椎下缘齐平。右肾上方与肝脏相邻,位于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右肾上级平第12胸椎,下级平第3腰椎。中国成年人的肾脏的长、宽和厚度分别为10.5-11.5cm、5-7.2cm和2-3cm。男性一个肾脏总约100-140g,女性略轻。,肾单位的结构,肾小球结构示意图,肾脏生理功能,一、肾小球滤过功能;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三、
2、肾脏的内分泌功能。通过以上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一、肾小球滤过功能:含氮类废物如尿素、肌酐等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部分有机酸如马尿酸、苯甲酸、各种胺类、尿酸等,一部分经肾小球滤过,但主要由肾小管分泌排出。,影响肾小球滤过率(GFR)因素:4大点,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和肾小囊的静水压;胶体渗透压;滤过膜面积;滤过膜通透性。,肾小球滤过膜:由有孔的内皮细胞、基底膜、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组成,基底膜在电镜下分内、中、外三层,其中内、外层含带负荷的硫酸样肝素,中层含带负电荷的涎酸蛋白。,肾小球滤过膜屏障作用:,、分子屏障:肾小球滤过膜仅允许一定大小的蛋白分子通过。、电荷屏障:内皮及上皮细胞膜含涎蛋白
3、,基底膜含硫酸类肝素,它们共同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的多价阴电荷层,通过同性电荷相斥原理,阻止含负性电荷的血浆蛋白(如白蛋白)通过。,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近端肾小管主要负责滤过液的重吸收,滤过的葡萄糖、氨基酸100%被重吸收,碳酸氢根离子90%被重吸收,水、氯化钠约70%被重吸收。氢离子的分泌与碳酸氢根重吸收密切相关,主要在近端肾小管进行。,髓袢也重吸收水和各种电解质,但各段对水和氯化钠的重吸收不成比例。直小血管与髓袢走向平行,通过逆流交换机制,使髓质到皮质形成由高到低的渗透梯度,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调节尿液浓缩稀释状态。,远曲小管,特别是集合管是调节尿液最终成分的主要场所。约10%的钠
4、离子在此处重吸收。氨离子的分泌主要发生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尿中的钾离子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醛固酮可以加强上述作用。,肾小管重吸收及分泌功能小结:,在内环境改变的情况下,肾脏通过巨大滤过膜、血流量的改变,各段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来改变尿的量、性质、渗透压、电解质含量、酸碱度及各种代谢产物的量来维持肾脏功能的恒定,一旦调节功能受损就产生肾脏病变。,三、肾脏的内分泌功能:分泌的激素可分为血管活性肽和非血 管活性激素1、分泌肾素:肾素绝大部分由近球旁器产生,肾素是一种酶,在它的作用下,从肝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及血管紧张素;血
5、管紧张素转换酶还可降解缓激肽。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肾内的升压系统。,2、前列腺素族:前列腺素族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主要为影响血管平滑肌及系膜细胞功能:由系膜细胞合成及释放的PGE2、PGI2可对抗由血管紧张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管加压素所诱致的系膜细胞收缩作用;影响水、钠代谢:PGE2可抑制Na+在集合管的重吸收,使排钠增加;还能抑制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参与尿液浓缩稀释过程。,3、激肽类系统:肾乳头部是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KKS)肾内降压系统的主要作用部位,其结果为扩张肾脏血管,促使水、钠排泄。4、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红细胞生成激素由肾脏产生,可促使骨髓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分化
6、成熟为红细胞。,5、1,25(OH)2D3:肾脏有1羟化酶,可将25-羟维生素D3转变为高度活性的1,25(OH)2D3。1,25(OH)2D3可促进Ca2+重吸收,维持骨骼发育和矿化。甲状旁腺素与1,25(OH)2D3交互作用以维持Ca2+代谢的平衡,甲状旁腺素可刺激肾1羟化酶的活力,1,25(OH)2D3可抑制甲状旁腺素的合成。,肾脏疾病的检查,内容:,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影像学检查,肾活检,尿液检查,一、尿液检查:,常为诊断有无肾脏疾病的主要依据。(一)蛋白尿:定义 若每日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0.2,尿蛋白定性阳性称为蛋白尿。3.5g/d或50mg/kgd(小儿100
7、 mg/kgd)或尿蛋白/肌酐比率3.5称重度蛋白尿。24h尿白蛋白排泄 30300mg称为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分类,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溢出性,生理性,1、生理性蛋白尿见于(无器质损害):功能性蛋白尿:包括运动、发热、过冷、过热、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引起的蛋白尿,诱因去除后可消失。(+、0.5g/d)体位性蛋白尿:可在25%的青年中出现,保持直立或脊柱前凸时发生机会较多,可能与淤血有关,平卧可使蛋白尿减轻或消失,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1g/d。,2、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质滤出并超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病变较轻,尿中出现以白蛋白为主的中小分子量蛋白质(选择性蛋白尿
8、);若滤过膜损害较重,尿中除排泄中小分子量蛋白质外,还有大分子量蛋白质,如lgG等(非选择性蛋白尿)。特点:蛋白尿量大,24小时超过2g;以中大分子蛋白为主。【临床意义】见于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与继发性肾 小球疾病。,3、肾小管性蛋白尿: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允许分子量2-4万道尔顿的蛋白质顺利通过,经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95%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当肾小管结构或功能受损时,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小分子量蛋白质蛋白质(如2微球蛋白、溶菌酶)重吸收障碍,导致蛋白质从尿中排出。此类患者尿蛋白总量一般2g/d;以小分子为主。,4、溢出性蛋白尿:机制: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但由于血内小分子蛋白(多
9、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本周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浓度过高超过肾吸收阈值时,从肾小球滤出。0.2-10g/d,(二)血尿(hematuria):,血尿定义:尿离心沉渣镜检,若3个高倍视野或10万/1h,50万/12h则称血尿;非离心尿液1/HP小量出血呈显微 镜下血尿;出血量超过lmlL可呈 肉眼血尿.,(三)管型尿: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形成管型。少量透明或颗粒管型:不一定代表肾小球有病变。白细胞管型: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红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上皮细胞管型:见于肾病综合征。肾衰管型:在集合管中形成,宽而短,见于肾衰竭时。(四)白细胞尿:尿沉渣检查,白细胞5个/HP或新鲜1h 尿液W
10、BC40万,或12h尿中100万者即为白细胞尿。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洁尿标本每HP见细菌或培养菌 落计数大于105/ml称为细菌尿。,二、肾小球滤过率(GFR),定义:单位时间内两肾生产原尿的量为肾小球滤过率。目前GFR不能直接测出,临床上只能用一些内源性及外源性的物质的清除间接来反应GFR。,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价滤过功能最重要的参数-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 GFRUx V/Px 肾血浆清除率(clearance)-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 全部清除(Cx)(ml/min 或L/24h)-如果某物质在肾小管内不被重吸收也不排泌,只由肾小球滤过,则滤过率与清除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泌尿系统 总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