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陈共第七版)第五章 投资性支出.ppt
《财政学(陈共第七版)第五章 投资性支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陈共第七版)第五章 投资性支出.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2-,课程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还存在政府性投资?财政投资应如何合理定位?政府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投资方式有哪些?政府加大“三农”投入背景是什么?主要投入方式有哪些?什么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市场进程加快条件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前景如阿?,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2011,亿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4-,一、投资与经济发展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5-,一、投资与经济发展,(一)投资是经济
2、增长或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凯恩斯乘数理论,马克思投资理论,-6-,马克思的观点:货币资本的投入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因为任何一项投资或生产活动首先要从货币资本的投入开始。在现代货币经济条件下,没有货币投资,任何其他投入都是不可能的。,-7-,凯恩斯的观点:不仅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还论述了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乘数原理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同边际储蓄倾向呈反方向变化。投资乘数=国民收入增量/投资增量=1/(1-边际消费倾向)投资是调节供求总量平衡的重要手段。,-8-,(二)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社会需求由消费
3、、投资和出口三部分组成,因此,投资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投资需要购置生产资料、添置生产设备,所以,增加投资可以刺激生产资料或设备生产的增长;投资中的一部分将转化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所以增加投资又可以刺激消费品生产的增长。投资可以刺激需求的增长,同时又可以增加和改善供给;投资过程首先是刺激需求,投资完成后才能增加供给。,-9-,(三)投资规模的确定投资规模既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要受当前生产和收入水平的制约。凯恩斯主义者的加速原理:加速原理认为,收入增减会引起投资的增减,而且收入的增减必定会引起投资更大幅度的增减或者说加速度增减。,-10-,由于投资规模既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要受当前生产和
4、收入水平的制约,所以,研究与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三个问题:(1)投资规模要适度;(2)投资结构要合理;(3)要注重投资效益。前两者又是后者的前提条件。,-11-,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限,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具有更大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来推动的,投资波动与经济增长波动具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缓慢时,往往依靠增大投资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当投资过旺及造成经济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往往采取措施首先压缩投资迫使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硬着陆 软着陆,-12-,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社会总投资都可
5、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一般而言,财政投资即为政府投资预算内投资(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预算外投资,-13-,我国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15-,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特点:非政府投资追求微观盈利;政府投资可从社会效益及成本角度评价、安排,可微利甚至不盈利;非政府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经济个体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投资规模有限、投资周期较短;政府财力雄厚,资金来源无偿(税收),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资和长期投资;非政府投资难以优化投资结构,政府投资则有利于社会投资结构的优化。外
6、部效应较大项目,-16-,(二)政府(预算内)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比重的因素 体制的不同 经济发经济展阶段的不同,-17-,市场经济下,属于市场活动的非政府投资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政府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产业领域发挥作用。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逐步下降,是符合一般发展趋势的。,-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亿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
7、2,-20-,市场经济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需要通过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进行。间接调控: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并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折旧政策等,制约非政府投资的条件,调控非政府投资的方向、规模与结构。直接调控: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结合非政府投资的状态,安排政府自身投资的方向、规模与结构,从而使全社会的投资达到优化状态。,-2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体现:直接调节自身投资的规模,间接调节非政府投资规模,使两者加总起来的总量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调节自身投资的结构,纠正非政府投资结构的偏差,
8、使全社会的投资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22-,(三)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就业创造标准,稀缺要素标准,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劳动力资本最大化标准,-23-,-24-,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2011,亿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26-,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The basic facilities,services,and installations needed for the functioning of a community
9、 or society,such as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water and power lines,and public institutions including schools,post offices,and prisons.基础设施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及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社会)条件,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铁路网、公路网、电讯网、国家电网)(维基百科),-27-,“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
10、、煤气等公共设施,即“物质性基础设施”(physical infrastructure),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28-,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Infrastructure Social Overhead Capital
11、,长江三峡水利工程,-29-,基础设施的内涵:狭义的基础设施: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广义的基础设施:除上述外,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30-,基础设施的特点:基础设施为不同的生产者提供“共同生产条件”。公用性、非独占性、不可分性“公共物品”基础设施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的投资多、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单个企业很难独立完成项目的建设。,-3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均对基础设施实行强有力的干预政策。(发展的初、中期)政府弥补市场缺憾,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财
12、政,除具有一般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外,还部分地充当着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32-,(二)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基础设施是处在“上游”的生产部门,基础设施投资是一种“社会先行资本”。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其他部门(也包括本部门)必需的投入品和服务。基础设施的感应度强,感应度系数较高。,-33-,感应度是指某产业受其他产业需求影响的程度。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提供的全部投入量。感应度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某一个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与依赖程度,也反映了该
13、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感应度水平高的部门,表明其它部门对它的依赖程度高,因而能制约其它经济部门的发展。,-34-,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发展从价值构成上分析,基础设施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构成其他部门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价格变动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动。,-35-,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产业投资产出模型图,O,K L 2,K L 1,K G 2,K G 3,D,产出线,C,B,Q3,Q1,A,Q2,K L 3,一般产业投 资,基础设施投资,I1,I2,I3,K G 1,欧美发达国家:Q1C Q2D Q3,日本、韩国:Q1A Q2B Q3,为达到一定的产
14、出量,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产业投资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配比关系,且按一定的比例递增。,中国?,-36-,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一)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基础设施从总体上可以归类为混合物品根据外部效应大小采取不同的提供方式农村公路、大型水利设施城市街道、给排水工程长话电讯、燃气发展中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采取以政府为主、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的混合提供方式。,-37-,(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如三峡枢纽、南水北调工程、航天事业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如收费公路、高速公路、桥梁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
15、资,混合提供。如小型机场建设,-38-,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如污水治理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BuildOperateTransfer 如发电厂建设,JC,-39-,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一、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意义二、政府(财政)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三、政府的“三农”投入政策及财政涉农支出,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2011,亿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41-,一、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意义,政府农村政策的转变1、以农补工(农村支持城市)政策阶段2、以工补农(城市反哺农村)政策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16、建设的若干意见多予、少取、放活,-42-,财政“三农”投资的重要意义: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稳定和发展农业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前提;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机制的必由之路;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才能改善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43-,二、政府(财政)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一)“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市场经济下,财政应履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功能,提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凡具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陈共第七版第五章 投资性支出 财政学 第七 第五 投资 支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