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原理与工艺教学课件PPT幽默的传输和油墨转移教学培训PPT.ppt
《印刷原理与工艺教学课件PPT幽默的传输和油墨转移教学培训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原理与工艺教学课件PPT幽默的传输和油墨转移教学培训PPT.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油墨的传输和油墨转移Ink Transfer,1、油墨传递的基本概念2、供墨系统3、给墨行程、分配行程、转移行程4、油墨转移方程5、油墨转移方程的参数的含义、影响因素,?,第一节、油墨传递和转移的概述,墨量的多少,供墨系统的性能,1、供墨系统的重要性,传递的稳定性,传递的均匀性,传递的墨层厚度,印刷品质量,2、供墨系统的类型,供墨系统的类型,长墨路供墨系统,短墨路供墨系统,胶印油墨的传递,凸印油墨的传递,凹印油墨的传递(照相凹版),柔印油墨的传递,Roland胶印机,3、长墨路供墨系统的结构,KBA胶印机,Heidelberg M600卷筒胶印机,4、短墨路供墨系统的结构,长墨路油墨行程
2、:(胶印、普通凸印),A给墨行程B分配行程C转移行程,油墨转移:指油墨从印版或橡皮布向承印物表面的转移,输墨系统:由给墨、匀墨、着墨三个部分组成的机构或装置。,系统组成:主要由墨斗、墨斗辊、传墨辊组成,一、给墨行程,1、给墨行程的组成,给墨行程是指油墨从墨斗传输到匀墨辊的过程,第二节 油墨的传输,2、给墨行程的结构,墨斗辊,3、给墨行程的条件,性能良好的给墨装置,流变特性良好的油墨,3、给墨行程的条件,油墨的流变特性对给墨行程油墨传输的影响,过小:不易将一定厚度的油墨传输出来。,粘度,过大:“不下墨”。,4、给墨量的控制,给墨量一般由两个参数来控制:,A、刮墨片与墨斗辊之间的间隙d,B、油墨在
3、墨斗辊上接触的弧度,假定印刷品的墨层厚度为,有:;d,cd,其中:C为一常数,主要与给墨装置的结构形式、尺寸有关,5、给墨性能分析,印刷机上给墨量的多少基本通过调节d的大小来控制,对于d而言,5、给墨性能分析,对于d而言,先进的胶印机上一般整个给墨系统分成了32个墨区来分别控制每一个墨区的墨量,5、给墨性能分析,分墨区控制墨量,5、给墨性能分析,对于而言,有两个因素会影响其大小:,一个是油墨在墨斗中的高度,一个是刮墨片的倾斜角度,印品墨层厚度随油墨高度的下降而下降,从而导致印刷品的密度下降。,对于而言,5、给墨性能分析,墨斗容墨量对给墨量的影响,5、给墨性能分析,印刷过程中一般要尽量使维持稳定
4、,现代印刷机之自动加墨系统,5、给墨性能分析,对于油墨而言:,影响给墨量的因素主要是油墨的屈服值和油墨的触变性,高速印刷机的墨斗常配有自动搅拌装置,帮助油墨触变。经验表明:04.0102Pa,触变指数3.2,给墨顺畅。,屈服值,过大:大于墨斗辊旋转所产生的剪切应力,“不下墨”。,过小:失去塑性,油墨流泻。,触变性,过大:墨斗辊旋转所产生的剪切力不能使油墨粘度有足够的下降,,“不下墨”。,印刷时,应勤搅拌墨斗中的油墨。,6、轮转胶印机的给墨,与单张纸胶印机的区别:,没有了传墨辊,快速的墨斗辊取代了慢速的墨斗辊,连续的供墨,由刮墨片完成供墨的多少,供墨一般要求较多,卷筒纸胶印机的速度快达15m/s
5、,而单纸胶印机只有5m/s,卷筒纸胶印机纸张稍差,而单张纸胶印机纸张质量高,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1、油墨分配系统,组成:,串墨辊:起串墨作用,串动幅度0-40mm,匀墨辊,重 辊,着墨辊,串墨辊,匀墨辊:起匀墨作用,重 辊:增加墨辊之间的压力,着墨辊:主要承担向印版供墨 靠版辊,二、分配行程,1、油墨分配系统,油墨分配行程的作用,A、改善油墨的流动性,B、使油墨分配均匀,2、油墨分配系统的性能指标,分配行程的匀墨性能采用匀墨系数来表示,用Kc表示。,匀墨性能,Kc等于匀墨装置中所有匀墨辊的匀墨面积总和A匀与印版面积A版之比,N:墨辊的根数,Kc值越大,匀墨性能越好;一般要求Kc3为好。,L:
