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课程教学电子教案 第七章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59P).ppt
《《光学》课程教学电子教案 第七章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59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课程教学电子教案 第七章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59P).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光学 教案,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7.1 光的吸收,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3 光的散射,主要内容,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7.1 光的吸收,1.吸收定律,2.介质吸收的特点,3.吸收的起因,4.吸收光谱及其应用,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主要内容,光吸收的特点:吸收是介质的普遍性质。除真空外,没有任何一种介质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均完全透明。一般介质只能对某些波长范围内的光波透明,而对另外一些波长范围的光波不透明或部分透明。,光吸收的基本概念: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强度随传播距离衰减的现象。,7.1.1 吸收定律,7.1 光的吸收,7 光
2、的吸收、色散及散射,布格尔实验结果:,a:介质的吸收系数,(7.1-1),意义:均匀介质中,光强度的衰减量正比于入射光强度和介质薄层厚度。,(1)布格尔(朗伯)定律,7.1.1 吸收定律,布格尔(朗伯)定律:布格尔(1729)与朗伯(1760)先后分别由实验和简单的假设推导得出,光波透过整个介质后的强度:,I0:入射光强度;l:光波穿过的介质厚度,说明:对于给定波长的单色光,当介质的厚度以等差级数增大时,透射光的强度则以等比级数减小。,(7.1-2),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比尔实验结果:稀释溶液的吸收系数a 正比于溶液的浓度C:,(7.1-4),比尔定律:,(7.1-3)
3、,A:与溶液浓度无关的常数,反映了溶液中吸收物质分子的特征。,说明:比尔定律仅适用于稀释溶液(物质分子的吸收本领不受其邻近分子影响时才成立)。对于稀释溶液,根据比尔定律,在A已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溶液的吸收特征来确定溶液的浓度(溶液中吸收物质含量)。当溶液浓度很大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忽略,比尔定律不再成立,但布格尔定律始终成立。此外,布格尔定律仅描述了介质在一般光源产生的光辐射下的线性吸收,对于强激光辐射下的非线性吸收,布格尔定律不再成立。,7.1.1 吸收定律,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2)比尔定律,普遍吸收(均匀吸收,一般吸收):介质对某些波长范围光辐射的均匀吸收。
4、,普遍吸收的特点:吸收系数很小,且对于给定波段内各种波长成分具有相同程度的吸收系数。,选择吸收:介质对某些波长范围的剧烈吸收。由于所吸收光子的能量对应着介质的某个跃迁能级,故又称共振吸收。,选择吸收的特点:吸收系数很大,且随波长的不同而剧烈地变化。,说明:任何物质,既存在普遍吸收,又存在选择吸收。普遍吸收的结果导致介质的局部温度升高,选择吸收的结果导致介质能级发生跃迁。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范围的光辐射具有不同的吸收特性。对于可见光波段,普遍吸收意味着光波透过该介质时不变色,选择吸收则意味着光波透过该介质时的颜色将发生改变。,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7.1.2 介质吸收的特点,
5、石英玻璃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具有普遍(均匀)吸收特性,普通玻璃在可见光区具有普遍(均匀)吸收特性,7.1.2 介质吸收的特点,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严格的理论解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定性或半定量解释经典的电偶极辐射模型:光波电场使介质中的带电粒子极化而作受迫振动,一部分光能量转化为偶极振子的振动能量。若受迫振动的偶极振子间不发生碰撞,则各自的振动能量将以次波(偶极辐射)的形式发出,从而使总的光能量不受损失,即表现为介质透明而无吸收。若受迫振动的偶极振子之间因发生碰撞,则有可能将部分振动能量转化为振子的平动动能,因而次级辐射的光能量减少。,说明:一般情况下,随机运动着
