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和离合器行业分析报告.doc
《轴承和离合器行业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承和离合器行业分析报告.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轴承和离合器行业分析报告2011一、行业的基本情况2(一)滚针轴承和超越离合器产品基本情况21、轴承及滚针轴承产品介绍23、滚针轴承与超越离合器主要应用领域4(二)行业管理及行业政策51、行业管理52、行业政策6(三)行业概况71、世界轴承行业概况72、我国轴承行业概况84、国内轴承行业发展趋势11三、行业主要特点12(一)行业的经营模式121、多层级供应商体系122、主机市场体系认证严格133、零部件总成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具有长期性、稳定性14(二)处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15(三)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161、本行业的上游行业162、本行业的下游行业16(四)出口方面的有关政
2、策及其影响171、出口政策调整及其影响172、主要进口国的有关进口限制政策、贸易摩擦及其影响18四、行业市场情况分析19(一)市场概况19(二)市场竞争格局201、滚针轴承行业202、超越离合器行业23(三)市场占有率变化情况241、滚针轴承产品242、超越离合器产品24(四)行业规模、利润水平及其变动趋势24(五)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261、滚针轴承市场容量及预测26五、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32(一)质量体系认证障碍32(二)进入汽车零部件商、主机厂采购体系的障碍33(三)品牌障碍34(四)人力资源障碍34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35(一)有利因素351、产业政策支持352、
3、下游主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353、全球化采购、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为我国轴承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35(二)不利因素361、低端生产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制约了行业的发展362、国际著名轴承制造商进入中国带来了对行业的冲击363、钢材等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37一、行业的基本情况(一)滚针轴承和超越离合器产品基本情况1、轴承及滚针轴承产品介绍(1)轴承轴承是现代机械设备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基础零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承旋转轴或其它运动体,引导转动或移动运动并承受由轴或轴上零件传递而来的载荷,被称为“机械的关节”。轴承产品规格型号较多,按照类型可以如下划分:(2)滚针轴承滚
4、针轴承由外圈、保持架、滚针等组成,其中滚针长度为直径的310倍,直径一般不大于5mm。滚针轴承径向结构紧凑,适用与径向安装尺寸受限制的支承结构。滚针轴承可以在很小的空间下获得高载荷能力和高的刚度,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承受负荷大等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起动电机、发动机、转向系统、ABS/ESP、汽车变速箱、摩托车发动机、从动轮,电动工具,闭门器等领域。2、超越离合器产品介绍超越离合器是单向轴承总成的一类,是一种仅能单一方向传导动力的轴承。其作用原理为:动力源(如轴承外圈)传送动力,使被动元件(如轴承内圈)旋转,当被动元件(轴承内圈)运动的相对速度超过外圈时,即发生“超越”,被动元件会自
5、动脱离动力源(轴承外圈)的动力传动,动力源与被动元件之间即起到了自行离合的功能。这种具有单向传递动力并可起到离合作用的轴承总成,被称为 “超越离合器”。作为一种只能单向旋转的轴承总成,超越离合器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传动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轻工机械、纺织机械、石化机械、水泥机械、冶金机械、减速机等。3、滚针轴承与超越离合器主要应用领域滚针轴承与超越离合器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摩托行业及工业领域(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等)等,具体产品应用见下图:(二)行业管理及行业政策1、行业管理我国对轴承和离合器行业的管理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等对轴承行业进行宏观管理
6、和政策指导,企业的生产运营和具体业务管理以市场化方式进行。2008年7月以前,政府对轴承和离合器行业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国家发改委下设的产业政策司来实施;2008年7月起,原先由国家发改委行使的工业行业管理和信息化有关职责划给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其职责主要是负责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产业政策的制定,指导行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改造等工作。轴承行业的自律组织是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成立于1988年,是以轴承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主,包括研究所、设计院、高校、相关行业企业及事业单位自愿参加组成的、不受地区、部门隶属关系和所有制限制的全国性行业组织。2、行业政策(三)行业概况1、世界轴承行业概况(1)发展历程及