6、墨辊的长度;,Di:第i根辊的直径;,Ai:第i根墨辊的匀墨面积;,2、油墨分配系统的性能指标,分配行程的着墨性能采用着墨系数来表示,用Kd表示。,着墨性能,设:着墨装置中所有着墨辊的着墨面积总和为A着,印版面积为A版,则,Kd值越大,着墨性能越好;一般要求Kd1为好。,L:墨辊的长度;,Dj:第i根辊的直径;,Aj:第i根墨辊的着墨面积;,M:墨辊的根数,2、油墨分配系统的性能指标,分配行程的贮墨性能采用贮墨系数来表示,用Kg表示。,贮墨性能,Kg等于匀墨系数Kc与着墨系数Kd,Kg KcKd,Kg的值越高,表示全部墨辊贮存的墨量越多,给墨系统自动调节墨量的性能也越好,从而保证了印刷品墨色一
7、致。,3、油墨分配系统中胶辊的粘弹性,分配行程中的墨辊采用软硬交替排列的方式,以减轻墨辊之间的振动,导致了胶辊的粘弹性变形,形成了胶辊的内耗,使胶辊老化。,墨辊间的接触压力大,胶辊的温度升高,墨辊的直径增大,胶辊的温度升高,现在的印刷机上,墨辊数量较多,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温度,供墨不稳,在所有的供墨辊中,串墨辊的温度升得最高,所以,串墨辊有冷却。,卷筒纸胶印机:一般3根着墨辊,卷筒胶印机的墨辊数量多于单张纸胶印机,目的:多储存墨量,100-0-0型,第一根着墨辊100%供墨,剩余两根起匀墨作用,80-10-10型,第一根着墨辊80%供墨,剩余两根仅供10%,并起匀墨作用,卷筒纸胶印机(新闻)有的
8、只有2根着墨辊,4、卷筒胶印机油墨的分配系统,1、油墨在墨辊间的流动机理,油墨在辊隙间汇合,油墨开始分裂,在墨层内部形成“空核”,“空核”逐渐长大形成“空洞”,“空洞”形成的同时,油墨也被拉成丝,最终油墨断裂,分成三部分,从机理上看:一部分油墨仍保留在上一根墨辊上;另一部分油墨则传递到下一墨辊上;还有一部分油墨则形成“墨雾”。,第三节 油墨在墨辊间的流动和分配,2、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A辊,B辊,设:有A、B两辊,在理想的辊压状态下:,则有:AB,AB1/2(AB),注意:我们讨论的问题的前提是理想状态,即,油墨分裂率(条件:a+b=c+d),给墨辊,受墨辊,B,A,d,b,c,d,在适当的压
9、力下,墨辊间的油墨分裂处于稳定状态,任何墨辊间的油墨分裂率f=0.5;即分离在两个墨辊上的墨层厚度相同。c=d=(a+b)/2,2、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设:供给印品上的墨量为100a,印版残余墨量为0,76100a,61/2(75),51/2(64),41/2(52),31/2(40100a),21/2(31),11/2(20),0100a1/2(31),2、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1050a,20100a,30150a,40200a,50300a,60400a,70500a,供墨系统从上到下,各墨辊上的墨量逐渐减少,7=0+500a,着墨率:把每根着墨辊向印版提供的墨量与所有着墨辊向印版提供的墨
10、量之比,称为着墨率,对四根着墨辊,A组43.3%,B组6.7%,从墨斗辊到着墨辊,墨量逐渐减少,印刷过程中要减少停机次数,3、油墨在分配行程中的问题,印机在工作状态下,即合压状态,从墨斗辊到着墨辊,墨量相同,印机在非工作状态下,即离压状态,3、油墨在分配行程中的问题,墨辊的排列方式不同,油墨的分配不同,3、油墨在分配行程中的问题,(a)传输系统,(b)传输系统,a、着墨辊的压力调整,着墨辊的问题,3、油墨在分配行程中的问题,着墨辊的问题,b、着墨辊与印版开槽的碰撞,引起墨辊的振动,3、油墨在分配行程中的问题,着墨辊的问题,c、容易引起鬼影故障,现象,3、油墨在分配行程中的问题,4、输墨装置工作
