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分析之因特网基础 第五章因特网基础.ppt
《考点分析之因特网基础 第五章因特网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分析之因特网基础 第五章因特网基础.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点分析之因特网基础,因特网主要作用:丰富的信息资源(www);便利的通信服务(E-MAIL);快捷的电子商务(中国最早的商务平台8488),5.1因特网的构成,考点1因特网的构成与工作原理,通过因特网访问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存储在称为“服务器”的计算机上。服务器可以是任意一种类型的计算机;使它成为服务器的原因是因为它所起的作用:存储着可供客户机使用的数据。客户机是一台计算机,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特殊的计算机程序,它知道如何与某种类型的服务器通信以便使用服务器上存储的信息。例如当在Web上冲浪时,会使用一种被称为Web浏览器的客户机程序与存储Web页的计算机通信。,一般而言,每一种类型的因特网活动都
2、涉及不同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类型。要使用Web,就需要使用Web客户机程序与Web服务器通信;要使用电子邮件,就需要使用电子邮件程序与邮件服务器通信。这种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关系表明:因特网实际上只是一种通信媒介,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一种虚拟线路实现的。决定实现各种活动的是各种类型的客户机和服务器,而不是因特网本身。因为会出现新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类型,所以新的活动类型可能会随时被添加到因特网。,因特网主要由通信线路,路由器,服务器和客户机,信息资源四部分组成.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统称为主机.服务器就是因特网服务与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客户机是因特网服务和信息资源的使用者.TCP/IP协议就是将它们维
3、系在一起的纽带.TCP/IP是一个协议集,它对因特网中主机的寻址方式,主机的命名机制,信息的传输规则,以及各种服务功能做了详细约定.,5.2IP协议,IP协议位于因特网协议栈的第三层,最早于1970年在UNIX系统平台上开发成功今天,IP协议已经发展成为网络操作系统相互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机制,是HTTP和TCP等高层协议的基础。除了可以提供网络路由之外,IP协议还具有错误控制及网络分段等众多功能,是整个因特网协议栈的核心。IP(通信规则)主要是负责为计算机之间传输的数据报寻址,并管理这些数据报的分片过程.,运行IP协议的网络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如下三种服务:1.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2.面向
4、无连接的传输服务.3.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考点2IP地址,在因特网中,每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而且这个IP地址必须是全网惟一的。在因特网中允许一台主机有两个或多个IP地址。如果一台主机有两个或多个IP地址,则该主机属于两个或多个逻辑网络。但是在同一时刻一个合法的IP地址只能分配给一台主机。否则,就会引起IP地址的冲突。,一个完整的IP地址由4字节,即32位数字组成。为了方便入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数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隔开不同的字节例如,采用32位形式的IP地址如下: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如果使用十进制数的形式则为:10.0.0.
5、1IP地址可以被划分成不同的类,根据最左边4个地址位的值决定具体的网络类型。例如,所有的A类网络的地址最左边一位的值均为0,而其他剩余31位的值既可以取0也可以取1。即:O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代表0或1)根据A类网络地址的规定,可知道A类型网络地址的有效取值范围是从0.0.0.0到127.255.255.255。,B类网络地址从左向右第一位必须为1,第二位必须为0,其他30位则可以自由取值。例如:l0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因此,B类型网络地址的有效取值范围是从128.0.0.0到191.255.255.255
6、。除第一位必须为1之外,C、D和E类网络地址的第二、三和四位都应当分别为1。C类IP地址的最高3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110。D类IP地址的最高4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1110。E类IP地址的最高4个比特位,从高到低依次是1111。A类IP地址用于大型网络.B类IP地址用于中型网络.C类用于小规模网络,最多只能连接256台设备.D类IP用于多目的地址发送.E类则保留为今后使用.,网络地址和IP地址非常相似,但是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网络地址由主机的IP地址和网络类型决定。例如,对于10.0.0.1这个主机地址,默认情况下最左边的8位代表网络地址,其他各位为0,即网络地址为10.0.0.0。,
7、考点3子网和子网掩码,除了由主机地址和网络类型决定的网络地址之外,IP协议还支持用户根据自己网络的实际需要,创建子网络子网与网络地址相结合,不仅可以把位于不同物理位置的主机组合在一起,还可以通过分离关键设备或者优化数据传送等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性能,降低网络流量。,在TCP/IP协议中,子网掩码的作用是用来区分网络上的主机是否在同一网络区段内。在大型网络中,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如果所分配的IP地址仅能满足对主机的需求,但远不能满足在局域网中再建若干子网的需要,设置子网掩码就是不得不采取的
8、措施了。子网掩码同样也以4个字节来表示,!月来区分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默认子网掩码如下所示:A类:255.0.0.0B类:255.255.0.0C类:255.255.255.0当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时,非零部分即被确认为网络号。,IP数据报的格式可以分为报头区和数据区两大部分,其中数据区包括高层需要传输的数据,报头区是为了正确传输高层数据而增加的控制信息.,因特网中,需要路由选择的设备一般采用表驱动的路由选择算法.路由表有两种基本形式:1.静态路由表.2.动态路由表.动态路由表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互相自动发送路由信息而动态建立的.,5.3 TCP协议和UDP协议,考点4 TCP和UDP
9、,TCP和UDP是TCP/IP协议中的两个传输层协议,它们使用IP路由功能把数据包发送到目的地,从而为应用程序及应用层协议提供网络服务。TCP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流传输,而UDP提供的是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流传输。面向连接的协议在任何数据传输前就建立好了点到点的连接。ATM和帧中继是面向连接的协议,但它们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不是在传输层。普通的音频电话也是面向连接的。,如果比较UDP包和TCP包的结构,很明显UDP包不具备TCP包复杂的可靠性与控制机制。与TCP协议相同,UDP的源端口数和目的端口数也都支持一台主机上的多个应用。一个if位的UDP包包含了一个字节长的头部和数据的
10、长度,校验码域使其可以进行整体校验。许多应用只支持UDP,如多媒体数据流,不产生任何额外的数据,即使知道有破坏的包也不进行重发。,5.4主机名与域名服务因特网中的命名结构只代表着一种逻辑的组织方法,并不代表实际的物理连接.借助于一组既独立又协作的域名服务器来完成,因特网存在着大量域名服务器,每台域名服务器保存着域中主机的名字与IP地址的对照表,这组名字服务器是解析系统的核心.域名解析两方式:1.递归解析.2.反复解析.,考点5域名体系,IP地址为因特网提供了统一的寻址方式,直接使用IP地址便可以访问因特网中的主机资源,但是由于IP地址只是一串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对用户来说,记忆起来十分困难,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分析之因特网基础 第五章因特网基础 考点 分析 因特网 基础 第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6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