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ppt
《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的两大趋势:,经济文明: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经济联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全球化),回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经济体系初步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体系最终确立,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重新确立,60-80年代末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回顾】,本专题知识与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联系非常密切,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连成一体,各国国家利益从近代的“你死我活”演变成当代的“相依为命”,
2、说明了面对世界经济危机世界各国加强合作的重要意义。1.要注意中国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辨证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2.将经济格局演变与大国关系和综合实力消长、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如2008年次贷危机)、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考查。,【考点展望】,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标解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WB总部,IMF大厦,GATT大楼,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3、),世界银行(WB),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经济三大支柱,布雷顿森林体系,【知识结构】,(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1.背
4、景,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历史背景?,(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1.背景,(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经济大危机
5、及二战的惨痛教训;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或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实力空前强大);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权;,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 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 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统称为“”。,2.建立,1944,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布雷顿森林协定,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材料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
6、紧急贷款以稳定汇率,得到了其提供的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并按其方案进行了改革。经过短短的两年,韩国金融秩序稳定,经济迅速恢复。结合材料思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有哪些作用?,作用: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为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材料一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于1946年6月开始营业。在其成立之初,贷款主要集中于欧洲国家,总贷款额约5亿美元。材料二 为了帮助地震灾区人民开展灾后重建和落实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世界银行向中国政府提供紧急贷款7.1亿美元,用于甘肃(2亿美元
7、)和四川(5.1亿美元)两省的灾后恢复重建。-世界银行集团网站上述材料表明了世界银行的成立有什么作用?,作用: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IMF,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 界 银 行,都是1945年成立;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都设在美国华盛顿;战后初期都由美国人控制,同,长期贷款侧重国际发展援助,短期贷款侧重稳定汇率,异,发展困难找世行稳定汇率找基金,3.特征,美国拥有绝对控制权,以美国为主导;,“双挂钩一固定”,以美元为中心;,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国际货币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固定汇率制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扩大了世界贸易,客观上起到扩
8、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促进,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4.影响,(1)积极,(2)局限 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中的中心地位,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5、瓦解:,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该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加上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美国无力稳定美元(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各国也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这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IMF对中国的帮助,多次贷款,用于弥补我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保持与中国对话和磋商,提供咨询服务介绍其他国家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在中国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使用项目,加强宏观经
9、济政策的基础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建立强大的数据库,使经济信息更好传播,【知识延伸】,中国是世界银行提供贷款项目最多的国家,也是执行最好的国家;贷款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项目(占一半以上)世界银行为我国提供援助:通过知识转让,改善中国经营环境,推动市场经济转轨通过农村发展、交通等贷款项目、政策咨询和远程教育活动,满足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需求通过水资源管理、能源领域贷款,推进环境可持续发展进程。,WB对中国的帮助,世行行长佐利克莅临我省考察世行贷款公路项目,世行检查合肥市加灌农业三期项目建设情况,1.(2008广东单科24)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
10、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高考链接】,2.(2009天津文综8)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A实现“凯恩斯计划”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3.(2011福建文综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
11、,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4.(2012江苏单科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 B C D,必要性:国际政局的变化和1929年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1947年,美
12、、中等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积极:促使世界贸易朝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消极: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评价,(二)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成立,(三)体系形成的影响,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年5月9日批准向希腊提供300亿欧元救助贷款,帮助这个深陷债务危机中的欧
13、洲国家。2009年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发展项目获得世界银行贷款6000万美元,用于帮助贵州省利用和管理其丰富的文化、自然和历史资源,提高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材料二 世界出口贸易年均增长率,材料四: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材料三:“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美国财政部长福勒,1.积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稳定秩序,促进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经济发展。,2.消极:美国拥有特殊地位。它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确立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霸主,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以美国为主导
14、的国际贸易体系,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认识:,旨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的多边国际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被誉为“经济联合国”。这个国际贸易体系以美国为中心,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常设组织,存在着诸多弊端,特别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建立起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1986年,中国政府提出申请,希望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地位,经过15年艰苦的谈判,中国于2001年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示意图,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1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总述1、概念:,2、原因:,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的结果,国际格局趋向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经济和科技领域,国际分工的差异和经济竞争的需要;,(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C民
16、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1、走向联合的原因:,(二)具体表现,必要性:,可能性:,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思想渊源)近代欧洲冲突和战争不断,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历史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关键因素),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本原因)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要提高国际地位,只有走向联合。(现实因素)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使欧洲人认识到联合的重要。(外部因素),(2009广东文基36)欧盟建立的背景是()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D上海合作组
17、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2007上海单科B13)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欧洲共同体(1967),欧洲 共同体(1951),欧洲 共同体(1957),欧洲 共同体(1957),欧盟(1993),性质:经济政治组织,性质:经济组织,煤钢,经济,原子能,欧洲一体化进程,合作领域从经济扩大到货币、政治 军事等领域,欧元正式流通(2002),199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形成过程,27,1957,1973,1981,1995,2004,2007,4.8,欧洲一体化大
18、事记(1951-2004年)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煤钢共同体。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欧共体第一次扩大。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1987年,单一欧洲法生效。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
19、动。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欧洲联盟,欧盟第四次扩大。2002年1月1日,欧元的纸钞与硬币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年,又有10个国家加入,共有25个国家。,结合材料所学知识,归纳欧洲一体化(统一)进程的趋势有何特点?,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6国到2004年25国,并有继续扩大趋势),由武力征服到和平联合(拿破仑、希特勒),由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的一体化(煤钢联营到关税同盟、统一市场、统一货币),由经济到政治的一体化(欧共体-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欧盟),方式:由武力征服到和平联合,范围:由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领域: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规模: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世界 经济 全球化 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