7、现状轴承工业在全世界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前轴承工业主要被欧美国家所垄断;随着日本汽车、摩托车、办公自动化设备、家电、机床等行业的大力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在微、小型轴承领域已逐步取代了欧美国家的垄断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微、小型轴承领域,中国轴承企业开始与日本企业正面竞争,并逐步占领了微、小型轴承的中、低端市场及部分高端市场。从竞争格局来看,国际轴承工业主要被由以SKF为首的八大企业所垄断:从国别地区结构来看,美国、欧盟、日本占据了全球轴承市场的主要份额,目前我国约占全球轴承市场总额的10%,已居世界第四位。2、我国轴承
8、行业概况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轴承制造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机械设备配套和维修需要的轴承基本依赖进口,1949年全国轴承年产量仅为13.8万套。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轴承工业飞速发展,轴承品种从少到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从低到高,行业规模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产品门类基本齐全、生产布局较为合理的专业生产体系,并呈现出如下行业特征:(1)行业规模我国轴承行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2009年我国轴承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750多家,全年我国轴承行业完成销售收入920亿元,完成轴承产量110亿套(资料来源:中国轴承工业协会)。2000年以来,我国轴承行业产量和产品销售收入均保持了较
9、快的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9%和16%,行业规模不断壮大。2000-2009年中国轴承行业产量及销售收入情况如下:(2)产业聚集群特征我国轴承工业具有较为显著的区域化发展特色,基本呈三大产业群分布:第一,辽宁瓦房店地区是中国轴承之都,瓦房店市辖区里,约有轴承及配套企业500余家,其产值约占全国轴承工业产值的20%。瓦房店地区的轴承生产以大型轴承为主,如轧机轴承。第二,江苏省是我国滚针轴承生产的大省,占据了国内滚针轴承产量的90%以上,主要集中在公司所处的“苏锡常”地区。第三,浙江省是我国球轴承生产大省,其轴承产量占全国近一半,产品大多为微小型、球轴承,销售额占全国30%左右。(3)产品结
10、构国内轴承产品以球轴承为主,产量约占全国轴承产量总量的75%,滚针轴承约占轴承总产量的5.6%。滚针轴承产量占轴承总量比重虽然不大,但由于加工精度高、技术与加工设备、检测设备要求高、下游客户对技术标准要求相对苛刻等,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8年轴承行业整体毛利率约为16.11%,而滚针轴承主要制造商平均毛利率在25%以上,远高于轴承行业平均水平。(4)与轴承工业发达国家差距第一,行业集中度低:行业的企业数量过多、过散,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2008年轴承行业经济年报数据统计,我国前十大轴承生产企业销售仅占全行业的30.33%。而德国前三大公司轴承产量占其全国总产量
11、的96%,美国前四大公司占56%,日本前五大公司占99.2%。第二,研发、创新能力低,制造水平低:全行业“两弱两少”突出,即基础理论研究弱,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力度弱,少原创技术,少专利产品,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的少。我国轴承工业制造工艺和装备发展缓慢,车加工数控率低,磨加工自动化水平低,大多数企业使用的仍是传统设备。第三,产品性能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寿命与可靠性,振动、噪声与异音,以及特殊工况的轴承应用技术等性能领域。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我国轴承行业在中、低档产品领域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在一些重要主机领域,例如民航飞机、高速铁路客车、计算机、空调器等方面,仍由进口轴承占据重要份额。4、国内轴承行业
12、发展趋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轴承大国,但还不是轴承强国,未来我国轴承行业将呈现下列发展趋势:(1)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增强目前我国轴承行业集中度较低,存在数量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品质参差不齐等特点。以公司所处的滚针轴承行业为例,目前正处于竞争整合阶段,尚未形成占据绝对优势的品牌划分格局。未来行业竞争将从产品价格的单一竞争逐渐进入以品牌、网络、服务、人才和管理以及企业规模等多方面的综合水平的竞争,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2)专业化分工显著,细分市场明确全球轴承产品规格超过15万种,不同种类的轴承对车加工精度、热处理水平、锻造精度、生产装置自动化程度、工艺路线优化等的要求也不同,对周边地区外
13、协加工的专业化协作厂家要求也不同,因此极少会出现轴承生产企业既生产大型风电轴承、又生产精密滚针轴承等“大而全”的格局。国际轴承行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专业化分工,国际轴承巨头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领域组织专业化生产。未来国内轴承生产企业将进一步明确产品定位、走专业化分工道路、做强做精细分市场、实现规模效应。(3)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高端产品市场空间增大目前我国中、低档轴承约占总产量的80%左右,而各类专用、精密、高可靠性等高技术含量的轴承产品只占20%左右。未来随着航天工程、汽车工业、精密数控机床等工业的发展,对作为机械基础件的轴承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轴承行业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还将伴
