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食品第67.ppt
《国际食品第6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食品第67.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篇 标准化活动的具体内容,第六章 标准的编写第七章 标准文献分类与检索第八章 合格评定第九章 国际标准化,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本标准实施指南,白殿一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年?月),第六章 标准的编写,编写标准常用的标准GB/T 1.1-2009 附录A(资料性附录)部分基础标准清单,GB/T 1.1-20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内容的确定方法GB/T 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
2、20000.2-2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GB/T 20000.3-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3部分:引用文件GB/T 20000.4-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GB/T 20000.5-2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GB/T 20000.6-2006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6部分: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GB/T 20000.7-2006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7部分: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GB/T 20001.4-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一、标准制定的一般程序,第一节 标准制定的程序,标准
3、预阶段和立项阶段要求(3个月),1、拟定标准新工作项目2、标准新工作项目的准备工作 必要性论证的内容:是否应制定标准;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制定标准的时机:技术的成熟程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标准的条件:有适当的起草标准单位;有充足的资料;有协调配套的措施。,可行性论证的内容,要求:周密、细致、完备;时限:一般3个月;注意征求有分歧意见单位意见。,3、起草阶段(10个月),4、征求意见阶段(5个月),标准制定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科研工作。,5、审查阶段(5个月),形式:会评、函评。要求:强制性标准必须会评;函评时回函不足2/3应重评,应有3/4回函同意为通过,;
4、会评出席会议代表3/4同意为通过,标准起草人不能参加表决。,6、批准阶段(8个月),批准周期:4个月;,涉及贸易的强制性标准应向WTO各成员国通报,自通报之日起60天之后,无反应意见,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批准、发布。,7、出版阶段(3个月)8、复审阶段9、废止阶段,2.标准快速制定程序,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 原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8.1.8,在正常标准制定程序的基础上省略:1.起草阶段(程序类别代号:)2.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程序类别代号:C)。,第三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可申请采用快速程序:(一)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项目,可采用程序(项目类别代
5、号:);(二)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项目,可采用程序(项目类别代号:);(三)现行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可采用程序(或程序)(项目类别代号:);(四)现行其他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的项目,可采用程序(项目类别代号:)。,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2004.3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采用快速程序制修订应急国家标准的规定 应急标准是指国家为了应对突发紧急事件急需实施的标准。,3.应急国家标准的制定,第五条 国家标准委收到应急标准项目建议后,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即时立项,即时下达计划。第六条 应急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委托有关单位组织起草,或根据需要直接组
6、织起草。第七条 应急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应急标准纳入国家标准体系。第八条 应急标准的应急原因及使用要求等内容应在前言中说明。第九条 应急标准起草过程中,可省略部分程序,但草案完成后须经有关专家会议审查。,采用快速程序制修订应急国家标准的规定,第十条 应急标准由国家标准委组织对口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相关单位进行审查。第十一条 应急标准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后,应及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第十二条 应急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标准提出单位应及时组织标准的起草单位和有关专家进行修改完善,并报国家标准委审批。第十三条 对不再使用的应急标准,国家标准委应及时予以废止。,采用快
7、速程序制修订应急国家标准的规定,第二节、标准质量,一、标准的适用性 成为社会中各种机构和人员共同遵守的规则;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被接纳;被法规或标准所引用。,二、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先进性:国际先进水平:达到国际上一些居领先地位的协会、学会、企业等发布的标准水平;国际一般水平:达到国际标准的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其余标准的水平,均应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标准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1、对标准的消化、验证、试验不够 对国际标准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不够;将个别实验室的试验未经普遍验证归纳为全国方法;尚不成熟的科研成果或未充分验证的结果即定标;仅在一定范围内行之有效的经验教训未经充分验证即推广到全国。2、标
8、准制定的程序不够规范,三、标准编写的规范性,第三节 标准编写方法,严格的“程序”;正确的“方法”;理想的标准文本;反映标准化的内容;发挥标准化的作用;达到标准化的目的。,标准的标志标准类别标准的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中国标准分类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发布及实施日期发布部门或单位,20,标准的层次,特定部分5.3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采标情况代替情况与前版的变动,基本部分提出批准归口起草单位起草人,第一章 范围第二章 引用文件第三章 术语与定义,第四章 基本要求 章 1 条 2.1 2.1.1 2.1.1.1.1(最多有5层)段(无编号)附录 规范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一、标准内容的划分,标准的要素
9、,资料性要素,资料性概述要素,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索引,规范性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封面(必)目次前言(必)引言,名称(必)范围(必)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要求规范性附录,规范性要素是“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要素”。,资料性要素是“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附加信息的要素”。在声明符合标准时无须遵守的要素。,是“附加条款”,是构成标准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使用标准时,这些条款应被同时使用。,规范性附录,资料性附录,是附加信息,仅限于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不应包含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二.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则,1、要求
10、标准规定的条款明确无歧义 在标准的范围一章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 力求完整;清楚、准确、相互协调;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食品标准名称的编写,标准名称最多由三个要素组成: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食品的产品标准名称要能反映产品的真实 属性。,2、统一性,标准结构统一;文体统一;术语统一。,GB/T 16902.1-1997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1部分:图形符号的形成第4章的表述为:,设计程序 设计图形符号时应遵守GB/T 16900-1997第5章的程序及以下规定:进行图形符号设计之前应首先在GB/T 16273及G
11、B/T5465.2中查找是否已有相应的图形符号;没有现成的图形符号时,按本标准下述规定进行具体图形符号的设计。,GB/T 16903.1-1997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标志用图形符号 第1部分:图形标志的形成 第4章的表述为:,设计程序 设计图形符号时应遵守GB/T 16900-1997第5章的程序及以下规定:设计图形符号之前应首先在GB 10001中查找是否已有相应的符号;按本标准下述各章的规定进行具体图形符号的设计。,GB/T 1.1-2000中6.6.4.1的规定为:,“如果用图提供信息更有利于标准的理解,则宜使用图。每幅图在条文中均应明确提及。”,GB/T 1.1-2000中6.6.5.1
12、的规定为:,“如果用表提供信息更有利于标准的理解,则宜使用表。每个表在条文中均应明确提及。”,规则:“类似的条款应由类似的措辞来表达,相同的条款应由相同的措辞来表达”,3、标准间的协调性,国标、行标、地标、企标上、下层标准之间、同层之间要协调统一,不能出现矛盾;每项标准应遵循现有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尽量引用现行(食品)标准。,4、适用性,标准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应当有相应的实验方法;标准的内容应便于实施;标准的内容应易于被其他文件所引用。,5、采用国际标准,当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标准时,应按照GB/T 1.1的规定编制我国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标准文本,其结构应与被采用的国际标准一致;遵守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食品 67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