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环境监测与评价 第10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核设施退役.ppt
《核环境监测与评价 第10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核设施退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环境监测与评价 第10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核设施退役.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核设施退役,整个核燃料循环系统及放射性物质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应用,都会产生放射性废物。流出物排放控制和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既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终点,又是辐射环境管理的起点。广义的放射性废物管理还包括核设施退役与环境恢复的有关作业。,10.1 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0.1.1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和特点,放射性废物(Radiation Waste)定义:来自实践或干预的,预期不再利用的废弃物(不管其物理形态如何),它含有放射性物质或被放射形物质所污染,其浓度或比活度大于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它所引起的照射未被排除。(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
2、安全基本标准,清洁解控水平(clearance levels):审管部门规定的、以活度浓度和(或)总活度表示的值,辐射源的活度浓度和(或)总活度等于或低于该值时,可以不再由审管部门的审管。,1、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IAEA推出放射性废物安全标准提出了关于放射性废物分类的最新建议,我国依此制订了废物分类标准GB9133-1995。按最终处置的要求分类、按处置前管理要求分类、按放射性废物的非定量分类。,(1)按最终处置的要求分类 高放废物、长寿命中低放废物(包括废物)、短寿命中低放废物和免管废物,放射性废物分类框架,定量依据,(2)按处置前管理要求分类 综合考虑废物处理、整备及处理要求,对气载废物、
3、废水及固体废物的定量分类依据见表。,(3)放射性废物的非定量分类A 按废物的产生来源,可分矿冶废物、核电厂废物、乏燃料后处理废物、退役废物及城市废物的等;B 按废物采用的处理、整备方法,可分为可燃废物、可压缩废物等;C 按废物的物理性质,分为挥发性废物、有机废物、生物废物等。,2、放射性废物的特点 含有放射性物质。它们的放射性不能用一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消除,只能靠放射性核素自身的衰变而减少。射线危害。放射性核素释放出的射线通过物质时发生电离和激发作用,对生物体会引起辐射损伤。热能释放。放射性核素通过衰变放出能量,当废液中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时,这种能量的释放会导致废液的温度不断上升甚至自行
4、沸腾。放废管理的根本任务:为废物中的核素衰变提供合适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将其对公众可能造成的辐射危害始终控制在许可水平以下。,10.1.2 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放射性废物管理目标 防止废物中所含的放射性核素以不可接受的量释入环境,使公众和环境在当前或未来都能免受任何不可接受的辐射危害,使之保持在许可水平以下和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2 放射性废物管理原则,以安全为目的,以处置为核心遵循:减少产生,分类收集,净化浓缩,减容固化,严格包装,安全运输,就地暂存,集中处置,控制排放,加强监测,10.1.3 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基本步骤,放射性废物的收集 应在各种放射
5、性废物的产生场所就地分类收集,以不同的接受方式和输送设备将各种废物分门别类集中到暂时贮存设施中。分类收集是为了便于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处理和处置。通常首先将废物按其物理状态分成液体、固体和气体废物,还可进一步按废物比活度(或放射性浓度)分成高、中、低放射性水平的废物,简称高、中、低放废物。对某些特殊放射性核素也应单独分类收集,如含氚废物、超铀废物(见超铀元素)等。对固体废物还可划分为可燃废物、不可燃废物、可压缩废物等。,放射性废物的减容 对放射性废液采用浓缩减容,有絮凝沉淀、离子交换、吸附、蒸发等方法。处理后原始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则浓集在小量的蒸发残渣、废树脂和沉淀泥浆内。根据废液的比活度、化
