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造林绿化检查验收办法解读.ppt
《全省造林绿化检查验收办法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造林绿化检查验收办法解读.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全省造林绿化检查验收办法解读,福建省林业厅造林绿化办二0一一年十二月,今天讲解的主要内容有:一、概述 二、技术标准与要求 三、检查验收方法 四、其它问题说明,一、概述,本章内容提要:检查验收目的意义检查验收主要依据 检查验收对象 检查验收内容 主要侧重点是对象与内容。,检查验收目的意义,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造林绿化推进森林福建建设的通知(闽委201037号)文件精神,确保全省2011年造林绿化任务完成的质量与成效,并为兑现造林补助资金和责任状考核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全省确保2013年新增森林面积364.5万亩、森林覆盖率新增2个百分点达到65.1%;2015年全省新增森林面
2、积455.6万亩、森林覆盖率新增2.5个百分点达到65.6%,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检查验收主要依据,1 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工作规范及核查办法(国家林业局,2003年);2 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定(福建省林业厅,2006.5)(二类调查技术规定);3造林技术规程(DB35/T84-2005);4造林作业设计规程(DB35/T641-2005);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35/127-2004);6 省林业厅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规定要求。,检查验收对象,依据闽委201037号文,省政府下达的2011年造林绿化任务中的所有县(市、区)进行检查验收。(
3、具体详见“福建省造林绿化任务和净增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指标分解表”)(注:考核面积最后以各县(市、区)调整、经省林业厅批准面积为准)。,福建省2010-2011年植树造林绿化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亩,检查验收内容,以县(市、区)为单位,检查验收全省2011年造林绿化自查上报面积,包括宜林荒山造林、疏林地补植、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非规划林地造林(1亩以上的片林或林带)面积。检查验收的指标主要是“六率”,包括成活率、面积核实率、面积合格率、责任制目标完成率、作业设计率、幼林抚育率等情况,另外增加检查“四种”山场迹地更新率。,二、技术要求与标准,本章内容提要:造林类型标准 造林密度标准 检查指
4、标 主要侧重点是造林密度标准与检查指标。,造林类型标准,1 人工造林:是指在荒山(包括抛荒3年以上的迹地)、荒地等无林地上采用人工植苗造林或人工播种造林,面积1亩以上,当年成活率85%(沿海沙荒风口造林成活率60%)的造林面积。当年成活率不足85%的,不计入当年造林合格面积。2 人工更新:是指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上采用人工植苗造林,面积1亩以上,当年成活率85%的更新面积。当年成活率不足85%的,不计入当年人工更新合格面积。,3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指萌芽能力强的树种皆伐后,通过培土、除萌等措施恢复成林或采伐迹地已保存较多天然幼苗幼树,但分布不够均匀,需要进行人工补植促进恢复成林的造林方式。合
5、格面积为:以乔木树种为主的,每亩有萌芽树桩、幼苗、幼树(含当年补植、总株数)针叶类150株、阔叶类100株(其中桉树70株以上,杉木100株以上,毛竹20株以上),且分布均匀,人工措施到位(指培土、除萌、补植)。,4 疏林地补植:是指在郁闭度0.1-0.19之间的林地上采取补植进行培育改造的一种造林措施。合格面积为:以乔木树种为主的,每亩有主要目的树种或有成林希望的幼苗、幼树(含当年补植、总株数),针叶类150株、阔叶类100株(其中桉树70株以上,杉木100株以上,毛竹20株以上),且分布均匀,人工措施到位。,5 非规划林地造林:是指在非林业用地上进行块状造林(1亩以上)、带状造林(林带必须
