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诊断与治疗(张瑞岭).ppt.ppt
《失眠症诊断与治疗(张瑞岭).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眠症诊断与治疗(张瑞岭).ppt.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张瑞岭简介,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导、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 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委员河南省药理学会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河南省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规划教材临床药物治疗学 行为医学编委美国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和交流访问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CAMH交流访问学者,世界睡眠日,世界睡眠日(WorldSleepDay)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中国睡
2、眠研究会自2003年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2012年世界睡眠日主题,科学管理睡眠对睡眠的科学认知睡眠健康产品研发的科技含量有待提高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需要科学管理睡眠障碍的突出特点是发病原因差异大。如何找准患病原因,正确诊断,个体化干预,实现对睡眠障碍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是每个卫生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需对临床医师的诊断、治疗加以规范和培训。,失眠症诊断与治疗Insomnia&Treatment,张瑞岭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睡眠障碍,2005年发布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将睡眠障碍分四大类睡眠障碍(睡眠失调,Dyssomnias)睡中障碍(异态睡眠,Paraso
3、mnias)精神、神经或其他疾病伴发的睡眠障碍建议分类的睡眠障碍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主要包括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梦魇和发作性睡病,睡眠分期,睡眠研究中,睡眠脑电图和多导睡眠图(睡眠中同时记录脑电、肌电、眼电等)是确定睡眠状态的重要客观指标,尤其是多导睡眠图快速眼动睡眠(REM sleep)异相睡眠或快波睡眠或梦境睡眠出现阵发性的快速眼球同向运动,频率5060次/分继波睡眠之后,返回到第期,再进入REM睡眠重新出现混合频率的去同步化低波幅脑电波,睡眠分期,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sleep)正相睡眠或慢波睡眠不出现快速眼球运动分为四个期段,第期睡眠,其脑电活动各
4、有特征期睡眠:以节律为主,夹杂着一些节律期睡眠:睡眠纺锤波与-综合波,也可出现波,但比例应在20%以下期睡眠:波占整个脑电活动的2050%期睡眠:波比例超过50%第期与第期睡眠可统称为波睡眠,人体睡眠结构图,入睡期(慢波期),浅睡期(慢波期),深睡期(慢波期),快波睡眠,中睡期(慢波期),觉醒,NREMS,REMS,核心睡眠,深睡期(慢波期),睡眠生理变化,有些睡眠生理变化(肌张力减低、刺激感受与反射减弱)贯穿于整个睡眠过程,NREM与REM阶段相对一致NREM睡眠阶段全身肌肉松弛,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随睡眠加深而愈趋明显BMI降低1015%,心率减慢1020次/min,收缩压降低1030
5、mmHg,呼吸减慢,睡眠生理变化,REM睡眠阶段基础状态:肌肉高度松弛,内脏活动相对平稳发作性状态:伴有肌肉阵发运动和(或)内脏活动明显变化。眼球快速运动;面肌及四肢肌肉小抽动,可出现吸吮动作、喉部短促发声和手足徐动样运动;内脏活动高度不稳定,呼吸和心率不规则,血压暂时性升高,胃酸分泌增加,胎儿胎动增加,脑部血流量和耗氧量比觉醒时明显增加,睡眠影响因素,年龄随年龄增长睡眠总时间和睡眠结构有明显变化从出生(婴儿时1718 h)到童年(4岁时1012 h)到少年(10岁时910 h),每天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成年后(20岁时78 h)则相对稳定,老年期又逐渐减少(65岁时约6.5小时)从儿童到老年期
6、,REM睡眠与睡眠时间逐渐减少,睡眠影响因素,进食进食不足而体重减轻常伴睡眠时间缩短及醒转次数多睡眠与食物营养结构有关,高糖低脂膳食可伴有睡眠减少与REM睡眠增加运动下午及傍晚运动有助于促进当晚睡眠清晨、上午及睡前从事运动对睡眠助益较小中等程度以下运动量能加快入睡,加深第1次REM睡眠阶段之前的睡眠剧烈运动不能加快入睡,能使后半夜睡得更深,睡眠影响因素,饮酒和吸烟睡前饮酒能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前半夜REM睡眠,后半夜REM睡眠反跳性增加,中途醒转次数增多,睡眠断续并变浅大量吸烟的个体睡眠一般要比不吸烟者差,戒烟后一般会有所改善兴奋剂咖啡、茶叶以及兴奋性药物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睡前应用则影响更甚
7、,梦与睡眠,梦是睡眠的生理现象整夜睡眠过程中约有20%25%的时间与做梦有关;人的一生中约有1/151/12的时间是在做梦“梦”产生在REM期,NREM期则不会做梦是否能够记忆梦境与觉醒时的睡眠期、睡眠深度、梦境丰富程度有关梦景与当事人心里活动、生理状况、甚至病理状态有关,昼夜节律生物钟,内源生物节律起搏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一般情况下,“睡眠/觉醒”循环、体温、褪黑素分泌节律三者同步,目前医学上定义的“正常值”:最低核心体温(Tmin):4:00-5:00,此时出现最大睡意褪黑素分泌节律:21:00开始分泌增加,2-4:00达高峰最佳睡眠时间:Tmin前5小时至Tmin后3小时睡眠周期
