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经济学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ppt
《信用经济学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经济学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1,第六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第一节 信用及其功能第二节 信用制度第三节 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阅读参考书目复习思考题,第六章,3,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准确理解虚拟资本的本质,运动的特点,与实际资本、信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学得的知识正确认识虚拟资本及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第六章,4,一、信用的产生及其形式,1、信用的含义 含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以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的形式体现的一种经济关系。是定期以偿还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运动。经济学中的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如赊购商品、贷出货币,买方或借方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第一节 信用
2、及其功能,第六章,5,一、信用的产生及其形式,2、信用的产生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生的基础。货币(职能)的出现产生最初始的信用买卖在时空上的分离导致商品或货币在时空上此余彼缺,由此产生赊销和支付,便产生了最简单、原始的实物形态的信用。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实物借贷便转向贷币借贷。随简单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演化,信用形式也是趋多样化。,第六章,6,一、信用的产生及形式,3、信用的形式 按信用的主体来划分,可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其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两种基本的信用形式。,第六章,7,一、信用的产生及形式,3、信用的形式(一)商业信用(1)含义:商业
3、信用是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或服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其实质等于把一笔资本在一定时间内贷给对方使用。,第六章,8,一、信用的产生及形式,3、信用的形式(一)商业信用(2)特点:主体:商品生产者、职能资本家之间提供的信用对象:商品资本范围:单向地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因而是有限的运动趋势:与资本再生产运动周期的扩张与紧缩同步,第六章,9,一、信用的产生及形式,3、信用的形式(二)银行信用(1)含义:银行以存款贷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2)产生:适应产业资本的循环周转运动而生。,第六章,10,一、信用的产生及形式,3、信用的形式(二)银行信用(3)特点:主体:货币
4、所有者与职能资本间发生的信用关系对象:货币资本范围:不受商品买卖的局限,有更大的信用规模与范围运动趋势:与产业资本运动周期的方向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相反。,第六章,11,一、信用的产生及形式,3、信用的形式(三)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通过信用手段进行财政分配的一种形式,包括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借助举债向公众筹集资金,也包括国家以债权人的身份通过贷款提供财政基金。国家信用也称作财政信用。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国内公债、国外公债、财政向银行透支、国家向国际金融机构借款等。,第六章,12,一、信用的产生及形式,3、信用的形式(三)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筹集
5、资金的行为便形成企业信用。,第六章,13,一、信用的产生及形式,3、信用的形式(四)消费信用 含义: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消费信用方式:赊账、分期付款发放消费信贷。,第六章,14,二、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二重的:一方面是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加深着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第六章,15,二、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1、信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资本自由转移,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省流通费用加速资本的积聚与集中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控,第六章,16,二、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2、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消极作用:促进虚
6、假繁荣促进虚假繁荣,加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触发生产过剩的危机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刺激投机,第六章,17,第二节 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由信用的系列组织形式和信用工具所构成的体系。一、银行和银行资本 二、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第六章,18,一、银行和银行资本,1、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2)银行的产生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产生的基础。银行的发展与货币经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第六章,19,一、银行与银行资本,1、银行的产生与发展(3)银行的发展 信用中介-万能的垄断者-多功能的综合性银行 最初,银行只是充当借货双方的信用中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垄断的形成,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发
7、生了根本的变化,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之后,银行经营业务和范围不断扩大,演变成多功能的综合性银行。,第六章,20,一、银行与银行资本,2、银行的分类 现代经济中银行是个庞大复杂的体系,按其经济功能,可划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第六章,21,一、银行与银行资本,3、银行资本(1)含义: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所有者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2)产生:是在借贷资本的基础上产生的,银行充当货币资本借与贷的中介。(3)来源:一是自有资本,一是银行借入资本,即吸收的存款。,第六章,22,一、银行与银行资本,3、银行资本(4)特点:从
8、存在形式看,有现金、有价证券两种形式。从运动形式看来,主要有:一是银行信用的形式,表现为借与还的运动;一是只取息而不还本的单向运动(如股票)。从资本的性质看来,银行资本是职能资本(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并存)(概括一下银行资本与借贷资本是什么关系?),第六章,23,一、银行与银行资本,3、银行资本(5)银行业务:主要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资金。负债业务的主要来源有三:职能资本暂时的闲置资本;借贷资本存入的货币资本;居民存款。资产业务银行通过发放贷款来贷出资金。贷出资金的主要方式有三:票据贴现;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投资业务。,第六章,24,一、银行与银行资本,3、银行资
9、本(6)银行利润由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再扣除银行业务费用。银行利润在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第六章,25,二、股份公司与股票价格,1、股份公司(1)含义:以入股方式筹集社会资本而形成的一种企业的资本,或财产组织形式。(2)形成:信用制度是资本集中并形成股份公司的基础:信用制度是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银行信用是股份公司直接融资的基础。,第六章,26,二、股份公司与股票价格,1、股份公司(3)形式:无限公司是由两个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组成的公司。有限公司由少数股东组成,各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仅以出资额为限的公司。两合公司由无限责任股东与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东的责任以所认缴的股票面值
10、为限的公司。,第六章,27,二、股份公司与股票价格,1、股份公司(3)形式:股份有限公司特点:等额股份,且可在社会公开出售;不可退股,但可转让;股东对公司的债务只负有限责任;公司只以本身的全部资本对公司的债务负责。,第六章,28,二、股份公司与股票价格,2、股票和股票价格(1)股票:股东投资入股并获取股息的凭证。特点:不返还性,风险性,流通性(因此,对筹集巨额长期资金有重要作用)(2)股息:股东定期从股份公司中分取的利润。,第六章,29,二、股份公司与股票价格,2、股票和股票价格(3)股票价格: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价格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最基本的两因素是:预期股息与银行利息率。股票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用 经济学 信用制度 虚拟 资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