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测试要求和方法03.ppt
《电能表测试要求和方法0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能表测试要求和方法03.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能表检测技术,1,2011年3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2,检测依据,3,DL/T 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 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 828-2002 单相交流感应式长寿命技术电能表使用导则JB/T 7655-95 脉冲电度表JB/T 7656-95 多功能电度表JB/T 7657-95 最大需量电度表 JB/T 10451-2004 多用户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特殊要求JB/T 5467.1-2002 机电式交流有功和无功电能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JB/T 5467.
2、2-2002 机电式交流有功和无功电能表 第二部分:长寿命 电能表特殊要求 JB/T 50070-2002 电能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检测依据,行业标准,4,JJG 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JJG 307-2006 交流电能表(电度表)检定规程 JJG 569-1988 最大需量电能表(电度表)检定规程(试行)JJG 691-1990分时记度(多费率)电能表检定规程,检测依据,检定规程,5,Q/GDW 354-2009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GDW 355-2009 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356-2009 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357-2009 0
3、.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58-2009 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59-2009 0.5S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 Q/GDW 360-2009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 Q/GDW 361-2009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 Q/GDW 362-2009 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63-2009 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64-2009 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365-2009 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检测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6,检验报告:通
4、常是接受政府委托,对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测后出具的报告。检定证书:适合法制性、定期溯源的计量器具。检定证书以检定规程为依据,给出明确的结论。由于严格按检定规程执行,证书上给出的数据可能会较少,数据超差一点就会被判不合格。校准证书:适合需强调溯源的计量器具。校准证书以客户所需校准的数据为主,给出相应的数据和不确定度。校准是目前比较通用的计量器具溯源方式,由于通用性强已为大家所接受。校准证书一般无结论,但客户可以要求证书中给出相关数据符合性的说明。,检测结果分类,7,检测报告:主要适合非计量器具的检测或客户委托的计量器具的全性能检测。有时根据客户要求,对计量器具进行非计量性能方面的检测时,也可出
5、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一般也无结论,如客户需要在检测报告中给出相应检测项目的判定结论(如有判定条件或技术要求的话),客户可以在委托时提出或在委托申请单上注明。型式评价报告:接受政府委托,对列入依法管理目录的计量器具新产品样机所做的全性能试验型式评价报告。,检测结果分类,8,检测项目,国家标准,9,工频耐压试验 直观检查和通电检查 启动、潜动试验 校核计度器示数 确定电能测量基本误差 确定电能测量标准偏差估计值 确定日计时误差和时段投切误差 确定需量误差 确定需量周期误差,检测项目,检定规程 JJG 596-1999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安装式电能表),10,误差一致性 误差变差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