14、随产品结构的调整,高精度、高转速、高可靠性的高档轴承和特种轴承的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三、行业主要特点(一)行业的经营模式1、多层级供应商体系经过20多年的专业化分工,国际大型汽车整车制造商逐渐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纷纷将其旗下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剥离出去。汽车整车制造商对零部件的需要愈来愈多地依赖外部独立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整车厂从采购单个零部件向采购模块化转变。模块化供应是指零部件企业以模块为单元为整车厂配套,不仅有利于整车厂充分利用零部件企业专业优势,而且简化了配套工作,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为适应这种特点,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多层级供应商体系,
15、即供应商按照与整车制造商之间的供应联系分为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等多层级关系,二级供应商通过一级供应商向整车制造商供应产品,依此类推。一级供应商又被称为零部件总成商,直接为整车制造商供应产品。全球著名的零部件总成制造商具有组织集团化、技术高新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等新特点。比如作为公司主要客户的法雷奥、博世、麦格纳等,是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专业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系统、模块的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为全球多家主要汽车厂提供配套。零部件总成商在零部件采购方面建立了全球采购网络体系。2、主机市场体系认证严格汽车零部件市场按使用对象分类,分为用以汽车整车制造配套的主机市场和用以
16、汽车零部件维修、改装的后市场(售后维修市场)。主机市场是指新车在出厂之前,各个汽车零部件厂商为新车零部件进行配套的市场,包括了汽车的各种零部件。后市场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耗需要进行更换所形成的市场。汽车零部件主机市场的市场容量远远大于后市场,对产品和供应商的要求主机市场也远高于后市场。一辆汽车的零部件可达四万个之多,任何一个零部件出错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汽车事故发生。出于对汽车安全性严格要求的考虑,一些国际组织、汽车工业协会等组织对进入主机市场的零部件供应商产品质量及其管理体系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要求,下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必须通过这些组织的评审(即第三方认证),才可能被上一级零部件商或整
17、车制造商选择为候选供应商,并由后者进一步做出评审(即第二方认证),评审通过才可能被接纳为零部件总成商或整车制造商全球采购体系的成员。而第二方的认证更是极为严格,零部件商或整车制造商会全面考察供应商的信誉、投入能力、财务状况、产品质量、产能情况、产品价格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能力。其供应商的开发是以持续的质量保证能力及供货能力为基础,并要求供应商具备持续改善的能力,通过自动化的改造提升产品的性价比。3、零部件总成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具有长期性、稳定性(1)产品认可程序漫长通常而言零部件供应商要通过总成商的产品认可,从最初的初步接洽、询价、报价,到产品通过各种试验,再到最终的生产过程的认可、进入爬坡阶
18、段,一般要经历2-5年的时间。而进入爬坡阶段后,供应商根据零部件总成商的计划逐步上量,待一个阶段稳定后再逐步增加订单,以此类推。所以进入汽车零部件总成商的全球采购体系不仅门槛很高,而且过程漫长,无论是汽车零部件总成商还是供应商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更换供应商成本相当高。主机市场选择合格供应商的基本流程如上所示。(2)汽车零部件的模块化供应方式决定了相互之间的依赖性汽车整车厂家采购具有模块化特征,要求零部件总成商以模块为单元为其配套。一个模块(或总成)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其中任何一个不合格均会导致整个模块的不合格,为排查不合格的原因相关零件均需检测一遍,这将会延误零部件总成商新产品
19、的开发进度、交货进度。因此为降低不合格的风险,零部件总成商倾向于将新产品的配套任务交由现有的合格供应商。而新产品在整车厂家检测、试验通过后,零部件总成商需把各零部件的供应商报整车厂家备案,没有充分的理由和整车厂家的同意,不得更换供应商。基于上述两个原因,除非供应商基本面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者其他供应商有了新技术、低成本产品的代替,零部件总成商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两者之间的合作是长期的、稳定的和相互依存的。(二)处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公司的滚针轴承、超越离合器产品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汽车、摩托车是大宗耐用消费品,产品种类、车型非常多,消费者也遍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消费者选
