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1.ppt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1.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案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核心术语(记准、写准、理解透,把握内涵和外延)1.亲本(P)、子一代(F1)、子二代(F2)2.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反交3.性状(相对性状、性状分离、表现型)4.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杂合体、纯合体)5.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黏:6.伴性遗传(红绿色盲、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和性 别决定(XY、ZW)7.遗传病(单基因、多基因、染色体异常、遗传咨 询、产前诊断)8.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遗传规律中相关概念整合,完成下面有关遗传规律的重要概念关系图,并思考下列问题。,答案 有关遗传规律的重要概念关系图,(1)读图辨析相同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答案 等
2、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右图中A与a、d与D、E与e分别称为等位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如图中的A、B、D、E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如图中的a、b、c、d、e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互称为非等位基因,如图中号(或号)染色体上的E(或e)基因和号与号染色体上的任一基因;二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可以互称为非等位基因,如A基因与号染色体上的b、c、D基因等。相同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同性状的基因。如图中的c与c基因。,(2)如何判断相对性状中的显隐
3、性?答案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根据子代性状判定a.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只有一种性,状,具有与后代相同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体,这一性状为显性性状。b.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即发生了性状分离,亲本所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且都为杂合体。根据子代性状分离的判定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3)如何判断显性纯合体、杂合体?答案 方法1:自交。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体。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方法2:测交。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
4、性性状个体,则最可能为纯合体。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方法3:用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为纯合体,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方法4: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也证明被检验亲本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水稻抗瘟病对易感瘟病为显性,现为甲、乙两种抗瘟病的水稻,其中一种为杂合体。现在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瘟病水稻选用下列哪种方法
5、最简便、易行()A.甲乙B.甲乙得F1再自交C.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测交D.让甲与乙分别自交关键信息“抗瘟病”、“易感瘟病”、“显性”、“杂合体”知识依据 基因分离定律、杂交、自交、测交,D,完整分析 本题考查了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几个简单常用的杂交实验进行适用性判断的能力,需要掌握杂交、自交、测交这三个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知道它们适用于解决什么问题且有什么缺点。这三个实验中,自交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子代数量较多时,能根据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缺点是在子代数量少时不可靠;测交能较可靠地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但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全为杂合体,操作起来也比自交复杂;杂交可根据子代表现型
6、判断显隐性并得到杂合体,但必须以亲本是纯种为前提。,遗传的基本规律应用的方法总结,完成下表并思考下列问题。,一对,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减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互不干扰,211,231,22或2n数量相等,22或2n(31)2或(31)n,211,22或2n(11)2或(11)n,(1)在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定律同时起作用。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1)
7、分析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条件答案 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原核生物和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无染色体,不进行减数分裂)。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性状遗传(只有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才发生等位基因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现规律性传递)。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且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2)试分析核、质遗传的关系答案 联系:核遗传和质遗传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生物体绝大多数性状由核基因控制,极少数性状由质基
8、因控制,还有一些性状是由核基因和质基因共同控制的。区别a.核遗传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上,DNA的运载体是染色体;质遗传的基因位于细胞质内的裸露DNA分子上,其运载体是线粒体、叶绿体。b.核、质遗传的桥梁都是配子,配子中的核遗传物质相等,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卵细胞中。,(3)可通过什么方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答案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看后代表现型种类比例是否是31或9331测交:看后代表现型种类比例是否是11或1111植物还可以采用花粉鉴定法(4)请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孟德尔用“假说”对自由组合定律实验现象的解释以及对“假说”的“演绎”过程。,答案,(5)思考基因型
9、的确定方法(有关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答案 依据表现型表现特点a.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即aa。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即Aa或AA。b.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纯合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推测为杂合体Aa。c.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是杂合体。d.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至少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体;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Aa。,依据特殊比例11Aaaa(Bbbb)31AaAa(BbBb)1111(11)(11)AaBbaabb(AabbaaBb)3131(31)(11)AaBbAa
10、bb(AaBbaaBb)9331(31)(31)AaBbAaBb,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C、c和G、g表示。现将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全为灰兔,F1自交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4。已知当基因C和G同时存在时个体表现为灰兔,基因c纯合时个体表现为白兔。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C、c与G、g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 色体上B.亲本的基因型是CCGG和ccggC.F2白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D.若F1灰兔测交,则后代有4种表现型关键信息“934”、“基因C和G同时存在灰兔”、“基因cc纯合白兔”,D,知识依据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测交完整分
11、析 根据表现型和题干信息可写出部分基因型,亲代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灰兔(CCGG)白兔(ccgg);灰兔(CCGG)白兔(ccGG)。若亲代基因型为,则F1为CcGG,F2不可能出现934。所以亲本基因型为灰兔(CCGG)白兔(ccgg),F1为CcGg,F2为9C G(灰兔)3C gg(黑兔)(3ccG+1ccgg)(白兔)。F2白兔(3ccG+1ccgg)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1ccGG+1ccgg)占1/2。若对F1灰兔测交即CcGgccgg,其子代为1CcGg(灰色)1Ccgg(黑兔)(1ccGg+1ccgg)(白兔),只有3种表现型。,伴性遗传的有关考查,完成下表并思考下列问题。,父
12、病子病女不病,外耳道多毛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交叉遗传(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父正常女必正常)隔代遗传男病率女病率,红绿色盲、血友病,交叉遗传(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母正常子必正常)连续遗传男病率女病率,(1)如何设计实验确定基因的位置?答案 杂交法:可选择杂交组合为隐性性状的雌性与显性性状的雄性进行杂交实验,即可鉴别某等位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调查法:在适当群体中,寻找具有某性状的个体进行调查,并统计具有该性状个体的性别比例。若表现在该性状个体中,雄性与雌性数量基本相等,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表现在该性状的个体中,雄性与雌性有明显差别,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表现出
13、该性状的个体全是雄性,则相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2)思考总结遗传系谱图试题一般解题思路。答案,(3)若要调查计算人类某遗传病发病率和研究其发病方式,则应该选择的调查范围是什么?答案 如果是要调查计算发病率则需要在全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但若要调查研究发病方式则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下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B.若-4与另一正常女子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 率为2/3,C.假设-1与-6不携带乙病基因,则-2的基因型 为AaXbY,他与-3婚配,生出病孩的概率是5/8D.依据
14、C项中的假设,若-1与-4婚配,生出正常 孩子的概率是1/24答案 D关键信息“患甲病-5与患甲病-6婚配生育-3(正常女儿)”、“非乙病-1与非乙病-2婚配生育一个患乙病的儿子-2”知识依据 遗传病方式的判断、概率的计算、基因的自由定律,完整分析 熟悉遗传系谱图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快速答题的关键。如本题中甲病,-5和-6均患病,而他们所生的子女中-3是一正常女儿,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对于乙病,因-1和-2正常,却生了一个患该病的儿子-2,由此可判断乙病是隐性遗传病;由C选项的假设可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的基因型为AaXbY,-3的基因型为1/2aaXBXB、1/
15、2aaXBXb,后代患病概率为1/23/4+1/21/4+1/21/4=5/8;-1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4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他们的孩子中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3,不患乙病的概率为7/8,则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37/8=7/24。,1.细胞核遗传的规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2.细胞质遗传与减数分裂的关系,3.伴性遗传与细胞核遗传规律的关系(1)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2)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选择题1.(09广州模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核 遗传 细胞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