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基因克隆载体.ppt
《第五章基因克隆载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基因克隆载体.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因克隆载体,第一节基因克隆载体的特点与分类,1 基因克隆载体的含义及特点含义:能够把外源DNA片段带入受体细胞并进行稳定遗传的DNA或RNA分子,基因克隆载体的特点,特点:1)具备与外源DNA片段连接和重组的克隆位点 2)进入受体细胞后能稳定存在于细胞质中或与染色体整合在一起 3)在宿主细胞或受体细胞中自我复制或随整合的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一起复制 4)外源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5)克隆载体进入细胞后有可供选择标记,克隆载体的分类,a)质粒载体:大肠杆菌质粒载体,枯草杆菌质粒载体,酵母质粒载体,农杆菌质粒载体,蓝细菌质粒载体b)噬菌体载体:双链DNA噬菌体载体;单链DNA噬菌体载体,M13
2、,T3,T7c)病毒载体:植物病毒载体CaMV(花椰菜花斑病病毒);动物病毒载体 SV40(猿猴空泡病毒)d)质粒和噬菌体DNA兼有的载体:Phasmid 载体(含有f1 噬菌体的ori);Cosmid 载体(含有DNA的Cos区)e)染色体和质粒DNA兼有的载体(Chrosmid vector)基因整合平台系统;克隆载体,2.1 按构建克隆载体DNA的来源分类,2.2 按克隆载体的用途分类,a)cDNA克隆载体:gt11,pT7T3,b)原核(Prokaryotic)表达载体:pKK223-3 c)原核基因融合(Prokaryotic gene fusion)载 体:pGEX-2T,pGEX
3、-3X d)真核(Eukaryotic)表达载体:pSVK3,pBPV e)转录(Transcription)载体:pSL1190 f)普通载体(General vector):pBR322,pUC18,第二节 质粒克隆载体,质粒(plasmid)是一种存在于宿主细胞中染色体外裸露的双链DNA分子,质粒载体的一般特性,1)质粒的组成与构型,细胞内:超螺旋环状共价双链DNA分子细胞外:超螺旋、开环,线形,质粒DNA分子的大小:细菌质粒的大小相差较大,小的仅不足1kb,大的可达数百kb.不相容性(Incompatible):两种类似的但又不同的质粒不能存在于同一细胞中可转移性:质粒可通过接合作用等
4、方式转移到新的宿主细胞中 复制性:质粒DNA分子只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单向复制,其复制受质粒本身和宿主细胞遗传系统的双重控制,质粒提供复制的起始位点和核苷酸的序列,质粒载体的特性,质粒上的相关基因,A)COP因子:决定质粒的拷贝数,在质粒的复制过程中指令细胞合成阻物,当质粒复制到一定的拷贝时,阻物的量也积累到足以阻止质粒的复制B)Rep基因:在质粒的复制过程中,Replication基因会指令宿主细胞合成一种调节蛋白,促进质粒的复制C)Inc基因:决定两种亲缘关系相近的两种质粒不能存在于同一宿主细胞中D)Tra基因:指令宿主细胞合成菌毛(Pilus)和细胞表面物,促使宿主细胞与受体细胞表面结合,遗
5、传物质的转移E)抗性基因:抗菌素抗性基因,Apr,TcrF)产毒素基因:大肠杆菌素基因(Col-质粒)G)降解基因:降解重金属、有机物和农药等H)致瘤基因:诱导某些组织形成肿瘤,如Ti质粒,Ri质粒,几种常见的质粒载体,)pBR322:,pBR3224363,优点:1、分子量较小,为4363bp,不仅利于自身DNA的纯化,可容纳的外源DNA也较大。2、具有两种抗菌素抗性基因可供转化子的选择记号。3、具有较高的拷贝数,经过氯霉素扩增后,每个细胞中可累积1000-3000个拷贝,为重组体DNA的制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pUC18-19:含有pBR322的Apr基因和复制的起始点,部分缺失的La