8、(major sleep period):23:00-07:00“觉醒”包括2个周期:觉醒维持带:达到最低内源性核心体温之前的6-10小时觉醒带:达到最低内源性核心体温之后的4-7小时,核心体温、觉醒维持带、觉醒带示意图,Normal:正常睡眠;EMA:晨间早醒型失眠患者;SOI:入睡困难型患者,失眠症(insomnia),指睡眠的发动与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或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或早醒。三者可单独出现,也可混合存在失眠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导致心理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在临床实践中,失眠可能是除疼痛以外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在女性和老年
9、人中较为多见失眠症患病率可高达10-20%,失眠的图示,失眠,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1、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30分钟2、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 3次或凌晨早醒3、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1、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小时2、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晕、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定义: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原因,失眠症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因素:各种不愉快事件造成焦虑抑郁紧张时失眠环境因素: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睡眠节律改变: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等引起生物钟节律变化生理因素:饥饿、疲劳、性兴奋等药物因
10、素:咖啡因、茶碱、甲状腺素、皮质激素和抗震颤麻痹药等,临床表现,表现形式入睡困难、睡眠不实(觉醒过多过久)、睡眠表浅(缺少深睡)、早醒和睡眠不足、睡眠感觉缺乏等入睡困难最多见,睡眠表浅和早醒次之失眠往往引起次日躯体困乏、精神萎靡、注意力减退、思考困难、反应迟钝对失眠的恐惧和对失眠所致后果的过分担心常引起焦虑不安,使失眠者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有些患者失眠仅为睡眠感觉缺乏(主观性失眠),失眠客观量化标准,失眠在睡眠脑电图或多导睡眠图上的量化标准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30min睡眠不实:全夜5min的觉醒次数2次以上,或全夜觉醒时间40min,或觉醒时间占睡眠总时间10%以上睡眠表浅:NREM睡眠的第期深
11、睡减少,不足睡眠总时间的10%早醒:睡眠醒起时间比平时提前30min睡眠不足:成年人睡眠总时间不足6.5小时,或睡眠效率(全夜睡眠总时间与记录时间之比)80%,在青少年和老年人睡眠效率应分别90%和65%,入睡困难型失眠,发病率:12%睡眠参数、核心体温节律、褪黑素分泌节律延后,存在睡眠时相延后症状入睡潜伏期约45分钟;Tmin延后约2.5小时;褪黑素分泌节律延后超过2小时(55%的患者)夜间入睡延迟,早晨醒来困难,与工作生活冲突常见总睡眠时间减少,存在白天困倦、疲劳,注意受损,缺乏动力等睡眠不足症状一天当中通常晚间体力和精力较充沛,早醒型失眠,发病率:8-10%核心体温节律、褪黑素分泌节律提
12、前,存在睡眠时相提前症状,Tmin提前约4小时夜间较早出现困意,清晨觉醒时间为04:30-05:30,可早至03:00,醒后难以再入睡部分患者总睡眠时间6小时,可致白天困倦、疲劳及注意力受损、缺乏动力等睡眠不足症状部分患者总睡眠时间足够,主要问题是与工作生活冲突,失眠的分类,1,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2,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6个月,3,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失眠症的诊断,主要靠问诊,必要时做睡眠脑电图或多导睡眠图诊断时参考CCMD-3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
13、的优势观念对睡眠量、质的不满引起明显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至少每周发生 3 次,并至少已 1 个月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临床问诊及睡眠史,失眠的种类睡眠模式: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睡眠不解乏相关事件:身体疾患及用药史;精神压力;情绪改变;立即突然发作既往睡眠史:既往睡眠质量;既往失眠次数;与目前问题的相似性;治疗反应睡眠卫生史:上床及起床时间;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差别;倒班或节律变化;小睡行为;运动及生活方式;咖啡因、酒精及药物的使用同床者病史:打鼾、不规则呼吸;睡眠中活动;患者睡眠质量和程度估计;患者情绪及成绩改变,临床问诊及检查,内科病史 有无存在类风湿、呼吸、心脏、
14、肾脏疾患 药物治疗方案及其副作用 神经精神病史 精神状态检查体格检查睡眠监测客观评估有无不正常睡眠行为,如呼吸暂停、周期性腿动或脑电图不正常的觉醒,失眠鉴别诊断程序-,Step 1 病史和躯体检查提示有躯体疾病?YES-查出躯体疾病原因Step 2 有无明显的焦虑、惊恐发作、抑郁或其他精神症状?YES-评估与精神科相关障碍的失眠Step 3 患者有无经常或超量使用镇静催眠、酒精或药物滥用?YES-评估药物相关的失眠Step 4 如果睡眠正常,但发生在错误时间 YES-评估昼夜生物节律障碍,失眠鉴别诊断程序-,Step 5 患者睡眠中有无踢腿症状或腿感到不舒服?YES-查有无周期性肢体运动或不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失眠症 诊断 治疗 张瑞岭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6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