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古福利经济学.ppt
《庇古福利经济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庇古福利经济学.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利经济学,作者:庇古主讲人:段凯,阿瑟赛西尔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马歇尔的学生,被视为剑桥学派正统人物及主要代表。他由于财富与福利(后称福利经济学)一书而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成为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基本信息,生平简介,庇古生于英国一军人家庭,是这个家庭的长子。青年时入剑桥大学学习,最初专业是历史,后来受当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影响,转学经济学。毕业后投身于教书生涯,成为宣传他的老师马歇尔的经济学说的一位学者。他先后担任过英国伦敦大学杰文斯纪念讲座讲师和剑桥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他被认为是剑桥学派领袖马歇尔
2、的继承人。当时他年仅31岁,是剑桥大学历来担任这个职务最年轻的人。他任期长达35年,一直到1943年退休为止。退休后,他仍留剑桥大学从事著述研究工作。另外他还担任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经济学会名誉会长、英国通货外汇委员会委员和所得税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著作,庇古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他关于外部性的分析为福利经济学、现代公共财政和环境经济学奠定了基础;其次,庇古是第一个反对由凯恩斯发起的宏观经济学革命的主要学者。,工业和平原理和方法(1905)财富与福利(1912)论失业问题(1914)福利经济学(1920)工业波动(1927)公共财政研究(1925,1956)失业理
3、论(193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1937)静态经济学(1935)就业与均衡(1945)收入理论(1946)凯恩斯“通论”的回顾(1956),主要贡献,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在这个时期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中,呈现一些突出特点。,首先,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由此引起它们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急剧变化。美、德超过英、法跃居世界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英国降至第三位,法国仅到第四位。俄国和日本的地位虽有显著提高,但它们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少。其次,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
4、绕着一个巨大的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在世界市场上,美、德成为英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以英国一个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发生变化,代替它的是欧美一系列工业化国家。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再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得更加频繁。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于迅速,工业产品的增长超过了世界市场的需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发生。从18731907年,共发生了5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同70年代以前相比,这些危机的破坏性更强,其间隔时间在缩短。,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体系,首先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
5、1920年A.C.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资本主义陷入了经济和政治的全面危机。福利经济学的出现,是资本主义世界、首先是英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家承认,英国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为尖锐,因而出现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导致福利经济学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德经济异军突起,英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为与美、德抗衡,英国不得不革故鼎新,掀起一场技术革命。然而技术革命虽给英国造就了繁荣,但同时也使广大工人饱尝失业的痛楚。因此,工人运动此起彼伏,社会矛盾一触
6、即发。庇古为此心急如焚,他希望能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给内外交困的英国带来火种,驱走可怕的黑暗。而他的“火种”,就是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基本观点,福利经济学的思想基础,是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庇古作为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他在福利经济学中不是附带地讨论福利问题,而是系统地论述了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建立起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他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主张国家应当关心贫穷问题,应当采取适当措施致力于福利的增加。本书为福利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又是旧福利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在整个福利经济学乃至西方经济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内容简介,福利经济学是要“
7、研究在现代社会实际生活中影响经济福利的重要因素。”本书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第一、根据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提出一套有关福利,特别是经济福利的概念。第二,从国民收入量的增加和国民收入分配出发,推导出增加社会福利的一些重要因素。福利经济学问世以来,开辟了经济学的新视野,使人们从微观领域的生产和流通的分析,进一步拓展到宏观领域的经济福利、社会资源配置、国民所得分配,以及劳资关系协调等分析。福利经济学运用了经济外部性、效用与福利、边际分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等别开生面的分析方法。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的庇古税法成为与产权界定齐名的有效方法。,基本框架,福利经济学,第一篇:福利与国民所得,第二篇:国民所得的大小与资
8、源在不同用途中的配置,第三篇:国民所得与劳动,第四篇:国民所得分配,福利的概念:第一,福利的要素是一些意识,或者说是意识之间的关系;第二,福利可以置于较大或较小的范畴之下。,第一篇论述经济福利的有关概念,以及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庇古认为:福利表示人的心理状态,寓于人的满足之中,福利的大小是可以衡量的。但庇古强调,福利包括的范围很广,在经济学中并不讨论一般福利,而只讨论与经济生活相关的福利,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用货币尺度所衡量的经济福利。这种经济福利与一般福利是相关的,对一般福利有决定性的影响。庇古把福利作为满足,用效用来表示满足。
9、而效用可以用一个人为避免失去某种满足而愿支付的货币量来衡量,即可以用单位商品的价格来衡量,为了衡量和计量效用,庇古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1,这样,就把对经济福利的研究变为对国民收入的研究。,“正是由于经济福利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货币量相联系的那部分总福利,国民收入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那部分社会客现收入所以,这两个概念,经济福利和国民收入是对等的,对其中之一的内容任何表述,就意味着对另一个内容的相应表述。”,在这种经济福利的概念之上,庇古论述了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庇古从经济福利转到国民收入问题,这样就接着讨论了两个问题:第一,国民收入量的变动,这种变动的衡量,及其与经济福利的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利 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6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