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MPA教程面向政府官员和公务员的必备手册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ppt
《电子政务MPA教程面向政府官员和公务员的必备手册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MPA教程面向政府官员和公务员的必备手册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政务面向政府官员和公务员的必备手册,主讲人:寿志勤合肥工业大学MBA/MPA中心2023年3月6日星期一,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1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与意义10-2 系统核心层(办公业务资源、宏观经济管理)10-3 系统支持层(金税、金关、金财、金融、金审)10-4 系统基础层(金盾、金保、金农、金水、金质),电子政务MPA教程,电子政务MPA教程,10-1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与意义,1)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2)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意义,“十二金工程”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对加强监管、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能力起到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和宏观经济管
2、理系统建设;第二类是增强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第三类是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金盾、金保、金农、金水、金质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电子政务MPA教程,10-1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与意义,1)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2)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意义,2003年已经全面开展的“十二金工程”是针对政府在加强监管、促进社会稳定和提高宏观经济决策效率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提出的。,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电子政务MPA教程,10-1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与意义,
3、1)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2)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意义,电子政务业务系统还包括外交、卫生、教育、科技、国防、监察、司法、民政、人事、国土、建设、交通、铁道、商务、文化等职能部门的业务系统。从长远看,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各类应用 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应用 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电子政务MPA教程,10-1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与意义,1)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2)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意义,目前,开展的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是从结合政府关键业务需求与业务应用寻找突破口,以关键政府业务应用的信息化带动整个政府职能的
4、转变,有利于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可以全面提高政府综合竞争力、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的发展。,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1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与意义10-2 系统核心层(办公业务资源、宏观经济管理)10-3 系统支持层(金税、金关、金财、金融、金审)10-4 系统基础层(金盾、金保、金农、金水、金质),电子政务MPA教程,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核心层,电子政务MPA教程,1)宏观经济数据库(1)项目概要(2)系统构成(3)进展情况2)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金宏”工程)(1)项目概
5、要(2)建设目标与原则(3)主要建设内容,电子政务MPA教程,2002年8月29日,在全国电子政务部门工作会议上,“宏观经济数据库”被列入中国中央政府电子政务一期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并明确由国家统计局牵头承担。宏观经济数据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家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基础项目。建设目标:能够满足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时对信息的需要,满足各个层面管理决策的需要;使社会各界可以方便地获取、查询政府宏观经济数据信息;确保政府数据来源的惟一性、全面性和权威性,把政府宏观经济信息作为国家的长期资源管理好;建成一个内容全面、数据权威可靠、质量较高,便于有效管理的大型集中分布
6、式宏观经济数据库。,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核心层宏观经济数据库,(2)系统构成,(3)进展情况,(1)项目概要,电子政务MPA教程,主要任务 建立一个边界清晰、共享兼容的宏观经济数据库指标体系;建成一个内容全面、权威可靠、及时更新、有效管理、方便使用的集中分布式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库系统;通过核心应用系统和用户服务系统,支持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满足各个层面管理决策的需要,同时,使社会各界可以方便地获取、查询政府宏观经济数据信息;建立宏观经济数据中心,从业务上、技术上确保政府数据来源的惟一性、全面性和权威性,把政府宏观经济信息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长期管理好、使用好。,10.电子
7、政务业务系统建设,(2)系统构成,(3)进展情况,(1)项目概要,10-2 系统核心层宏观经济数据库,电子政务MPA教程,工作原则 宏观经济数据库指标体系涵盖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教育、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与项目参与单位的部委局宏观经济度量指标协调一致;同时要同国际通行标准接轨,例如以GDDS为基准,积极向SDDS过渡。在项目参与单位的协助下,由国家统计局牵头统一设计搭建政府宏观经济信息服务内容架构,组织数据库建设,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补充、提供信息内容,共享信息资源。统一政府宏观经济信息发布窗口,强化宏观经济基础数据的管理,制定数据库运行、信息交换等管理制度,提高国家宏观经济
8、信息的发布、管理和利用的基础能力,使工作过程、利用渠道更加流畅、规范,为宏观经济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基础保证。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资源、交换系统等可以共享利用的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使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充分共享宏观经济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充分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提供的技术环境、技术标准、信息标准、安全规范,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制订宏观经济数据库自身的各项技术标准。,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核心层宏观经济数据库,(2)系统构成,(3)进展情况,(1)项目概要,电子政务MPA教程,3.管理机构 项目领导小组。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第一次部门工作会议要求,经与相关部门协商,成立了宏观经济数
