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技术new.ppt
《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技术new.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技术new.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目录,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冷热电三联供设计、选型与优化,影响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因素,冷热电三联供相关政策及前景,5,1,3,4,主要内容,2,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基本类型,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即CCHP(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经过能源的梯级利用使能源利用效率从常规发电系统的40%左右提高到80%左右,节省了大量一次能源。,基本概念,1
2、.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与其它能源技术有机融合,组成多元化供能系统,基本概念,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高温段,辅助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动力系统,燃气轮机 斯特林机 燃气内燃机 燃料电池 微燃机,冰蓄冷装置 电制冷机 蓄热装置 燃气锅炉 热泵,余热锅炉 吸收式制冷机 换热装置,设备组成,中温段,低温段,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目前三联供系统常用的发电机有燃气内燃机、燃气轮机、微燃机等不同形式,各种发电机的三联供系统的一些参数比较如下表,动力系统,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燃气内燃机性能特点,燃气内燃发电机突出的优势是发电效率高、环境变化(海拔高度、温度)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力小、所需然气压力低、单位
3、造价低,当然也有余热利用较为复杂、氮氧化物排放量略高的缺陷,其特点主要如下:,单机能源转换效率高,发电效率最高可达40%以上,能源消耗率低。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高温、高海拔下可正常运行。通常海拔高度每增加300m,内燃机的发电出力下降3%;环 境温度每增加1,内燃机的发电出力下降0.32%。可直接利用中低压天然气。,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燃气轮机性能特点,燃气轮机发电机具有体积小、运行成本低和寿命周期较长(大修周期在6万小时左右)、出口烟气温度较高、氮氧化物排放率低等优点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电压等级高、功率大,供电半径大、适用于用电负荷较大的场所。发电机输出功率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当大
4、气温度由15降至-20时,功率增加25%35%,效率增加6%10%;当大气温度由15降至40时,功率降低17%23%,效率降低5%8%。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余热利用系统简单、高效。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一般需要次高压或高压燃气。,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微燃机性能特点,微型燃气轮机叶片很小,为了获得较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多使用单级离心 压气机和单级向心透平,冷热电联供系统所使用的微型燃气轮机的功率在 30kW300kW之间。微燃机的特点是废气余热回收为热水;运动部件少,重量轻,振动小,没有必要设置特殊的防振设施;输出功率受环境温度影响;罩外噪声小;100 kW以下可切网运行。另外,小叶片的冷却问题使透
5、平进口温度受到限制,使目前的微型燃气轮机简单循 环的效率很难超过20%,带回热器的可以接近30%。发电效率低、发电功率小,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高温段,辅助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动力系统,燃气轮机 斯特林机 燃气内燃机 燃料电池 微燃机,冰蓄冷装置 电制冷机 蓄热装置 燃气锅炉 热泵,余热锅炉 吸收式制冷机 换热装置,设备组成,中温段,低温段,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三联供系统常用的余热利用设备有余热锅炉、吸收式制冷机和换热设备,余热锅炉,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吸收式制冷机,溴化锂制冷机,氨制冷机,蒸汽型,直燃型,余热型,热水型,复合热源型,以蒸汽的潜热为驱动源,以燃料燃烧为驱动源,以
6、热水的显热为驱动源,以各种余热为驱动源,热水与直燃型复合热水与蒸汽型复合蒸气与直燃型复合烟气与直燃型复合,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换热器,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高温段,辅助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动力系统,燃气轮机 斯特林机 燃气内燃机 燃料电池 微燃机,冰蓄冷装置 电制冷机 蓄热装置 燃气锅炉 热泵,余热锅炉 吸收式制冷机 换热装置,设备组成,中温段,低温段,1.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辅助设备,蓄冷设备,蓄热设备,燃气锅炉,电制冷机,热泵,目录,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冷热电三联供设计、选型与优化,影响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因素,冷热电三联供相关政策及前景,5,1,3,4,主要内容,2,冷热电三
7、联供系统基本类型,2.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基本类型,采用燃气轮机,为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和烟气中的含氧量,宜采用:,1)燃气轮机+补燃型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2)燃气轮机+余热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电制冷机+燃气锅炉;3)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汽水换热装 置+燃气锅炉;4)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热泵型电制冷机+电制冷机+换热装置+燃气锅炉;5)燃气轮机+补燃型吸收式冷暖机(直燃型)+电制冷;6)燃气轮机+高压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低压余热锅炉+蓄热装置+蒸汽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换热装置,2.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基本类型,采用内燃机,内燃机有烟气、缸套水
8、等余热,为充分利用余热宜采用:,1)燃气内燃机+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燃气锅炉;2)燃气内燃机+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热泵型电制冷机+电制冷机+蓄冷装置+燃气锅炉;3)燃气内燃机+补燃型烟气热水型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电制冷机。,2.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基本类型,采用微燃机时,由于发电量小,当回热器的回热量可调时,宜采用:,1)微燃机+补燃型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2)微燃机+热水型吸收式冷暖机(直燃机);,目录,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概述,冷热电三联供设计、选型与优化,影响冷热电三联供经济性因素,冷热电三联供相关政策及前景,5,1,3,4,主要内容,2,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基本类型,3.冷热电三联
9、供设计、选型与优化,从业主或相关设计方了解项目的建筑特点、负荷变化规律、相关的能源价格等资料,据此确定建筑的负荷变化规律并制定机组的运行制度,然后确定发电机组容量,根据发电机组的余热供应能力选择余热利用设备,再根据余热利用设备和对设计负荷的要求确定调峰设备容量,最后根据主设备的参数和工艺要求选定各种辅助设备。根据可能采用的运行模式、工艺方案等的不同,发电设备、余热利用设备、调峰设备可能有多种选择方案,应针对项目具体情况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最后选出最佳方案。,三联供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三联供系统选型需落实资料,项目的面积、建筑特点和功能分区,冷热需求面积;项目冷负荷、热负荷、热水负荷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布式 冷热 三联 技术 new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