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ppt.ppt
《第五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ppt.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讲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陶行知生平和教育活动,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他自幼聪明好学,免费入塾读书。1910年靠教会资助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1914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留学美国入伊利诺大学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1917年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开始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1.1921年底,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利,推动教育改进。2.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3.
2、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1930年4月遭国民党通缉被迫流亡日本。4.1932年,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还开展小先生运动。,5.1936年初,成立国难教育社,被推为社长,把生活教育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结合起来。1938年参加国民参政会,致力于抗战期间的教育活动。6.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7.1946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任校长,李公朴任副校长兼教务长。社会大学的宗旨是“
3、人民创造大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1946年4月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25日,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8月11日,延安各界2000余人隆重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周恩来高度评价他“是一个毫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称他是“万世师表”。郭沫若盛赞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1946年12月1日,陶行知遗体由上海运回南京晓庄劳山脚下安葬。,他名字来历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
4、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二、平民教育运动:实现教育普及,1903年,蔡元培就提出“平民教育”,但举步维艰。1923年至1926年,几乎竭尽全力于广泛宣传和推行平民教育,决心用平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觅新的曙光”。在南京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到处有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经拍摄教学影片后震动全国。,他写有平 民 教 育 概 论主编的平民教育千字课发行三百多万册,三、改造乡村教育,1926年开始,陶行知的视线由研究平民教育转到了乡村教育。提出教育必须下乡,知
5、识必须给予农民。他说“以农立国的中国,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提倡教育要与农业携手。通过乡村教育,要叫人生利,要叫荒山成林,要叫瘠地长五谷,从野人生活出发,向极乐世界探寻,要使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成快乐的活神仙。“,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在中国乡村教育改造一文中有力地抨击了中国乡村教育的弊端:“教人离开乡村往城里跑,叫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不造林,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叫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教穷的格外穷,弱的格外弱。”,改革乡村教育,从改造师范教育着手,晓庄师范成为一个实验基地。立下宏愿,要筹措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提倡开设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
6、村。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创办晓庄学校,自任校长。和师生一起开荒,一起建茅屋。,拒收书呆子、文凭迷、小名士三种人。经过演讲和开荒考试后,第一批招收了十三位学生。反对死教书,死读书,提倡活教书、活用书。晓庄师范的图书馆命名为“书呆子莫来馆”;礼堂取名为“犁宫”,门边书写对联是:“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食堂取名“食力厅”,要求学生自食其力。人民第一陶先生要求学生与农民交朋友。,1929年春,陶派晓庄学生到淮安创建新安小学,陶行知兼任校长,后派汪达之任校长。举世闻名的新安旅行团让孩子走上社会,旅行修学,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行程五万里,途经22个省市,历经18年头。,在上海宝山
7、创办山海工学团,工学团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方法:创立“即知即传人”的小先生制。内容:六个培养:培养普遍的军事能力;培养普遍的生产能力;培养普遍的科学能力;培养普遍的识字能力;培养普遍的运用民权的能力;培养普遍的节制生育的能力。,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认为抗日战争中那些流离失所的难童中,必有许多新中国的建设人才。1939年7月在四川省重庆市合川县,亲自从孤独院里挑选了来自全国13个省的150多位有特殊才能的儿童,针对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在普及基本知识的同时,分为音乐、舞蹈、绘画、戏剧、文学、自然、社会七个组,精心培养人才幼苗。,音乐组的贺禄汀、马思聪;舞蹈组的戴爱莲;文学组的艾
8、青、艾芜、姚雪垠;绘画组的陈烟桥;戏剧组的章泯,以及翦伯赞、艾思奇等均在育才学校任教。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军的全面教育和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四问”:即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集体生活是育才学校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自治、自创的精神和能力,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直接为抗战服务。,四、“生活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毕生倡导和推行的教育理论。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
9、育,在先生看来,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
10、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因此“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对教师有要求: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生活能力。对学生有要求:手脑并用,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真知。,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行知路上后来人”的杰出代表杨瑞清,新时代“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1963年生。1981年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讲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ppt 第五 陶行知 教育 思想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