9、据库项目领导小组,除国家统计局外,领导小组的组成单位还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税总局、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部门。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家统计局局长担任,由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和国家发改委秘书长等有关领导同志担任副组长。项目办公室及秘书处。项目办公室主任由国家统计局主管副局长兼任;由局办公室主任、计算中心主任兼任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前者负责项目办公室协调工作,后者负责项目办公室日常工作。项目办公室秘书处为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常设办事机构,设在计算中心。技术组和指标组。为保证项目相关工作顺利进行,根据2002年12月12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由项目参与单位相关专家和骨干组成
10、项目办公室下设的技术组和指标组,开展相关的项目方案、指标体系的研究设计工作,并协调工作进度。项目参与单位都指定了一名项目联络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统一联系。,(2)系统构成,(3)进展情况,(1)项目概要,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核心层宏观经济数据库,电子政务MPA教程,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项目工程包括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宏观经济数据库核心系统和支撑子系统。宏观经济数据库核心系统 宏观经济数据库核心系统。建立面向宏观决策、公共服务和国际社会要求的宏观经济数据库的核心系统是本项目的关键任务。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基础架构系统及基础设施运行、控制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包括多种工具和多
11、种应用模型的决策支持子系统,对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态势提供分析和决策支持。支撑子系统 宏观经济数据中心的主要功能构成包括:宏观经济信息和技术标准元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交换中心、可靠的存储备份、数据的整理净化系统、用户权限及安全管理子系统等。宏观经济数据库的信息发布子系统,既是政府提供服务和管理的窗口,又以信息门户形式建立支撑宏观经济数据库的信息发布、查询子系统。,(2)系统构成,(3)进展情况,(1)项目概要,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核心层宏观经济数据库,电子政务MPA教程,2002年9月,成立了宏观经济数据库项目领导小组,组成单位除国家统计局外,还包括当时的国家计委、国家
12、经贸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外经贸部、国税总局、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九个部委,领导小组的组长由国家统计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国家统计局主管副局长和国家计委秘书长担任。以上情况以“国统函2002162号”文报国务院信息办。2002年10月中旬,国家统计局以“国统函2002170号”文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函了解需求意见,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7个单位先后反馈了书面意见。同时,国家统计局还就建库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多次调研和举办技术讲座。2002年11月初,国务院信息办听取了宏观经济数据库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对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建设提出了重要意见
13、,其中涉及如何确定宏观经济数据库的边界、重点需求、与其他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关系、数据的管理保存、协调机制及服务模式等问题。,(2)系统构成,(3)进展情况,(1)项目概要,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核心层宏观经济数据库,电子政务MPA教程,2002年12月中旬完成了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项目建议书(初稿)的编写,并交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一步补充修订。2003年1月初,举行了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标组第一次工作会议;2月末,举行了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组第一次工作会议,通报宏观经济数据库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设想,介绍宏观经济数据库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
14、及今后的工作思路,讨论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方案(草案)设计准备工作。其后,又以多种形式进行了相关方案的讨论研究,并基本确认了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方案(草案),待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2003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以国统办函200347号、国统办函200348号分别向发改委、商务部发函,重新确认政府机构调整后宏观经济数据库领导小组成员及项目工作人员。(最新进展请见中国信息年鉴2004、2005)!,(2)系统构成,(3)进展情况,(1)项目概要,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核心层宏观经济数据库,电子政务MPA教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即金宏工程)是中国电子政务一期重点工程中的十二
15、大业务系统之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承担。上述部门领导组成项目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日常工作由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宏观管理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管理与决策的协调性;有利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准确、全面的获取宏观经济信息;有利于推进公共服务,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2)建设目标与原则,(3)主要建设内容,(1)项目背景,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核心层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MPA教程,系统建设的总体
16、目标是: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业务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决策水平,促进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与互动。为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信息服务,增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驾驭市场变化、应对突发事件、总揽经济全局的能力。系统建设原则:需求导向驱动、分期实施建设;保护既往投资、整合现有资源;逻辑集中管理、适度分布部署;部门联合共建、实现优势互补;统一标准规范、保障信息安全。该系统涉及面广、共建部门多、建设周期长,项目建设面临着认识不统一、模式不确定、机制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和困难。项目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政务;难
17、点不在于工程,而在于协调。为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力,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以书面、走访、会议等形式对主要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进行了认真的需求调查,对系统目标定位、建设内容、建设原则等进行了广泛探讨,共建部门就项目总体方案举行了多轮讨论,并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听取专家意见。经过充分的需求调研和全面论证,项目总体方案和建设思路获得了专家的肯定和共建部门的广泛认同。,(2)建设目标与原则,(3)主要建设内容,(1)项目背景,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核心层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MPA教程,系统平台 以国家统一建设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依托,以共建部门现有资源