20、择购买的时机也千差万别,汽车、摩托车生产和销售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公司的产品销售也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在地域分布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汽车生产和销售相对比较集中;农村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幅员开阔的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南亚、东南亚、南美地区摩托车生产和销售相对较为集中。(三)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1、本行业的上游行业滚针轴承和超越离合器的上游行业主要为钢铁及钢铁制品行业,该行业目前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产品供应量充足,价格体系较透明。钢铁及钢铁制品行业产品价格会因铁矿石、水、电、石油、焦炭等原料价格的影响,而对轴承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供应价格产生波动影响。总体而言,上游行业
21、处于供求基本平衡的状况。2、本行业的下游行业滚针轴承和超越离合器的使用领域十分广泛,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等领域。(1)有利影响最近几年在国家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的政策指引下,汽车、摩托车等行业发展较为迅速,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跃为全球第一,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未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趋势下,我国汽车产销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摩托车产品的产销量和出口需求增加也将进一步带动国内汽车摩托车配套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这些因素都将直接拉动滚针轴承、超越离合器需求的持续增长。滚针轴承除用于汽车、摩托车等行业外,尚广泛应用于纺织机械行业、园林机械行业、电器行业及门控系
22、统等其他工业领域,这些行业领域的稳定增长也将拉动滚针轴承的持续增长。(2)不利影响2009年国家为振兴汽车、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出台了包括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及细则、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等的优惠政策,带动了国内汽车、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否仍能保持2009年的快速发展势头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若汽车、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增速趋缓,将给本公司所处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四)出口方面的有关政策及其影响1、出口政策调整及其影响(1)国家对汽车零部件出口的政策支持2009年11月,商务部、发改委等六部委在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我国汽车及
23、零部件出口从2009年到2011年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15年,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到2020年实现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的战略目标。(2)出口退税政策滚针轴承: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滚针轴承出口退税率为13%; 2008年12月1日起,根据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44号)规定,滚针轴承出口退税率从13%提高至14%;2009年6月1日至今,根据关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9】88号)规定,滚针轴承出口退税率从14%提高至15%。齿轮:
24、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齿轮出口退税率为13%;2009年1月1日至今,根据关于提高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77号)规定,齿轮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离合器: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离合器出口退税率为13%;2009年1月1日至今,根据关于提高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77号)规定,离合器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出口政策调整对公司产品造成的影响:出口政策调整会造成滚针轴承、超越离合器、齿轮等产品的价格波动;目前国家提高该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降低其出口成本,对其出口业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2、主要进口国的有关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轴承 离合器 行业 分析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61833.html