6、 电流过载 测量及监测误差 接线端子压力试验 通信协议一致性试验 费控功能 安全认证,检测项目,国网公司企业标准增加项目,11,法定计量单位,法制管理要求,计量法制标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12,机械要求,外壳,要求电能表应有一个能被铅封的外壳,只有在破坏铅封后才能触及电能表内部部件;不使用工具,表盖应不能被拆下;表壳的构造和安排应能保证在出现非永久性变形时不妨 碍电能表正常工作。除非另有规定,在参比条件下接入对地电压超过250V的供电干线的电能表,且当外壳全部或部分由金属材料制成,应提供一个保护接地端子。,弹簧锤试验试验目的:测试表壳的机械强度样品位置:电能表正常的工作位置(垂
7、直悬挂)试验方法:弹簧锤以0.2J0.02J的动能作用在表盖的外表面(包括窗口)和端子盖上。试验判定:此项试验结束后,检查电能表的表壳和端子盖是否出现影响电能表功能及可能触及带电部件的损伤。不减弱对间接接触的防护或不影响防止固体异物、灰尘和水进入的轻微损伤是允许的,可通过后续的防尘、防水试验进一步验证。,13,机械要求,外壳,弹簧锤试验,14,机械要求,外壳,冲击试验试验设备:冲击试验台包装:电能表处于非工作状态,无包装试验波形:半正弦脉冲峰值加速度:300m/s2脉冲周期:18ms试验方法:使用刚性夹具将电能表紧固在试验台上,确保电能表与夹具间有良好的刚性接触,试验台产生的冲击力能通过夹具如
8、实地传递给电能表,且电能表表壳不应变形。对电能表三个互相垂直轴向的每一个方向连续施加3次冲击,共18次。试验过程中电能表应始终保持与夹具之间的刚性接触。试验判定:冲击后,电能表应无损伤或信息改变,并要对电能表进行基本误差试验。,15,机械要求,外壳,振动试验试验设备:振动台包装:电能表处于非工作状态,无包装频率范围:10Hz150Hz交越频率:60Hz,交越频率以下规定为定位移,交越频率以上规定为定加速度。即60Hz时,恒定的加速度为9.8m/s2。振动方式及时间:使用刚性夹具将电能表紧固在试验台上,确保电能表与夹具间有良好的刚性接触,试验台产生的振动力能通过夹具如实地传递给电能表,且电能表表
9、壳不应变形。对电能表进行扫频振动试验,被测样品每个轴向扫频10个周期(75min),共三个轴向即225min(近4小时)。试验过程中电能表应始终保持与夹具之间的刚性接触。试验判定:振动试验后,电能表应无损伤或信息改变,并要对电能表进行基本误差试验。,16,机械要求,外壳,17,*交越频率在振动试验中,交越频率是指振动特征量由一种关系变为另一种关系的频率点。例如由等位移频率关系变为等加速度频率关系时,就有一个交越频率。*扫频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往返扫描一次,如10Hz150Hz10Hz。扫频应是连续的,且频率应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变化。,机械要求,外壳,振动试验,18,机械要求,外壳,19,窗口(目
10、测)如果表盖不是透明的,为抄读显示器和观察工作指示器(如装设时),应提供一个或数个窗口。窗口应由透明材料制成,不拆去铅封,未被破坏不能被取下。端子端子座保护接地端子(目测)端子应组装在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的端子座中;导线与端子的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和持久的接触,不应通过绝缘材料来传递接触力;端子应具有抗腐蚀性;不同电位的端子应防止偶然短路,可用绝缘栅加以防护。,机械要求,20,端子盖(目测)电能表的端子如果被组装在端子座中且无任何其它方法保护,应有一个独立于表盖的可铅封的盖。端子盖应能盖住端子、导线固定螺钉,还应盖住适当长度的外接导线及其绝缘层。当电能表为挂壁式安装时,不拆除端子盖铅封应
11、不能触及端子。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两导电部件间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两导电部件间沿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电能表的检查位置:参比电压超过40V的线路的任一端子与地间参比电压超过40V的线路的端子间端子盖(金属的)与螺钉(固定最大导体)的顶面之间,机械要求,21,所测量的路径包含一条任意深度,宽度小于X,槽壁平行或收敛的沟槽,所测量的路径包含一条任意深度,宽度等于或大于X,槽壁平行或收敛的沟槽,所测量的路径包含一条宽度大于X的V形沟槽,所测量的路径包含一条突起(肋条),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沟槽底用长度为X的连杆短接,机械要求,22,电能表应具有一个耐用的且完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包括端子盖
12、也应由绝缘材料制成。除一些小部件,如铭牌、螺钉、挂攀和铆钉外,外壳应包容所有的金属部件。如果这类小部件用标准试验指可从表壳外触及,则还应通过附加绝缘将其与带电部件隔离以防基本绝缘失效或带电部件松动。清漆、瓷漆、普通纸、棉纱、金属件上的氧化膜、粘贴膜、填充料或类似的不可靠材料的绝缘保护对附加绝缘而言,不应被认为是有效的。对此类电能表的端子座和端子盖,用加强绝缘是足够的。,机械要求,II类防护绝缘包封(目测),23,*绝缘防护类防护绝缘包封仪表:仪表的防电击措施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依靠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导体可触及部分与设施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体相连,以此方法,以便在基本绝缘失效时,导体可触及
