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装备.ppt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装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装备.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信息化与校园网建设,教育信息化与校园网建设,一、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二、校园网建设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一)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二)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一)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提出教育信息化及其特征信息化教育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意义信息技术真的能改变一切吗?教育信息化建设涉及的六个方面,1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是依存、依附、依赖于物质的一种文化知识表达形式。信息技术是研究如何获取、识别、转换、存储、传递、再生以及控制掌握各种信息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信息科学、生物科学和材料科学将是2
2、1世纪产业革命的三大热点。,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信息的获取与应用技术等。其中,微电子是细胞、通信网络是神经、计算机硬件是大脑、计算机软件是灵魂。,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数字电视技术飞速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教育方式的影响会更大。,2.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进入学校以后将引起:学校的革命学生的革命教材的革命教学方式的革命学习方式的革命教学管理的革命教育技术的革命,3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提出,美国总统克林顿(1993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Info
3、rmation Superhighway)核心是发展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 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4教育信息化及其特征,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里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是达到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范围:整个教育领域内容: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手段: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间:是一个过程结果: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技术特征,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多媒体化,5信息化教育的特征,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
4、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多媒体技术,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存储、传播和处理信息。关键特性:信息载体的集成性 多样性 交互性,超文本和超媒体,超文本(Hypertext):以一种网状的形式组织文本信息。以结点为基本单位,结点之间用链进行连接。超媒体(Hypermedia):以一种网状的形式组织各种媒体。特点:它使用户能对它作出响应,它随之也将对用户作出回应。,因特网用于教学的优势,幅员辽阔的知识海洋 一桶水与汪洋大海方便快捷的搜索技术 案例:寻找恐龙世界平等宽松的讨论环境 背景故事:与“比尔盖茨的对
5、话”,网络:教学资源的无限拓展性开辟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新途径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学评价的理论、方式、手段的变化,人类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人类教育史上继文字出现、学校创立和活字印刷之后的第四次革命。,第四次教育革命的技术特征,知识的表现形式:静态 多媒体知识的组织形式:线性 网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 多渠道教学资源:贫乏 无限拓展,6教育信息化的意义,(1)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2)有利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3)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4)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5)促进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7信息技术真的能改变一切
6、吗?,原子弹 原子物理的发明 原子能 加快教育改革信息技术的应用 强化传统教育(人灌+电灌)结论:技术的社会应用取决于技术的使用者,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仅是把现代化的机器引入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的思想,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8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涉及六个方面,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教育信息产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信息时代对人才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各国都在重视教育信息化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教育部的重大决策十年分三个层面推进总体发展
7、规划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的三大战役,1.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目标:创新能力 信息素养培养内容:强调能力和方法,2.各国都在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加快发展本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争抢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力图使本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以信息化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印度经过多年努力,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欧盟、日本等国相继提出了发展信息技术的目标,以期在新世纪
8、成为信息技术强国,为新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本能力的培养,第一个层面:把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到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基础能力。第二个层面:培养新的读写算能力读:如何利用网络来读写:如何利用新型的写作工具来写算:信息处理,信息素养,信息意识情感 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信息科学技术常识 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科学素养的重
9、要基础。,信息素养,能够高效、有效地获取信息能够成功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够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够创造性地表达信息能够进行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所有的师生都将能在他们的教室、学校、社区和家里使用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将使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学习标准。所有的学生都将具备信息素养的能力。研究和评估将提高下一代在教与学方面的技术应用。数字内容和网络应用将改变教与学。,3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据1999年底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近6万所,每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近3000万人;拥有计算机165万台,计算机教室近
10、10万个,建立校园网的学校近3000所。,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必须果断地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否则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落后意味着挨打!,制海权 制空权 制信息权,沸水中的青蛙,我们必须奋起一跳!,4教育部的重大决策,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背景故事:十年太久,只争朝夕。,5十年从三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推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
11、的普及和运用;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第三个层面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并通过提供大量的经过信息化加工的教育软件和课程资源,通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及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用较低的成本将课程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培训教师,扩大学生受教育机会,切实提高教育质量。,6发展规划,将信息技术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阶段目标:2001年,全国普通高中和大中城市的初中都要开课。2003年,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课。2005年,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课。,7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
12、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分两步实施,第一阶段: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1)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2)建设丰富的信息资源(3)大规模地培训教师(4)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会学生 使用计算机目的:为应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阶段,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8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三大战役”,在全国中小学里开设信息技术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信息化 技术装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7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