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比赛.ppt.ppt
《说课比赛.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比赛.ppt.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课主题:社会历史的主体,政法学院08政教3班 文梦勍,基本内容,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选自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11课第2框,1,本框承担着与本课与后一课衔接的任务,是第一框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也是整个唯物史观的最后总结,因此,从理论上讲,该部分内容十分重要。,2,由于本框的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从现实角度讲,它也是非常重要的。,3,本框内容是贯穿整个高中政治教学的原则及精神。它也是体现当代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石,学习好本框有助于理解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体系。,高
2、中政治必修模块,寻觅社会的真谛,必修4 生活与哲学框架,生活智慧,时代精神,探索世界,追求真理,思想方法,创新意识,认识社会,价值选择,单元一,单元二,单元三,单元四,哲学基本问题,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教材分析,(二)内容结构及时间安排,社会历史的主体(45分钟讲授),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内容群众路线的内容群众观点及路线的意义,教材分析,(三)教学目标,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普通个人与杰出人物的关系;群众路线及群众路线的含义以及其意义,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
3、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 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树立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教材分析,(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重难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
4、动阶级和反动人物。)依据: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学情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二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总体上看,正处于急剧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不成熟且在变化,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获得较好的统一。不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思维活动,就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也就难以从理性的高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与学方法,教学相长,诗词导入法,情景讨论法,小组
5、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设计模式(诗词导入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请同学先来朗读这首词,再联系上一框所学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志关系来讨论英雄与时势的关系。然后把同学分为两组,互相为两种不同的观点“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来辩论。设计意图1、同学们在学习上框的社会发展的规律知识已经认清了社会历史的前进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提出讨论英雄与时势的关系课题可以很好地衔接上一框内容。2、这一课题的讨论也容易引发学生对“英雄”这些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思考,通过杰出人物自身客观局限性来引出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主体
6、这一本框主题。,教学过程,(二)讲授新课(35分钟)讲课时间分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2分钟)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13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步骤一 授导普通个人与杰出人物的关系(5分钟)设计模式1、(激情发问法)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英雄,同学们你们欣赏的英雄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会让你感到?”“同学们,杰出人物与普通个人的联系在哪里?其实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是从普通个人发展来的。”2、(事例比较分析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事例,比较梁启超与鲁迅思想的差异性,从而区分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3、(矛盾冲突解密法)通过上述二者史观的冲突揭示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赛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