6、c操纵子片段,并在Lac Z区组装了MCS,pUC 18-19多克隆位点,3)pBluescript M13:含有M13噬菌体DNA复制起点的载 体,该起点以互为相反方向插入到含有T3和T7噬菌体启动 子的一个来自pUC质粒的载体当中,4)Ti质粒载体,人们很早就发现双子叶植物常发生一种冠瘿瘤病,该病在法国、东欧和意大利的葡萄和果树上曾大面积发生。1907年Smith和Townsent等首先发现这种冠瘿瘤病是由根癌农杆菌引发的。,农杆菌的Ti质粒与植物遗传转化,1、T-DNA区:转移DNA,农杆菌侵染细胞时,从Ti质 粒上切割下来转移到植物细胞上的一段DNA2、Vir区:毒区,激活T-DNA转
7、移。与T-DNA区相邻,二者共占Ti质粒DNA的1/3。3、Con区:接合转移编码区,该区存在着与细菌间接 合转移的有关基因(tra),调控Ti质粒在 农杆菌之间的转移。4、Ori区:复制起始区,病毒区基因及功能,Ti质粒T-DNA的边界序列,质粒载体的构建,1)构建的质粒载体能转化受体细胞,并在其中进行松弛型复制.*选择松弛型质粒复制起始子(Ori)2)构建的质粒载体含有克隆外源DNA的位点(MCS)3)构建的质粒载体含有选择标记基因(Apr,Tcr,Kmr)4)构建的质粒载体分子量小,转化效率高,插入外源片段较大.,3.1 质粒构建的基本要求,3.2 pBR322质粒载体的构建,.3 pU
8、C18-19 质粒载体的构建,以pBR322为出发质粒,用含乳糖操纵子O、P和Z的DNA片段取代pBR322上的Tcr基因,并在Z区组入一个多克隆位点,pUC18-19的构建,筛选重组子的示意图,利用菌落颜色筛选重组子,3.蓝藻质粒载体的构建,蓝藻作为受体细胞的特点 a)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固氮能力 b)基因组简单,50%的蓝藻含有质粒 c)细胞大(10-10于E.coli)储藏蛋白多,单一蛋白可达 25%,而大肠杆菌仅为5%d)蛋白更新慢,容受性比较大 e)蛋白酶的降解作用比较低,产物比较均一 蓝藻质粒的特点 a)双向载体(需要两种Ori)b)合适的选择标记 c)分子大小合适 d)
9、拷贝高,蓝藻质粒载体pAQE17的构建,3.农杆菌Ti质粒载体的构建,设计原理:保留T-DNA两侧的边界序列,插入选择 性标记,除去致瘤基因和无关基因.共整合质粒载体:将T-DNA区段编码致瘤基因和 冠瘿碱合成酶的基因由pBR322上的一段DNA片段取代,当携带目的基因片段的pBR322衍生中间载体进入农杆菌细胞后,两者相同的pBR322序列之间发生同源交换,导致外源目的基因片段整合到Ti质粒上.,外源片段共整合到Ti质粒上的过程,双向载体:由两个以上的质粒构建而成.将Ti质粒的Vir与广宿主范围质粒的携带目的基因(MCS)、选择性标记、转移和复制功能整合在一起.双向载体可在大肠杆菌和农杆菌中
10、进行复制并稳定存在下去,双向Ti质粒载体的构建,第三节 噬菌体衍生的克隆载体,.1噬菌体的一般特性 噬菌体的组成 结构:外壳蛋白 DNA 形态:头部 尾部,噬菌体克隆载体,a)在噬菌体内呈线性双链DNA分子(48502bp)在两端各有12个碱基组成的5单链互补粘 性末端(Cohesive end),进入宿主细胞后,粘性末端连接形成环状分子(Cos位点)5-GGGCGGCGACCTXXXXG-3 XXXXCCCCGCCGCTGGA-5 b)基因组DNA上有多种限制酶识别位点 c)噬菌体包装DNA的大小为原DNA长度的 75-105%(38-54 kb),基因组DNA的特点,1.2 基因组DNA的
11、结构,噬菌体的组装,1.3 噬菌体载体构建的策略,a)去除部分限制酶识别位点b)去除非必需区DNA J-N;P-Qc)插入可供选择的标记基因,常用的噬菌体衍生载体,载体名称 分子大小(kb)可克隆外源DNA片段大小(kb)Charon 3A 4.83 0 21.4 Charon 4A 4.54 0 20.1 Charon 17 4.64 0-22.4 Charon 20 40.36 0 21.37 Charon 21 A 41.7 0 21.08 Charon 28 39.39 0 20.05 Charon 30 46.76 0-20.24 LA 7 1 40.6 0 24.1 Sep6-la
