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早期发展.ppt
《西方史学史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早期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史学史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早期发展.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认识,是19世纪西方历史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现是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探索与19世纪的历史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唯物史观产生之前的西方历史哲学的普遍共识: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自低向高的发展过程。至于能否认识规律、规律的一般和特殊表现形式则认识各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史学中的阶级斗争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曾有麦客
2、士、马陆科斯、马尔克、马可思、马格斯、马尔格时等译法。从1902到1923年,经过21年才统一为马克思。1818年公历5月5日生于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现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洛宾列维(Rabbin Marc Levy)是一名犹太人拉比(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Heinrich Marx)(1817年2月改信基督教路德教派),生于1782年,同荷兰裔犹太女子罕丽普列斯堡(Henriette Presborck)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1830年10月
3、,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上。1840年,普鲁士新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即位,迫害自由主义民主人士,要求所有出版物都必须通过严格审查,大学失去学术自由,新国王任命的柏林大学教授F.W.von Shelling将会审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但马克思博士论文里哲学高过神学的立场不可能被反黑格尔的教授所接受,所以马克思将博士论文改寄给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的耶拿大学(Jena)审查博士资格。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并因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未进一步答辩而顺利获得耶拿
4、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1895年8月5日)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工业城市巴门市一个纺织资本家家庭。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父亲老弗里德里希是工厂主,虔诚的基督徒,带有普鲁士贵族血统。母亲心地善良,遵守礼教,喜爱文学和历史。1837年9月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恩格斯当时正在读中学)。,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他在柏林炮兵部队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以及谢林基督教
5、的哲学家等小册子,尖锐批判了宣扬“天启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他还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国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发表后,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1842年,恩格斯赴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家纺织公司工作,他父亲是该公司的合伙人。在伦敦第一次见到了马克思,但彼此印象不深。在曼彻斯特期间,他考察了英国工人阶级生活与工作状况,为他的第一部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准备了充分的资料。1844年,恩格斯在返回德国的路上经过巴黎,与有过信件往来的马克思第二次会面。这次两个年轻人在巴黎咖啡馆中相谈甚欢,成为终生的密友和同志。,二
6、、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形成的过程,1841年,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的过程中,认识到唯心主义哲学没法说明现实社会的物质关系,因此同青年黑格尔派分手,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一书的唯物主义观点,实现了思想的重大转变。但他不满意费尔巴哈书斋中是唯物主义,希望在历史、现实与唯物主义之间架起桥梁。1843年后,也就是25岁之后一直从事这种理论的构建工作。,1843年,马克思旅居巴黎,研究法国大革命史,获得了梯叶里、基佐等人的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知识,但不满意他们从征服论和人性论角度的解释,转而从经济关系中寻求答案。1844年4月,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这样,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
7、的唯物主义、法国史家的阶级斗争思想,在经济学当中汇合起来,一个历史发展的新解释便初步形成了。1845年春,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的重新会见时谈及这一新解释的概貌,并以文字形式第一次抽象地记述在个人的笔记中,即后来所见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1846年,两人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第一次公开的表述。但此表述不完善。(最早的表述)后来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中进行了补充。19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着手对社会经济形态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9年),是他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标准阐述。(最完整的表述)资本论发表时,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最终成为有
8、较充分的证据支持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三、唯物史观的核心原理,唯物史观与以往历史观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唯物地解释人类历史。唯物史观把人类历史的发展视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过程,这一自然的、规律的过程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所制约的。核心原理:直接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物质生产”或“经济前提和条件”或“经济运动”是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基础。)除此核心原理之外,有一系列与之紧密关联的支援理论系统,如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阶级、阶级斗争和党派的理论,国家的理论,社会意识新理论,社会革命了理论等。,四、唯物史观的内容,唯物史观也称历史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史学史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早期发展 西方 史学 第八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产生 早期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