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秦汉文学绪论.ppt
《6秦汉文学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秦汉文学绪论.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秦汉文学史绪 论,概论第一节 汉代文人群体的生成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变,概述,秦汉文学指的是秦统一中国(前221)到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元年(196)的文学。这是中国文学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初步开始自觉的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纷争的局面,文学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秦代:国盛而文微汉代:国盛而文昌,秦代:国盛而文微,由于秦王朝实行极端的文化专制政策,文学创作空前冷落。再加上秦朝时间短暂,所以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屈指可数。吕不韦吕氏春秋;李斯谏逐客书;刻石文琅琊台;仙真人诗。,返回,
2、汉代在国力强盛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学昌盛的局面。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汉代文人生活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他们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汉代:国盛而文昌,第一节 汉代文人群体的生成,一、文人群体的简介:战国时期,楚地出现了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一批文人,他们集于一地又前后相续,且创作内容相类,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征。到了汉代,文人群体的存在更为突出,从西汉前期开始,一直到汉代结束,文人群体的存在成为一种明显的文学史现象,其中尤以西汉前期和东汉后期最为突出。,二、
3、汉代文人群体的生成条件:1、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培养了文人的文学素养。2、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录用人才方法中,注意 及文学创作的才华。3、诸侯王、天子、外戚等权贵对文人的招揽。4、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等文化机构的设立。5、游学游宦风气的盛行。,三、比较突出的文人群体:A、西汉初期诸侯王招集的宾客;B、武帝时期汇集在中央的文人;C、东汉前期外戚们的幕僚;D、东汉后期,洛阳东观以及鸿都门学聚集的 文人;E、东汉后期,游学于都城以及太学的文人。,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1、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2、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3、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4、批判与赞颂的更迭5、士人的群体自觉与个体自
4、觉6、从浪漫到现实7、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相互促进,1、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 的艺术追求“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司马相如语,见西京杂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2、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 汉代文人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为汉代文学带来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激扬高昂的格调。,3、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士人的人生与仕宦相关,仕宦是士人实现其理想的首要途径。但是,士人们在仕途上往往成功者少而失败者多,这就引起他们“遇”与“不遇”的感慨。形成汉代文学“士不遇”主题。,4、批判与赞颂的更迭汉
5、代文学经历西汉初期对历史的批判与反省,经由西汉昌盛期的歌功颂德,再到东汉兴起的对现实的批判与反省的历程。,5、士人的群体自觉与个体自觉东汉中期之前,士人对自己群体或个体独立性的自觉并不明显。西汉初期秉承战国遗风,士人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但时间比较短,且自觉程度不甚突出。西汉至东汉前期,士人整体上对权势阶层带有明显的依赖性。东汉中期开始,士人的群体自觉和个体自觉的局面逐渐打开,其独立性明显增强。汉代文学中的个体情思由弱而强,个性在文学中逐渐得以张扬。,6、从浪漫到现实汉代文学和先秦时期的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汉代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进入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逐渐减弱
6、,而理性精神日益增强。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并没有使东汉文学走向虚幻,相反,它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作品的现实性得到进一步强化。,7、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相互促进汉代文学在民间和文人两个方面都呈现出兴盛的局面,两者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如民间五言歌谣与文人五言诗。,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1、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2、铺张扬厉文风和繁琐解经习气3、文学重摹拟与经学固守师法家法4、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5、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1、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汉书儒林传)经学与文学的结合日益紧密,经学之士往往能文,文学之士大都通经。他们是沟通经学和文学的重要媒介,促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秦汉 文学 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