12、c 5 44.3 0 22.4 BF 101 46.0 6.3 24.4,2.Cosmid克隆载体,2.1 Cosmid载体的特点 a)兼有噬菌体和质粒载体的特点含有噬菌体Cos位点(可进行体外包装)和细菌质粒载体的复制子(选择标记,可在细菌中保存和大量复制)b)可插入大片段外源DNA,2.2 部分Cosmid载体,Cosmid载体 复制子 分子量(kb)选择标记 克隆位点 克隆能力(kb)C2XB pMB1 6.8 Apr,Kmr Bam HI,Cla I,EcoRI 32-45 Hind III,Pst I,Sma I pHC79 pMB1 6.4 Apr,Tcr EcoR I,Hind
13、III,Sal I 29-46 BamHI,Pst I,Cal IpHS262 Col E1 2.8 Kmr Bam HI,EcoR I,HincII 34 46pJC74 Col E1 15.8 Apr EcoR I,BamHI,Sal I 21 37pJB8 Col E1 5.4 Apr BamHI,Hind III,Sal I 31 47MUA-3 pMB I 4.8 Tcr Pst I,EcoR I,Bal I 32-48pTL 5 pMB I 5.6 Tcr Bgal I,Bal I,Hpa I 31 47pMF7 pMB I 5.4 Apr EcoR I,Sal I 32 48,3
14、.M13衍生的克隆载体,3.1 M13噬菌体的特点,3.2 M13 DNA的复制与M13噬菌体的增殖,a)M13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F性毛上,M13 ss-DNA(+链)进入细胞 b)在宿主细胞内以+链为模板合成大量的-DNA 链,成为双链复制型DNA(RF-DNA),同时在宿 主细胞内合成大量的特异性蛋白与+链DNA 结合 c)RF-DNA 以-DNA为模板不断合成+链DNA,与特异性蛋白结合,组装成新的噬菌体颗粒.释放到细胞外,而不破坏宿主细胞,3.3 M13 衍生的克隆载体,第四节 植物病毒载体,1.花椰菜花斑病病毒(Cauliflower Mosaic Virus,CaMV)环状双
15、链DNA病毒,由蚜虫以非持久方式或半持久方式传播、感染十字花科和少数非十字花科植物,1)CaMV-DNA的一般特性,环状双链DNA(8031bp),在病毒颗粒中 以开环的形式存在,分别在-链上有一个缺口(1),+链上有两个缺口(2,3),在缺口中形成三链结构,花椰菜花斑病病毒DNA缺口的结构,缺口1:GAATTT TTT AA 5 3 GC ATTT TTT AA 5 5 CGCT TAAAAAATT 3缺口2:5 GGTTGATTACTCGAGCC 5 GGTTGATTACTCGAG AA 3 3 CCAACTAATGAGCTCGGTT 5缺口3:5 TCCAATAGTCT TC TTTTT
16、CAG 5 TCCAATAGTCT TC TTTTT G AA 3 3 AGGTTATCAGAAGAAAAACTCTT 5,CaMV DNA分子上有八个开放阅读框(ORF)和三个间隔区 ORF I:编码运动蛋白,负责CaMV在细胞间运转 ORF II:表达产物与蚜虫口针或前肠的特殊位点 相结合,参与蚜虫的感染 ORF III:编码病毒结构蛋白 ORF IV:编码外壳蛋白 ORF V:编码逆转录酶 ORF VI:宿主范围,病害的发生和症状的出现等密切相关。ORF III:功能不清楚 ORF IV:功能不清楚,2)CaMV基因区,病毒增殖,缺口闭合,侵染,编码病毒反转录酶,35S反转录,表现症状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基因 克隆 载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6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