13、部分不带电。类防护绝缘包封的仪表:有一个绝缘材料表壳的仪表,其防电击措施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依靠附加的安全措施,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即无保护接地措施也不依赖安装条件。,机械要求,试验设备:灼热丝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将电能表的任一位置与灼热丝接触,每部分的试验温度分别为:端子座96010,端子盖和表壳65010。作用时间为30s1s试验判定:试验过程中,电能表不应燃烧。如发生燃烧,则应在移开灼热丝之后的30s内火焰自动熄灭。,24,机械要求,耐热和阻燃试验,耐热和阻燃试验,25,机械要求,防护等级:IP5X吹砂尘,即不能完全防止尘埃进入,但是进入的灰尘量不得影响电能表的正常运行,不得影响安
14、全。砂尘的要求:能通过筛孔尺寸为75m、金属丝直径为50m的方孔筛过滤的干燥滑石粉。灰尘浓度为2kg/m3。要保证试验用灰尘均匀缓慢降在试验样品上,但最大值不得超过2m/s。试验箱内环境条件:箱内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4575%。试验方法:电能表为非工作状态下(不包装,不通电)并接有足够长度的模拟电缆并盖上端子盖,挂在防尘试验装置中的模拟墙上,进行吹砂尘试验,试验进行8小时。样品体积总和不能超过试验箱的有效空间的1/3,底面积不能超过有效水平面积的1/2,试验样品之间及与试验箱内壁距离应不小于100mm。试验判定:试验后,进入电能表的灰尘量不能影响电能表的工作,并对电能表进行绝缘强度试验。,
15、26,机械要求,防尘试验,27,机械要求,防尘试验,防护等级:IPX1,垂直滴水试验设备:滴水装置试验方法:电能表为非工作状态,无包装;电能表接有足够长度的模拟电缆并盖上端子盖;将电能表安装在模拟墙上,置于转速为1r/min的转台,转台轴线与电能表轴线的距离(偏心距)大约为100mm;滴水高度为200mm,滴水孔为正方形(边长20mm)网状布局,滴水量为(11.5)mm/min;试验时间10min。试验判定:试验后,进入电能表的水量不能影响电能表的工作,并对电能表进行绝缘强度试验。,28,机械要求,防水试验户内用电能表,防护等级:IPX4,淋水、溅水试验设备:摆管或淋水喷头试验方法(摆管):电
16、能表为非工作状态,无包装;电能表接有足够长度的模拟电缆并盖上端子盖;将电能表安装在模拟墙上,置于工作台面上;摆管沿垂线两边各摆动180,每次摆动周期为12s;出水孔与电能表表面的最大距离为为200mm;试验时间10min。试验判定:试验后,进入电能表的水量不能影响电能表的工作,并对电能表进行绝缘强度试验。,29,机械要求,防水试验户外用电能表,30,可调的水面,试样,试样,转台,第二位特征数字为1(IPX1),垂直滴水,流量计,平衡锤,第二位特征数字为4(IPX4),淋水和溅水,支承物,孔,机械要求,防水试验,31,可用机电计度器或电子显示器显示信息。采用电子显示器时,相应的非易失贮存器的最少
17、保持时间应为4个月。用单一显示器显示多个量值的情况下,应能显示所有相关存贮器的内容。在显示存贮器内容时,应能鉴别所适用的每一费率,并且能自动顺序显示,对以计费为目的的计度器的每次显示应不少于5s。应能指示当前费率。电子显示器的每一数字单元,应能显示从“0”到“9”的全部数字。对于机电式计度器,计度分度应是耐久的并易读取的。当连续转动时,鼓轮的最低值应被分成十等分并标以数字,每一等分再被分成10份,或任何其它能确保相同读数准确度的分格。指示单位小数位的字轮,当其可见时,应有不同的标记。计度器应能记录并显示从零开始相应于在参比电压和功率因数为1时,至少1500h最大电流时的电能。在使用期间,应不能
18、使累积总电能的指示复位。显示的例行翻转不能认为是复位。,机械要求,显示器(通电检查,目测),32,电能表应有能用合适的测试设备进行监测的测试输出装置。可以用电测试输出或光测试输出。输出装置通常不产生均匀的脉冲序列,因此,制造商应说明必需的脉冲数,以确保测试的准确度在不同的测试点至少为电能表等级的1/10。如装有工作指示器,应从正面可见。,机械要求,输出装置(目测),33,铭牌,机械要求,35,*标准电量值的说明(1)标准的参比电压 直接接入式:220V、380V 经电压互感器接入式:57.7V、100V(2)标准的参比电流(基本电流、额定电流)直接接入式:5A、10A、15A、20A 经电流互
19、感器接入式:0.3A、1A、1.5A(3)最大电流 直接接入的电能表,最大电流的优先值是基本电流的整数倍。经电流互感器的电能表,最大电流是1.2In,1.5In,2In。注意电能表的电流范围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范围相匹配。(4)标准的参比频率 50Hz,机械要求,36,每台电能表应永久地标示接入的线路。对于多相电能表,接线图中还应标出电能表接入线路的相序。如电能表端子加以标记,则此标记应在接线图中出现。,机械要求,接线图和端子标志(目测),本部分试验主要包括:高温试验 低温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 阳光辐射试验。,37,气候影响试验,高温试验包装:无包装,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试验温度:试验温度
