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上课.ppt
《鲁迅《祝福》上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祝福》上课.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祝福,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的故事,鲁 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小说集:1.呐喊,收集19181922年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故乡、社戏、孔乙己等,共14篇。2.彷徨,收集19181922年的小说,祝福是第一篇,另外还有伤逝、离婚等,共11篇。3.故事新编,收入19221935年间所作的八篇作品,如非攻、铸剑、理水等等。,鲁迅先生的作品,鲁迅先生的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等回忆性散文。,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二心集
2、、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等。,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鲁迅 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 灯下漫笔,“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
3、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有关“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寒暄 送灶 陈抟 朱拓 荸荠呜咽咀嚼,唾弃蹒跚 一瞥 驯熟 俨然 醉醺醺不更事,渣滓 炮烙 窈陷草窠 蹙缩 歆享 牲醴,xun,zo,tun,t,b q,y,j ju,z,po lu,yo,k,c,xn,l,tu,pn shn,pi,xn,yn,xn,gng,检查预习,执拗 咬
4、文嚼字 负疚形骸 两颊 监生 沸反盈天 踌躇 窥探间或一轮 桌帷 讪讪惴惴 胆怯 怔怔,ni,jio,hi,ji,yng,chuch,jin,jin,wi,shn,zhng,zhu,qi,ji,ku,小说的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小说情节的作用: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段,语言、肖像、行为、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小说的环境,1、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时间、地点、景 物,起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2、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整体感知,1、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把全文分为六部分;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
5、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一、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思路,序幕,写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祥林嫂寂然死去,祥林嫂被卖改嫁,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再到鲁镇,再写祝福景象及我的感受,倒叙手法,结构上: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内容上: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倒叙的作用,研读:人物形象祥林嫂,1、阅读课文,写出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情节提纲;2、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祥
6、林嫂悲惨遭遇),外逃帮佣,初到鲁镇被人劫回,被迫改嫁丧夫失子,再到鲁镇捐献门槛,未能赎罪逐出鲁家,沦为乞丐祝福之夜,凄然死去,情节,初到鲁镇: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眼睛:顺着眼。再到鲁镇: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 前那样精神了。临死前:肖像: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眼睛: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鲁迅,找眼睛 论特点初到鲁镇再到鲁镇 讲阿毛故事捐 门 槛不让祝福行 乞问有
7、无灵魂,顺着眼,安分,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直着眼,分外有神,失神、窈陷,眼珠间或一轮,忽然发光,精神有些麻木,又有希望,再受打击,麻木,一丝希望,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作者通过肖像描写首先显示出的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但再到鲁镇时,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而第三处则显示其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找对话,论特点,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心理,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对大家讲阿
8、毛,麻木、空虚,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祥林嫂都说过哪些话?从中你可以看出她有怎样的心理特征?,祥林嫂肖像描写作用:,作用:概括了祥林嫂半生悲惨的历史,通过鲜明的对照深刻揭露了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共性勤劳、善良、安分、蒙昧个性顽强、倔强,善良的祥林嫂,以为辛勤劳作能安心生存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同情以为捐得门槛能减去罪孽,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亚里士多德,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丁玲,人物形象祥林嫂,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
9、、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我”和祥林嫂最后一次见面时,她一连问“我”问题反映了什么?该怎样认识?,分析:祥林嫂想知道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见面吗.她希望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及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她在封建迷信桎梏下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她提出这些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怀疑。,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讨论:祥林嫂之死,谁是凶手?,鲁四老爷柳妈四婶卫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我”庙祝鲁镇的男男女女,鲁四老爷,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的特点?
10、,“谬种”冷酷无情、虚伪,三次“皱眉”,初到鲁镇,“讨厌她是一个寡妇”,猜测可能是“逃”出来的时候,二进鲁镇“败坏风俗”,“可恶!”,“可恶,然而”,“然而”,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麻烦,祥林嫂私自逃走礼教不容,婆婆做主理所当然,“卫老婆子”先荐后劫,像祥林嫂这样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得到的,鲁四老爷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他通过“祝福”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柳妈,柳 妈,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受压迫的劳动妇女,对祥林嫂改嫁时
11、留下的头上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善意地把阴司故事讲给祥林嫂听,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就她跳出苦海,结果适得其反。,柳妈同样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地狱、报应之类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也完全是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但柳妈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
12、祥林嫂的“药方”,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救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四婶,四婶只是看祥林嫂能干,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并没有把她当人看。她的三次断喝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冷酷。,四婶的三次断喝第一次:“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第二次:“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第三次:“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卫老婆子,卫老婆子是一位利欲熏心、毫无人情味、虚伪狡黠的中人形象。她以介绍人打工为职业,从中谋利。即使对祥林嫂这样一个善良、安分耐劳、命运悲惨的人,也把她当作自己谋取金钱的工具,即使对鲁四老爷这样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祝福 鲁迅 上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