6、2行且行距4米,连续面积1亩),当年成活率85%的造林面积。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平行林带(2行以上)的带距8米时按片林计算。(块状造林1亩以下、带状造林2行以下且连续面积1亩以下以及其他零散的造林,不属于本次检查验收范围)。,几种造林类型的特殊处理,在对资源档案为疏林地的小班进行补植,如果该小班有成块5亩已达到有林地标准的,必须单独区划扣除,其余部分可计算为疏林地补植面积;如果该小班没有成块5亩的有林地,则可按整个小班计算疏林地补植面积。档案为荒山或疏林地的地块,经劈草后调查天然起源幼苗、幼树株数达50%以上,总株数达到标准的,可以作为疏林地补植统计上报。(造
7、林绿化技术问题解答第三期)(注意特殊情况说明即小班内5亩以上已达有林地面积或虽经补植又没有达到规定株数地块面积要扣除)。,疏林地补植株数占到总株数60%以上时,其造林类型既可按疏林地补植、亦可以按人工造林面积进行统计。欠帐的采伐、火烧迹地,如果主要目的树种或有成林希望的幼苗、幼树达到要求,且分布均匀、人工措施到位的(强调),可作为迹地更新中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成果进行上报;如天然更新成林已达有林地标准的,则不能作为今年造林成果进行上报。3年以上的采伐、火烧迹地仍然为无林地则按荒山造林统计。闽林造办20118号文规定: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疏林地补植中,如果每亩主要目的树种株数(含补植)针叶类达不到1
8、50株、阔叶类达不到100株,但每亩新补植株数按地类达到造林技术规程规定的各树种造林密度下限值以上要求,当年成活率85%,且分布均匀,人工措施到位,也可以计算为合格面积。,造林密度标准,1 各树种的造林密度:执行福建省造林技术规程(DB35/T84-2005)中附录D“主要树种造林密度参考表”的标准,或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工作规范及核查办法附录。合理初植密度,按附录D中“造林密度参考表”中密度幅度取中值,下限值为最低合理初植密度,上限值为最高合理初植密度。,2 无患子造林密度:参照闽林造办20113号规定,一般造林1年生苗100株/亩以上,2年生苗或工程造林60株/亩以上,非规划林地造林胸径
9、5以上大苗2742株/亩。文件下发之前已经种植的无患子山上造林密度要求作出如下补充:每亩初植密度达规定要求70%以上的,可暂不开展补植,但要采取扩穴605040、施肥等措施,促进苗木生长,并且要确保验收时种植穴内不能有缺株死株;每亩初植密度在规定要求70%以下的,必须采取补植无患子或其他阔叶乔木树种,每亩总株数要达到规定要求。(国家林业局林业生物能源原料林基地检查验收办法(林造发2011114号)要求无患子42株/亩,但要求成活率达95%以上)。,3 其他无具体标准的树种造林密度。造林密度有省标的树种执行省标,没有省标的树种执行国标,既没有省标也没有国标的参照同科同属相近树种的标准。(或福建省
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中“树种分类系统表”规定的同类树种组树种标准),(造林技术规程DB35/T84-2005)附录D1-1 福建省主要树种造林密度参考表,(造林技术规程DB35/T84-2005)附录D1-2 福建省主要树种造林密度参考表(续),主 要 树 种 造 林 密 度 表(GB/T 15776-1995 附录A),生态公益林造林主要树种初植密度(GB/T 18337.32001 附录D)(南方),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主要经济林树种造林密度表(LYT 1 5572000),造林绿化检查指标,1 上报面积:经自查验收、符合各造林类型的合格标准而统计上报的造林面积。2 造林成活率:指
11、单位面积成活株数与造林总株数之比(造林总株数在合理初植密度界限以内按实际造林株数计,低于最低合理初植密度按最低合理初植密度计,超过合理初植密度的上限,按合理初植密度的上限计算)。造林成活率85为合格,8441为待补植,40为失败。3 合格面积:符合各造林类型合格标准的造林面积。,4 核实面积:经检查确定的实际造林面积,包括合格面积、不合格面积和损失面积。其中不合格面积分为待补植面积和失败面积。损失面积指新造林地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地类转变为非林业用地的面积。5 作业设计:有造林绿化作业设计一览表的(见附表1),视为有造林绿化作业设计。其他各类专项造林工程另有要求需作业设计说明书、设计图、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省 造林 绿化 检查 验收 办法 解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6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