20、为+70,容许偏差范围为2。试验时间:72小时。试验方法:被试验的样表置于高温试验箱中,以不大于1/min的速率升温至+70,稳定后保持72小时,然后以不大于1/min的速率降温至参比温度,然后检查电能表的外观并测试基本误差。试验判定:试验后电能表应无损坏或信息改变并能正确地工作。,38,气候影响试验,低温试验仪表包装:无包装,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试验温度:-253(户内电能表),-403(户外电能表)。试验时间:72小时(户内电能表),16小时(户外电能表)。试验方法:被试验的样表置于低温试验箱中,根据电能表户内/户外的类型,以不大于1/min的速率降温至-25或-40,稳定后保持72小
21、时或16小时,然后以不大于1/min的速率升温至参比温度,然后检查电能表的外观并测试基本误差。试验判定:试验后电能表应无损坏或信息改变并能正确地工作。,39,气候影响试验,交变湿热试验仪表包装:无包装。仪表状态:电压线路和辅助线路通以参比电压,电流线路开路交变方式:方法1试验温度:上限温度 402(户内仪表),552(户外仪表)。试验时间:6周期(1个周期24小时)。试验方法:被试验的电能表置于交变湿热试验箱内,按照交变湿热循环图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6天后将温湿度箱恢复至参比温度和湿度并静置24小时,然后检查电能表的外观检查,并进行绝缘强度试验和基本误差试验。试验判定:电能表绝缘不应被击穿(脉
22、冲电压为规定幅值的0.8倍),同时电能表无损坏或信息改变并能正确工作。,40,气候影响试验,41,气候影响试验,交变湿热单个周期温湿度变化,阳光辐射试验(仅对户外用电能表)仪表包装:无包装,非工作状态。试验温度:上限温度为+55。试验时间:3个周期(3天)。试验程序:光照时间8小时,停照时间16小时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辐射强度为8.96kWh/m2)。试验方法:将电能表放在样品支架上,与其它样品相互隔开以避免遮住辐射源或二次辐射热,在阳光辐射试验箱内承受3天。(在照射期间,试验箱内的温度以接近于线性的速率升到并保持在上限温度+55;在停照阶段,试验箱内温度以接近于线性的速率降到+25,并保持温
23、度稳定。试验后进行外观检查。试验判定:电能表的外观,特别是标志的清晰度应无明显改变,显示器工作正常。,42,气候影响试验,本部分试验主要包括: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 温升试验 绝缘性能试验 抗接地故障能力试验 功率消耗试验 短时过电流试验 自热影响试验,43,电气性能试验,试验设备: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装置。试验条件:所有电压线路和辅助线路加参比电压,电流线路开路电能表至少应具有0.01kWh的分辨力。试验方法:电压中断U=100%,中断时间为1s,中断次数3次,中断间隔时间为50ms。电压中断U=100%,中断时间为额定频率的一个周期(20ms),中断次数1次。电压暂降U=50%,暂降时间
24、为1min,暂降次数1次。试验判定:以上的试验不应使计度器产生大于x kWh的改变,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大于x kWh的脉冲信号量,当电压恢复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其准确度仍能满足要求。x的计算公式为:x=10-6mUnImax,m为测量单元数,Un为参比电压,Imax为最大电流。,44,电气性能试验,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45,U=100%,1s,3次,U=100%,20ms,1次,U=50%,1min,1次,电气性能试验,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试验,试验设备 电能表校验装置、高温试验箱、测温仪。试验方法 将电能表置于40的封闭温度箱内,待电能表表面温度温度后,电能表电压线路通以1.15倍的参比
25、电压,电流线路通以最大电流,2小时后立即用测温仪测量电能表表面温度,分别测量不同的外表面点。试验判定 试验时电能表外表面最大温升不应超过25,电能表不应损坏,并能通过绝缘性能试验。,46,电气性能试验,温升试验,试验内容 脉冲电压试验、交流电压试验。试验顺序 应先进行脉冲电压试验,然后进行交流电压试验。通用试验条件应对完整的电能表进行试验,电能表带有表盖和端子盖,端子螺钉应拧在端子所能固定最大导线位置上。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在试验时非试验线路应与地相连接“所有端子”是指电流线路、电压线路和参比电压40V以上的辅助线路的整套端子。,47,电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能表 测试 要求 方法 0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6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