11、状态分析,若印版上的墨层厚度为,由印版转移到纸张上的墨层厚度是0,则油墨传输系数被定义为:,上式表明,输墨装置第i环节上的油墨层的平均厚度icp按上图(b)所示的直线规律变化。即印刷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墨装置供给印版的墨量和转移到纸张上的墨量处于平衡,获得墨色均一的印张。,印刷中途改变供墨量或开始印刷时,此时输墨装置转移到纸张上的墨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假定在0内向纸张上转移了0的墨层,它在稳定状态下相当于在印张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墨层厚度0,总的供墨量增加了l。在任意时间tx内,在输墨装置第根匀墨辊和串墨辊上,经过母线单位长度的单位体积的即时墨量Vx等于 在相应于印版滚筒旋转一周
12、(N1)的t过程中,其值等于所供给的油墨和转移到长度为D纸张上的油墨体积之差,即,N为印刷过渡持续的时间,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印刷中途应尽量减少停印次数。此外,采用短墨路输墨装置,可以缩短停印后重新印刷,达到油墨转移稳定状态的时间,图3-15新式短墨路输墨系统,结论:(1)各辊间墨分裂是以一定分裂率出现.(2)墨层厚度依照墨辊传墨顺序,墨膜厚度出现递减.只有在印刷过程中存在这个梯度,非印刷状态辊 上墨量趋于平衡.(3)对于两根着墨辊的着墨辊系,第一组为向印版供 墨,第二组的功能就是将墨进一步碾匀,弥补缺陷.,第四节 油墨的附着,油墨在纸张或其它承印材料上的附着,主要依靠所谓“机械投锚效应”和分子
13、间的二次结合力 一、“机械投锚效应”与二次结合力 1、投锚效应:承印材料表面凹凸,空隙2、二次结合力:原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化学键,也叫一次结合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分子的二次结合力,二次结合力要比一次结合力弱。分子间的二次结合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图3-16分子间的二次作用力,二、油墨在纸张上的附着,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胶料、填料等,油墨在纸张上的附着,既靠分子间的二次结合力,也靠油墨在纸张上的机械投锚效应,纸张为高能表面能吸附低能的油墨,松香分子结构,甘油三酸酯结构式,三、油墨在金属箔和高聚物薄膜上的附着,金属是平滑度很高,油墨的附着只能靠分子间的二次结合力,没有机械投锚
14、效应。金属表面是高能表面,能较好附着油墨,聚合物薄膜材料,油墨的附着只能靠分子间的二次结合力。高聚物的表面是低能表面。油墨能否很好地附着,取决于高聚物表面的能量。,图3-17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第五节 油墨转移过程的动力分析,一、油墨转移的力学模型hh0 x22Rdp/dx=p(d2u/dy2式中,p代表墨流中任一点的压力(单位Pa),u表示该点沿x方向的速度(m/s),是油墨的塑性粘度(单位P)。如果仅考虑p随x的变化规律,且认为u与x无关而仅为y的函数,则式可写成 墨流中的压力p、速度、剪切速率D的解析表示。将式逐次积分,得剪切速率D和速度u,油墨转移行程:主要是指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刷 原理 工艺 教学 课件 PPT 幽默 传输 油墨 转移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65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