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海南大学.ppt
《计算机网络基础海南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基础海南大学.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基础,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主流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体系结构及协议、局域网标准及主流局域网技术、广域网、网络互连技术、网络应用等。,内容简介:,教 材:,谢希仁 编著,计算机网络(第4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目:,1刘志华 等编著,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2冯博琴 主编,计算机网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Kurose,J.F.and Ross,K.W.,Computer Networking,Pearson Education,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4.W.Richard Stevens,TCP/IP Illustr
2、ated,Volume 1,China Machine Press,2002.01.,第1章 概 述,基本内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ISO/OSI体系结构 TCP/IP体系结构,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组成、结构、分类及性能指标,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1 计算机网络及其发展过程,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用通讯线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联接,并按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讯和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1.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若干个主机,向用
3、户提供服务,构成资源子网;(2)一个通信子网,由一些专用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组成;(3)一系列的协议,用来控制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之间的通信。,1.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4个阶段:,(1)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20世纪50年代),终端,特点:是“终端-计算机”通信,彼此之间有明显的主从关系(有人认为这还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只能称用联机系统)。缺点:主机负担过重,既要承担数据处理任务又要承担通讯任务;线路利用率低,特别是在终端远离中心计算机时尤为明显。改进:通过前端处理机使主机不用管理通信;终端经过集中器走向主机。,图1
4、-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前端处理机:通信处理机也称为前端处理机,有时也可简称为前端机。前端处理机分工完成全部的通信任务,而让主机专门进行数据的处理。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主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前端处理机,计算机,终端,图1-2 通过前端处理机使主机不用管理通信,集中器:为了节省通信费用,可在远程终端较密集处加一个集中器。集中器的一端用多条低速线路与各终端相连,其另一端则用一条较高速率的线路与计算机相连。,集中器,终端,图1-3 终端通过集中器走向主机,(2)第二阶段:计算机通信网络(中国未经,20世纪60年代),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用于传输信息的计算机群。以美国的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
5、术为重要标志。分组交换网是以网络为中心,主机和终端都处在网络的外围,构成了用户资源子网。用户通过分组交换网可共享用户资源子网的许多硬件和各种丰富的软件资源。为了和用户资源子网对比,就将分组交换网称为通信子网。,图1-4 通过分组交换网连接主机和终端,特点:是计算机-计算机通信,没有主从关系;但体系结构差异较大,不利于互联,以通信为主要目的。,(3)第三阶段:计算机网络,在协议的控制下,以实现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借助于通信系统联结的多个计算机集合。特点:全网具有统一的体系结构,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4)第四阶段:计算机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向高速化、宽带化(2G)、多媒体方向
6、发展。未来通信和网络的目标是实现5W(3G)的个人通信(任何人who在任何时候when任何地方where都可以和任何一个其他人whomever传送任何信息whatever)。,特点:,开放性:一是相对其直接应用环境的开放和对不同应用的适应,二是相对其互联环境的开发,便于与其他网络和计算机的互联。综合性:体现了系统中各要素间的更紧密结合。智能化: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2.1 按拓朴结构分,1.2.1.1 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拓扑(topolgy)是从图论演变而来的概念,是一种研究与大小形状无关的点、线、面特点的方法。在计算机网络中抛开网络中的具体设备,
7、把象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单元抽象为“点”,把网络中的电缆等通信介质抽象为“线”,这样从拓扑学的观点看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就形成了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从而抽象出了网络系统的具体结构。我们称这种采用拓扑学方法抽象的网络结构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分为两大类: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树型、全连接型、交叉环型、网状型。如图1-5所示。,图1-5 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朴结构,图1-6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朴结构,在采用广播信道的通信子网中,一个公共的通信信道被多个网络结点共享。所有节点共享
8、传输介质,任何一个节点发送到网上的信息可为网中所有其它节点接受。适合于局域网。,1.2.1.2 按拓朴结构分类,计算机网络按拓朴结构分为: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总线型网络、树型网络、网状型网络。,(1)星型网络 组成:各节点间无直接的链路,分节点间的通信必须通过中心节点间接实现。优点:结构简单、构造容易、便于管理和访问协议简单。缺点:中心节点负担过重、扩充困难,对中心节点的可靠性要求高,通信线路总长度长,费用高,安装、维护麻烦。(2)环型网络 组成:各主机经由各自的中继器或转发器和点到点链路组成闭合环。优点:结构简单,传输路径长度较短,最大延迟确定,时实性较好。缺点:某个节点出错可能会终止全网运
9、行,既可靠性较差;同时扩充困难,这是由于此时需要对全网拓扑和访问机制进行调整所致。,(3)总线型网络 组成: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传输介质既总线上;任一站点发送的信号都可以沿介质传输且能被其他所有站点接收,但只有目的站点真正接收,其他的站点则把信号丢弃。优点:电缆长度短、可靠性高、易于扩充。缺点:总线的物理长度和容纳的站点数有限,多用于组建局域网。(4)树型网络 组成:各节点按层次进行连接,处于越高层次的节点,其可靠性要求越高。优点:这种结构总线路长度较短,容易扩展和进行故障隔离。缺点:结构比较复杂且对根的依赖性太大(5)网状型网络 组成:一般又分有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基础 海南大学 计算机网络 基础 海南 大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