18、为基础,形成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本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和应用集成环境 一是建立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制定信息交换规则,形成信息共享机制;二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宏观经济领域的信息共享环境;三是建设应用支撑与集成环境。共享信息数据库 共建部门在本部门业务数据库的基础上,依据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开发标准,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共享信息数据库。,(2)建设目标与原则,(3)主要建设内容,(1)项目背景,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核心层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MPA教程,宏观经济管理业务应用系统 根据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一是充实和完善共建部门
19、现有相关业务应用系统;二是建设一批宏观经济管理急需的重点业务应用系统;三是构建宏观经济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跨部门业务协同机制和网络化流程 依据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务信息化的需要,逐步构建符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的电子政务协同基础架构。统一的系统保障环境 一是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软件开发标准和应用标准等;二是依据信息内容,划分不同的安全域,实施等级保护,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三是重视体制创新,规范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保障水平。,(2)建设目标与原则,(3)主要建设内容,(1)项目背景,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核心层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3 系
20、统支持层(1)金税工程(2)金关工程(3)金财工程(4)金审工程,电子政务MPA教程,电子政务MPA教程,金税工程的提出起始于对加强增值税管理的需求。1994年,成立了跨部门的国家税控系统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金税”工程试点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系统建设工作。金税工程原由三个紧密衔接的系统组成: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和税控收款机系统。1994年3月底,“金税”工程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组织实施了以建设50个城市为试点的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即金税一期工程。该系统于1994年8月按计划开通。2000年5月,金税工程调整了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二期工程主要包括增值
21、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和发票协查系统等四个应用系统。,(2)三期建设概况,(1)前期建设概要,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支持层金税工程,电子政务MPA教程,金税工程二期的成功实施,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成效:有效解决了犯罪分子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骗国家税款的问题,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大要案呈明显下降趋势。加强了对增值税的管理,促进了增值税收入的稳定增长。完善了从严治队的保障机制,树立了税务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2)三期建设概况,(1)前期建设概要,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支持层金税工程,电子政务MPA教程,2002年,
22、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部署了全面实施金税工程三期建设。金税工程(三期)建设是在金税工程前二期以及其他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和信息资源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网络化的涉税信息综合处理平台,全面支撑各级税务部门行政管理、税收业务、决策支持、外部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需求。金税工程中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CTAIS)的总体目标为:根据一体化原则,用45年的时间,建立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网络,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以省局为主、总局为辅进行处理,应用内容覆盖主体税种、覆盖税务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覆盖各级国、地税机关,并同有关部门联网,包括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外
23、部信息、决策支持等四大子系统的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2)三期建设概况,(1)前期建设概要,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支持层金税工程,电子政务MPA教程,“一个平台”是指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即:逐步建立覆盖总局、国地税各级机关以及与其他政府部门的网络互联,形成基于因特网的纳税人服务网络平台;对业务处理、在线分析、存储系统、数据交换、网络、安全和系统管理等七个部分充实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并建立覆盖从物理环境、网络层、系统层、数据
24、库层、应用层信息安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技术体系等。,(2)三期建设概况,(1)前期建设概要,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支持层金税工程,电子政务MPA教程,“两级处理”是指依托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逐步实现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以省局为主、总局为辅进行处理。即:在“一个平台”的支撑下,建立总局、省局两级数据处理中心和以省局为主、总局为辅的数据处理机制,逐步实现涉税电子数据在总局、省局两级的集中存储、集中处理和集中管理,以使业务流程更加简化,机构趋于扁平化,管理和监控更加严密,纳税服务更加简便,系统维护更加便捷,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并使得数据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全局分析与局部透视
25、相结合,全面提升数据的价值。,(2)三期建设概况,(1)前期建设概要,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支持层金税工程,电子政务MPA教程,“三个覆盖”是指应用内容覆盖主体税种、覆盖税务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覆盖各级国、地税机关,并同有关部门联网。即:通过金税工程(三期)的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全国税务系统得到广泛应用,逐步实现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国税、地税机关管理的主体税种,税务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电子化监控,以保证税务工作简便、规范、高效地运行。,(2)三期建设概况,(1)前期建设概要,10.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0-2 系统支持层金税工程,电子政务MPA教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政务 MPA 教程 面向 政府官员 公务员 必备 手册 10 业务 系统 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