6、的物质粒子之间总是伴随有碰撞发生,故任何介质对入射其中的光波均存在一定的吸收作用。吸收是物质的一般属性,透明只是相对的。,7.1.3 吸收的起因,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一束沿z方向传播的单色平面波的光振动复振幅:,(7.1-5),w:光波的圆频率;k:介质的波数;k0:真空中的波数,假定:介质的折射率为复数:,(7.1-6),单色平面波的光振动复振幅:,(7.1-7),光振动的强度:,(7.1-8),(7.1-9),吸收系数:,7.1.3 吸收的起因,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复数折射率模型:,复数折射率的实部n决定了光波在介质中传播
7、时的相位延迟特性;而虚部nk导致了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强度减小,损耗的光能量实际上为介质所吸收。,结 论,7.1.3 吸收的起因,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1)吸收光谱,具有连续光谱分布的光,通过有选择吸收的介质之后,某些波段或某些波长成分的光能量被介质部分或全部吸收,剩余的经分光仪器进行光谱展开后,原来连续分布的光谱中将出现一些暗区或暗线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物质在较高温度下的发射光谱与在较低温度下的吸收光谱对应。前者表现为暗背景下的一组亮带或亮线,后者则表现为连续光谱下的一组暗带或暗线。,带状光谱与线状光谱:由于物质分子或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流体、
8、固体物质的吸收波段很宽,吸收光谱为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分布。稀薄气体的吸收波段很窄,吸收光谱为一系列明锐的暗线。,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7.1.4 吸收光谱及其应用,7.1.4 吸收光谱及其应用,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太阳光谱:较宽的连续光谱,其中99.9的能量集中在红外、可见光及紫外区。由于地球大气中臭氧、水汽和其他大气分子的强烈吸收,短于295nm和大于2500nm波长的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故在地面上观测的太阳辐射的波段范围大约为2952500nm。,夫琅禾费线:太阳辐射的连续光谱背景上呈现出的暗线,源于太阳周围温度较低的太阳大气中的原子对更加炽
9、热的内核发射的连续光谱选择吸收的结果。,表7.1-2 太阳吸收光谱中较强的夫琅禾费线,7.1.4 吸收光谱及其应用,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物质中杂质元素含量的定量分析:极少量混合物或化合物中原子含量的变化在光谱吸收中将反映为吸收系数的很大变化,通过对其吸收光谱的分析,可以定量确定出该元素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红外技术研究:地球大气对可见光、紫外线具有较高透明度,但对红外线的某些波段却存在选择吸收。研究大气对红外波段的光谱吸收特性,有助于红外技术在遥感、导航、跟踪及高空摄影等技术领域更有效地应用。,7.1.4 吸收光谱及其应用,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2
10、)吸收光谱的应用,气象预报:大气中的主要吸收气体为水蒸气、二氧化碳及臭氧等,通过对这些成分的光谱吸收特性的分析,可获知其含量的变化,从而为气象预报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分子结构分析:不同分子或同一分子的不同同质异构体,具有明显不相同的红外吸收光谱。通过分析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可以获取分子结构的信息。,太阳大气分析:太阳光极为宽阔的连续谱以及数以万计的吸收线和发射线,是极为丰富的太阳信息宝藏。利用太阳光谱,可以探测太阳大气的化学成分、温度、压力、运动、结构模型以及各种活动现象的产生机制与演变规律,认证辐射谱线和确认各种元素的丰度。太阳发生爆发时,太阳极的紫外和软X射线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利用这些
11、波段的光谱变化特征可以研究太阳的多种活动现象。,7.1.4 吸收光谱及其应用,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1.布格尔(朗伯)定律与比尔定律及应用,2.普遍吸收与选择吸收的特点和区别,3.吸收光谱的应用,本节重点,7.1 光的吸收,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1.色散的概念,2.色散现象的观察,3.色散曲线的特征,4.色散现象的理论解释,5.群速度,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主要内容,色散的实质:介质的折射率随波长(频率)不同而变化,色散率:dn/dl,介质的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率,正常色散:dn/dl0,
12、出现于介质的一般吸收光谱区域,反常色散:dn/dl0,出现于介质的选择吸收光谱区域,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7.2.1 色散的概念,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7.2.2 色散现象的观察,(1)牛顿的正交棱镜法,实验装置:,(7.2-1),实验结果:,去掉棱镜P2时,观察平面上得到沿水平方向展开的连续光谱AB。去掉棱镜P1时,光谱只沿竖直方向展开。P1和P2同时存在时,光谱将同时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展开。,P1和P2材料性质相同时,最终展开的光谱带呈直线状,只是展开方向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P1和P2材料性质不同时,两个棱镜对于任意给定波长的谱
