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及通信类专利申请基础知识培训及交底书的撰写.ppt
《软件及通信类专利申请基础知识培训及交底书的撰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及通信类专利申请基础知识培训及交底书的撰写.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软件及通信类专利申请基础知识培训及交底书的撰写,专利修理工,2,专利是什么?,概念及特点:1、财产特性-可获得收益2、无形性-智力劳动成果3、专有性-受法律保护4、地域性-在一定的地域范围有效5、时间性-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有效专利制度的核心公开换独占,体现权利和义务专利制度的目的鼓励创新,促进科技和社会进步“专利制度是给天才之火加上利益之油”美 林肯,3,为什么要申请专利,4,中国专利类型,发明-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于美感
2、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5,发明专利的类型,发明,产品发明,方法发明,装置,设备、系统,组合物、化合物等,材料等,制造方法,测试、操作、使用方法等,例:软件模块、产品零部件等,例:路由设备、视频监控系统等,例:产品的生成和制造的方法、工艺等,例:某项功能的实现方法,产品测试、产品使用方法等,6,实用新型,-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产品的形状是指产品具有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确定的空间形状;产品的构造是指产品的内部构造,即产品的组成部分及其结构(如机械构造,线路构造等)产品的形状可以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所具有的确定的空间形状(如降落伞)允许产品中的某个技术特征为无确
3、定形状的物质(如温度计中的酒精)复合层可以认为是产品的构造,产品的渗碳层、氧化层等属于复合层结构,7,发明和新型保护的标的,产品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是零件、部件、材料、装置、设备等的形状、结构、成分、尺寸等方法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是步骤、过程、工艺,所涉及的时间、温度、压力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工具等,技术特征1,技术特征3,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技术特征5,技术特征6,技术特征2,技术特征4,技术方案,8,发明与实用新型的相同之处,保护的客体都是新的技术方案都有满足专利三性的要求,即专利法22条对发明和实用新型都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只对产品而言),9,发明与实用新型的主要区
4、别,10,专利审查流程,受理,分类,实审请求,发明实审,公布,初审,复审,北京高院,北京中院,授权公告,无效,权利维持,权利终止,受理,初审,授权公告,权利维持,评价报告,复审,无效,北京高院,北京中院,发明,新型和外观,权利终止,分类,授权后无效,三个月起诉,驳回,驳回,11,发明和新型的生命期,授权日,新型申请日,声明放弃日,公开,最长20年,1,2,超出20年,发明授权日,发明申请日,18个月,10年,12,可授予专利权的申请,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技术方案,三个基础判断:是否解决技术问题?是否是技术方案?是否产生技术效果?,满足专利三性,13,专利三性之新颖性,新颖性定义:该发明或者
5、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现有技术+抵触申请,申请日之前)-单独对比原则关键点:现有技术应当在申请日以前处于能够为公众获得的状态,并包含有能够使公众从中得知实质性的技术知识的内容三种情况:出版物公开、使用公开和其他方式公开,14,常见导致丧失新颖性的案例,1、在申请前,开发人员将包含技术方案的技术文档上载到网络上,该开发人员与公司签订有保密协议,是否造成公开?2、在申请前,研发人员参加3GPP国际会议,在会议上讨论了该技术方案,并作为3GPP的候选
6、标准,以文档或邮件方式上传到3GPP网站上,该讨论文档只有3GPP协会会员才能够访问,是否造成公开?3、在申请前,某开发人员发表了一篇毕业论文,或在国内某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其中包含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否造成公开?4、在申请前,公司将一应用该技术方案的软件产品在展览会上展出,并向与会者免费分发该软件产品的试用版本,未公开技术细节,但研发人员通过反向工程或抓包等分析手段可以获知该技术方案,是否造成公开?,15,专利三性之创造性,发明的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即非显而易见性)和显著的进步(即能产生有益效果)-问题:如何判断创造性?三步法:确定最接近的对比文
7、件确定区别特征和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判断是否显而易见-可单独对比也可结合对比,16,专利三性之实用性,概念: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可重复制造或使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逻辑上的再现性(与怎样创造、是否实施、是否有实际产品无关,理论上课实现即可)以整个申请的整体来审查,17,法第二十二条四款 无再现性 违背自然规律 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 无积极效果,专利法第二十五条 科学发现 智力活动与规则 诊断治疗方法 动植物品种 原子核变换方法 平面印刷品的设计,专利法第二条 发明、新型 产品、方法 技术方案,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专利法第五违反法律社会公德妨害公共利益
8、,18,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总体要求,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是指为解决发明提出的问题,全部或部分以计算机程序处理流程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执行按上述流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计算机外部对象或者内部对象进行控制或处理的解决方案。所说的对外部对象的控制或处理包括对某种外部运行过程或外部运行装置进行控制,对外部数据进行处理或者交换等;所说的对内部对象的控制或处理包括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性能的改进,对计算机系统内部资源的管理,对数据传输的改进等。涉及计算机程序的解决方案并不必须包含对计算机硬件的改变。,19,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有关智力活动的规则与方法,如果一
9、项权利要求除其主题名称之外,对其进行限定的全部内容仅仅涉及一种算法或者数学计算规则,或者程序本身,或者游戏的规则和方法等,则该权利要求实质上仅仅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法25条)如果一项权利要求在对其进行限定的全部内容中既包含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内容,又包含技术特征,则该权利要求就整体而言并不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属于法25条排除的范围,20,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发明申请的举例1,一种利用计算机程序求解圆周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一正方形的面积用均匀的足够精确的“点”进行划分,再作此正方形的内切圆,然后执行一个计算机程序来求解圆周率,分析:这种解决方案仅仅涉及一种
10、由计算机程序执行的纯数学运算方法或者规则,本质属于人的抽象思维方式,因此,属于专利法第25条1款第(二)项规定的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21,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涉及技术方案,如果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解决方案执行计算机程序的目的是解决技术问题,在计算机上运行计算机程序从而对外部或内部对象进行控制或处理所反映的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并且由此获得符合自然规律的技术效果,则这种解决方案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所说的技术方案,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22,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发明申请的举例2,一种去除图像噪声的方法申请内容概述:现有技术通常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软件 通信 专利申请 基础知识 培训 交底 撰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