6、学组成、废液量和处理要求可选用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联合使用。对固体废物的减容一般采用焚烧或压缩处理。可燃废物经焚绕后减容比可达40100;不可燃的废物采用切割和压缩减容,减容比可达210。,放射性废物的固化 为了安全贮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须将放射性废液或其浓缩物转化为固体。放射性废物固化的基本要求是:固化体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减容比大,在水中的浸出率低;操作过程简单易行,处理费用低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废物可采用不同的固化方法,其中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化和玻璃固化等已实际应用。,放射性废物固化处理装置,放射性废物的贮存 未经固化处理的放射性废液和浓缩物以及尚未选定最终处置方
7、案的固化体等放射性废物,都应在固定地点贮存在专用的容器中,贮存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能使放射性废物泄漏。对各种比活度的废物要求使用不同的贮罐。如贮存碱性中、低放废液时一般采用碳钢贮罐;贮存酸性高放废液时须用双层不锈钢罐。对贮存比活度高、释热量大的高放废液的贮罐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材料要耐腐蚀,结构要牢固可靠,设有通风散热装置、检漏系统和料液转运装置等,并须进行监测。,放射性废物地下储存库,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气体 过滤;吸附(高效微孔过滤器、活性炭)液体 短寿命:放置衰变或稀释排放 净化(离子树脂超声净化器);浓缩减容;沉淀、吸附固化(水泥、沥青、塑料)固体 焚烧或埋藏处理,废物处理的几个概念1、去
8、污比(净化系数)DF 处理前后废物中所含核素浓度或比活度的比值。2、去污效率K 处理过程废物中所含核素总活度的去除百分率,可用比活度及浓度来表示:3、减容比(体积浓缩倍数)处理前废物体积与处理后浓缩物体积之比值:,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效果通常用去污系数和减容比表示。由于放射性只能靠放射性核素自身衰变而减弱,放射性废物处理的过程,实质上只是将放射性废物分成两部分的过程:一部分体积小但集中了原始废物中绝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其处理目标是尽量减小体积,以利于最终处置,其处理效果常用减容比衡量。另一部分体积大但比活度(或放射性浓度)很低。处理目标是使放射性达到允许标准,从而在下一步可作一般废物对待,其处理效果
9、常用去污系数衡量。,放射性废物的处置,陆地处置(Shallow land burial,underground disposal)深层、浅层、洞穴处置,海洋处置(sea disposal,ocean disposal),宇宙处置(extraterrestrial disposal)卫星轨道、行星轨道、太阳系以外,核反应消除(nuclear incineration)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产生的中子,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相关的法规与标准,法规: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环境政策,标准:放射性废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核安全局,1997 GB9133-1995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GB14500-1993 放射
10、性废物管理原则 GB9132-1988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 GB11928-1989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暂时贮存规定,10.2 放射性废水的管理 在铀矿开采、水冶、精制和235U的浓集,燃料元件的制造等一系列活动中,都有放射性废水的产生。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一些放射性物质也会产生一些放射性废水等。除乏燃料后处理第一循环其残液为高放射性废水外,一般为中、低放射性废水。,10.2.1 中、低放射性废水的净化处理 1、贮存衰变 有些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较短,如医学上常用的32P、131I等,反应堆中运行产生的某些裂变产物及活化产物如93Y、92Sr等,这类放射性废水在贮槽中存放一段
11、时间,它的放射性活度会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可排入下水道或有控制地排入地面水体。净化效果:核素半衰期,贮存时间(一般按其含寿命最长的核素半衰期的10倍考虑),2、絮凝沉淀和过滤 放射性核素及其它污染物质,常以悬浮固体颗粒、胶体或溶解离子状态存于废水中,除大颗粒的可静止沉降或过滤出去,其余的需往其中加入絮凝剂,常用作絮凝剂的有明矾、石灰、铁盐、磷酸盐等。废水中的酸碱度对絮凝的影响很大。根据需要可调节其pH值,使之产生絮凝沉淀,然后过滤沉淀,减少污染。,PH值对聚合铝去除水中各种放射性核素效率的影响,加速沉淀池示意图,3、离子交换 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以离子状态存在,要想除掉它们可采用离子交换法。离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环境监测与评价 第10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核设施退役 环境监测 评价 10 放射性 废物 管理 设施 退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