13、线所产生的偏向不同,从而使整个光谱带发生弯曲。,当入射角及棱镜折射角a 较小时,则最小偏向角近似为,此时弯曲光谱的形状近似反映了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关系曲线。,7.2.2 色散现象的观察,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实验装置:,(3)准确测定法,利用最小偏向角原理,分别测量出棱镜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折射率,从而精确地得到n(l)曲线。,7.2.2 色散现象的观察,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2)伍德的交叉棱镜法,(1)正常色散曲线,图7.2-3 常用光学材料的色散曲线,n,l(nm),萤石,冕牌玻璃,石英玻璃,轻火石玻璃,重火石玻璃,1000,
14、0,800,600,400,200,1.40,1.50,1.80,1.60,1.70,不同介质的色散曲线没有简单的相似关系,特点:在普遍吸收区域内,给定介质:l,则n,dn/dl,Dd,给定波长:n,则dn/dl,Dd,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7.2.3 色散曲线的特征,波长变化范围不太大时:,A,B,C:与介质有关的常数,需由实验数据确定,(7.2-2),(7.2-3),7.2.3 色散曲线的特征,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科希经验公式:,在选择吸收区,折射率随波长出现突变。在选择吸收区两侧,折射率随波长迅速变化,并且在长波一侧的折射率远
15、大于短波一侧。远离吸收区处,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表现为正常色散特征。,结论:反常色散并不反常。它反映了介质在选择吸收区及其附近的色散特征。如果介质在某一光谱区出现反常色散,则一定表明介质在该波段具有强烈的选择吸收特性。而在正常色散的光谱区,介质则表现为均匀吸收特性。,特点:,7.2.3 色散曲线的特征,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2)反常色散曲线,全部色散曲线:各波段的正常色散曲线与反常色散曲线之总和,特点:,折射率在相邻两个选择吸收带之间随波长增大呈单调降;,每个选择吸收带处折射率发生突变,且长波一侧折射率急剧增大;,随着波长的增大,各吸收带之间的曲线抬高科希公式中的
16、A值增大;,l=0时,对于任何介质,n=1。波长较小时,如g 射线和X射线,n1。,7.2.3 色散曲线的特征,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3)全部色散曲线,洛伦兹色散模型:色散介质可以看作是一种带电粒子(即弹性偶极振子)系统,色散源于带电粒子系统对不同频率的入射光波电场具有不同的极化响应(即产生不同的受迫振动)。,(7.2-4),稀薄气体介质的亥姆霍兹色散方程:,(7.2-5),w:入射光的圆频率;N:带电粒子系统的粒子总数;m、q:带电粒子的质量和电量;wj:带电粒子系统的第j个固有圆频率;rj、gj:具有相应固有频率的粒子数概率密度和粒子振动阻尼系数;k:介质的
17、衰减系数。,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7.2.4 色散现象的理论解释,对于具有单一固有频率的带电粒子系统:,(7.2-8),(7.2-6),(7.2-7),l=2pc/w,真空中波长;lj=2pc/wj,共振波长;bj=Nqj2rjlj2/4p2c2e0m,(7.2-9),l0(=2pc/w0):与w0对应的真空中波长,b=Nq2l02/4p2c2e0m,7.2.4 色散现象的理论解释,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1)塞耳迈耶公式(远离介质共振吸收区的亥姆霍兹色散方程),(7.2-11),对式(7.2-9)作二项式展开并取一级近似:,(7.2
18、-10),当l l0时,对上式进一步作级数展开,并取二级近似:,7.2.4 色散现象的理论解释,7.2 光的色散与群速度,7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2)由塞耳迈耶公式导出科希公式,(1)光速测定结果带来的困惑,近代测量光速的两类实验室方法:信号法和折射率法。,信号法:斐索齿轮法、傅科转镜法、迈克耳孙转镜法、克尔盒法等。,信号法基本原理:测量出光信号传播的距离s与所需时间t,则v=s/t。,折射率法基本原理:根据惠更斯原理对介质中光速的定义,通过测量介质相对于真空或空气的折射率n而求出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c/n。,傅科实验结果(1860-1862):利用转镜法测量了光在真空和水中的速度,发现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学 光学课程教学电子教案 第七章 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59P 课程 教学 电子 教案 第七 吸收 色散 散射 5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